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12中国最佳中篇小说(精)/太阳鸟文学年选
内容
编辑推荐

“太阳鸟文学年选”将锁定纯文学的佳作精品,以其独具的民间视野,爬梳整理着文学的年度精品。它恪守纯文学阵地,坚持编选的民间视角,逐年梳理,逐年集萃,自成风格。

选本在传统阅读的基础上,打开了文学的多元生存空间,走的是平民化、大众化的阅读路线。它更多的是参与其中,而不是以客观审视或居高临下的姿态亲近现实,它关注生活,靠近民众的阅读心理。因此,这套选本不奇异、不乖张、不空蒙、不小资,平实、亲切、生活、现场,就是它的特点。

林建法主编的《2012中国最佳中篇小说(精)》从中篇小说这个文学门类汇聚文坛权威作家,及时发布他们在2012年度创作的最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极具研究与保留价值、蕴涵文学精髓的中篇小说优选本。

内容推荐

太阳鸟文学年选,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主编,编委及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发表于2012年的原创作品精读、精选,力求将最优秀的作品奉献给读者。

林建法主编的《2012中国最佳中篇小说(精)》较多地关注了反映普通人生存状态、心理冲突的作品。选本走的是平民化、大众化的阅读路线,以积极参与的姿态关注生活,体察民众的阅读心理。

目录

格 非 隐身衣

尤凤伟 岁月有痕

范小青 高楼万丈平地起

彭小莲 喧嚣背后的角落

荆永鸣 北京邻居

王 手 贴身人

畀 愚 暗夜

姚鄂梅 在人间

孙 频 祛魅

陈集益 哭泣事件

试读章节

隐身衣

格非

KT88

早上九点,我准时来到了褐石小区的一幢公寓楼前。这个小区就在圆明园的东侧,北边紧挨着五环路的高架桥,因为轰动一时的“周良洛案”,它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变得尽人皆知。不过,我还是第一次到这里来。我给八号楼的一个客户做了一台。KT88的电子管功放,用来推他刚买的阿卡佩拉书架箱。阿卡佩拉带喇叭花的Campanile,在北京城并不罕见,开声时高音单元闪着幽蓝的弧光,有点神秘莫测;可新出厂的这款书架箱,我只是在发烧音响杂志上见过照片。为了制作一台足以与她相匹配的电子管功放,我没日没夜地干了两个星期。但说句实话,能不能推出好声来,我心里可是一点都没把握。

秋已渐深,雨后的天空开始放晴。空气的能见度很高,仿佛你只要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圆明园探出院墙外的烟树和百望山的宝塔。如果再下一两场霜,西山一带的枫叶大概就要红了吧。可我的心情,却不像天气那么好。就在五分钟之前,我接到了姐姐崔梨花打来的一个电话。姐夫昨晚喝了太多的酒,他用大头皮鞋直接踹她的“要害”。今天早上,姐姐就开始尿血了。她的哭诉令人厌烦,我照例一声不吭。我倒不是不想安慰她,因为我感觉到她的哭诉后面,藏有另外的隐情。果然,哭到后来,姐姐忽然就对我说出了下面这一段话:

“我实在受不了了。你就行行好吧。我也不想这样。看在姐弟的情分上,你就可怜可怜我吧,算我求你了……”

她在电话中哑哑地向我喊叫,语调中既有哀求,也有愤怒。就好像用大头皮鞋踹她“要害”的,不是混蛋常保国,而是我似的。

我刚挂了电话,三单元的那扇防盗门就推开了。一个身穿灰色运动衫的女人,从门里探出半个身子,瞅了瞅我,又瞅了瞅停在门前的那辆泥迹斑斑的金杯车。最后,她的目光落在了那款KT88上,笑了。

“呵,还挺漂亮!”她随口说道。

你可以把她的这句话理解为一种礼貌的赞叹,也可以当成一种淡淡的揶揄。她说话的样子有点像玉芬。脸型和身材也像。我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心里就有些恍惚,也有点伤感。我费尽心思制作的这台KT88,就搁在门前的水泥台阶上,它那银灰色的机身,在早上清明的阳光下,熠熠发亮。

