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丝路探险记/亚洲探险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提起丝路探险,人们对普尔热瓦尔斯基、斯文·赫定、斯坦丁等欧洲探险家非常熟悉,而对日本的大谷探险队却知之有限。本书为“亚洲探险之旅”丛书之一,对日本大谷探险队三次、前后长达十二年的探险活动的资料加以整理,精选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部分,让中国读者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大谷探险队的全貌。

内容推荐

日本大谷探险队三次、前后长达十二年的探险活动,引起了世界学术界的瞩目。本书编者将他的三次探险活动的资料加以整理,选出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部分将其译成通俗易懂的读本,奉献给广大读者,让中国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大谷探险队的全貌。

目录

帕米尔纪行

在中亚古道上

塔里木之行

克孜尔踏查记

蒙古、新疆之行

新疆探险记

中亚探险

敦煌见闻

天山纪行

试读章节

住宿阿尔帕里克

10月7日,晴天。昨天越过托帕奥什山口,沿乌尔坦格塔斯河,到达亚尔尕斯特格拉克。7日上午8点出发,仍沿着昨天的河向西前进。还是没有一棵树,仅有马吃的矮草。

上午9点,过阿克塔拉朗尕尔。朝东有一座土块垒的方形房子。这里河而稍稍宽一些,南岸有一一圆形的黄土丘,河谷较宽;北岸依然是赭色的岩层相连。我们一行随着河谷的走势稍稍变换方向,朝西南偏西方向前进。从9点40分前后开始,山的形状突然改变,西岸坚硬的岩崖耸入空中,有极为粗糙的大理石。我们顺河滩往上游走,路被岩石挡住,前进非常困难。10点半左右开始,路越来越窄,有时甚至是攀岩而上、从险峻的岩石上往下跳,或者几乎是从岩缝中通过,好不容易渡过了溪流。南北有一300多米高的悬崖,遮天蔽日,寒气逼人。道路越来越危险,只好下马徒步前进。11点10分,河谷稍微平坦一点,略事休息。由此开始,路也不那么险峻了。

下午12点30分,山渐渐矮了,河谷也开阔多了,河边有柯尔克孜人的四五顶帐篷。这里叫当尕朗巴辛,高度为4020米。进到柯尔克孜人的帐篷里休息了一会儿,喝了茶。下午1点继续前进。走了大约3.6公里,又有五六顶柯尔克孜人的帐篷,羊群在牧场上悠闲地戏耍着。1点30分终于到达阿尔帕里克,因为前面将没有水,所以今天就在这里住宿。

管理旅店的是四五个柯尔克孜人,有四五个孩子。这里的妇女照例戴着缠有几层白布的帽子,两条发辫甩在背后。男人穿着略带红色的筒袖上衣,腰里缠着自布,怀里可以放小刀等各种东西,这一点同萨尔特人一样。

P12-13

序言

公元1486年,一个名叫巴托罗缪·狄亚斯的葡萄牙人乘船第一次航行到今天的非洲南端。他把他登上陆地的地方叫做“暴风角”。回去后,他向国王汇报,国王说:“不,你发现的不是‘暴风角’,而是‘好望角’。”1492年10月,一位名叫哥伦布的意大利航海家想从地球上找到富饶的中国、印度,但他的航船却意外地撞到了今天的美洲大陆。1519年,费尔南多·麦哲伦从今天的西班牙横渡大西洋,第一次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环球航行,探寻到一条从欧洲到美洲,从美洲到亚洲和非洲的交通线路。于是,这些人便被认定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探险家。历史学家把哥伦布看作是“新大陆的发现者”,把麦哲伦称作“最伟大的航海家”。虽然,麦哲伦最终以他的暴行被菲律宾人杀死了。

人类社会之所以进步、发展、提高,重要原因是人类总在进行着永无止境的各项探索。狄亚斯、哥伦布、麦哲伦所进行的也是一种探索。这种行为就是走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去探寻目标。因为这种行为总伴随着自然或人为的危险,所以,人们又把这种行为称之为“探险”,把从事这类活动的人称之为“探险家”。

纵览人类的探险史,我们会从中发现探险家的目的、动机甚至机遇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如果我们摒除探险家各自的目的和政治动机,单纯从他们的成果和记录下来的知识而言,我们就会相信,探险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有益的。哥伦布、麦哲伦这些人的探险活动,其结果是促进了各大洲之间交通的发展,加速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互相认识和了解。

世界认识亚洲、亚洲认识世界,同样首先是通过一批有勇敢精神的人们的探险活动而实现的。特别是世界对亚洲最大的国家中国的认识和了解、亚洲最大的国家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所历途径,都是一样。第一个来中国,并且把中国文明介绍给欧洲的人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那时是中国的元朝。而在这之前,中国晋朝的大僧人法显已经从陆上沿着“丝绸之路”,走到了印度各地及今天的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从海洋上漂到今天的山东半岛。他的动机是取经和参佛,但他身上所具备的却是探险精神。公元7世纪,我国唐朝的、至现在还被世界津津乐道的大僧人、大法师玄奘又沿着前人的足迹,踏上所谓的“死亡之海”、“高原禁区”,以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千难万险地从长安走到印度半岛的最南端,历经十三年,然后又回到唐太宗李世民治理下的中国长安。中国的旅行家、探险家的著作,给中国提供了认识外界的知识。甚至还给印度人认识他们自己的历史提供了连他们本国也没有记载下来的实录。请看,事物的因果关系岂不是十分明白吗。

