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纪念福建船政创办150周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
内容 |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是重量专业中国近代历史研究机构,主要研究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内容涉及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社会等领域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地区的历史。 目录 闽江文化带视域下的榕台贸易考论 卞梁 船政后学堂首届外堂生初探 陈悦 “两收海军余烬”:甲午、庚子时期沈瑜庆事迹钩沉 戴海斌 船政兴衰与近代中国海防发展的相关性研究――现代化视角下的历史诠释 何耀光 军事技术发展策略的调整与福建船政局的成就 黄松平 福建船政与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发展 金智 从速度的角度观察近代中国――以轮船、火车为例 李玉 福建船政中枢机构建筑布局理念 林键 福建船政开启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转型 刘传标 梦想与现实:陈绍宽对近代中国发展航母的思考与启示 刘峰搏 海防经费的另一面:沈葆桢与左宗棠在外债问题上的矛盾 马陵合 1899年福建船政人的日本考察与留学 潘健 清末船政的现代化转型与绩效分析――以福建船政局、江南制造局为例 肜新春 沈葆桢的家事 沈骏 中西空间文化的汇流与探索――以1868年的福建船政局为例 沈天羽 福建船政对民族复兴之路的探索 沈岩 技术理性:福建船政的遗产与遗落 石国进 福建船政大臣黎兆棠史事考 孙锋 刘步蟾与东乡平八郎还真的是“校友――兼谈马幼垣先生所谓刘步蟾“逃考”问题 孙建军 关于横须贺造船厂的日法海军技术合作动向变化及分析 王鹤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日海军教育对比――以1912年以前的福建船政学堂和江田岛海军兵学校为例 吴妍 福建船政局与中国工业文化之发轫 严鹏 陈文佳 福建船政精英在台事功述略(1874-1894) 杨济亮 “足为海军根基”:船政对中国近代海军的历史性贡献 杨晓丹 船政与近代中国海军的创建 杨志荣 民初厦门船坞交易案及其背后运作情况 应俊豪 抗战时期的马尾海校――以民国报刊中海校学员著述为中心的考察 余锴 近代海洋秩序变迁与1876年《救护遇险船只章程》制定――兼论福建船政局的海难救助行动 张侃 简论福建船政与中国的海权意识 张炜 福建船政与台湾事件中的淮军东渡 赵国辉 步履维艰――福建船政局造舰在晚清海军的地位变迁与其失败成因 赵海涛 沈葆桢的海防和海军建设思考及其实践 郑剑顺 编后记 内容推荐 1866年,左宗棠、沈葆桢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在不长的时间里,福建船政发展成为当时远东优选的造船基地,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近代教育之发端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2016年12月23-25日,中国史学会与福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纪念福建船政创办150周年专题研讨会,深入探讨福建船政与中国近现代化之间的历史关联,对于弘扬很好民族文化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此书是在该专题研讨会基础上编辑而成的论文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纪念福建船政创办150周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杜继东, 吴敏超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杜继东//吴敏超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461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15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9-7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24 |
CIP核字 | 2019122317 |
中图分类号 | F426.47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138.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