向我订购这台胆机的人,是她的丈夫。我是在去年十月底的国际音响展上认识他的,人很矜持,也有点腻歪。我只听说他是一位教授,具体是研究什么的,在哪所大学任教,我就说不上来了。他的主意一变再变。先是让我给他做一台EL34,机身差不多已经做出来了,他又打来电话,让我将它改成功率更为强大的KT88.  此刻,他正坐在光线黯淡的餐厅里,与一位朋友喝茶聊天。我抱着那台沉重的KT88,经过他身边的时候,他并未中止与朋友的谈话,只是严肃地冲我微微颔首而已。据我跟教授们打交道的经历,我发现凡是有学问的人,总能轻而易举地让你自惭形秽。他的那位朋友呢,看上去也不是一般人。嘴唇上留着浓密的胡子,看上去有点像恩格斯。

女主人还算热情,她问我是愿意喝茶还是咖啡。我说随便,她就果然随便了起来。稍后端来的,竟然是一杯橙汁。我在摆弄机器的时候,她就趴在长沙发的靠背上,一动不动地看着。她的样子,怎么看都有点像玉芬。

其实,我的工作很简单:在机身上安上英国GEC的KT88电子管以及美国RCA的5u4整流管,然后测定一下它的工作电压,再接上讯号线和喇叭线,就算完事了。我注意到,那对阿卡佩拉书架箱离墙近了一些,就问她能不能调整一下音箱的摆位。一般来说,扬声器离墙太近,导向孔形成的反射和驻波,会让低频有些发闷,这是常识。还没等女主人搭腔,那位教授在餐厅里忽然扭过头来,朝我很不友好地喊了一声:

“别乱动!”

女人朝我眨了眨眼睛,吐了下舌头,笑着说:“就这样吧。别管它。他从不让人动他的东西。咱们,放首音乐来听听,怎么样?

“不急,再等一会儿。电源刚接上,机器还没有煲开。”

“呵,这么复杂!,'仍然是那种一半是好奇,一半是揶揄的口吻。

我只得耐心地向她解释,为了让胆机发出好听的声音,预热的时间一般不能少于二十分钟,这是我的原则。她也是一位教师,在附近的体育大学教学生打排球。我简单地打了个比方,她立刻就理解了“热身”的重要性。

在等待机器烧热的这段时间中,我开始一张一张地翻看茶几上的那摞CD唱片。都是些过时的流行音乐。不是梅艳芳,就是张学友,当然还有蔡琴。其中大部分是盗版。我对客户们的音乐趣味没有什么意见。你是喜欢文艺复兴、巴洛克,还是浪漫派,抑或是爵士、蓝调,甚至是录音极其夸张的“鬼太鼓”或“打碎玻璃”一类的发烧碟,我一概都无所谓。可是,说实话,花上将近十五万元,购置一对小小的阿卡佩拉书架箱,用来听盗版的梅艳芳,多少有点不可思议。同时,我也悲哀地意识到,在过去的两个星期里,耗费那么多的心力来使这款功放尽善尽美,简直有点自作多情。其实,若要听这一类的玩意儿,你只需花上五百元,到海龙电子市场,配一对廉价的电脑音箱就足够了。

当然,我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委婉地问她用什么唱片来试音?女人说,她无所谓。反正他们家全部的“音乐”,都在这茶几上。  教授和他的朋友仍然在客厅里小声地闲聊。一般来说,知识分子间的谈话,你是很难听得懂的。你听不懂也没啥奇怪的,但他们说话时那种郑重其事的腔调和口吻,却不由得你不着迷。那是一种能够让任何荒唐的观点立刻变得人情人理的腔调。比如说,那个长得像恩格斯的人,不知怎么搞的,忽然就夸奖起慈禧太后来。他说:

“幸亏当年慈禧太后贪污了海军用来造军舰的一笔款子,在西山脚下修建了颐和园。要不然,甲午硝烟一起,还不照样他妈的灰飞烟灭?由此可见,贪污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你不得不佩服慈禧她老人家的远见。经她这一折腾,且不说为我们留下了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单单是门票收入,一年下来是多少钱?我就住在颐和园的西南角,只要不下雨,我每天下午都骑自行车去园子里转转,从南如意门进去,从北宫门出来。二十年下来,嗨,四季美景,怎么都看不厌……”

一听他说起慈禧,我的精神突然为之一振。我的曾祖父曾进宫给慈禧唱过戏,还得到过她老人家赏赐的两匹绸缎。听他这么公开为慈禧翻案,我心里着实挺受用——再说,我也很迷那个园子,尤其是玉带桥附近的山水风光。只是近些年来,门票一涨再涨,屈指一算,我差不多已经有七八年没进去过了。关于慈禧,我祖父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听上去要比“恩格斯”客观得多。他说,慈禧的精明过人,自然是不消说的,但这个人,却没有大的识见,也就是说,小地方精明,大地方昏聩,不过一庸常妇人罢了。她没能把握住朝代更替之际的历史机遇,在选择保大清,还是保国家这件事上,她悲剧性地选择了前者,被人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一点都不冤枉。

P1-4

序言

我们的乡野闾巷生活在运行

敬文东

同宫廷官衙和江湖山林相比,中国的乡野闾巷向来都是故事的集散地,是生活细节的稠密地带,也是小说最乐于聚焦的地方;它以其对事情超凡的生产能力,诱拐了小说的热情,激发了小说的动力,鼓励小说努力赢取自己的勃勃生机。收在本集中的《贴身人》(王手)、《北京邻居》(荆永鸣)、《哭泣事件》(陈集益)、《岁月有痕》(尤凤伟)、《喧嚣背后的角落》(彭小莲),刚好是对乡野间巷的正确呼应,是对乡野闾巷的鞠躬致敬。作为政府机关的临时工,崔子节(《贴身人》)拥有一份远低于地平线的卑微心愿:像常人一样,他也想通过对领导的细心照顾,对领导实施心理按摩术,换取正式公务员的身’份,将给他带来屈辱的“临时”二字彻底抹去,以至于不惜利用领导的瑕疵和弱点;从内蒙古来京城经营小饭馆的“我”(《北京邻居》),为租房费尽心力,更为如何同大杂院里的北京邻居打交道苦心孤诣、百般小心,但也由此见证了皇城根普通市民嘈杂、卑微甚至无助的胡同生涯,以及只能集体使用公厕的大杂院生活,而公厕是北京四合院的隐疾和暗疮;因为村子里要接待来自京城的老将军,因为“父亲”不被允许给老将军打麻糍(一种小食品)委屈得哭了起来(《哭泣事件》),短暂的哭泣居然出人意料地引起轩然大波,将一个家庭扯进了旷日持久的、向政府“讨说法”的活动之中,以至于“父亲”绝望之余不知所终;姜承先(《岁月有痕》)拒绝自己的前领导、他大半生灾祸的制造者和赐予者进屋小坐,让失望的前领导在回家路上不慎摔倒而中风,他因此整天为对方有可能提起的诉讼殚精竭虑、夜不能寐;一对夫妇(丈夫是盲人)开了一家按摩店,来这里享受按摩的人五花八门,经由他们在这个小小空间中的语言性表演,却让上海滩的市民们难言的生活嘴脸暴露无遗(《喧嚣背后的角落》)……

