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坚不可摧(一个关于生存抗争和救赎的二战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坚不可摧》2010年11月由美国兰登书屋出版,出版6个月总销量已经突破100万册。《坚不可摧》长踞亚马逊、《纽约时报》、《出版商周刊》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至今仍然在榜!《坚不可摧》被《时代周刊》《出版商周刊》《洛杉矶时报》授以各种图书大奖!《坚不可摧》持续半年北京开卷环球月榜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前10名。

由劳拉·希伦布兰德编著的《坚不可摧》反映了二战太平洋战争期间及前后个人命运的起伏跌荡,感悟生存、反抗、救赎与尊严的心路历程,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具有哲理性和趣味性,紧扣人心。故事像鲁宾逊漂流记,主人公经历又有点像老布什,同时在太平洋战争中被日军机击落,被救起,只是他没有老布什幸运,没有成为战争英雄而成了战俘,从中却体验到了常人不能体验到的人生经历。这些都是喜欢战争题材读者最爱关注的兴趣点,特别是喜欢猎奇冒险或心理探索的读者们。

内容推荐

《坚不可摧》:1943年5月的一个下午,一架美军轰炸机坠入太平洋,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中,从此失去踪迹。海面上只留下了一堆飞机残骸、油料和血迹。不一会儿,海面上浮现出一张年轻的面孔。他就是这架飞机的投弹手,一名中尉,他拼命地抓住救生筏,奋力地爬了上去。就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令人恐怖的一场噩梦拉开了序幕。

这名中尉名叫路易·赞贝里尼。童年时期,他曾是一个不可救药、无恶不作的小魔头。青少年时期,赞贝里尼把这些叛逆精神融入到跑步中,并展现出自己在运动方面的惊人天赋且取得了傲人的战绩,1936年,他甚至代表美国参加了柏林奥运会。二战爆发后,这位奥运会选手成为了一名美军士兵,一次平常的飞行把他带上了宿命的航程,一个小小的救生筏把他引向了未知的深渊……

《坚不可摧》由劳拉·希伦布兰德编著。

目录

致中国读者信

权威媒体推荐

地图

引言

第一部分 少年:跑出托兰斯

 1.叛逆少年

 2.奔跑如飞

 3.托兰斯旋风

 4.故态复萌

 5.愤而从戎

第二部分 二战:绝命飞行

 6.会飞的棺材

 7.“到了,伙计们!”

 8.“只有洗衣工知道我当时有多害怕。”

 9.594个弹孔

 10.日军来袭

 11.“谁也别想活下去。”

第三部分 坠机:孤海求生

 12.坠机事件

 13.海上迷航

 14.饥渴交加

 15.鲨鱼和子弹

 16.云端歌声

 17.台风大作

第四部分 战俘营:不屈岁月

 18.活死人

 19.两百个沉默者

 20.为裕仁天皇放屁

 21.信念不息

 22.秘密计划

 23.遭遇魔鬼

 24.任人宰割

 25.B—29

 26.最后的疯狂

 27.残兵败将

 28.阶下之奴

 29.两百二十巴掌

 30.沸腾的城市

 31.一败涂地

 32.落桃满地

 33.母亲节

第五部分 战后:救赎之路

 34.窈窕淑女

 35.归来以后

 36.山冈弃尸

 37.扭曲的绳索

 38.心的召唤

 39.黎明到来

后记

致谢

对话作者

试读章节

叛逆少年

1929年8月26日黎明之前,天还是灰蒙蒙的。在加利福尼亚州托兰斯一所小房子后面的卧室里,一个12岁的男孩忽然听到一个怪异的声音从外面传来,而且变得越来越响。一个黑压压的庞然大物正在他家的房顶上空缓缓飞行。小男孩一跃而起,飞快地跑下楼梯,咣当一声推开后门,三两步来到草坪上。天空黑压压的,看起来阴森可怖,他们的院子仿佛也在随着这种声响而瑟瑟发抖。小男孩仰面朝天,怔怔地站在哥哥身旁。

整个天空好像都消失了。唯一能够看到的是一个圆形的巨大黑影正从头顶隆隆驶过。这个庞然大物高耸入云,差不多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长,满天的星斗都被它遮住了光芒。

小男孩看到的其实是德国的齐柏林飞艇。它长约800英尺,高110英尺,制造于1929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航空器。这般飞艇比当时最先进的飞机还要舒适豪华,轻而易举就能到达很远的地方,令所有人叹为观止,堪称世界奇迹。

