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都爱李清照
内容
编辑推荐

《刘扬忠:宋代独一位终生倜傥有丈夫气的奇女子——对易安居士独特的文化行为》;《乔植英:徘徊无限意,挹芬动诗思》;《许金华:李清照的“花”样人生》;《李戎:“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由李清照对恶俗人情的憎厌说起》;《肖鹏:那段被美化的爱情——李清照内心世界的挣扎》;《陈祖美:易安心事知多少》……《我们都爱李清照》作者荣斌以不同的角度,以个人的观点,抒发了对宋代女文学家李清照的词作、为人、生活等的不同看法,表达了对这位才女的热爱之情。

内容推荐

李清照作为古代文学银河中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在男性占据主宰地位的文学时代,李清照似乎是一个精彩的意外。现在,就让我们透过她精美绝伦的诗词作品,透过散落在历史书页里的斑斑点点,走进一代婉约词宗的内心世界,走进这千年词史中的精彩意外,去领略其中那意外的精彩。这本《我们都爱李清照》,是一本以“品读李清照”为主题的文化散文集。《我们都爱李清照》作者荣斌以不同的角度,以个人的观点,抒发了对宋代女文学家李清照的词作、为人、生活等的不同看法,表达了对这位才女的热爱之情。

目录

马瑞芳:我们都爱李清照

王昊:一个生命的可能高度

——我读李清照晚境

王小舒:绝代才女颖出之谜

王恒展:孤傲狂放说易安

司徒秀英:沉香有意,瑞脑无言

——漱玉词之恋恋旧时

刘扬忠:宋代独一位终生倜傥有丈夫气的奇女子

——对易安居士独特的文化行为

特征的一种认识

乔植英:徘徊无限意,挹芬动诗思

许金华:李清照的“花”样人生

李戎:“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由李清照对恶俗人情的憎厌说起

肖鹏:那段被美化的爱情

——李清照内心世界的挣扎

陈祖美:易安心事知多少

谷维佳:一世芳华,千年绝响

宋遂良:我和李清照

杜丽萍:李清照的另面人生

吴叔桦:梅心惊破千行泪

——话易安之情痴情语

施议对:由李清照的词学成就说开

宪宾:江南何处寻易安

荣新:从《漱玉词》中走出的李清照

赵峰:李清照——济南泉水之魂

贾炳棣:清泉明湖育词宗

徐培均:李清照与秦桧夫妇

郭顺敏:欲说还休李清照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康震:一代词宗李清照

程丽娜: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李清照词作之物我观照

简墨:李清照:醉桃园

魏新:写给李清照的一封信

试读章节

著名诗人晓雪跟着起哄,说:马某人的成就已超越了在她故乡住过多年的李清照!

晓雪老兄这是将地比天恶作剧。孙犁早就说过:文学史上一两行记载都不容易得到。就凭我这点儿水平,不管出多少本书,将来说不定都淹没在文学史长河里,成了过眼烟云。砖头般厚的长篇小说恐怕都敌不过一句轻倩闺中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用青州老家的话形容:就凭马某人,给李清照提鞋还嫌手指头粗哩!

不过,实话实说,岂不太无趣?文学界各种会议、笔会,最令作家开心的,是互相凑趣逗闷子、说反话巧话,你调侃我,我捉弄你。我何不跟朋友们玩一次文字游戏“捉迷藏”?

我笑道:“一点儿不错,我确实在两个方面超越了李清照。我们俩有一点完全相同,还有一种特殊缘分。”

听了我的话,作家们大乐:狂妄!太狂妄了吧?在中国这片黄土地上,哪个作家敢大言不惭地说超越李清照?倒要听听你的“超越”!

“先说我和李清照的完全相同:我们都在青州生活十几年。李清照在青州‘屏居’十几年;我生在青州,18岁上大学才离开。”

我说完,朋友们表示:这话倒还在理,但你如何“超越”?

“再说我和李清照的特殊缘分。北宋时李清照在青州住过,她的旧居早就在战火中焚毁。1955年我老爹担任益都县分管文教的副县长,他老人家修复了宋代几位大文人的纪念馆。李清照的‘归来堂’和她的‘邻居’范仲淹的‘范公亭’,都是马老太爷的政绩。”

朋友们说:这话也还有理,重要的是你如何超越李清照?

“我确实在两方面大大超越了李清照。”我对惊讶不已的朋友们说,“第一,我对蒲松龄有些研究;第二,我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些了解”。

朋友们大乐。生活在12世纪的李清照当然不可能知道17世纪的作家蒲松龄和19世纪的马克思了,除非她跑进时间隧道!

