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故事学创新/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创新对于企业管理真是太重要了!这本由李锡东著,刘德海总主编的《读故事学创新/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文丛》里的许多故事和观念,其实是李锡东先生个人常常用来教育公司年轻人的样本,他常常利用月会、周会,与员工日常接触,用简短谈话和小故事来教导他们“经营”。让员工的教育训练不再是为了应付公司需求,更要深根内化在他们心中;不单单是为了公司培养适任的员工,还要为将来公司茁壮成长培养接班人,因此李先生教的不只是做事情和管理的观念,更要栽培年轻人“经营自己”、“经营企业”!

内容推荐

由李锡东著,刘德海总主编的《读故事学创新/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文丛》笔调流畅、说理清晰,尤以每个小故事,既简洁动人,又富有哲学。本书中以创新交战指南的方式,手把手地教读者如何在生活、工作中运用自身的创造力。

目录

让地球转动的不是惯性,而是创新(推荐序)

一亿买创意(推荐序)

1 创新就是否定加制造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创新需要不断改变

 奥运大赢家——创新的特点

 南丁格尔与护理学——创新分类无所不包

 鲁班就这样发明了锯子——创造力与创新

 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考验你的创新思考

 猪和鸡合伙做生意——谁断送了创新源?

 人人都是创造者——创新精神无处不在

2 创新,从看似散漫的思考开始

 给我一个微笑——快乐思考是创新的源泉

 越简单越有效——创新并不难

 与神最接近的是什么——给创新加上想象的翅膀

 反其道而行之——逆向思考出奇制胜

 一杯、半杯、四分之一杯——收敛思考更有用

 富士山危机课——联想思考带动创新发展

 画猴的艺术——巧用发散思考

 不一样的水果店——突破惯例的组合思考

3 创新的过程有章可循

 无中不会生有——创新离不开准备工作

 四岁幼童音乐家——好习惯是创新的保障

 梅兰芳学戏——灵感来了怎么办?

 谁是最好的学生?——保持好奇心

 铁轨可以小一号——集体智慧助推创新速度

4 创新的方法无奇不有

 手表有手表的想法——奥斯本检核表法

 逃出纳粹集中营——提问法

 商鞅面试有一套——列举法

 发光的棒棒糖——组合法

 创新造就白手起家——模拟法

 巨物城的来历——扩大缩小法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和田十二法

5 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自日常习惯

 偷懒也是创新之源——擅长观察是创新的基础

 松鼠在想些什么——专注更容易发现猎物

 减肥只有一条路——理解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丢掉新鞋——取舍才能创新

 做大还是做小——考察一下判断力

 大天文学家这样养成——动手者爱动脑

 草鞋和白绢的出路——系统分析和决策力

6 训练可以强化创新能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按动“天才”按钮

 瑜伽师不死之谜——创新思考训练三法

 只需几个爆竹——用想象力解决最棘手问题

 河边的苹果树——这是广角思考的作用

 为自己建造房子——摒弃僵化思想

 舞会上逃生的囚犯——激发创造力六法

 拿球游戏——头脑也要做“体操”