再过3天,这艘飞艇就可以完成自己的环球之旅,在人类航空史上写下前无古人的创举。1929年8月7日,齐柏林号从新泽西的莱克赫斯特起锚升空,一路轰轰烈烈地朝曼哈顿方向驶去。时值炎夏,在第五大道上,人们正准备拆除纽约华道夫酒店,然后在原地兴建一栋前所未有的摩天大楼——帝国大厦;在布朗克斯的扬基体育场,运动员们整装待发、跃跃欲试:卢·格里格身着4号球衣,贝比·鲁斯身着3号球衣,他即将完成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500次本垒打;在华尔街,股票价格空前暴涨。

在自由女神像上空缓缓转了一圈后,齐柏林号掉头向北,继续朝大西洋进发,途经法国、瑞士和德国。当飞艇驶过纽伦堡时,曾在1928年大选中受挫的极端纳粹政客阿道夫·希特勒刚刚结束自己的演说,正向听众大肆鼓吹自己的选择性堕胎理论。在法兰克福,一个名叫埃迪丝·弗兰克的犹太女人正在照料自己刚刚出生的小女儿安妮。接着,齐柏林号继续向东北方的俄罗斯驶去。在荒凉的西伯利亚平原,当那些连火车都没见过的村民们看到这艘飞艇时,纷纷双膝跪地祈祷。

8月19日,大约400万日本人挥舞着手帕,高呼“万岁!”齐柏林号在东京上空盘旋一周后安全着陆。4天后,在德国和日本的国歌声中,飞艇在台风中升空,以令人惊叹的速度飞临太平洋,一路朝美国飞去。齐柏林号的乘客们向窗外望去,只能看到云端飞艇的黑影,并将其形容为“就像一条巨大无比的鲨鱼那样如影随形”。当云开雾散后,人们望见远处太平洋的海面上出现一个庞然怪兽般可怕的倒影。

8月25日,齐柏林号飞抵旧金山,在暮色蔼蔼中穿越加利福尼亚海岸线后,接下来是暗无天日、一片死寂。时至子夜,在徐徐的微风中,飞艇驶过托兰斯上空,地上三三两两的人们仍然半梦半醒,不知道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格拉梅西大道上,一个还穿着睡衣的小男孩正在自家的后院里仰头观望。

飞艇似乎就在他的头顶缓缓移动,小男孩赤脚站在草坪上,满脸都是惊恐。他也许会说,这种景象“美极了,可怕极了”。他听到引擎在夜空中隆隆轰鸣,却看不到银色的机身、卷曲的花纹和鳍状的尾翼。他看到的只是一个黑压压的庞然大物。不,与其说这是一个庞然大物,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巨大的黑洞,连天空都被它吞噬掉了。

★★★

这个小男孩名叫路易·塞尔维·赞贝里尼,父母都是意大利移民。1917年1月26日,他出生于纽约州的奥利安镇,出生时足足有11.5磅重,一头黑发就像带刺的铁丝网一样又粗又硬。男孩的父亲安东尼从14岁起就开始独自谋生,先后当过矿工、拳击运动员和建筑工人。他的母亲路易丝是一个体态娇小、性格开朗的美人,16岁就结了婚,18岁时生下了路易。他们在家中仍然讲意大利语,路易丝和安东尼都叫他“图茨”,也就是“宝贝”。

从学会走路那天起,小路易就显得桀骜不驯。在其他孩子的记忆中,他总是横冲直撞,在屋里院外上蹿下跳。母亲路易丝气得把他扔到椅子上,想让他老老实实待着,可是一眨眼的工夫,小路易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除非把他紧紧地拽进自己的怀里,否则路易丝根本找不到孩子在哪里。

1919年,两岁的路易和哥哥皮特同时患上肺炎在家中休养。可是,路易却悄悄从卧室窗户爬下一楼,一边扒光身上的衣服,一边狂奔。警察在他的身后穷追不舍,路上的行人都被这一幕惊呆了。不久,在一名小儿科、医师的建议下,路易丝和安东尼决定举家迁往气候温暖的加利福尼亚。当火车在中央车站刚刚停下,小路易就一溜烟儿窜了出去,一直跑到车厢尽头,最后从乘务员专用车厢跳了下去。为了寻找路易,火车只好往回开,路易丝都快要急疯了。哥哥皮特一眼看见,自己的弟弟正在不远处的铁轨上悠哉悠哉地闲逛。看见他们过来,小路易一头扎进妈妈的怀里,咧开嘴,操着意大利语笑道:“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

