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谈美书简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谈美书简》是朱光潜晚年的美学著作。书中的十三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美学范畴,做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书信体的叙述方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它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第二部分《谈美》写于1932年,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第十三封信”,相较于前一部分来说,该部分更为本真,少了许多意识形态上的色彩。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作者简介 朱光潜:字孟实,安徽桐城(今安徽省枞阳县)人,中国现当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1925年留学英国,后于法国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全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职。其代表作品有《谈美书简》《谈美》《西方美学史》《文艺心理学》等。 目录 谈美书简 一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三谈人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 五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七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八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九文学作为语文艺术的独特地位 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十三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谈美 序 开场话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八“依样画葫芦”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十空中楼阁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谈美书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光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95012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23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