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云(我的团队哲学)
内容
编辑推荐

马云如此说“就像我一直说的,我不是公司的英雄。如果我看起来像,那是因为我们的团队造就了我,不是我造就了团队。阿里巴巴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的员工,他们是我们的一切。”而阿里人能凝聚一起,也是因为马云的团队哲学。

马云团队坚不可摧、无人能夺。朱甫编著的《马云(我的团队哲学)》汇集马云团队哲学从创建到维持到牢固的理念、方法,帮助创业者及管理者,学习他的团队哲学精华,复制他的方法,建立属于自己的团队。

内容推荐

朱甫编著的《马云(我的团队哲学)》选择了现代企业家中高效团队领导力的代表人物马云管理团队的大量的实例,结合领导力的内容,集理论与案例于一身,为大家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团队建设的理念,希望能为读者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带去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这本书具有很强的总结性,告诉你如何管理一个团队,如何突破自我,对于初创业者和有志于从事管理行业的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目录

第一章 凝聚力是如何打造出来的

 优势互补的团队

 没人能挖走的团队

 激情是有益的“传染病”

 把人才“黏”在一起

 “整风运动”

 延伸阅读:王石谈团队

第二章 如何保证高效执行

 高效率的执行力

 团队执行文化

 好团队才有执行力

 唐僧是个好领导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团队里不能没有猪八戒

 团队中最多的是沙和尚

 快乐的员工效率高

 不希望用精英团队

 专题:员工执行力不高的原因

 延伸阅读:柳传志如何带队伍

第三章 团队沟通也是生产力

 团队的沟通文化

 “公司里的味道”

 不给任何人许诺

 说真话,不逃避

 核心竞争力是价值观

 “独孤九剑”

 “六脉神剑”

 价值观渗透

 可信、亲切与简单

 延伸阅读一:马云:认真做事、大度做人,

 延伸阅读二:马云:阿里巴巴的四项原则与三个代表

第四章 团队关系锤炼之道

 尊重员工

 关心员工

 普通员工更重要

 发不出工资是耻辱,

 延伸阅读:万科:对人永远尊重,

第五章 激励与奖惩可以这样做

 理想激励

 “穷开心”

 反向激励

 “财散人聚”

 股权激励

 末位淘汰

 “野狗”

 “小白兔”

第六章 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选人,诚信为先

 光靠挖人很难做到创新

 不挖竞争对手的人

 跳槽多的人浮躁

 没有成熟的人才可挖

 “升职路线图”

 发现人才的潜力

 培训过的员工是资产

 培养干部的“制度”

 “抗日军政大学”

 “政委体系”

 “长板凳计划”

 轮岗培养人才

 找到自己的接班人

 员工价值观培训

 不给客户一分钱回扣

 鼓励员工内部创业

 延伸阅读一:马云卸任CEO演讲

 延伸阅读二:柳传志如何培养接班人

第七章 核心团队构建

 蔡崇信

 陆兆禧

 彭蕾

 延伸阅读:彭蕾谈马云

第八章 团队领导力

 以使命为驱动

 统一团队的目标

 外行也能领导内行

 CE0是首席教育官

 “团队代言人”

 好公司就像动物园

 有多大胸怀就有多大事业

 延伸阅读:马云谈CEO

附录:马云精彩语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如何把团队中每一个人的才华真正地发挥作用?马云认为,这就像拉车,如果有的人往这儿拉,有的人往那儿拉,互相之间自己把自己先搞乱掉了。当你的团队中有一个傻瓜时,很傻的,你会很痛苦,你的团队中有50个傻瓜却是最幸福的,吃饭、睡觉、上厕所排着队去的;你的团队中有一个聪明人时很带劲,你有50个聪明人实际上是最痛苦的,谁都不服谁。马云在公司里的作用就像水泥,把许多优秀的人才黏合起来,使他们力气往一个地方使。

但马云不希望被神化或者崇拜,他希望员工能认可自己的理念、思想、战略战术。他说:一个CEO他最后要取得的决定权不是人,是他讲的理念思想、战略战术是不是确实有理。你(ceo)说得有理,他们就会跟着你。

马云创业初期,正是互联网最热的时候,雅虎、TOM、新浪等公司利用手中大把的钱高薪网罗拔尖人才。但阿里巴巴并没有像这些网站一样,相反,几乎所有进入阿里巴巴的员工与管理者,他们的收入都会比在原公司收入少很多,甚至无工资。尽管如此,阿里巴巴依然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

软银中国CEO薛村禾,回忆起2000年软银选择哪家中国互联网企业投资时说道:“当年我们放弃别的机会,集中精力投资马云这个团队。”

薛村禾坦言,他们并不是神仙,一眼就能看到阿里巴巴的未来,也只能看到电子商务这个大方向,但为什么最后选择马云这个团队?“了解他多点儿的人就知道,他能把很多人聚在周围,团队非常厉害。VC很重要的是判断团队。”

杨致远也说:“更看重阿里巴巴的团队。”

马云团队的凝聚力是业界所交口称赞的。1999年,马云决定回杭州从零开始创办“阿里巴巴”网站。他对北京的伙伴们说,愿意同去的,只有500元工资;愿留在北京的,可以介绍去收入不菲的雅虎和新浪。

马云说用3天时间给他们考虑,但不到5分钟,伙伴们一致决定一起回杭州去“芝麻开门”。据说马云颇以此为豪。

从1999年湖畔花园十八罗汉立誓至今,中国的互联网经历了春天到寒冬的戏剧性转换与轮回,阿里巴巴也遭遇了从国内扩张到海外,再从海外搬回老家杭州的一波三折。十八罗汉一直坚守在阿里巴巴,除了马云的夫人因为身份的特殊性而不得不退出。

