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翩然而至/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习习著的《翩然而至》收录的文章多在《青年文学》《作家》《大家》《文学界》等文学期刊上陆续发表,受到读者及评论界好评。收入本书稿的小说反映出人类生存的现实与精神困境、人性的真实、爱的渴望。通过这些小说,读者可以感受到作家生命中爱的图景,以及对世界万物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祝愿。

内容推荐

《翩然而至》一书,收集了散文家习习近年的小说、纪实文学、自然人文随笔等,作品刊发于《人民文学》《十月》《散文》等。显现出作家对多样文本的尝试。作品细腻干净、灵动审思。

目录

小酒馆手记

南方工厂

胭脂之始

《植物书》素材

炽心似火

西有大泽

试读章节

打麻将的人也散了,和姐把啥都收拾停当了,就等这个烂酒了。

姐说,你看丢手机的这人和爸像不?我说就是啊。我们爸整天愁眉苦脸,满眼睛满耳朵都是看不惯听不惯的事,平日里,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一个字:“唉”,“唉”完之后,欲说又休。姐说,这两天抽空把有线电视台“情感剧场”的费交了,我看爸看韩剧时,还能笑笑。

房子里还是冷,麻将室在阴面,里面的小太阳到现在没撤,我和姐都还穿着棉背心。

一到酒馆,姐就忿忿给我讲昨晚在小包厢丢手机的那个人。早上,姐用手机里的号码想方设法联系上了他,他倒好,来取手机时,劈头第一句话是,谁让你用我的电话,打了我多少话费啊。呸呸呸,姐朝地上吐三口唾沫,说,真是吃力不讨好。

这些日子,我总结出了常来小酒馆的大致几类人:男人伙儿、有恋爱或暖昧关系的一男一女、男女伙儿,就是从没来过女人伙儿。

这不,中饭刚过,来了两个矮个子男人,一眼看出是生客。其中一个有白化病,连眼眨毛都是白的,眼睛睁不开,视力很差,走路扶墙,出来一下就找不回小包厢,出进我得跟着。这人把手机凑到眼皮上,一直在摆弄,好不容易插上了万能充电器,见我跟前跟后,说,第一次来这个酒馆,老板人真不错啊,以后我给你们打工行吗?我听见姐在厨房噗嗤笑了一声。我赶忙对他说,欢迎、欢迎啊。两个人点了四个小菜,又要了一壶酒。见他两溜儿鼻涕要过河了,姐对我说,去,给他拿张纸去。

今天的气氛反正有点儿怪怪的。

不知啥时,那个白眼眨毛叫来个女的,给她要了杯茶。也不避我们和他桌对面的朋友,白眼眨毛把那女的又抱又亲的,然后掏钱结账。茶刚泡上,菜还没吃,他和那女的就出了,就剩了另一个人,问他,菜还没动,你朋友去干啥了?他说,还能去干啥呢。哦、哦,我似懂非懂,又有点儿好奇,问那人平时做什么事。他说,啥事不做,爹妈给留下来三套房子,常年吃房租。说着,这人把所有菜打包,又要了个空饮料瓶,把酒灌上,也走了。

嘿,这倒痛快!姐拍拍掌。一天里这样多流动几下,钱就好挣了。

刚清理出小包厢,进来一对中年男女,看不清关系,男的胳膊上挎着女人的花皮包,女的披着男人的大夹克,一进门就要包厢。说着,又来了一男一女,中年人,还是看不清关系。女的指缝里夹着烟、挽着男的,男的肚子滚圆,一进门,径直进了另一个包厢。商量好了似的,他们各自都点了一小壶黄酒,两个小菜。两个包厢门都紧紧关上了。姐不喜欢这样的客人,不是因为他们关系暖昧,而是本可以坐四个到六个人的包厢硬硬地被两人占着,而且这种关系的人,吃喝少,能呆多久就呆多久。  果然,快近傍晚,他们没有走的意思,只是轮流出来上上厕所。

厅那边一直空着,姐在吧台边嗑完了半塑料袋瓜子。终于来了7个人,都是男人,姐脸上有了些喜色。把厅里的两个桌子并了,他们围桌坐下,一个人说,菜先等等,先烧上一壶黄酒、要小壶,再倒7杯开水。黄酒一小壶18元,开水不收费。七个人端端坐着,左右各三人,围着桌子头上一个人,表情和气氛都很严肃。明明在开会,好像在安排工程事宜,姐不乐意,又没办法。过了一会儿,又进来一个人,他们所有人起立,在桌子头上又加上一把椅子,再加杯开水。姐在旁边站了会儿,见他们还是不要酒菜的意思,怏怏地走开。