7 品牌创新是创新现象的开端

 它傻瓜你聪明——品牌创新促进企业发展

 好牌子不如好剪子——产品创新,品牌才能长青

 孔明的玩转心理——品牌创新要抓住消费者心理

 爱思考的钢铁工人——小小改进,大大成就品牌

 QQ走进千家万户——让创新深入产品

 劳斯莱斯的诞生——质量创新

 变味的可口可乐——品牌创新的实践评估

8 营销创新让你更成功

 吸尘器走进千家万户——营销概念创新

 治冻伤的秘方——渠道创新

 从狐假虎威到借力使力——广告创新

 赔钱的生意这么做——服务创新

 乔治营销了自己——创新公关

 煮一锅石头汤——营销思路创新

 一千元的假合约——善于捕捉创新机遇

9 创新是管理的最终出路

 半瓶水的视野——管理创新是当务之急

 小成本也能大创新——管理创新首先是观念创新

 心念之间——让创新成为企业文化

 消失的翡翠岛——战略创新

 博士只有专业的思考——企业管理中的人才创新

 眼光好仍需坚持——管理创新不能半途而废

 我是公司的主人——持续创新

10 避开创新路上的绊脚石

 随手扔掉的金子——惯性思考让创新不翼而飞

 怕烫的猴子——从众心理是创新的蒙眼布

 海浪的疑惑——位置偏见让创新难有机会

 宝玉和黛玉为何不私奔——文化偏见影响创新的拓展

 霍布森选择——封闭思考是禁锢创新的监狱

 渡河的驴——经验法则阻碍创新

试读章节

1 奥运大赢家——创新的特点

创新本质是一个经济概念,是指把新概念、新设想或者新技术转变成经济上的成功。

读故事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打破了此前奥运会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开创了奥运历史的新纪元。

一个私人机构,如何运转庞大的奥运会赛事?

彼得·尤伯罗斯出任组委会主席之后,查阅大量奥运会资料,从中发现了历届奥运会赔钱的原因,当然,也看到了赚钱的曙光。

首先,尤伯罗斯向多家企业要求赞助,与原本不同,他对赞助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赞助费不得低于500万美元。奇怪的是,如此高的要求不但没有吓跑赞助商,反而增强了吸引力,各行各业的老板们纷至沓来,索斯兰公司甚至没有搞清赞助建造的室内赛车场长什么样子,就答应了组委会的条件;柯达公司原本以为赞助百万美元和一批底片就可以拥有赞助权,没想到尤伯罗斯不买账,把赞助权给了日本富士公司。

最后,尤伯罗斯选定了32家赞助商,其中包括可口可乐、道格拉斯公司、联合航空以及Levis牛仔裤等知名大企业,其中最大的一笔交易,来自美国广播公司(ABC)。尤伯罗斯研究了前两届奥运会电视转播的价格和美国电视各种广告的价格后,提出高达2.5亿美元的转播费。关国广播公司的副总十分钦佩尤伯罗斯的谈判艺术和工作效率,欣然接受了这个要求。

尤伯罗斯没有放过其他国家的广播公司,又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先后将转播权卖给欧洲和澳大利亚,从此,广播电台免费转播奥运比赛的历史结束了。

真正的赚钱高手不仅善于开源,也十分懂得节流。尤伯罗斯大肆找赞助、卖转播权的同时,还节省每一分钱的开支。在他的管理下,组委会在食宿招待上相当节俭,尤伯罗斯还亲自出面,要求洛杉矶警察总署降低安保费用。

为了节省开支,尤伯罗斯别出心裁,号召崇尚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主义者,于是奥运志愿者诞生了,为了“促进与维护和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千万名志愿者加入奥运工作,他们是“奥运会的灵魂和精神”。

志愿者的加盟,成为那届奥运会最辉煌的成果之一,不仅为组委会节省了数百万美元,更激发了人们的奥运激情。

奥运会结束时,尤伯罗斯宣称盈利大约是1500万美元左右,一个月后,组委会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洛杉矶奥运会盈利2.5亿美元。

学创新

从免费到巨额转播费,从聘用工作人员到志愿者,从亏本到巨额盈利,尤伯罗斯凭借一己之力,开创奥运历史新纪元,向世人展现了创新的巨大能量。

所谓的创新,并不是指发明,发明是指通过试验,促成新概念、新设想或者新技术的产生,比如四大发明、哥德巴赫猜想。而创新,是指把新概念、新设想或者新技术转变成经济上的成功,例如麦当劳的速递服务。

经合组织的约翰·德赖登说:“我们坚信,让地球转动的不是爱,而是创新。”

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增长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要归因于人们的不断创新而创造出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P5-7

序言

让地球转动的不是惯性,而是创新

陈明璋

欣闻李锡东先生继《文化产业的营销与管理》、《文化策划实务》之后,又有新作面世。这一次他不撰写中规中矩的教科书了,而总算展现“爱玩”的老顽童本性,将他在文化事业上赚钱的心得,用非常有创意的方式展现。

