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他从寒微草根成为救时宰相,一生有很多值得总结借鉴的地方。但他的大起大落也很值得人们深思。我们该如何做人、如何交友、如何为官?姜正成编著的《救时宰相--张居正》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
图书 | 救时宰相--张居正/中华历史贤臣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居正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他从寒微草根成为救时宰相,一生有很多值得总结借鉴的地方。但他的大起大落也很值得人们深思。我们该如何做人、如何交友、如何为官?姜正成编著的《救时宰相--张居正》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 内容推荐 姜正成编著的《救时宰相--张居正》是中华历史贤臣系列之一,《救时宰相--张居正》讲述了:张居正也以天下为己任。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严厉整肃吏治。主要推行了尊重朝廷主权、考核官吏职责,严格奖励和惩罚、统一朝廷号令等措施。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是张居正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 张居正是一个性格复杂多面的人物,他城府极深,性格坚毅,不言自威,既有豪气,又有傲气。他的铁腕做法既推动了改革事业的深化。也预设了他身后一败涂地的陷阱。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神童少年 平民之家 李士翱的梦 巡抚的赏识 结怨辽王府 第二章 内阁风雨 初涉政坛 嘉靖与严嵩 韬光养晦 重返政坛 严嵩倒台 跻身内阁 第三章 苦心经营 洞察时弊 加强边防 高拱复起 打击报复 双峰并峙 一决雌雄 第四章 万历首辅 督导幼主 巩固边防 创考吏法 反腐倡廉 改革税制 节俭财政 严肃刑法 整顿学府 重视水利 第五章 用人方略 唯才是用 不拘一格 对海瑞敬而远之 第六章 复杂性格 恩怨分明 权势太盛 树敌过多 第七章 大起大落 夺情风波 用人失误 门生发难 死后受屈 附录 张居正年谱 试读章节 荆楚大地自古人才辈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从这里走出了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家屈原,还有传奇的英雄人物伍子胥。在明代,这片土地依然人杰地灵,有名的嘉靖皇帝就是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兴献王之子。因为他的堂兄武宗朱厚照皇帝没有儿子,只有他是最合适的王位继承人,最后从楚国古都钟祥进入皇城北京,继位称嘉靖皇帝。他不仅把楚地好巫尚灵的气氛带到皇宫,整天烧香斋醮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而且也因为念及乡土情意,对楚地俊才倍加关照,使得在他左右的南方大臣居多。而且他也十分信任他们,一些重要事务全权放手,这也使得这些人有机会拉帮结派,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权臣体系。在这些楚地俊才当中,有一位凭真才实学脱颖而出,不仅在嘉靖时代就进入仕途,而且在以后的两代皇帝当朝时也成为独当一面的权臣,并完成了著名的万历新政改革,挽救了濒临覆灭的大明王朝,使它又延续了几十年的统治。这个著名的楚地俊才就是中国古代最成功的改革家张居正。 张居正的祖先系安徽凤阳定远人,是朱元璋部下的士兵,曾随大将军徐达平定江南,在浙江、福建、广东立功,授归州(今湖北秭归)长宁所世袭千户。其后,张居正的曾祖父张诚由归州迁往江陵,张居正的祖父张镇为江陵辽王府护卫。 在辽王府,张镇整天和那些王公贵族的公子哥混在一起。和那些纨绔子弟不一样的是,他治国安邦的宏图大志始终没有泯灭。自己不行,他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儿子张文明身上,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做一个治国安邦的能臣。 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字治卿,别号观澜。早年在父亲的安排下,曾经醉心于求取功名。但和父亲一样,他的科举之途很不顺利。他20岁才补上府学生,以后又参加了七次乡试,仍然未中。无奈之下,他对自己的科举之路也灰心了。他将手中的书本扔在一边,准备从此放弃这条路。他长叹道: “我自幼也可算是饱读诗书了,寒窗苦读了几十年,自己总认为没有什么比别人差的,但始终困顿而不能实现壮志,这大概就是天意吧!” 张文明成家多年,他的妻子依然没有身孕,这无疑使张氏父子更加忧伤,求子心切的他们不得不祈求神灵的佑助,到处上香问签。 P2-3 序言 张居正,字叔大,湖北江陵人,世称“张太岳”或“江陵先生”。他从小聪明过人,15岁时即为明诸生,巡抚顾磷看到他的文章后非常惊奇,认为他有治国之才。不久居正乡试中举人,顾磷解下自己的犀角腰带赠给他,并且说:“日后你将成为国家栋梁,腰缠玉带,这犀带还不足以显示你的高贵身份。”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选庶吉士,每天研究学习治理国家的典章制度。内阁大学士徐阶等人对他十分器重,朝廷授予他翰林院编修一职。中间曾因事还乡,不久又回京任职。 张居正面目清秀,长须垂至腹部,办事果断,敢作敢为,自认为有豪杰之风。但他为人深沉,有城府,别人都难以估摸他的性格与为人。严嵩、徐阶、高拱在朝中相继担任首辅,互相攻讦,张居正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应付裕如。 徐阶取代严嵩为内阁首辅,十分信任张居正。世宗死时,徐阶负责起草遗诏,许多问题都曾与张居正共同商量谋划。不久,张居正升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因为裕王继承了皇位,作为裕王侍讲官的张居正得以快速进入内阁,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不久又晋升为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并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头衔。这时,离他任五品学士官才一年多。 当时内阁首辅是资格很老的徐阶,徐阶和内阁另一名大学士李春芳都待人谦虚有礼,张居正进入内阁最迟,但他却俨然以宰相自居,对六部官员十分倨傲,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因此,别人都有点敬畏他。 徐阶退休回乡后,要他的三个儿子都小心地为张居正办事,听他的话。当时的内阁首辅高拱对徐阶十分痛恨,唆使言官几次弹劾徐阶,徐阶的几个儿子都被牵连定罪。张居正在高拱面前为徐阶一一解释,说好话,使高拱稍稍有些改变主意。 穆宗死,神宗继位,宦官冯保与张居正联手,以两宫太后的诏旨驱逐高拱出内阁,张居正成了内阁首辅。当时神宗仅仅9岁。 明神宗一切委诸张居正,张居正也以天下为己任,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严厉整肃吏治,主要推行了加重朝廷主权、考核官吏职责,严格奖励和惩罚、统一朝廷号令等措施。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是张居正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 张居正是一个性格复杂多面的人物,他城府极深,性格坚毅,不怒自威,既有豪气,又有傲气,还间杂流气。低贱的出身,官场的纷争,强手对峙中的角逐,种种不利因素,都能成为他积蓄力量,提高权力和威望的台阶,这是他性格中的主导面。然而他也有蛮横、短视、气馁的时候,这深藏在内心深处的负面因素,限制了改革事业的深化,也预设了他身后一败涂地的陷阱。 张居正死后,反对派很快发起了攻击,张居正的改革成果被破坏。明朝从此一蹶不振,陷入了衰败没落、无可救药的深渊。 张居正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他从寒微草根成为救时宰相,一生有很多值得总结借鉴的地方。但他的大起大落也很值得人们深思。我们该如何做人、如何交友、如何为官?希望本书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救时宰相--张居正/中华历史贤臣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姜正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海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7031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7=48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