前雅虎中国总经理田健说:“雅虎中国跟阿里巴巴并购时,处于内忧外患阶段。雅虎有400多名员工,我想自己应该留下来,和他们平稳过渡。”“马云打动我,是因为有关键的事情发生了。”

田健回忆,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后,有一天马云从杭州带着自己的部分员工到北京和雅虎中国的高层见面。马云把同事一一介绍给田健,当时一共介绍了七八个人,其中居然有四五个都是创业团队的人。有人当上了公司副总裁,有的还是普通的网页设计师,但他们都还跟着马云。“共患难容易,共富贵难,公司成立6年多了,这么多人还在一起奋斗并不多见。对我来讲,这像个谜一样。”

阿里巴巴团队中的高管,他们在加盟阿里巴巴之前,在自己的领域里都是重量级的精英人物。

比如曾经的CFO、现任阿里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曾是Invest or AB公司的副总裁。现任阿里巴巳总参谋长、集团首席战略官曾鸣,在中国北京的长江商学院担任战略学教授。

P12-13

序言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团队都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石。而面对激烈竞争的今天,企业要想脱颖而出,一定离不开高绩效团队,因为只有高绩效团队才能发挥出最高的效能!

在马云造就的“职场乌托邦”里,阿里巴巴的员工在工作的每一天都能保持“亢奋”和“战斗欲”。这个团队的绝大部分人,拿着同行中处于中等的工资,却有着职场人士对职责少见的忠诚、幸福感和向心力。关于这种神秘能量的来源,世间的说法很多,有人说这是一个“中国式狂想”,有人称它为“精神控制术”。事实上,阿里巴巴“精神控制术”是马云的团队建设术。

1999年1月,全球互联网的第一个高潮悄然而至。雅虎、亚马逊等美国网站的先行者纷纷上市,美国纳斯达克的股票一路上扬。此时,“中国的互联网之父”——马云,两手空空,无声无息,而且身体欠佳。此时的马云团队可以说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而且情绪低落,内心迷茫。这就是阿里巴巴诞生的大背景。

如果把阿里巴巴的十八个创始人对创业的回忆拼凑在一起,就是一个普通的创业团队用失败堆起来的成长故事:失败,马云式的鼓励,对挫败感的个人宣泄,大家继续前进;再失败,再继续,反反复复。若干年后,他们熬出头。

2013年阿里集团的电商交易总规模为1.542万亿美元,占据全国电商市场总规模的84%。这个交易额相当于黑龙江省的全年GDP,相当于芬兰一年的经济总量。如果拿同行对比的话,阿里集团的交易规模比亚马逊、eBay、京东的交易规模总和还要高。

马云的创业理念也很先进。共同创业、共同持股的机制和理念,无疑能更大地激发团队的干劲。马云属于孔雀型,以个人魅力取胜。无论在外界如何被误解、无论公司陷入何种困境,追随的人始终没有放弃对他的信心。这是外界可以直接感受到的马云带好团队的原因。

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界普遍认同的管理团队的方法,其对团队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制度是市场规范。而马云带团队的制胜之处在于企业文化。马云曾这样说过:“公司的文化价值观是用来弥补制度的不足,而文化价值观本身也需要制度的保障。”

马云提出了大家都认同的愿景,并使用有效的激励手段。马云说,谁都知道现在的阿里巴巴公司,有一个汇聚世界精英的团队,但是,平时我们在用人上,“精英”却不是首选,甚至连第二都排不上。我们选的是对公司的价值观有认同感的人。所谓团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是不行的。换句话说,就是要想几个人一起做成某件事,就要有相同或相似的处事方法,否则就很难成功。马云的创业团队非常相信文化、价值观。他们用他们的光和热感染了许多员工,一大批对文化很相信的人又把文化传播给了新的员工。  美国当代最成功的企业家、通用电气的前CE0杰克·韦尔奇曾说:“最伟大的领导人、一流的管理者,都懂得如何带好队伍用好人。”这就是答案。要实现高效的团队管理,就必须掌握这一技术。

作者写作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这种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中的“团队之惑”。我们选择了现代企业家中高效团队领导力的代表人物马云管理团队的大量的实例,结合领导力的内容,集理论与案例于一身,为大家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团队建设的理念,希望能为大家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带去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这本书具有很强的总结性,告诉你如何管理一个团队,如何突破自我,对于初创业者和有志于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后记

马云可以说是当代创业者心中的偶像,很多人在创业之初都会抱怨没钱、没经验。马云有过三次创业经历,在创业开始时也没什么钱,但最终他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是团队。马云自己就曾这样说过:“是时代和团队成就了自己。”

这个世界上很难有完美的个人,但很可能有完美的团队。如何在团队中成长,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成为无数职场人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笔者查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部分精彩文章未能正确注明来源,希望相关版权拥有者见到本声明后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都将按相关规定支付稿酬。在此,深深表示歉意与感谢。

由于本书字数多,工作量巨大,在写作过程中的资料搜集、查阅、检索得到了我的助理、同事和朋友们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他们是唐以霞、曾起凯、王兴国、王珍怀、肖辅财、谢宗杯等,感谢他们的无私付出与精益求精的精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云(我的团队哲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朱甫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12430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2014292870
中图分类号 F724.6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5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