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内容
目录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导读程千帆
曹虹/1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1
课概论/1
第二课文学辨体/3
第三课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7
第三课附录/22
第四课魏晋文学之变迁/35
甲傅嘏及王何诸人/35
乙嵇阮之文/43
丙潘陆及两晋诸贤之文/55
丁总论/63
第五课宋齐梁陈文学概略/76
甲宋代文学/77
乙齐梁文学/81
丙陈代文学/95
丁总论/100
(甲)声律说之发明/105
(乙)文笔之区别/111
附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120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125
弁言罗常培/125
一绪论/126
二各家总论/128
三学文四忌/132
四论谋篇之术/136
五论文章之转折与贯串/138
六论文章之音节/141
七论文章有生死之别/144
八《史》、《汉》之句读/147
九蔡邕精雅与陆机清新/147
十论各家文章与经子之关系/149
十一论文章有主观客观之别/152
十二神似与形似/154
十三文质与显晦/155
十四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156
十五汉魏六朝之写实文学/159
十六论研究文学不可为地理及时代之见所囿/162
十七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164
十八洁与整/165
十九论记事文之夹叙夹议及传赞碑铭之繁简有当/166
二十轻滑与蹇涩/168
二十一论文章宜调称/170
附录/173
刘君申叔事略蔡元培/175
甲辰年自述诗刘师培/177
内容推荐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1917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国文门讲授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论述汉魏六朝文学变迁特点与诸家文章优劣得失,褒扬藻韵,推重美文,严辨“文”、“笔”二体之别,为声偶之文争正统。刘师培率先肯定魏晋玄学“撷佛老之精华,弃儒家之糟粕”,“不可谓非哲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师培
译者 程千帆等导读
编者 编者:刘师培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89173
开本 21cm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4000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CHI
读者对象 文史研究者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302
CIP核字 2018221330
中图分类号 I209.3
丛书名 蓬莱阁典藏系列
印张 6.63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1
135
19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30.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