生活本身无所谓善恶,它的致命之处和令人难以忍受之处仅仅是平庸。正是这一点,跟作为空间形象的乡野闾巷恰相对仗,跟慢节律的时间形式正相吻合:它标定了小说内外一切人等的界限,让他们不能超越自己框定的范围,只能在乡野闾巷之中,享用他们需要“低保”才能勉强维持下去的生活。它让他们曾经试图飞翔的想象,早就从天空回到地面。平庸的生活是想象力的天敌;平庸在本质上,只允许芸芸众生贫弱的想象力停留在对他们卑微身份的解除上,那是高于地平线仅仅五毫米的渴望。在上述5部小说中,连主人公们犯下的错误都是平庸的,更不要说罪恶;而让平庸呱呱坠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难以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广泛的误解,因为“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被围困的岛屿,孤立无援”(格非语)。“难以沟通”和“误解”构成了生活中难以克服的障碍;障碍趁机成全了小说叙事的内驱力;内驱力则促使5部小说的作者将主人公们令人窒息的生活给呈现出来。主人公们游走于乡野或间巷,满怀焦虑,紧皱着眉头,却始终没有弄明白,他们能在作者的笔下或键盘上得以诞生,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制于生活本身固有的平庸特性。

谣言或流言广泛出没于乡野闾巷,不断探出自己的小脑袋:它需要彰显其端部和凛凛威风;谣言或流言不仅是平庸特性的组成部分,有时候,也是小说叙事得以成立的零部件。“父亲”的“哭泣事件”在村民们添油加醋的言说中,被窃窃私语地无限放大,被嘈嘈杂杂地过度阐释;小说则在对过度阐释本身的描述中,一步步将令人心焦的情节给描摹下来,让小说显得既自然、直白,也把乡野闾巷之生活的平庸特性完好地呈现出来。李林燕大学时代在一次诗歌会议上,将处子之身,献给了一位旅美中国诗人,那个以诗歌名义四处猎艳的国际诗歌流氓。她幻想着这个男人能将她从吕梁山区一所乡村中学接到美国去生活。但她因为不懂得“秘密是言语的封条”[梭伦(So一]on)语]的深刻含义,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一位女同事,女同事则将这个秘密转手泄漏给其他人。从此,李林燕被全校师生一致当作怪物来看待(孙频《祛魅》)。她的悲剧人生,一半来自对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对诗歌不计代价的痴迷,一半来自流言的叙事性功效。对流言本身的描摹,成全了小说创作;流言的叙事性功效,则促成了李林燕的悲剧人生,让她最终成为一名杀人犯——但连这样的悲剧人生也是平庸的,甚至承担不起必要的叹息和眼泪。前领导摔倒、中风事件,在邻居们口口相传中被无限放大,促成了姜承先的唉声叹气和内心焦虑,促成了整个姜家的巨变。在小说结束时,焦虑仍处于可持续性发展之中:流言或谣言让读者读完小说后,仍然对它拥有的叙事学功能满怀期待——官司会打吗?姜承先会赢得官司吗?群众将对官司采取何种姿势的传言?乡野闾巷中满是这种言语性、声音性的子弹,它射中了主人公的命运,修改了主人公的人生走向,也滋补了小说的叙事能力。

平庸的生活有时候倾向于激发邪恶之心的产生,但邪恶之心并不外在于生活的平庸特性:它本身就是对平庸的绝佳证明,更是平庸用以突出自身的极端形式。一个颇有姿色的年轻尼姑在“文革”中被“红卫兵”或“造反派”强制还俗,在不义的世界上,遭到过包括强奸在内的种种屈辱,却始终卑微而满怀善意地活着。她发现,善意不仅没有给她带来境遇上的好转,让她获得善意的回报,还给关心她的人捎去了灾难。梦醒之后,她开始以恶意的行为,小幅度、小尺寸地报复社会,最后在无望的挣扎中痛苦地死去(姚鄂梅《在人间》)。但跟李林燕一样,她的悲剧人生仅仅是对平庸生活的正确呼应,谈不上任何创造性,只因为乡野闾巷是一个“无边的苦海”(a sea of trotJbles);而被乡野闾巷散养和圈养的子民,仅仅是一些生活在“社会垃圾堆上的人”[博·赫拉巴尔(Bohuml Hrabal)语]。至于为了拆迁一座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物以利于房地产开发,“我”接受公司任务,四处寻找证据否定建筑物的文物性质(范小青《高楼万丈平地起》),在所谓“转型阶段”的中国,更是了无新意。从修建高楼大厦的过程中,敲诈充满金钱意味的快感,是所有奸商都乐于遵循的最一般的结构性模式;而“中国”的英文单词(chlna)早就可以被译成“拆哪”,它在声音性的氛围中,道破了“转型阶段”的本质。生活的平庸性质,并不因金钱的多寡改变其身位与水准;倒是《高楼万丈平地起》的叙事速度跟现实生活中拆迁的速度恰相对称,让人体会到小说家处理素材和建构小说的才华。乡野间巷慢节律的时间形式在快速的叙事中得以打破,给生活的平庸特性添加了奇异的裙边,涂抹了一道晚霞一样的光晕,让小说显得格外打眼。