李先生长期投入产业环境的整合与改造,多年来就是运用创意才能与对岸的良性互动,也运用创意,努力将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智慧财产的形成运用,使其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即便在近年来台湾出版业景气低迷的情况下,他仍能继续维持稳健经营的局面,公司人事也一反台湾各产业遇缺不补的逆向操作,反而一直在晋用新人,开拓更多的就业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李先生的公司是全台图书出版业少数领先取得IS09001:2000认证者,也展现了他对文化产业管理要求标准化的企图和决心,这在当年也是非常少见的。原本公司同仁认为:如果为了遵循标准流程,必然会使管理工作变得僵化和死板,却没想到因为通过标准流程的确认、每年的考评审核,以及运用各管理阶层的创意智慧来简化不当的流程,不但让各部门管理权责更明确,出错率变少,并且也不会因任何一名人员请假、调动或离职影响到公司的整体运作。

据说,他常常告诉新进的人员:“进来这家公司,你们想做什么?想怎么做?你们就当成是自己公司去经营吧!”因此员工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只要提出计划,经过与公司充分讨论后并确实执行,就充分授权让员工去发挥才华——这就是在企业体制彻底实现“自主择业”(Job Choosing)的政策,员工们不但享有企业的保障(薪水和福利),也能彻底实现类似自己创业的理想(营利的奖金),因此员工自然愿意在工作的计划上、推动及执行上更自主、自律。每个员工都以“我负全部责任”为最高工作指导原则,并充分发挥服务精神,让公司里不同部门间达到竞合的加乘效用,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时会是同一个公司的同事,也可以是相互服务的上下游厂商,这也是在文化产业中、甚至全台企业中难得一见的管理学创意。

除了用才育才的“自主择业”(Job Choosing)的政策外,李锡东先生在留才上也有着许多创新的想法,例如接纳想离职的资深创意人员转为外包的想法,不但能维系原有工作和交情,更能让创意人员在兼顾个人生涯和志趣追求上能有更多弹性和选择。为了转型,他不断引进各类专长的人员来为企业转型注入活血,为了让新人和原有员工彼此交融不相排斥,在职务和工作内容中发挥小创意,也就是让新人先在固有工作流程中与各部门同事先融合,再逐步设计新的项目任务加在新人的职务中,这样原有的工作继续保持营运的状态,不会因新的业务尝试失败对公司产生太大影响;相对地,通过小型项目逐步开发新的业务,更能为原有的工作班底注入一针强心剂,让公司上下更能愿意为转型成功而卖力,这样“无缝接轨”的职务设计,勘称是非常有见地的创新!

创新对于企业管理真是太重要了!这本书里的许多故事和观念,其实是李锡东先生个人常常用来教育公司年轻人的样本,他常常利用月会、周会,与员工日常接触,用简短谈话和小故事来教导他们“经营”。让员工的教育训练不再是为了应付公司需求,更要深根内化在他们心中;不单单是为了公司培养适任的员工,还要为将来公司茁壮成长培养接班人,因此李先生教的不只是做事情和管理的观念,更要栽培年轻人“经营自己”、“经营企业”!

所以说,让地球转动的不是惯性,而是创新。让企业继续运转的动力也不是固有观念,而是日新又日新的观念和愿意改变的心志!

认识锡东兄多年,他一向不满足现况,管理个人事业如此,经营社团更是如此,他不断以新观念的创新作为,改变他自己的公司与公会的管理,带来许多进步的空间,这与他的人生哲学中不断求新、求变、求发展的观念有关。此次他以“读故事学创新”出书,笔调流畅、说理清新,尤其每个小故事,既简洁动人,又富有哲学,相信凡是读者都会有所启发。本人身为其好友,又当过公会的顾问,深觉社会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才会持续创新发展。因此,在本书出版之际,不但先睹为快,且乐于推荐,愿本书对想创新的企业与国人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文笔者为财团法人台北经营研究院院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故事学创新/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锡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47715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2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少年(9-14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2015036206
中图分类号 B804.4-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9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