说是酒馆里座无虚席,但眼看着挣不了什么钱。来了二拨常客,见没位置,进来转了圈又出了。姐瞅瞅左面、又看看右面,满脸不高兴。

姐暗示我,去敲敲包厢,看要啥不。

我分别敲了门,在外面问,请问,还要啥不?都回答,不要。都是女人的声音。

这边的会议持续了快两个小时,期间,因为一小壶黄酒的作用,气氛有所缓和,几个人的坐姿有所松动,之外,他们喝了两大壶开水,无一人上过洗手间。最后,他们呼啦啦起身。那个看似领导的人结了账,然后一群麻雀似的,呼啦啦走了。

收进18元,姐把他们送到门口,做出笑容可掬的样子,说,再来再来哦。

天黑下来了,包厢灯开了。一个包厢的男人出来要了根牙签,之后,还是没动静。又过了些时候,他们商量好了似的,两对男女前脚后脚走了。那男人胳膊上还是挎着女人的花皮包,那女人指缝里还夹着只烟。 之后再无客人。 姐表情怏怏地去麻将室看打麻将。我守吧台,没带书也没带电脑,只好在吧台后面定定坐着。门外,昏黄的路灯下,人来人往。这气氛突然让我想起麦卡勒斯的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里的场景,还有《心是孤独的猎手》里的那个酒馆。麦卡勒斯喜欢把各色人集结在这样的场合,让人物去碰撞故事。《伤心咖啡馆之歌》最后,爱密利亚小姐和马文·马西决斗时,满身散发着芜菁气味的罗锅,猴子似的,从柜台一跃而起,飞到爱密利亚小姐宽大的肩膀上,读得人惊心动魄。而现实生活里,故事的发展总是这样慢悠悠的,表面上看,是被时间扯得稀薄了的平淡无奇,就像我在小酒馆里看到的通常的场景。我猜,按中国人的翻译习惯,“爱密利亚”似乎该叫“艾米莉亚”,轻软的草字头接近女性,不过,爱密利亚小姐是个深藏秘密的人,身材宽阔、肌肉坚硬,气质好像更近于“爱密利亚”……

正瞎想着,门口走过一个遛狗的男人,觉得眼熟,赶忙跑出去看,果然是他,我的前姐夫、我姐的前夫。我立刻跑进麻将室把这一情况耳语给了姐。姐咔咔咔嗑着瓜子,伸过头,看了看旁边那人的牌,对我说,是他啊,怎么了,他就在旁边楼上住,每晚都出来遛狗。

啊,那可是和我姐发生过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的男人啊,曾几何时,因为姐的拒绝,一颗子弹穿过门框,落在正在床上缝布袜子的耳背的姥姥身边,姐惊恐万分地抱住了姥姥,后来,后来呢,我的如花似玉的姐姐终于成了他的新娘,很快的,他们又分道扬镳。很多年没见过他了,现在,他们形同陌路。快二十年了,他们都孑然一人,现在,他头发少了、背驼了,手里牵着那只顺着墙根儿撒欢的皮肉松弛的老狗,像牵着他的孩子。P8-10

序言

生命在鲁院

李一鸣

鲁院,一个神奇的所在。一个小院,隐在十里堡;一座小楼,藏于芍药居。居于大都市,却没有豪华,缺乏轩敞。但在多少作家心里,她却是殿堂般神圣,故乡般温暖。为她而来,跋涉千里;从此而去,频频回眸。一根肠子拴牢思念与向往。时间万水,空间千山,更使她成为记忆虚化、情感美化、想象幻化中的心灵憩园。鲁院,意味着单纯、纯粹、青春、美好,意味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文学栖居的远方。从与她结缘那天起,“鲁院”便凝为一个永不消逝的“情结”。回望,相忆,引颈,怅惘,成为离去学员定格的精神形象。

在鲁院,他们经历着思想性引领,底蕴性打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研讨;他们坚守着明净的价值自觉,明晰的精神秉持,滚烫的心灵追求,深沉的文学担当;他们发愤着,孜孜不倦、兀兀穷年地阅读,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涵泳,博考经籍、摭华摘艳的覃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交心,且行且思、且珍且惜的实践,投身生活、扎根实际的体验,吟安一字、拈断数须的磨练;他们享受着,思与思的碰撞、诗与诗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诊断性研究与方向性发展的融通,拒绝知识性傲慢,呈现平等性亲和,力行研究性对话,达致成长性提高。

在鲁院,他们阅读先人著作,聆听音色清晰的经典,追根溯源,捕捉远古的回音;披览当下文丛,沉潜涵泳,如鱼在水,探寻未知的秘境;清夜独坐,一桌、一椅、一笔、一纸、一键盘、一屏幕、一腔心绪、一幅剪影……

在鲁院,他们步入精神世界,感受读书写作的灵性之关。

关在品位。一个人抛却物欲,远离浮躁,沉下心,稳住神,坐得住,学得进,写得沉,不论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还是烈焰炽炽、热风难耐,潜心攻读,养性修身,自是一种境界、一种修炼、一种品位。灯红酒绿,太醉;香车美女,太俗;追名逐利,太累;鸡毛蒜皮,太碎。只有读书写作,最好、最妙、最美!