人类依靠自然的生存环境而生存、繁衍。一个群体,最初形成在一个环境优越的地方,他们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部落、一个民族。他们被海洋或者高山、大川隔绝,外界想触探他们那儿,就要探险;同样,他们要了解外部世界,也要探险。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人们从电视上就可以看到在法国举行的’98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与法国人共同欣赏足球明星漂亮的射门。但在人类还没有走到这一步的那些年代,不通过探险是绝对了解不到另一个天地的真正面目的。大至一洲与另一洲,小至一国家与另一国家;此一地到彼一地,此一族到彼一族,应该说都是这样的。探险家的实地访问记就是那个时代的“现场直播”!到亚洲大陆各地进行过探险,并且写下探险记录的那些人的著作,也是被考察地区地理和人文景观的“现场直播”。

19世纪的下半叶和20世纪的上半叶,特别是20世纪的头一二十年里,是亚洲探险的又一个高峰期。在探险者之中,论洲别有欧洲人、美洲人和亚洲人;论国别则有英国人、普鲁士人、瑞典人、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匈牙利人以及日本人等;论探险者们所从事的专业,则有考古学家、登山家、动植物学家、人类学家、宗教僧侣、地理学家以及记者、旅游者等等。他们的足迹所至,东起库页岛,西到伊朗,北到西伯利亚的南部各地,南至缅甸、印度北部。我国的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以及云贵高原无不成为他们探险的目标。这些地方的名山大川、荒漠戈壁、少数民族聚居区、古代城镇遗址无不印下那些外国人的足迹。其中,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古代欧亚大陆桥沿线各地更是探险家们竞相追逐的热点地区。通过这些人的探险和发掘,一批高山被征服了;一些被称之为“生命的禁区”的地方被他们越过了;哈拉浩特、高昌、交河、楼兰、尼雅等一批古代城镇或烽燧遗址被他们挖了又挖,掘了又掘;敦煌莫高窟、拜城的克孜尔千佛洞、吐鲁番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库车的库木吐拉千佛洞等佛教艺术洞窟被他们考察了个遍。成千上万的文物被发现或挖掘出来。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一举成名,一鸣惊人,成了当时轰动世界的人物;有的人被本国、第二国甚至第三国聘为院士之类的专业职务,甚至为他铸造了纯金像。主要原因,说简单一点就是此人探了“险”,得到了他们国家官方或私人无法得到的知识。

从事物的本质上看,亚洲当然是亚洲人的亚洲,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亚洲的社会进步是亚洲人应当做的事情,中国的发展也只能由中国人推动。今天的亚洲已经不是八九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以前的亚洲,今天的中国更不是清朝或北洋军阀那个时代的中国。但是,今天的亚洲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今天的中国包括中国的各个边疆地区也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那个时代的亚洲是个什么样子?那个时代的中国和中国的边远地区是什么样子?这就不能以今天的繁荣去推测了。比如拿丝绸之路重要路段的塔里木盆地而言吧,今天的塔里木盆地四周城镇林立,绿洲连片,有高等级的公路和方便的食宿。那么,当年呢?当年是否也是这样的繁荣和发达呢?对此,今天的我们无论是谁也不可能用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那么,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呢?办法只有一个,去阅读研究专著和探险家的见闻吧。而学术专著并非普通人能读到或读得懂,而探险著作就不同了,它大都是见闻、历程的直接记录,好读、有趣、易懂。对于学术界人士不可或缺,对于普通求知者也不是天书。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来亚洲探险的探险家们,大多数人都有大块大块的文章,一大部一大部的著作。他们的著作记的都是他们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的事物。从回首过去、增长知识的角度来说,这些著作都是难得的资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著作翻译成中文者为数极少,我们所见者仅系风毛麟角。为了让我们的读者能够知道昨天亚洲各地区,特别是让读者能够广泛地知道昨天的我国各个角落的社会状况和地理景观,我们决定组织一定人力,投入一定财力,把一些比较好的亚洲探险著作译成中文,奉献给广大读者。

亚洲探险的著作很多,语种各别,优劣不一。我们所选者皆是那些严肃认真的,知识性、科学性较高的。总之,我们并不是白菜、萝卜一把抓,而是尽量选择其中的最精彩者。当然,我们也知道,有些探险者的看法和我们并不相同,或者不完全相同,我们认为这无关宏旨。我们现在不也是经常要听一听外国人是怎样看我们的,那么,我们听一听昨天的外国人对昨天的我们说些什么,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我相信,这样看待问题,我们的读者和我们是一定能够取得共识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丝路探险记/亚洲探险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大谷光瑞
译者 章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8048427
开本 32开
页数 314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1-06-01
首版时间 2001-06-01
印刷时间 200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27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836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03
14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9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