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国际法碎片下的WTO法律解释(正当性合法性与宪法化解释) |
内容 | 作者简介 范笑迎,1987年3月出生,河南郑州人。2009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11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法学院靠前法专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14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靠前关系专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15年2月起任教于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靠前经济法、世界贸易组织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至今已在《当代法学》《法学杂志》《武大靠前法评论》《教学与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WTO法的正当性问题 第一节 全球市民社会对wTO正当性的诘责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参与问题和发展关切 第三节 WTO与人权、劳工、环境等贸易关联议题 第二章 应对WTO正当性问题的两种路径 第一节 应对WTO正当性问题的民主政治路径及其困境 第二节 应对wTO正当性问题的司法路径:国际法碎片化 视阈下的宪法化路径转向 第三章 全球宪法主义与WTO宪法化 第一节 从国际共存法到全球宪法主义:以正当性为权威 基础的国际法治的确立 第二节 全球宪法主义:以跨国关系为基础的 超国家法治 第三节 作为全球宪法主义的WTO宪法化 第四章 WTO宪法化理论:正当性建构及其不足 第一节 现有’WTO宪法化理论的核心观点 第二节 WTO宪法化理论的正当性构建 第三节 现有WTO宪法化理论建构的正当性不足 第五章 WTO宪法化理论的法律解释路径 第一节 杰克逊:规则导向型的WTO法治模式 第二节 彼德斯曼:贸易人权一元论的多层级司法合作路径 第三节 凯斯:WTO上诉机构的司法造法理论 第六章 应对WTO正当性问题的宪法化解释路径的启示与不足 第一节 WTO宪法化的正当性要求对合法性的突破 第二节 WTO回应型法治模式的发展、启示与不足 第三节 WTO宪法化解释要求正当性与合法性的平衡互动 第七章 重塑应对WTO正当性问题的宪法化解释路径 第一节 WTO法律解释的整体性路径批判以及对WTO 正当性与合法性关系的重构 第二节 重构WTO裁决机构法律解释的正当性渊源 第三节 “外部妥协”式价值选择的WTO司法过程建构 第四节 WTO司法过程的“可循迹性”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WTO西雅图部长级会议所遭到的反全球化抗议运动充分说明了WTO因没有顾及全球市民社会对于人权、环境、劳工和社会正义的要求,而一味保护生产者利益的正当性赤字问题。全球市民社会反对将自由贸易作为WTO唯一的和本元的逻辑起点,而应当倡导各种利益群体就多元的价值进行讨论和博弈,体现一种多元主义的价值。范笑迎著的《国际法碎片下的WTO法律解释(正当性合法性与宪法化解释)》研究的对象正是WTO法的正当性问题,希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为增进WTO法的正当性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路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际法碎片下的WTO法律解释(正当性合法性与宪法化解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范笑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63046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18-05 |
首版时间 | 2018-05 |
印刷时间 | 2018-05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50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96.1,F74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