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苔丝(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哈代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小说主人公苔丝这一形象是哈代对人类世界的最伟大贡献,她已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最优美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哈代是英国19世纪最后一位小说大家,又是20世纪大胆探索和开拓的英国“现代诗歌之父”。作为英国l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作家的重要代表,哈代是拥有最多读者的维多利亚时代作家之一。

1985年入选美国《生活》杂志“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书”。

内容推荐

这是哈代“威塞克斯系列”中最优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小说描述了一位纯洁姑娘的不幸命运: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的农家少女,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追寻人生的真善美,也无时无刻不在遭受假丑恶的打击。她刚一踏上社会,就遭到东家少爷的诱迫而失身怀孕。后来她与青年克莱尔相爱,新婚之夜,出于对克莱尔的忠诚与热爱,她把那段屈辱的往事据实相告,不料竟遭丈夫抛弃。后来几经磨难,苔丝在万般无奈之下重新接受了东家少爷的诱惑。就在这时,她那有名无实的丈夫拖着病躯千里归来,苦苦寻找她。苔丝为了自己的真爱,毅然杀死了与她同居的东家少爷,在与丈夫短暂欢聚之后,走上了绞刑台。

目录

第五版序言

第一章 纯情少女

第二章 失贞之后

第三章 重新奋起

第四章 苦果难咽

第五章 付出代价

第六章 狭路相逢

第七章 结局

试读章节

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个中年男子正从沙斯顿回到与之毗邻的布雷克摩谷(人们也称它作布莱克莫谷)的马勒特村去。

他步履蹒跚,显然腿脚有毛病,不能站直着走,总是向左歪斜着步子;他时不时下意识地点一点头,似乎在首肯某种意见,其实他的脑子根本没有在专注地想什么。他的一只胳膊上挎着空空的鸡蛋篮子,头上帽子的绒面皱巴巴的,脱帽时拇指经常触摸的帽檐,上面的绒毛已经磨损得所剩无几了。不多久,一位上了年纪的牧师骑着一匹灰色的马迎面走了过来,嘴里哼着小调。

“下午好!”挎篮子的人招呼道。

“下午好,约翰爵士!”牧师回答。

随即他们擦过身去。步行者向前走了一两步,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停下脚步,转过身来。

“哦,对不起,先生。上回赶集那天,在这条路上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我们相遇了,我向你招呼说‘下午好’,你跟今天一样回答‘下午好,约翰爵士’。”

“没错。”牧师说。

“之前还有一回也是这样——大约在一个月前。”

“也许是的。”

“你三番两次称呼我‘约翰爵士’,这是为什么呢?我杰克·德比、可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四处奔波的小贩呀。”牧师拍马向他靠近一两步。

“这只是我一时心血来潮。”他说,顿了顿又说,“我这么称呼你,那是因为不久前,为编撰新郡志,我在考察所有的家谱时发现了一件事情。德比,你难道不知道你就是古老的武上世家德伯的后裔吗?德伯家的始祖正是著名的武士佩根·德伯爵士。你知道,我是斯塔格富特街的考古学家特林厄姆牧师,根据‘记功寺文档’记载,他是跟随‘征服者威廉’从法国诺曼底来我们国家的。”

“我可从没听说过,先生!”

“嗨,这可是真的——仰起你的头,让我从侧面看看你的面相。不错,正是德伯家的鼻子和下巴的轮廓,只是退化得不够威武了。你的祖先是十二武士之一,他们帮助过诺曼底的埃斯特里玛维拉勋爵征服格拉摩根郡。在英国这一带,到处都有你们家族派系的庄园:斯蒂芬王朝时,卷筒卷宗上有他们的姓名,约翰王朝时,你们一位祖先非常富有,曾捐赠一座庄园给僧侣骑士团;爱德华二世执政时期,你们的祖先布赖恩曾应召参加在两敏寺召开的议会;奥市弗·克伦威尔仟护国公时,你们家族开始衰落了,但情况不是很严重;查理二世统治时期,因为忠君,你们家族被封为‘皇家橡树爵士’。哦,要足爵士也像男爵那样可以世袭的话,你们家族应该足好儿代的约翰爵士了,那么现在的你就是约翰爵上。事实上,在古代,爵上是父子相传的。”

“真有这么回事呀!”

