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晚清民初的知识转型与知识传播 |
内容 | 作者简介 张寿安,河南省嵩县人。1951年生于台湾地区地区。台湾地区大学中文系学士、中文研究所硕士,香港大学哲学博士(1986)。曾任香港浸会大学讲师、美国Seton Hall大学助教授,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明清学术思想史、礼学思想史。著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龚定庵学术思想研究》,及《清中叶徽州义理学之发展:从戴震、程瑶田到凌廷堪》、《十七世纪中国儒学思想与大众文化间的冲突:以丧葬礼俗为例的探讨》、《礼教与情欲:近代早期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冲突》及《清代扬州学派研究之前瞻》等论文二十余篇。1996年并以《以礼代理》一书荣获靠前届“中研院”年轻研究人员著作奖。 目录 “六经”到“二十一经”:19世纪经学的知识扩张与典范转移/张寿安1 一、前言1 二、历代“经数”与“经目”的变化及其学术史意义2 三、沈涛“十经’’与段玉裁“二十一经”说12 四、龚自珍“六经正名”20 五、刘恭冕“广经说”24 六、结语:知识扩张与典范转移28 民初知识分子对科学、宗教与迷信的再思考/黄克武40 一、前言40 二、中西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灵学研究的兴起43 三、上海灵学会的“科学”宣称:科学、灵学相得益彰49 四、中西灵学之融通:严复对科学、宗教、迷信关系之思考60 五、催眠术与灵学之纠结及其“科学”宣称71 六、《新青年》对灵学之批判:科学与迷信之二分80 七、思想的延续:从灵学辩论到科玄论战87 八、结语94 …… 内容推荐 近代中国知识转型与知识传播是一个庞大且具特殊意义的课题,这是近代史上中西学术交会、互渗、裂变与再造的复杂过程,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本书从两大面向展开:一是探讨中国传统学术自身的分化,一是梳理西方科学式知识在中国的建构与实践。试图借此考察中国近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晚清民初的知识转型与知识传播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寿安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222858 |
开本 | 32cm |
页数 | 3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5000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CHI |
读者对象 | 哲学思想研究者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50.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3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69.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