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长大成人/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长大成人》主要收录了作者冶进海近些年发表的中短篇小说若干篇。作品全景式地展现了作者家乡近半个世纪的生活样态,其对当地自然人文环境和民风民俗所进行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式的细致描摹,以及对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传达出乡土文学的诗意和丰富性。

内容推荐

冶进海著的《长大成人》是一部充满情怀与良知的小说集。青年作家冶进海对普通人生存困境和年轻人的成长寄予了深情而悲悯的关注,成为本书的基本精神内核。每个人想超越自己,在起伏动荡中寻找自己梦想的生活,可不完美的社会,有人在迷失,有人在回归,有人坚强地踏出一条血路。偏远山区走出国门的“大姐”,童年遭遇极端处境而一夜之间长大成人的“我”,为了给母亲治病救命而抱着氧气瓶满大街奔跑的进城务工人员-褪去知识殿堂的神圣光环而呈现出触目惊心面目的高校,都在作家锐利的笔锋下有着超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和荒诞意识。一场流血的战争,应该以爱的名义打响,这部小说集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不管是警察与艾滋病嫌疑犯的之间奇特的故事,还是大学漂亮女生与社会人士之间的情感纠葛,在让人长叹的同时辉映着温暖的底色,作家用文字这面阔大的镜子照见令人震骇的现实……

目录

大姐回乡

长大成人

上梁

牵着你的手

成都的拉面馆

有料可挖

抱着氧气奔跑

红包

马兰花开

搅团

试读章节

“我来砍草,回家喂牛羊,你什么时候放假的?回来也不找我……”

“牛呢?”古波听到她说牛羊,想起自己家的牲口,转头找开了。

“早跑回家了,看你,有这么放牛的。”大姐玩弄着自己绿色的盖头,脸蛋上的“高原红”又加浓了一层,嗔怪说,“你穿这么单,三叉沟里风又这么大,也不怕着凉!”

“昨天刚到家,惦念着今晚到你家转转呢,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了。”

“我以为你把我忘了呢,不过,你命真大,我们学校才考上两个大学生,其中一个是你,我做梦也想着读大学呢!”

“这是真主的能见。”

“你连吃饭时都抱着书,考上也是应该的。哎,还写日记吗?”大姐索菲娅曾在全县作文竞赛中拿过一等奖,古波二等奖。

“写啊,教我们文学史的老师太有水平了,第一堂课下来,我心里面感觉有团火在燃烧,他讲述的每个字都能激起同学们最大的想象和热情,上他的课,我这个从未见过大海的山里娃见到了大海。我过去只以为,读大学为了跳农门,实在是大错误!我们在学习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我偷偷给老师下了个评语,q晗卧龙诸葛,似渊明风流’……”

他俩聊了好多。古波坐着讲,大姐跪着听,腿跪麻了,动弹不得,让古波拉起来了,大姐有些不好意思:“你小时给我讲连环画,我也是这个姿势。”

“你还拉鼻涕流口水呢!”古波打趣说。

跟古波谈了那番话之后,准备冬天出嫁的大姐一夜没睡。她觉得上过大学的古波谈吐、看问题的角度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是她所渴望的。第二早麻麻亮,她担着水桶往泉边走去。河水汩汩流淌,泉水叮咚冒泡,大姐一直让别人先舀,自己出神地盯着一泓幽深的泉眼。

古波果然来了。古波回到家,挑水的事该他负责。

那是个早秋来临的美丽清晨,晨风微微地吹拂着,丝毫不减它的凛冽威力。东方的天际泛出一抹鱼肚白,很快地,曙光发出淡淡的玫瑰红色,迅速笼罩了半个天空。西北的山峰显出巍峨高大的轮廓。紧接着,朝晖撒出了一片片鱼鳞状的红霞,染得天空像血一样红。听完索菲娅的诉说之后,年轻气盛的大学生古波做出了光荣的选择:

“跟我走吧,到C城,你边打工边读书。”

太阳出来了。树木披上一层金光。在空气和大地苏醒的气味中,秋天的气息已从远处飘来,它是那么柔和、萧洒,同时又是那么令人陶醉。

大姐就这样从我们后湾庄消失了,比古波早走一个星期。后来我知道,他俩在C城大学相会。古波帮大姐在校外租了间小房子,读上了成人本科。为了解决生计,大姐在c大南校门口摆了个烧烤摊。每晚八点多,跟古波一起推摊子出去,凌晨两三点才收。

大姐走后,我爸气咻咻地退回了别人已经送上门的财礼,叫嚣不认大姐这个女儿:“我还有一儿一女呢,我缺她一个?哼!”