“简单地说,”牧帅用马鞭子抽了抽自己的腿,态度坚决地说,“在英格兰,你们这样的家族很难找到第二家了。”

“这么玄乎,果真找不出第二家吗?”德比说,“可我呢,不也是一年又一年地辗转奔波,四处受挫,跟教区里最普通的人没有什么两样……特林厄姆牧师,我的这些情况,传出来多久了?”

牧师解释说,据他所知,这些旧事早就被人们遗忘了,相关情况鲜为人知。他自己考查家谱也是去年春季才开始的;当时,他在探索德伯家的兴衰历程,恰好看到德比写在自己大车上的“德伯”字样,于是对他的父亲和祖父的情况作了一些考究,追根溯源直到水落石出。

“我原本不打算拿这么一个毫无价值的信息来打扰你,”他说,“不过,人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难免失去理智。我还以为你对这个情况早有所知了呢。”

“哦,是的,确实有人说过那么一两次,说我们家从布雷克摩谷搬过来之前比较富有。可是对这种说法我并没在意,还以为只是说我们从前有过马匹,而现在只剩下一匹了。不过,我手里倒是保存着一枚古老的银钥匙和一方精雕细刻的古印;可是,天,这又算什么呢?真没想到,我竟是高贵的德伯家族的亲属。据说我的曾祖父有一个秘密,从不淡及自己的身世来历。哦,牧师,恕我冒昧,请问我们家的人现在又在哪儿繁衍生息了呢?我是说,我们德伯家族现在住在哪儿?”

“哪儿都没有了。郡内这么一个望族早已经衰败没落了。”

“真是遗憾。”

“是呀——正如那些胡编瞎扯的家谱上记载的那样‘绝嗣无后’了——其实是衰败没落了。”

“那我们祖先的陵墓又在哪里呢?”

“在格林山下的金斯庇教堂,就有你们祖先的墓穴,覆盖着波倍克石,墓碑上刻有肖像。”

“家族的宅院和庄园呢?”

“你们没有宅院和庄园了。”

“啊?一点土地都没有了吗?”

“是的。正如我刚才所说的,你们家虽然有过许多地产,可是你们家族派系繁杂。这个郡里,你们家曾在金斯庇有过房产,谢顿有一处,米尔滂有一处,勒尔斯台有一处,韦尔布里奇也有一处。”

“我们这个家族还会复兴吗?”

“哦,这可就说不准了。”

德比停了一会儿问道:

“先生,这事我该怎么办呢?”

“哦——没什么办法,没什么办法的。‘大英雄何竟死亡一,除非从这句话中寻得些许安慰。这件事除了给地方史和家系研究者提供一些考究价值外没有别的意义。这个郡还有好几个小户人家,他们的祖先像你们一样曾经显赫过呢。告辞了。”

“哎,特林厄姆牧师,给我带来这么一个好消息,我得请你喝一夸脱啤酒才是。醇酿酒店上好的散装啤酒,虽然比露醴芬酒店的要差一点。”

“不了,今天晚上不喝了,谢谢你,德比。我看你已经喝得够多的了。”牧师说完拍马离去,心里嘀咕着,让这么一件事情引起德比的好奇心,是否有欠谨慎。

牧师走后,德比一路沉思着,没走多远便把鸡蛋篮子放在跟前,在路旁斜坡上花草丛中坐了下来。不一会儿,从远处走来一个少年,他跟德比刚好同路。德比见了,高高地举手招呼,那个少年便紧走几步,来到他的跟前。

“小子,帮我拎起篮子,我要你陪我走一段。”

身材瘦削的少年皱了皱眉头,说:

“约翰·德比,你算什么人物,居然支使起我来,还管我叫‘小子’?咱俩谁不知道谁呀!”