美在享受。读书写作,拍案而起,击掌而坐,捧腹而笑,抚掌而哭,扪胸而问;为之歌、为之舞、为之泣、为之诉;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己;寻回真情、真意、真志、真理;使人生得其所、生活充实、生长快乐、生命美丽。书人默契,会心而悦,读书写作真好!

美在进向。书到用时方恨少,写到深处最有味。读自然,一朵花上见命运,蓬松白云有人生;读社会,红尘滚滚藏清明,关系交织蕴涵深;读人心,大海般喧腾,密根般纠结,一个针眼,穿过八级大风;读佳作,形象上入心,理论上入脑,全局上着眼,细微处体验,读出语言、读出情感、读出哲学、读出诗性。读书,可救急;写作,能救命!

于是,读书写作,成为他们的生存方式、生活追求、生命状态。

有一种力量,叫文学;

有一种关好,叫回忆;

有一种感动,叫青春;

有一种生命,在鲁院!

(作者为现鲁院常务副院长)

后记

自出了鲁院丛书《恰同学芳华》第一辑后,许多学友便问我,何时也能帮他们出上诸册。但这只是一个同出版方沟通好可遇而不可求的愿望。现鲁院已办至了二十七期,学员也超过了千人,而这众多学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且有写诗的,有搞评论的,也有翻译班。很难集起精锐总体展示一番。这第二辑丛书主要是从鲁8届、15届、19届、21届及鲁22届、23届、24届及27届里爬罗剔抉出来的,还有几人是在鲁院办的地方班及旁听生中遴选加入的。当然亦有鲁2期上辑未能收入的王爱英、王雁翎、温远辉等续作。与第一辑相比,有些零散。但这一辑也收入了葛水平、李浩、张楚等获鲁迅文学奖的作者。

这一辑比较集中的是由山哈同学组织的少教民族班的十多部作品,之前他多次寻问我丛书起承转合的情况。这些个风格迥异的出入文君,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其创作的举手投足。

编辑丛书时,在正常的流程中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许多学员因规定好的字数,常会有多退少补的状况。而那些缺阙的字数又要千催万促的才能迟迟补齐。有些学员虽上了鲁院,但因文字工作的历练未能到家,总要三番五次地才能修成正果。不过总体来看,这仍不失为鲁迅文学院的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鲁院学员将学习成果浓缩成自己的作品,应是个水到渠成的展示,但这事具体规划起来却很繁琐,从编辑到出版每个流程都要事必躬亲。有时为一张图片一段文字,翻来覆去地推敲更换。这经常会同作者、美编、排版等人说话时不留情面,但事后,文图调整好了又如释重负。这都需要两方面去交涉。最后小到各位学友的地址电话都要一一核实。

大家知道,这几年的出版业很萧条,相应的紧缩政策也给出版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出版文学书籍尤其难。现在这套丛书赶上了机遇,还算顺利。这套丛书共60本,比上一辑多了18本,也是尽其所能容纳一些同学,只是这种苦心不知可有人知?孰是孰非,孰好孰坏也就如此这般了。这套丛书小说集子50本,散文集10本,涵盖了同学们创作的方方面面。编辑丛书的过程中,因出版社的要求,中途有些同学的因涉及到种种原因要换稿、换书名,经交涉,有的保留,有的换掉,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编完上一辑丛书时,我曾说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现在这路又向前走了一步,不知以后还能走多远,抑或是就此止步了,也未可知。但身为主编班的一员,主编这样一套丛书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每一届鲁院班都少不了各位老师苦心积虑、精心编排的课程,启发式的指点江山。郭燕、陈涛及诸多导师们的画龙点睛。在此特感谢李一鸣常务副院长作序、出版人张海君先生及敦煌文艺出版社再次出手鼎力相助。愿鲁院及其学友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文坛的梯田上。

丛书主编王童写于乙未年壬午月小暑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翩然而至/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习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9557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2015231147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40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