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醉里挑灯看剑
内容
编辑推荐

卢江林先生历任侦察兵、副班长、干事、秘书、副处长、处长,总后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后勤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军事交通学院政委,少将军衔。著有小说集《大演习》,长篇报告文学《风流峡谷》,散文集《凝固的飘动》,论文集《职业军人与军营文化》、《潇潇雨集》,论著《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等三百余万字,以及电视剧文学剧本《三岔巷劫案》、《易楠律师》等九部。作品曾获中国青年图书奖、国家文化部“群星奖”金奖、屈原文学奖等二十余项奖励。 

本书为其散文作品集。

内容推荐

《瓷趣》、《邮趣》、《男人和女人的传说》、《从三星堆到金沙》、《清气歌》、《跟着稼轩走》、《天骄》、《史可法永可法》、《教子当学林则徐》、《向西方盗取真理火种的人》、《黑郁金香》、《多瑙河水的涟漪》、《比雪花更洁白》、《我的罗马尼亚朋友莫尔多尤》、《芬兰印象》、《在罗马斗兽场想起斯巴达克》、《梦幻威尼斯》……本书是卢江林先生的散文作品集。

目录

往事如烟

 家事

 生在开原

 父亲给我军人梦,母亲给我文学梦

 我和我的小学老师刘永德

 我的学习之路

 那时我们还年轻

 偶像

 你是我心中的大禹

 毛泽东和林一山:南水北调的最初构想

 总后文化中心的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感动

探索之旅

 瓷趣

 邮趣

 男人和女人的传说

 从三星堆到金沙

 清气歌

 跟着稼轩走

 天骄

 史可法永可法

 教子当学林则徐

 向西方盗取真理火种的人

 黑郁金香

异域风情

 多瑙河水的涟漪

 比雪花更洁白 

 我的罗马尼亚朋友莫尔多尤 

 芬兰印象

 在罗马斗兽场想起斯巴达克 

 梦幻威尼斯

 漫步在莫斯科老阿尔巴特街 

 维也纳咖啡的故事

后记

试读章节

故乡

我的老家在江西安远。安远是一个不太出名的小县。常常我一提到家乡,人们就会说,江西安源?知道知道,《毛主席去安源》。《毛主席去安源》是一幅油画,“文革”中印刷了几亿张,创下了一幅油画印制数量的世界记录。中国人都知道江西有个安源。我当然不能说不是毛主席去的那个安源,因为毛主席也去过安远,这事儿我后面还要说到。我只能说,安远,是远近的远,不是源头的源,你说的那个安源在赣西,我的家乡在赣南,安源有安源煤矿,我的家乡有三百山。

三百山是一座美丽的山,香港人吃的东江水,源头就在三百山。前几年三百山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香港人饮水思源,一批批组团到三百山来旅游参观。

安远卢姓,是客家人。据族谱上记载,我们卢家,是姜子牙的后人。姜子牙的十一世孙侯公敬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大臣,因为有功,被齐王封于卢,也就是今天的济南长清,敬仲以封地为姓,于是成为卢姓人的始祖。据说连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也曾到长清祭过祖。后来我们这一族,在河北涿州一带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成为一支望门大姓。涿州古称范阳,所以我们这一支,又叫范阳卢。北宋末年,金人入侵,北方沦陷,我的祖先举家南迁,经河南、安徽、江苏、浙江,迁到了福建。元朝末年,陈友谅占据江西,成为朱元璋的一支劲敌。传说陈友谅曾杀得朱元璋单枪匹马落荒而逃,几乎活活饿死,遇到几个乞丐用讨来的残羹剩饭救了他的命,以至于当了皇帝还念念不忘多年前的这一顿美餐,这就是著名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朱元璋问这几个乞丐叫什么名字,以图日后报答。乞丐答到,你就叫我们老表吧。老表本是江西人之间表示亲近的一种称谓,表兄表弟,相当于叫人家老兄老弟。朱元璋记住了“老表”,返回军中。后来,他打败陈友谅、攻下江西之后,大开杀戒。但他下了一道特别命令:各部遇到“老表”,一律不得伤害。明军抓到老百姓,便问是不是老表,不是老表就杀,是老表就不杀,于是江西人便人人都是老表了。这当然只是传说,我读明史,历史上并没有这样一场战役。而且翡翠是明末清初才由缅甸传入中国,元朝末年的叫化子,根本不知道翡翠为何物,哪里编得出“珍珠翡翠白玉汤”这样的菜名?尽管朱元璋杀江西人的传说不能算信史,不过据史料记载,经过元末的战乱,江西人口锐减,却是不争的事实。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令实行移民政策,由地少人多的“狭乡”,向地多人少的“宽乡”移民。我的祖先卢宗贤,也是卢姓的七十一代传人,从福建迁到了安远县风山乡石口村。

从族谱的记载看,卢宗贤和他的子孙,大都是耕读传家的乡村知识分子,卢宗贤是庠生,他的儿子和孙子分别是廪生和增广生,这些称谓表示他们都取得了生员的资格,通俗地讲,他们就是所谓秀才。从卢宗贤的曾孙卢仲敷开始,连续有四代子孙在乡试中中举,这种有田种有书读偶尔还有小官做的状况,一直持续到整个明朝。清军入关以后,我们安远卢家便每况愈下,不仅没有再出过知识分子,而且一代比一代贫穷,到了清同治年问我爷爷卢武■降生的时候,我们家沦为了赤贫。