“你知道我?你又知道我什么?可有桩秘密——一个大秘密呢!现在你就听我吩咐,去给我送一个信。好吧,弗雷德,我不在乎把这个秘密告诉你:我可是望族的后裔。这是我刚刚才知道的,今天下午。”这样宣扬一番后,原本是坐着的德比,情不自禁地往后一仰,四仰八又地躺在了斜坡上的雏菊丛中。

德比跟前的这个少年,站在那里把他从头到脚打量了好一阵子。

“约翰·德伯爵士——就是我,”躺着的人接着又说,“就是说,如果爵士跟男爵一样可以世袭的话——本来就这样。我的家史可全都记在书上的。小伙子,你可知道格林山下的金斯庇?”

“知道。我去那里赶过集。”

“哦,那个城市的教堂下面,安葬着——”

“算不上什么城市,我说的那个地方不是城市;至少我去的时候还不是城市,只是个很不起眼的可怜的小地方。”

“不管它是什么地方,小子,这不是我们眼下讨论的问题。我说,那个教区的教堂下面安葬着我的祖先,有好几百位呢,全身穿着锁子铠甲,缀满宝石,躺在厚重的铅铸的大棺材里。没有哪一个家族的祖先有这么气派高贵,至少在整个南韦塞克斯是这样。”

“是么?”

“现在,你拎起这篮子到马勒特村去。去到醇酿酒店,叫他们赶紧叫一辆马车来,把我接回家去。不要忘记让他们用小瓶子装一点儿朗姆酒带来,记我的账就是。吩咐完毕后,你把篮子送到我家里去,告诉我老婆不要洗衣服厂——她再也用不着洗衣服了——叫她等着我,我有好消息告诉她。”

见少年迟疑不动,德比便把手伸进口袋,从一向少得可怜的几个先令中掏出一枚来。

“这是给你的路费,小伙子。”

这一来,少年便对眼前的情况作了重新的估计。

“是,约翰爵上。谢谢您了。还有别的什么事情让我效劳吗,约翰爵士?”

“顺便告诉我的家人,说我晚餐想用——哦,炒羊杂碎,假如能弄到的话;要是没有,吃香肠也行;要是连香肠也没有,那就油炸小肠吧。”

“是,约翰爵士。”

小伙子拎起篮子正要动身,忽然从村子那边传来铜乐队演奏的乐曲声。

“那是在做什么?”德比说,“该不是因为我吧?”

“那是妇女俱乐部正在联欢游行,约翰爵士。嗨,你女儿也是当中一员呢。”

“不错——我光顾着想自己的大事儿,把这个给忘了!好吧,你这就去马勒特村,叫他们给我备一辆车,我兴许要坐车去检阅她们的游行会。”

小伙子走了,德比躺在芳草和雏菊丛中,沐浴着夕阳,等待着。许久过去了,就是没人从那条道上走来。唯一能够听见的,只是隐隐约约萦绕在青山环抱之中的管乐声。

P1-6

序言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造诣非凡的诗人,他的作品承上启下,精深博大,融合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和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对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英国农村城镇在社会、经济、道德、风俗等各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刻画。

一八四0年六月二日,托马斯·哈代出生于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多尔切斯特的一个石匠家庭,他承袭了母亲对书籍的热爱和父亲对音乐的热爱,小小年纪就会拉小提琴,并且曾经为乡村舞会伴奏,八岁时在村中的学校学习拉丁文和拉丁文学。由于他的父亲是建筑工程的小包工头,他不得不去给一名建筑师当学徒。二十二岁时,又去伦敦学习建筑设计与管理。在那里,他看莎士比亚戏剧,欣赏音乐会和歌剧,体验了伦敦丰富的文化生活。后来,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他从伦敦回到家乡当了几年建筑师的助手。但他最喜爱的还是文学和哲学,不久后,哈代改弦更张,一心致力于文学创作,当上了一名职业作家。

