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穿透中国债务 |
内容 | 内容推荐 我们总说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我国的公共债务和财政金融是一条很深的河,经过这么多年的循环往复,我们并没有摸到石头。这些石头沉得很深,需要采用全新的工具和方法才能摸到。首先本书是一本专业的著作,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了新颖的机理性分析,既突破公共产品领域的惯性思维和理论构架,又系统地勾画了一套原创性的公共产品供给理论。针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和房地产债务,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分析工具和解决方案。同时本书也是一本大众读物,从大众数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住房、医疗、教育、社保、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与个人纳税、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用公共理性解读你我的公共生活。 作者简介 郑志军,男,汉族,出生于1976年10月,居住在广东深圳市。任中国经济信息网研究院公共产品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专业从事公共产品、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等领域的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郑志军是靠前屈指可数的基础经济学理论专家,其理论具有原创性、基础性,研究成果在我国各地政府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受到一百多个地方政府的邀请授课,与六十多个地方政府有合作研究项目。 李吉平,男,汉族,1955年9月出生,辽宁大连人。中央党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毕业,研究生学历,不错经济师。1999年至2003年,任国家开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2008年9月至2015年12月,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2014年11月至今,任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李吉平多年来站在国家开发银行的视角,对我国公共产品、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规律和金融产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的理论研究。 目录 \t序言 \t写在前面的话 \t公共债务拆弹方法学 \t一、传统公共经济学的理论误区 \t二、公共产品的本质 \t三、公共产品的属性 \t四、公共产品供给恒等式及案例分析 \t解码地方政府性债务 \t一、公共基础设施的经济循环 \t二、供给体系的测算与评估 \t三、债务之因 \t债务杠杆拆除路线图 \t一、一对孪生债务 \t二、拆除路线图 \t三、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金融服务 \t四、公益性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路径探索 \t后记 \t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穿透中国债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志军, 李吉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938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9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8-9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12.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55.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