我奶奶

我的父亲卢来发生于1909年,那时已经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年间。他只做了三年大清国的子民,便昂首挺胸走进中华民国。但历史告诉我们,那个民国,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民国。革命除了革掉我父亲脑后那根辫子以外,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任何积极的变化。在他四岁那年,我爷爷突然病逝,我奶奶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儿子艰难度日。我父亲七岁给人放牛,十四岁当挑夫,从三百山到县城挑木炭和石灰挣脚力钱。

我没有见过我奶奶,但我听过关于她的一些传说。族谱上称她为卢钟氏,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我曾经问过我父亲,我奶奶到底叫什么,他说他也不知道。  1929年1月,安远历史上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一件大事,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打到了安远。传说中我奶奶一眼就认出毛主席是真命天子,马上把两个儿子都送去当红军。我奶奶指着毛主席说,你们就跟着他打天下吧。后来我爸爸听了奶奶的话,一直革命到底,我大伯没听奶奶的话,走了另外的道路。

为了考证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我专门查了《安远县志》。据县志记载,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是1月29日从定南进抵安远的,当晚在鹤子圩宿营,第二天下午在孔田圩召开过一个群众大会,毛泽东在大会上讲过话。如果说我奶奶见过毛泽东,那就应该在这个群众大会上。不过,从石口到孔田圩要走四十里山路,我奶奶有可能为听毛泽东这次讲话,走这四十里山路吗?

我向父亲求证,父亲说,毛主席那时候还不是毛主席,叫毛委员或者毛政委,我刚参军的时候只认识班长排长,根本闹不清哪个是毛委员,奶奶怎么可能认识毛委员?奶奶送我们当红军,是因为家里实在穷得没活路了。毛委员打到安远来,奶奶肯定听过革命宣传,但她见没见过毛主席本人,谁也说不清,家乡老表的话,只能当传说听吧。

父亲跟朱毛红军走了,从此再也没有见过奶奶,也不知奶奶的下落。一直到1948年,父亲在东北战场,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副师长,在一次战役中,歼灭了一支国民党青年军的部队。青年军是蒋经国在赣南当专员时组建的部队,其中赣南人不少。父亲让俘虏营赶快查一查,有没有安远人,特别是有没有凤山乡石口村的人。说来也巧,果真找到一位,十九年不见,父亲居然还认识。这位同乡告诉父亲,红军长征走了以后,家乡遭到了洗劫,村村过火,人人过刀,青壮年男人杀了不少。奶奶是红军家属,也受了不少罪,因为只剩一个孤老婆子,总算捡下一条命。她相信儿子还活着,天天盼着红军回来。后来,按照我军的俘虏政策,这位同乡被发了路费释放回家。父亲亲自送他,要他转告奶奶,一定要好好等着,等儿子回来。P2-5

后记

这本散文集,大部分是我退休以后撰写,并陆续在一些刊物上发表的。

二十多年前,我成为作家协会的一名会员,陆续发表过一些作品,出过一些书。后来担任部队的领导职务,时间越来越少,作品也越来越少。

退休以后,我发现我只剩下最后一个职务:作家。而且过去我只是一个业余作家,现在我变成了一个“专业”作家。于是,拿起多年来用于起草公文和批阅文件的笔,重操旧业,开始写作。

记得有人说过,人的少年如诗,中年如小说,老年如散文,一生如戏剧。

我的少年时代喜欢写诗,写得不算好,似乎也小有名气;中年写过小说、报告文学和电视剧,也获得过几次奖;退休以后,不知道为什么,对散文情有独钟。

写散文,可以帮助我回忆以前的事。记得小学语文课本里,我读过朱德元帅的散文《母亲的回忆》。童年的我深深地为元帅的真情所打动。可我现在才真正理解,一个步入老年的人,会对父亲母亲的眷恋有多深。

写散文,可以记录我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的感受。退休以后,我跑了很多地方,把我几十年在繁忙工作中想去而去不成的地方,一点儿一点儿地补课。有目的地去看,去搜集素材,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

写散文,也可以把我在外国访问的一些印象记录下来。我先后访问过奥地利、罗马尼亚、俄罗斯、芬兰、匈牙利、白俄罗斯、意大利等七个国家。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朋友,也领略了不同于中华文化的异域风情。我愿意把它记录下来,与读者分享,也供自己回味。

书名叫作《醉里挑灯看剑》,取自辛弃疾的《破阵子》。辛弃疾是我最喜爱的一位词人。我家的客厅里,就挂着辛弃疾这首《破阵子》,我可以天天诵读它。

“醉里挑灯看剑”的下一句,是“梦回吹角连营”。我从军38年,连队、战友、军营、军号、铁甲、大炮……常常让我魂牵梦绕。我愿意把这本散文集,奉献给那些与我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们,奉献给那些关心热爱以及希望了解我们这支军队的读者们。

感谢军事交通学院和军事交通研究所的领导在这本书的采访、创作、出版中给予我的大力支持,感谢《神剑》杂志、《后勤文艺》杂志等刊物对我的大力支持。

最后,要感谢我的妻子谢兰,在我的写作以及本书的编辑和出版工作中给予我的全力支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醉里挑灯看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江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039261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7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6.3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60
18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