随后,一家人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镇托兰斯安顿了下来。镇上只有1800多人,安东尼很快便找到了一份铁路电气技师的工作,并且在郊区购置了一块半公顷大的土地。他和路易丝亲手建造了一座简陋的木屋,屋内没有自来水龙头,茅厕也搭在后面的院子里。因为房顶经常漏雨,就连床上也放着接水用的木桶。而所谓的锁其实就是一个钩子,为此路易丝常常拿着一根擀面杖坐在门后的苹果箱上,以防有人因小偷小摸而吓到自己的孩子。

一年以后,他们搬到了格拉梅西大道的住处。然而无论在哪里,路易丝都能把盗贼拒之门外,却不能把自己的儿子拴在家里。有一次,路易和别人在一条车水马龙的公路上赛跑,差点就被一辆汽车撞上。他不是蹿上蹿下被竹竿刺穿了腿,就是从高处摔下以致弄伤了脚趾,路易丝甚至不得不请邻居帮忙把伤口缝上。还有一次,路易爬上一个钻井平台,一头扎进了集水井里,差点被淹死。当他浑身是油跑回家里时,安东尼足足用了一加仑松节油使劲给他擦洗过后,才认出这个男孩是自己的儿子。P13-15

序言

四面望去,除了海水还是海水。

1943年6月22日,在一望无际的太平洋上,陆军航空兵团投弹手、奥运会长跑选手路易·赞贝里尼躺在一只救生艇上,一路向西漂去。他身旁斜倚着一位中士,他是轰炸机上的机枪手。这只救生艇的后面还系着另一只救生艇,上面歪歪扭扭地躺着一名士兵,一条“之”字形的伤口横贯在他的额头上。他们饱经风吹日晒,皮肤已经被救生艇染成了黄色,个个骨瘦如柴。救生艇的四周围着一群鲨鱼,它们一边懒洋洋来回游弋,一边等待时机。

这些人已经在海上漂泊了27天,赤道湾流把他们带到了1000英里外日军控制的水域。两只救生艇已经变得七零八落,时不时散发出一阵酸臭焦灼的味道。因为被海水浸泡的时间过长,他们身上全是水泡,嘴唇也肿得十分厉害,只有使劲儿才能按回去。他们昼夜凝望着天空,时而虚弱地哼起《白色圣诞节》,时而喃喃地祈求食物。人们早已停止了搜救行动,在这方圆6400万平方英里的汪洋大海中,他们显得形单影只。

一个月以前,26岁的赞贝里尼还是世界上最杰出的长跑运动员之一。在许多人看来,他完全有望刷新竞赛史上最难突破的世界纪录——4分钟内跑完1英里。但是现在,他昔日健硕的身躯只剩下不到100磅重,奔走如飞的双腿也变得举步维艰。除了他的家人外,所有人都放弃了相信他生还的希望。

第27天清晨,他们听到空中隐隐传来一阵轰鸣声。每一个空军士兵都知道这声音意味着什么。这是活塞式螺旋桨运转的声音。他们抬眼望去,只见一架飞机从他们头顶上的高空掠过。赞贝里尼立刻点燃了两枚信号弹,然后把染色粉末撒入海中。很快,他们的救生艇就被一片鲜艳夺目的橘黄色海水包围。但是飞机却继续前行,并且慢慢地消失在天边。三个人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可没过多久,轰鸣声又再次响起,飞机突然折回头来。飞行员肯定是看到他们了。

于是,这几名伤兵艰难地伸出瘦得皮包骨、被救生艇染成黄色的胳膊奋力挥舞,扯开那由于干渴而变得嘶哑的喉咙大声呼喊。霎时间,飞机直冲而下,几乎擦着救生艇一侧横扫过去。就在那一刻,赞贝里尼瞥见,飞行员的身上穿着深蓝色的制服。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耳边就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咆哮声。海水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救生艇的碎片上下翻飞,机关枪火焰四射。显然,这并不是美国的救援队,而是日军的轰炸机!