参加完文学界朋友“满嘴跑火车”的活动回到济南,有位语言根本不通的朋友需要我接待。

安娜·布亚迪是意大利著名汉学家,她翻译了包括《聊斋志异》在内的许多名著。因为在促进中国和意大利的文化交流中有突出贡献,中国作家协会把她请来颁奖。安娜在北京领奖后又到济南考察,她打算将《漱玉词》介绍给意大利读者。她要游览人们过去认为跟李清照生平密切相关的趵突泉、大明湖,还要看看经过学者们多年研究,多数人认定的李清照出生地章丘柳絮泉、莲子湖。

安娜来泉城,几位省作协副主席一起接待她。

我一边通过翻译跟安娜絮絮交谈,一边暗暗琢磨:眼前这位褐发碧眼的女士居然要将《漱玉词》译成意大利文?用汉语之外的语言怎么能表达“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类词句的韵味?我很高兴中国诗坛女皇李清照的作品在英、法、俄、日、罗马尼亚等译本外又要多一种外文译本,向浪漫的意大利读者展示中国女性的浪漫才情。我又怀疑:西洋钥匙如何打开中国的描金箱?将中国旷古才女的作品译成外文,易安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蕴致还存在吗?记得“文革”前我有本俄文版《毛主席诗词》,我翻看那小册子时就惊奇:苏联老大哥怎么可以如此“杀戮”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当代诗词!

我另一个怀疑是:这位20世纪意大利电视台单身女编辑,怎么能理解生活在900年前的中国深闺女诗人微妙的精神世界?安娜会不会想到,封建时代贵家女性李清照的两次婚姻对宋词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李清照的感情生活决定了宋词婉约派的兴盛?

李清照是中国诗坛辉煌的存在。宋词千余传世词人中,女词人不过五六十人,有词集且压倒须眉的,只有李清照;能用理论文章《词论》俯视词坛群雄的,还是只有李清照。

李清照是中国文坛特异的存在,她的传世词作总共不过50多首,却名满天下,与李白、杜甫、苏轼并驾齐驱。她独创的“易安体”如出水芙蓉,擅长白描,善用口语,巧夺天工地炼字、炼句、炼意,成为从南宋陆游、辛弃疾到清代诗坛盟主王渔洋等竞相模仿的对象……

李清照是中国女性文学的卓异存在。中国古代有不少杰出女诗人,这些以才女著称者,跟李清照一比,个个相形见绌。在这些女诗人身上有个共同现象,传世佳作常伴随她们的坎坷身世流传:

——汉代班婕妤。本是汉成帝宠爱的婕妤,赵飞燕姐妹人宫后,设计谗害她。她自愿侍奉太后,写出别致的抒怀诗《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秋天到来,“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创造了古代诗歌的特殊题材“宫怨”诗和后世广泛引用的“秋扇”典故。P4-6

序言

当你仰望星空、被那璀璨的群星所吸引时,也许你还不知道,在那遥远的水星上,有15座环形山是以中国文学艺术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与李白、白居易、关汉卿、曹雪芹、鲁迅等中国一流文学家的名字并列的,还有一位古代女性——她就是公元11世纪诞生于齐鲁大地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水星环形山命名的权威组织,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时间是1979年。

李清照“登上”水星,是当之无愧的。作为一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文学家,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清入陈廷焯语)。她在诗、词、文、赋等创作领域都有骄人的成就,尤其以词的成就最为显著。当她迈着娉婷的脚步登上大家林立的宋代词坛后,她那“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词篇,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普遍瞩目,并且最终令她摘得了“婉约之宗”的桂冠。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朽的,以致任何一位写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人,都不能不写到李清照;任何一个评价中国古代女诗人的人,都不能不首推李清照。她是中国文学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许多人在描述李清照的一生时,对她的前半生和后半生会使用一些反差极大的形容词,例如“幸福”、“温馨”、“和美”、“苦涩”、“艰辛”、“凄惨”等等,但九九归一,最后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辉煌”。

作为一位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是她的《漱玉词》。在中国词史上,李清照的《漱玉词》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词,是中国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词起源于民间歌谣,其特点一是可唱,二是易懂,亦即具有音乐性和通俗性。自晚唐五代起,词开始作为欢筵娱宾的工具被引入了士大夫们的殿堂。词的音乐性得到了加强,而词的通俗性却在文人们的苦心雕凿下逐渐削弱了。纳入文人麾下的词,语言日渐雕琢浮艳、光怪陆离,也离民间越来越远了。至北宋,出现了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柳永。柳永长于用生动的俚俗之语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其作品风行一时,在当时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之说。

继柳永之后,李清照为保持和恢复词的通俗性做出了新的努力,她既继承了柳词通俗浅近的风格,又扬长避短、续短为长,纠正和弥补了柳词的不足。她变柳词的俚而鄙为俚而雅,取得了远远高于柳词的艺术成就,使“浅俗之语”真正在词这一艺术殿堂中立稳了脚跟。

李清照对词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她以独到的艺术功力,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女性形象,在词史上真正唱出了“闺情绝调”。

