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宏德主编的《为学之道(高中一)》主要介绍孔孟及其弟子关于为学方面的论述,旨在回答为什么学、学什么、向谁学以及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
本书分若干章,每章又分若干节,每节有经典原文、译文、解读、相关章句、案例等,各章很后还有“本章思考题”,引导学生把握好各章的重点、难点。全套书脉络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适合高中学生自主学习或者与家长一起探讨、学习。
图书 | 为学之道:高中(一) |
内容 | 内容推荐 姜宏德主编的《为学之道(高中一)》主要介绍孔孟及其弟子关于为学方面的论述,旨在回答为什么学、学什么、向谁学以及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 本书分若干章,每章又分若干节,每节有经典原文、译文、解读、相关章句、案例等,各章很后还有“本章思考题”,引导学生把握好各章的重点、难点。全套书脉络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适合高中学生自主学习或者与家长一起探讨、学习。 目录 章 好学为先 节 子日好学 第二节 子夏日好学 第三节 六言六蔽 第四节 仕而优则学 第五节 学如不及 第六节 不耻下问 第七节 学而不厌 第八节 知之好之乐之 第九节 丘之好学 第十节 颜回好学 第二章 学应务本 节 志于道 第二节 博文约礼 第三节 本立道生 第四节 贤贤易色 第五节 有本不竭 第六节 为己之学 第七节 知之为知之 第八节 学诗礼乐 第九节 五十以学《易》 第十节 孔子作《春秋》 第三章 从师有道 节 学无常师 第二节 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三节 求之有余师 第四节 践迹入室 第五节 后生可畏 第六节 善集大成 第七节 四科十哲 第八节 大哉尧之为君 第九节 巍巍乎舜禹 第十节 吾从周 第四章 学而有方 节 博学笃志 第二节 由博返约 第三节 学思并重 第四节 君子有九思 第五节 温故知新 第六节 闻一知十 第七节 告往知来 第八节 尽信《书》不如无《书》 第九节 观水有术 第十节 深造自得 第五章 学贵有恒 节 贵有恒心 第二节 任重道远 第三节 不舍昼夜 第四节 未成一篑 第五节 苗而不秀 第六节 画地自限 第七节 有始有卒 第八节 一曝十寒 第九节 必志于彀 第十节 掘井及泉 第六章 学以致用 节 学而时习之 第二节 躬行君子 第三节 性相近,习相远 第四节 虽多,亦奚以为 第五节 用之而成路 第六节 学行弗措 第七节 志学精进 第八节 学以致其道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为学之道:高中(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编者:姜宏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112813 |
开本 | |
页数 | 2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7-11-01 |
首版时间 | 2017-11-01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考试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4.30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