哈代的文学生涯最初始于诗歌创作,后来,为了生活而转为小说创作。哈代一生基本上是在乡村度过的,他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他的小说大部分以他的家乡、英国西南部农村(古称威塞克斯地区)为背景,所以哈代又称它们为“威塞克斯系列小说”。 他把家乡的田园生活看成是自己的理想世界,极尽笔墨描绘她的美景,讴歌她所特有的纯朴风情,同时为资本主义社会对这个理想世界的破坏而深感悲愤。可以说,哈代是他的家乡多塞特的忠实子孙,家乡赋予他作家的天才,并为他提供创作的土壤。家乡因哈代而闻名,哈代因家乡而不朽。

哈代最大的成就,不仅在于他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而且在于他以极大的同情心对那些戏剧性的、有时甚至是悲剧性的事件的细致刻画。他以对乡村年轻女性充满同情而又常常引发争议的描写而著名,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便是苔丝。

《苔丝》是哈代“威塞克斯系列”中最优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小说描述了一位纯洁姑娘的不幸命运: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的农家少女,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追寻人生的真善美,也无时无刻不在遭受假丑恶的打击。她刚一踏上社会,就遭到东家少爷的诱迫而失身怀孕。后来她与青年克莱尔相爱,新婚之夜,出于对克莱尔的忠诚与热爱,她把那段屈辱的往事据实相告,不料竟遭丈夫抛弃。后来几经磨难,苔丝在万般无奈之下重新接受了东家少爷的诱惑。就在这时,她那有名无实的丈夫拖着病躯千里归来,苦苦寻找她。苔丝为了自己的真爱,毅然杀死了与她同居的东家少爷,在与丈夫短暂欢聚之后,走上了绞刑台。

《苔丝》作为哈代小说的代表作,其人物塑造、心理刻画、情节构思和风物描绘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英国农村的沉沉雾霭、温暖柔和的阳光、优美迷人的苔丝……作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英国农村的优美画卷,通过对美与恶的鲜明对照,进一步强化了苔丝的圣洁。用“诗化的小说”、“诗化的雕像”来形容这部作品一点也不为过,它的艺术魅力能使人沉醉于诗一般的境界之中。苔丝这个人物形象,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一道耀眼的风景。

《苔丝》的问世是向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资产阶级道德发出的一次公开挑战——作者把一个所谓失去贞节的女孩子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还在作品的副标题里称她为“一个纯洁的女人”,这是对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的揭露,也是对法律不公正的猛烈抨击。因此,这部小说一出版就在读者中弓J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读者写信对苔丝的命运表示同情,并强烈要求作者不要给苔丝一个悲剧式的结局。与此同时,负面反响也给哈代招来了如潮的辱骂和谴责,一些资产阶级的卫道士们骂他不道德,对他的责难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这种沉重的打击使哈代悲愤不已,从此放弃了对小说的写作,重新致力于诗歌创作。而在这一人生的巨大转折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哈代对亡妻的思念。