最初的词,多是寄情田园山水之作,自晚唐五代,开始出现了“闺词”。所谓闺词,是指以女性为词中主人公、以表现女子感情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词作。到了北宋,闺词创作高潮突起,大小词家几乎无一人未曾涉足此道。但有一点是人们不能忽略的,就是那些闺词的作者绝大多数都是男性。由此也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现象:在大批量涌现的闺词中,真正写出了女性纯真情感的作品虽然有,但不多。

是李清照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作为一名女词人,李清照写了许多“闺词”,她写过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初恋的羞涩,写过少妇对丈夫的深情挚爱和小别轻分的离愁别苦,还写过嫠妇的凄冷境遇和交织着国难家仇的怨恨忧悒。李清照笔下的女性,不是一种简单概念的化身,而是实实在在的人。她的闺词没有花哨的场面,没有浓艳的色彩,她把笔墨都集中在人物身上,通过对女性形象细致、准确的刻画,让读者去感悟其内心世界。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艺术功力。

李清照在词学理论上也颇有建树,她在自己的词学批评论文《词论》中,强调严分诗词畛域,主张词“别是一家”。像李清照这种既有辉煌创作成就又有独到创作理论的词人,在中国词史上是不多见的。

在宋代词坛上,可谓大家林立,堪称一流词人的有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陈亮、刘过、陆游、姜夔、刘克庄、吴文英等十余人,其中李清照是唯一的女性。在整部中国词史上,李清照也是空前绝后的一流女词人。

李清照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多产的文学家。据史料记载,在李清照去世后,有人曾编成《易安居士文集》十二卷、词集《漱玉集》六卷。可惜的是,这些集子都在宋末元初的社会大动荡中散佚了。人们今天所看到的李清照作品集,都是后人从一些总集中辑录而成的。较早的有明代万历年间毛晋辑的诗词杂俎本《漱玉词》,收词仅17首。其后有清人王鹏运辑、况周颐校补的四印斋所刻词本,收词58首;近代李文椅冷雪斋本,收词:28首;近代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本,收词43首(附前人误收作品17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书局出版有《李清照集》,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有《漱玉集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李清照集校注》,齐鲁书社出版有《重辑李清照集》,济南出版社出版有《李清照全集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有《李清照集笺注》等等。至于李清照作品的选注本、赏析本、简介本等,已出版数十种。另外,李清照的作品还有英文、法文、俄文、日文等几十种译本在国外流传。在中国古代女文学家中,作品再版最多、最为人们所喜爱和关注的,当首推李清照。

在中国古代社会,能够跻身文学殿堂并取得一定创作成就的女文学家屈指可数。当代权威工具书《辞海》的词条中,收中国古代文学家800余人,其中女文学家仅二十几人,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只有班婕妤、蔡文姬、谢道韫、薛涛、鱼玄机、李清照、朱淑真、柳如是、秋瑾等十几人。如果把这一支人数不多的女文学家队伍比作一簇艳美的鲜花的话,那/z,,李清照可谓这簇鲜花中最令人瞩目的一株奇葩。借用李清照的词句来表述,那就是“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咏桂》)。

这本《我们都爱李清照》,是一本以“品读李清照”为主题的文化散文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李清照的研究论文和赏析、评论、纪念文章等,发表数量多达四位数以上,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见的大作和读者喜闻乐见的佳作。近年来,关于李清照的文化散文异军突起、佳作迭出。此类文章,较之李清照研究论文更有可读性,而较之一般赏析、评论文章则更有文化品位和思想厚度,它们令读者感到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本书所收的近30篇文章的作者,来自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10个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他们中有著名的作家、学者、教授,也有文坛后起之秀和从事其他工作的文化学者。文章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排列,各文后附有作者简介。本着“百花齐放”的原则,我们在编辑时注意了尊重原作者的创作主旨和行文风格,读者尽可“各取所需”。各作者之间,或有就同一问题发表不同见解者,本书皆保留了原作者意见,相信读者对这些不同见解会有自己的判断。

2014年1月18日

书评(媒体评论)

李清照是中国诗坛辉煌的存在。宋词千余传世词人中,女词人不过五六十人,有词集且压倒须眉的,只有李清照;能用理论文章《词论》俯视词坛群雄的.还是只有李清照。

——《我们都爱李清照》马瑞芳(《百家讲坛》主讲《马端芳说聊斋》)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

——《乱世中的美神》梁衡(《人民日报》副总编)

从表面来看,李清照对于她之前这些文坛前辈乃至大词人的评价似乎很低,在李清照的眼中,这些大作家的作品几乎全都是优劣参半,有些批评甚至还颇带善意的嘲讽。

——《一代词宗李清照》康震(《百家讲坛》主讲《李清照》)

易安女士,这封信就写到这里吧,不管怎么着,你的一生还常常被我们这个年代的人记起,你的诗词还常常被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传诵,我想你会知足……

——《给李清照的一封信》魏新(《百家讲坛》主讲《东汉开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都爱李清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荣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812654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2014079714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1
15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