他们迅速翻身入水,在救生艇底下蜷缩着抱成一团。子弹呼啸着穿透救生艇射入水中,在他们脸旁激起一排排浪花。机关枪声不绝于耳,接着便是一阵狂轰滥炸。直到火力稍歇,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爬上那只烈焰熊熊的救生艇。就在这时,敌机忽地从他们一侧掠过,打了个旋儿后再次朝他们疾冲过来。一眨眼的功夫,飞机已经调整好了角度。赞贝里尼清清楚楚地看到,机枪的枪口正对着他们。

赞贝里尼回头看了看自己的伙伴,只见他们奄奄一息,根本无力跳回水中。当他们两个东倒西歪地躺在救生艇上,双手举过头顶时,赞贝里尼孤身一人跃人大海。

然而,就在救生艇的底下,一群虎视眈眈的鲨鱼早已迫不及待,它们潜入水中,迅速向赞贝里尼游来。

后记

1954年6月的一天,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加百利山区一条蜿蜒崎岖的小路上,一群男孩跳下一辆卡车,站在阳光下不停地眨着眼睛。他们个个性情急躁、桀骜不驯,大部分都是少管所和监狱的常客。他们踏上这块没有柏油、没有围墙的土地时,顿时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路易和他们站在一起,看着这些孩子,仿佛再次看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路易一生当中最伟大的事业从此拉开序幕,他建立了一所不以赢利为目的的“胜利少年营”。路易早有此意,但苦于资金缺乏,他只能找到一处因年久失修而租金低廉的营地,然后游说一些商人提供物资赞助。接着,路易又花掉两年时间铲土填坑,整理路面,还挖出了一个游泳池。当一切完工以后,他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整洁美观的营地。

“胜利少年营”成了许多叛逆少年的救星。路易对任何人都来者不拒。有一次,为了接手一个不服管教的孩子,他甚至请来当地的警长出面作保。他带着这群男孩一起钓鱼、游泳、骑马、露营,到了冬天他们还会一起滑雪。路易带着他们翻山越岭,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一起从绳索上爬下峭壁。他还为这群孩子播放假日电影,看着看着,有的男孩会悄声说道:“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每天傍晚,路易和他们一起坐在篝火旁边,向他们讲述自己年少时候的事情、参战的经历以及自己是如何最终回归内心宁静的。他会极为谨慎地向这些孩子谈起基督教,把这作为他们一个自愿的选择。有些人接受了路易的看法,有些人没有,但是无论怎样,那些刚刚来到“胜利少年营”时无法无天的孩子在离开时,大都已经洗心革面、焕然一新。

如果不是和这些孩子在一起,路易就会兴致勃勃地往来于世界各地,在校园里和体育场中向那些如痴如醉的听众讲述自己离奇的遭遇。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路易最喜欢在豪华游艇上发表演讲,这样他不仅可以免费作一次惬意的旅行,而且还能够躺在头等舱的甲板上一边端着冰镇饮料,一边享受凉爽的海风。但是,路易担心如果自己接受过高的报酬,中小学校和小型团体就很难再邀请自己发表演讲,因此他只接受那些报酬适中的邀约。路易赚来的钱刚好够给女儿茜茜和小儿子卢克买纸尿片和牛仔裤,然后供他们读大学。此外作为兼职,他还在好莱坞第一长老会教堂的老年中心从事管理工作。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他获得了不计其数的奖项和荣誉。当路易在直江津受尽磨难时,洛米塔机场被重新命名为“赞贝里尼机场”,并且先后两次为他举行纪念活动。南加州大学的一座广场和托兰斯高中的一座体育场也分别以路易的名字命名。1980年,有人甚至把一匹赛马取名为“赞贝里尼”,但这可不是那个奥运会长跑选手。他们住在格拉梅西大道的房屋成了历史建筑,而路易也先后在五场不同的比赛中被选中担任奥运会火炬手。虽然许多组织都争先恐后地为路易颁发奖项,可真正恰如其分的并不多。

……

渡边高昂着头,抬起自己的下巴,直瞪瞪地瞪着西蒙。他说,那些战俘总是对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斤斤计较,并且给日本人起外号。这些事情,渡边说,让自己感到异常愤怒。再加上一共有数百名俘虏,所以自己的压力非常大。

“在A人社会里,拳打脚踢被认为是一种残忍的行为。虽然这种行为有些残忍,”他的语速非常缓慢,“但是在战俘营中的有些情况下,拳打脚踢是不可避免的。”

当这次采访结束以后,渡边看起来浑身颤抖,怒气冲冲。当有人告诉渡边赞贝里尼即将前来日本,希望能够见到他并且对他表示宽恕时,他回答自己可以见见路易,并且向他道歉,但前提是这只是一种个人行为,而不能代表日本军方。

就在摄制组准备收拾东西离开时,米哈伊尔洛维奇最后问渡边是否愿意让他们拍摄他在街上行走的镜头?米哈伊尔洛维奇的提议好像正中渡边下怀。只见他戴好帽子,来到人行道上,然后转过身来,就像是在过去检阅战俘一样,昂首挺胸、盛气凌人地朝着摄像机走了过来。

