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核燃料循环的未来 |
内容 | 内容推荐 《核燃料循环的未来》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成果,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翻译引进,研究目的是将目光集中到利于扩展美国核电项目的关键技术上,并关注这些技术选择对短期政策的影响。特别是2011年福岛事故之后的问题如何解决对未来核能和未来所需的很好核燃料循环选择有着重大意义。本书研究者希望这本书能在未来几年为政府、公众和个人决策过程提供建设性意见。 作者简介 \t郭奇勋,副教授,1978年生于湖北武汉,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学士、博士学位。2006―2009年为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中子科学中心博士后,曾任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核燃料循环与材料、能源材料化学合成。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被引用1000多次,参编英文专著两部,出版中文专著三部。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主任奖、厦门大学中国工商银行奖教金、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称号。 \t李宁,教授,1964年生于浙江杭州,1986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 目录 \t章核燃料循环的未来 \t——概述、总结和建议1 \t1.1经济性2 \t1.2铀资源3 \t1.3轻水堆3 \t1.4乏燃料管理4 \t1.5废物管理5 \t1.6未来的核燃料循环7 \t1.7防核扩散11 \t1.8研发与示范建议12 \t第2章制订核燃料循环问题的框架14 \t2.1核燃料循环考虑因素14 \t2.2核燃料循环方案17 \t2.3核燃料循环分析20 \t2.4核燃料循环问题23 \t第3章铀资源25 \t3.1一些观点25 \t3.2铀未来成本估计28 \t3.3模型的不确定性30 \t3.4铀保护措施32 \t3.5总结和建议34 \t……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核燃料循环的未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奇勋、李宁 著 郭奇勋,李宁 译 |
译者 | 郭奇勋//李宁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55278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6 |
出版时间 | 2018-05 |
首版时间 | 2018-05 |
印刷时间 | 2018-05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能源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52 |
CIP核字 | 2014247374 |
中图分类号 | TL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59 |
宽 | 185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