哈代与妻子爱玛的关系颇为耐人寻味。一八七0年,哈代在英国西部的康沃尔郡修缮教堂的时候,与当地牧师的女儿、一位名叫爱玛的姑娘一见钟情。四年后,当哈代成为一名专业作家的时候,他娶了这位女子为妻。他们最初几年的共同生活是非常甜蜜幸福的。夫妇俩在欧洲大陆和英伦三岛欢度了一段吉卜赛式的流浪生活,后来在一个名叫斯托明斯特·牛顿的可爱村庄定居下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爱玛与丈夫逐渐产生了隔阂。尤其是当哈代的一些产生巨大影响的小说作品陆续出版后,他俩的关系不断恶化。一八七八年,哈代重返伦敦,开始了他最具创造力的文学生涯。充满激情和灵感的他一气完成了九部小说、三卷短篇故事集,还出版了三本诗集。但妻子爱玛却开始喋喋不休地埋怨哈代长期滞留伦敦,甚至认为他的出生背景比自己卑贱等等;她还在公开场合表示对哈代的不敬,声称丈夫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抄袭她的。在又一次与哈代争论之后,爱玛于一九一二年十一月猝然去世,将哈代留在深深的悲伤和无法自拔的懊悔中。在爱玛病逝之前,他俩度过了几乎长达三十五年的不幸生活。尽管没有证据表明哈代对爱玛不好,但至少他最初的爱情已逐渐被冷淡、忍耐和敌意所取代。哈代在爱玛谢世以后发现了她写下的三部手稿,在其中一部题为《某些回忆》的手稿中,爱玛在描述了自己幸福的童年之后,热情洋溢地写到了她第一次碰见哈代的情形。这使哈代有机会重新审视妻子以前的风采,回味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对自己在婚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没能体贴爱护妻子感到悔恨。这一切激发了哈代的创作灵感,因而在晚年,他写出了一系列荡气回肠、动人心弦的作品。

二十世纪初,哈代成了英国当时最著名的作家,受到了普遍的尊敬。一九0九年,他被聘请为多尔切斯特希腊拉丁文专修学校的学监。同年六月,他又出任英国作家协会主席。在妻子爱玛病逝两年后,哈代与他的女秘书相爱结婚,这就是以后为他作传的儿童文学作家佛洛伦斯·爱米丽-达格代尔。哈代虽然一生没有上过任何大学,但在他的晚年,英国最著名的牛津、剑桥、爱伯丁、圣安诸、布里斯托等大学纷纷授予他荣誉博士的学位。与此同时,他的许多作品被改编成戏剧和电影,影响遍及欧美各国。

哈代曾经于一八八五年在多尔切斯特东南一英里处的艾灵顿大道设计建造过一座住宅——马克斯门。那是一座维多尼亚风格的红砖建筑,左边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右边是一座绿草如茵的花园,带有典型的哈代小说的田园风味。哈代在这里一直居住到去世为止,期间写出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并以马克斯门的著名诗人而闻名于世。一九二八年一月十一日,正当哈代准备出版一本新诗集以庆祝自己即将到来的八十八岁生日的时候,这位十九世纪最后一个重要的小说家和诗人突然辞世。他的遗体在隆重的仪式中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但依照他的遗嘱,他的心脏被带回了他的出生地。

作为一个横跨两个世纪的文学大师,哈代的作品以其优秀的艺术形象记述了十九世纪英国南部农村的历史,表现了英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变迁。他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英国农村被资本主义渗透前后的不同场景,表现了他对农村由幻想到失望的感情变化过程。尽管他在最初的作品中讴歌世外桃源式的农村生活,但他后来却抛弃了对田园生活的幻想,用失望和悲怆的笔调描写了农村的破产和资产阶级道德、宗教、法律的虚伪。此外,他还试图在小说中对人生和命运的神秘性作出一种理性的解释,他所表现的那种困惑后来变成了他诗歌中的主题。由于当时达尔文的进化论使许多英国作家和诗人深信人类文明正在向崭新而完美的形式和方向发展,世界在不断地走向进步,但哈代在受到进化论影响的同时,却为基督教信仰的崩溃而深感迷惘,因此,在他作品质朴的表面之下,常常藏匿了他对于人生的一种悲剧性的意识。

哈代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英国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创作了十七部长篇小说和四部短篇小说集,其中《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等作品与《苔丝》一样,在中国读者中享有极高的声誉。由于哈代在其后半生专心致志地投身于诗歌写作,他因此还被西方评论家誉为二十世纪第一位伟大的英国诗人。

编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苔丝(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托马斯·哈代
译者 胡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15049
开本 32开
页数 45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52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5
15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9: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