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钟繇小楷 |
内容 | 内容推荐 锺繇小楷在明清曾影响了大批书家,如王宠、祝允明、傅山、王铎、黄道周、徐渭等。锺繇小楷为后世所重,在于其笔下所蕴含的篆隶韵味。傅山说:“楷书不知隶变,任写到妙处,终是俗格。”尽管今天看到的锺繇作品大多为王羲之临本,与王羲之相比,锺繇书法在审美上却有着极大的反差。如用笔的古拙流便,结构的舒朗开阔以及章法的错落有致。锺繇小楷给学书者的启示,前人用“高古”“茂密”“幽深”“异趣”等概念来形容。本书所刊锺繇小楷九种,面貌各异,的六种介绍如下:《宣示表》,传为锺繇书,晋王羲之临。十八行。纵二十三点九厘米,横十一点九厘米。章法高古,笔意纯朴,章法自然,而点画之间,刚柔兼备,多有异趣。《荐季直表》,十九行,纵二十九点七厘米,横十三点七厘米,原帖民国时亡佚。有原帖照片传世。笔画结体极其圆活,章法错落有致。清人冯武《书法正传》评曰:“高古纯朴,超妙入神。”《还示帖》,王羲之临本。纵二十五点五厘米。清劲闲雅,体端貌和。点画脱去隶书、章草风貌,形成了楷书规范的用笔方法和点画形象。《力命表》,传为锺繇书。八行。纵有列,横无行,行距开阔,虚实对比强烈。结体奇正有别,大小不等,字内留白,风格古雅,不同于笔画直露、体势方整、行距较近的王羲之今体。《贺捷表》,十三行,纵二十四点六厘米,横二十七点二厘米。《宣和书谱》称其“备极法度,为正书之祖”。结体茂密,意象幽深。虽尚未脱尽隶书笔意,但已属楷体。行书的用笔方式较为明显。《墓田丙舍帖》,传为锺繇书,王羲之临。六行七十字。用笔闲雅,结体劲健,不乏古意。 目录 《钟繇小楷》无目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钟繇小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35343 |
开本 | |
页数 | 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02-01 |
首版时间 | 2019-02-01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2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