我爸红脸膛络腮胡,发起脾气来,红脸膛变黑,胡子根根竖立,使他的双颊活象一只被激怒的刺猬。我心尖会抖动一阵,吓的。

古波和大姐同时回乡,又分开回家的消息,带给长年累月太阳干晒的庄子是爆炸性的。好多暧昧色的流言在巷道里、田间地头流传,说古波和大姐怎么怎么啦,大姐怀上几个啦……反正,由于太过闭塞的乡村,还有离庄子三十里开外的县城里兴起来的各种洗头房洗脚房桑拿房,以及街两旁就站满了的形态各异的小姐。

各式各样的流言,跟刀子样,一下一下刺在我父母的耳膜上。包括我,上学的路上,老感觉到背后有眼睛,无数双眼睛,在拐角的另一端,像箭一样嗖嗖射出,直指我要害部位。

我爸一天到晚黑着脸,只要一回家,高声咋呼着,让我弟喂羊拴牛。他声音一高,我和弟弟知道,他内心有一肚子火,说不定变成巴掌落在我俩头上。

有一天,我和我弟到泉边去抬水。好多村人在排队等着接水。有些人就拿我弟开玩笑。

“小伊斯哈,听说你大姐回来,给你领了个新姐夫?”

我弟摆弄着手里的玩具冲锋枪,头也不抬地说,“没有,给我买了这身新衣服,还有这把冲锋枪。”

好多小孩子看到冲锋枪,眼里有了艳羡之情,在我们庄子,有哪家孩子见过射出一连串火花和发出“嗵嗵嗵嗵”声响的玩具冲锋枪呀?小孩们玩枪战,大多用纸叠的枪,有心的,用木头刻出一把,欢天喜地的当宝贝。

有些大人受不了自家孩子艳羡的眼神, “嗤”一声,不屑地说:“也不知道用什么钱买的。”

“你们是眼红。”我弟站到高处,对准几个大人扫射起来,“你们是坏人,有本事买一把,一百多块钱呢。”

一百多块钱,够一家子一个月的零花钱呢,这么贵的玩具,村里没几个大人舍得给孩子买。大姐特疼我弟,专门给买的。几个大人一时语塞。这时候,古波挑着一副担桶远远而来,有个贼眉鼠眼的小伙子冲我弟说:“伊斯哈,你叫古波一声姐夫,我给你一块钱。”

“我给你一块钱,你叫古波一声姐夫。”我弟从兜里掏出几张大姐给的面值一元的钞票。

古波来了,冲大人们该问好的问好,该握手的握手,见了我俩,走过来蹲下,捏捏我弟的小脸蛋: “小哈儿,你大姐一天干吗呢,也不出门。”

“我大姐人好不?”我弟小脸蛋绷得紧紧的。  “好呢。”古波说。

“那你为啥不到我家来提亲,非要勾勾搭搭呢?”

大人们一阵哄笑。古波一下子尴尬起来,解释起来有些诚惶诚恐:

“你不明白,我跟你大姐,是老同学,是好朋友,我们之间非常清白。”

“男子汉大丈夫,要做就做的光明正大。”我弟用力吸了吸那快要掉落的愚蠢的鼻涕,把从大人们口中听来的一些话引申发挥,“你大学生也好,不大学生也罢,我们不稀罕。你要为我大姐的清白负责!”P4-6

序言

生命在鲁院

李一鸣

鲁院,一个神奇的所在。一个小院,隐在十里堡;一座小楼,藏于芍药居。居于大都市,却没有豪华,缺乏轩敞。但在多少作家心里,她却是殿堂般神圣,故乡般温暖。为她而来,跋涉千里;从此而去,频频回眸。一根肠子拴牢思念与向往。时间万水,空间千山,更使她成为记忆虚化、情感美化、想象幻化中的心灵憩园。鲁院,意味着单纯、纯粹、青春、美好,意味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文学栖居的远方。从与她结缘那天起,“鲁院”便凝为一个永不消逝的“情结”。回望,相忆,引颈,怅惘,成为离去学员定格的精神形象。

在鲁院,他们经历着思想性引领,底蕴性打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研讨;他们坚守着明净的价值自觉,明晰的精神秉持,滚烫的心灵追求,深沉的文学担当;他们发愤着,孜孜不倦、兀兀穷年地阅读,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涵泳,博考经籍、摭华摘艳的覃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交心,且行且思、且珍且惜的实践,投身生活、扎根实际的体验,吟安一字、拈断数须的磨练;他们享受着,思与思的碰撞、诗与诗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诊断性研究与方向性发展的融通,拒绝知识性傲慢,呈现平等性亲和,力行研究性对话,达致成长性提高。