9个月后的一天,路易准备前往Et本进行奥运会火炬接力。临走之前,他坐在自己的书桌前,反复思考了几个小时。接着,他打开电脑,在键盘上敲打起来。致渡边弘光:

作为一名战俘,我曾经受到了你缺乏根据、毫无理由的惩罚。战争结束后,这些经历一度成了我心头的梦魇。然而,这不只是因为我所承受的痛苦与折磨,更是因为精神上的压抑与耻辱,因此我曾经满腹仇恨地想要进行报复。

在你的羁押之下,我丧失了作为一名战俘甚至一个人的所有权利。经过无数次挣扎,靠着仅存的尊严和希望,我才一直活到战争结束。

接连不断的噩梦让我战后的生活变得一塌糊涂,承蒙福音传教士葛培理的帮助,我才得到了上帝的眷顾,并且皈依了基督教。此后,我用仁爱代替了曾经对你的憎恨。耶稣曾经说过:“要宽恕你的敌人,并且为他们祈祷。”

你也许知道,1952年时我曾经返回日本,并且有幸对巢鸭监狱的所有战犯发表演说……当我问及你的情况时,有人告诉我你有可能已经切腹自尽,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感到十分难过。从那时起,就像其他人一样,我也原谅了你,并且希望有朝一日你能够成为一名基督徒。

路易·赞贝里尼

写好这封信以后,路易将它随身带到日本。

但是他们没能见面。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再次联系渡边,告诉他赞贝里尼想要和他见面。渡边几乎想要啐到他们的脸上,一口回绝了他们的要求。

路易来到上越市,身上仍然装着那封信。有人拿走这封信,答应路易会把它转交给渡边。不过,即使渡边真的看到了这封信,他也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2003年4月,渡边死了。

★★★

1998年1月22日清晨,雪花轻轻飘落在这个曾经名为直江津的地方。道路两旁堆满了积雪,再有4天就年满81岁的路易·赞贝里尼独自站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他的身体饱经沧桑,皮肤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昔日浓密的黑发如今已变成了稀疏的银发,只有那双蓝色的眼睛仍然不时地闪耀着光彩。在他右手的无名指上,一道伤疤至今清晰可见,那是“青蜂侠”号在这个世界上给他留下的最后印迹。

时间终于到了。路易伸出手来,接过奥运会火炬。虽然他的双腿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健步如飞,但是仍然坚实无比。他举起火炬,鞠躬致意,然后开始向前跑去。

路易看到,自己的四面八方都是一张张日本人的笑脸。一群孩子戴着帽子好奇地朝他张望,而那些曾经与在钢厂沦为苦力的战俘一起工作的人们和许许多多平民百姓有的举起手中的相机,有的朝他挥舞着手臂,有的为他鼓掌喝彩。120名日本士兵列成两队在前面为他开路。路易跑过了那个昔日囚禁自己的地方,在那里一个黑眼睛的卫兵曾经啃啮着自己的心灵。但是现在,无论是囚笼还是“大鸟”都不复存在。在欢呼的人群中,在漫天的飞雪里,他们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一位欢欣鼓舞的老人不停地向前奔去。

书评(媒体评论)

《纽约时报》

希伦布兰德是一位激情四射、极富说服力的作家,她带给我们的故事充满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更有众多令人潸然泪下的时刻和峰回路转的关头……毫无疑问,《坚不可摧》绝对是一流的作品。

《出版商周刊》

这个充满英雄、残忍、生命、死亡、快乐、痛苦、冷漠与救赎的故事,为我们还原了一段尘封的记忆。

《时代周刊》

一部赞美探索精神和坚韧意志的宏伟史诗……赞贝里尼的故事惊险曲折,令人窒息,希伦布兰德则用绝妙的笔触和敏锐的视角,用冷静和沉思为我们重新诠释了赞贝里尼所经历的那段炼狱般的岁月。《新闻周刊》

《坚不可摧》显然是一本值得不断揣摩的佳作,不仅因为故事本身精彩纷呈,而且故事的讲述方式同样令人称道。这本堪比《奔腾年代》的作品在激荡汹涌之中不乏涓涓细流。

《人物》

一部永恒的巨作……令人牵肠挂肚,让人如痴如醉。希伦布兰德的文笔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她所描述的事件同样令人痴迷,相信读者都不会放过如此恢弘的杰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坚不可摧(一个关于生存抗争和救赎的二战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劳拉·希伦布兰德
译者 王祖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4358201
开本 16开
页数 4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2
CIP核字 2011138420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4
出版地 重庆
239
16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Random House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