革命、抗日、卖艺、诡异的人生路径、上海滩的江湖帮派争斗、中日间的谍报战、血腥的杀戮……齐聚在弱女子瑞香身上,这就是畀愚的小说《暗夜》讲述的故事。在午睡一样安静的叙述中,刀光剑影、阴谋机心得到了表面上的弱化;但吐气若兰的叙事方式反倒将江湖的险恶、妻妾间的猜忌、帮派大佬间的恶斗于不动声色中,推向了高潮。这是一篇令人欣喜的小说。它似乎要为乡野闾巷制造时间的突变形式,故意要冒犯生活的平庸特性,但最终,反倒更加深刻地凸显了生活的平庸本质:一切情势,都在不动声色的乡野间巷的掌控之中;一切有“声”有“色”的故事,都逃不过乡野闾巷的不动“声”“色”。但小说恰好在这个悖论性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并趁机为2012年的中国文坛,贡献了自己微薄的力量。

事实上,当代中国的小说叙事亟待滋阴壮阳,因为太多的小说动用了极为简单的叙事方式;太多的作家放弃了写作上本该具有的难度。现代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的一个打眼之处,就在于现代小说较之传统小说必须具有复杂性。这并不仅仅因为我们的生活比古人的生活更加晦涩和复杂,也是小说自身发展的需要:小说不再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更在于叙事方式的复杂化:小说叙事也需要“心灵完善”(the perfectlon 0f the soul)或“精神完善”(spiritual perfection)。或许格非才配称小说叙事方面最为复杂的中国当代作家;《隐身衣》之所以成为杰作,跟他对叙事复杂性的自觉追求有很大的关系。必须要承认:肯定有一种随时间而来的愚蠢,但也肯定有一种随时间而来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能帮助作家以更为复杂的叙事,应对越来越晦涩难缠的乡野闾巷生活,还能帮助作家解除对某些语词、句式的过度依赖。叙事的复杂性并不体现在语词和句式上,甚至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完善的心性、被智慧包裹住的心性,是艰苦修行之后的悟道,是对生活之本质的恍然大悟。《隐身衣》对叙事复杂性的追求,已经到了敲骨吸髓的程度;乡野闾巷中的生活细节在迷宫样的叙事中,得到了羊肠小道一般的呈现,故事情节在每一个稍纵即逝的转弯处,都被叙事有意扭曲,并被押送到令读者绝对意想不到的路径。和格非的几乎所有小说一样,《隐身衣》仰仗复杂的叙事,仰仗叙事对读者之期待视野的高度冒犯,在故事情节的被迫转向中,将生活的平庸特性打翻在地。这是小说的胜利,但首先是叙事本身的胜利,是2012年中国文坛取得的胜利。

2012年是传说中人类毁灭的年份,但中国的乡野间巷依然在自我运行,依然在制造家长里短的生活细节,生活的平庸特性依然寄存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等待小说去征引、去汲取。而这篇简短的文字,就是遵建法师之命,为来到纸面上的乡野间巷生活以及它的平庸特性所发表的小感慨,惟愿建法师能够接受他给我布置的这篇小作业。

2012年11月,北京魏公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12中国最佳中篇小说(精)/太阳鸟文学年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蒙主编
译者
编者 林建法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88941
开本 32开
页数 46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25
出版时间 2017-07-01
首版时间 2017-07-01
印刷时间 201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42
CIP核字 201701706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9
151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