在鲁院,他们阅读先人著作,聆听音色清晰的经典,追根溯源,捕捉远古的回音;披览当下文丛,沉潜涵泳,如鱼在水,探寻未知的秘境;清夜独坐,一桌、一椅、一笔、一纸、一键盘、一屏幕、一腔心绪、一幅剪影……

在鲁院,他们步入精神世界,感受读书写作的灵性之关。

关在品位。一个人抛却物欲,远离浮躁,沉下心,稳住神,坐得住,学得进,写得沉,不论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还是烈焰炽炽、热风难耐,潜心攻读,养性修身,自是一种境界、一种修炼、一种品位。灯红酒绿,太醉;香车美女,太俗;追名逐利,太累;鸡毛蒜皮,太碎。只有读书写作,最好、最妙、最美!

美在享受。读书写作,拍案而起,击掌而坐,捧腹而笑,抚掌而哭,扪胸而问;为之歌、为之舞、为之泣、为之诉;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己;寻回真情、真意、真志、真理;使人生得其所、生活充实、生长快乐、生命美丽。书人默契,会心而悦,读书写作真好!

美在进向。书到用时方恨少,写到深处最有味。读自然,一朵花上见命运,蓬松白云有人生;读社会,红尘滚滚藏清明,关系交织蕴涵深;读人心,大海般喧腾,密根般纠结,一个针眼,穿过八级大风;读佳作,形象上入心,理论上入脑,全局上着眼,细微处体验,读出语言、读出情感、读出哲学、读出诗性。读书,可救急;写作,能救命!

于是,读书写作,成为他们的生存方式、生活追求、生命状态。

有一种力量,叫文学;

有一种关好,叫回忆;

有一种感动,叫青春;

有一种生命,在鲁院!

(作者为现鲁院常务副院长)

后记

自出了鲁院丛书《恰同学芳华》第一辑后,许多学友便问我,何时也能帮他们出上诸册。但这只是一个同出版方沟通好可遇而不可求的愿望。现鲁院已办至了二十七期,学员也超过了千人,而这众多学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且有写诗的,有搞评论的,也有翻译班。很难集起精锐总体展示一番。这第二辑丛书主要是从鲁8届、15届、19届、21届及鲁22届、23届、24届及27届里爬罗剔抉出来的,还有几人是在鲁院办的地方班及旁听生中遴选加入的。当然亦有鲁2期上辑未能收入的王爱英、王雁翎、温远辉等续作。与第一辑相比,有些零散。但这一辑也收入了葛水平、李浩、张楚等获鲁迅文学奖的作者。

这一辑比较集中的是由山哈同学组织的少教民族班的十多部作品,之前他多次寻问我丛书起承转合的情况。这些个风格迥异的出入文君,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其创作的举手投足。

编辑丛书时,在正常的流程中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许多学员因规定好的字数,常会有多退少补的状况。而那些缺阙的字数又要千催万促的才能迟迟补齐。有些学员虽上了鲁院,但因文字工作的历练未能到家,总要三番五次地才能修成正果。不过总体来看,这仍不失为鲁迅文学院的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鲁院学员将学习成果浓缩成自己的作品,应是个水到渠成的展示,但这事具体规划起来却很繁琐,从编辑到出版每个流程都要事必躬亲。有时为一张图片一段文字,翻来覆去地推敲更换。这经常会同作者、美编、排版等人说话时不留情面,但事后,文图调整好了又如释重负。这都需要两方面去交涉。最后小到各位学友的地址电话都要一一核实。

大家知道,这几年的出版业很萧条,相应的紧缩政策也给出版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出版文学书籍尤其难。现在这套丛书赶上了机遇,还算顺利。这套丛书共60本,比上一辑多了18本,也是尽其所能容纳一些同学,只是这种苦心不知可有人知?孰是孰非,孰好孰坏也就如此这般了。这套丛书小说集子50本,散文集10本,涵盖了同学们创作的方方面面。编辑丛书的过程中,因出版社的要求,中途有些同学的因涉及到种种原因要换稿、换书名,经交涉,有的保留,有的换掉,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编完上一辑丛书时,我曾说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现在这路又向前走了一步,不知以后还能走多远,抑或是就此止步了,也未可知。但身为主编班的一员,主编这样一套丛书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每一届鲁院班都少不了各位老师苦心积虑、精心编排的课程,启发式的指点江山。郭燕、陈涛及诸多导师们的画龙点睛。在此特感谢李一鸣常务副院长作序、出版人张海君先生及敦煌文艺出版社再次出手鼎力相助。愿鲁院及其学友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文坛的梯田上。

丛书主编王童写于乙未年壬午月小暑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长大成人/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冶进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9946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5231125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6: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