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7岁我在美国当政客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17岁的中国年轻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美国。在那里,他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书本中所提到的美国,在那里,他经历了许多我们未曾经历的真实故事。在书本里,他的这些真实故事以及他的所见、所闻、所想都将朴实无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内容推荐

17岁,来自北京的丁超,在美国加州读高中,他利用暑假时间跨越整个美国前往乔治城大学参加了“青年美国”高中社团的有趣的活动。这使丁超得到机会和美国国会中的保守派和开明派讨论这样的问题,努力了解他们的立场,试图预测他们会对自己祖国的利益有什么样的影响;他想接触当时的每个人,他想尽可能利用自己被给予的所有机会,了解美国的方方面面......  自从四年前来到美国读书,他就提醒自己要尽力融入这个大环境,不能只站在边缘。他看到了许多不曾了解的东西,他也明白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身上的责任,他在期望着自己祖国的未来。  从开始的由于,到后来踌躇满志地来到华盛顿;从最初的不适应,到最后离开时候的感慨万千;整个儿就是一个高中学生短暂的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年轻人成长瞬间的加长版。  栩栩如生的动人故事,展现年轻人的真实经历和感受。  17岁丁超的所见、所闻、所想将真实地呈现在你的面前,让你了解他眼中看到的一点一滴。

目录

第一章 来自美国“青年政治家基金会”的邀清 /1

  一封电邮邀请函

  成为“政客”的初体验

  告别洛杉矶

第二章 再次飞越美国  /13

  飞越美利坚

  华盛顿,又是你!

  寻找目的地

  嗨,认识一下!

  我来自一个伟大的国家!

第三章 美国的怀念,加利福尼亚的思念  /37

  回忆里根总统

  北京人在华盛顿

第四章 “青年美国”充实的第一天  /57

  二层美国

  “青年美国”的第一天

  关于台海问题……

  第一场示范辩论:美国退出联合国?

  我准备的“国会辩论”

第五章 布什的宴会搅黄了我们的宴会……  /85

  我感到了中国的压力!

  布什的宴会搅黄了我们的宴会……

  美国青年政治家基金会主席酒会

  “中国牌”、以及对“美国机器”的零散思索……

  图书馆作业

第六章 代表美国,还是代表中国?  /1 03i

  伊拉克战事:美国之过

  国务卿鲍威尔、军人鲍威尔

  关于是否立法废除死刑的辩论……

  代表美国,还是代表中国?

第七章 总统大选:谁是两个人中较好的一个?/125

  性和毒品永远可以被利用?

  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布什,还是克里?

  提问鲍彻:如果大陆进攻台湾,美国将……

第八章 父亲节,神游华盛顿  /155

  共产主义的红色熊猫

  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园

  反对克里的越战老兵

  父亲节的感动

  南北战争vs台湾独立

  那场“被遗忘的战争”……

第九章 走近美国政治最高端

  来自五角大楼的陆军三星将军

  参议院内的对话……

  二进白宫

  众议院:过瘾的投票

  探访以色列驻美国大使馆

第十章 收拾那些即将远去的破碎片段…… /219

  青年政治家的才艺

  恋爱

  我们加利福尼亚人,他们得克萨斯人……

  “青年美国”招募新成员运动

  纪律问题

  联合广场的中餐,这也叫中餐?

  我像只落单的乌……

  “青年美国”这群年轻人

跋:按捺不住的激动——飞越半个地球  /241

试读章节

当你看到克林顿吹着拿手的萨克斯表演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当你看到里根骑着心爱的马儿向你挥手致意的时候你又作何感受呢?

在经过了两周的学习后,最后一周是紧凑的,却也是快乐的。我们有才艺表演,当然我们完全是自娱自乐,我们年轻人在一起绝对不会寂寞,即使是在“青年政治家”这样听上去很严肃的项目里。当然,我们的工作人员自然也不比我们差,折腾起来的功夫似乎比我们还要专业。

工作人员给我们演小品,内容当然离不开“青年美国”的生活,包括美国式的自嘲。学员们有唱歌的,有跳舞的,几乎是你能想到的我们都能干得出来。其中还有个同学表演了跆拳道,音乐很不东方,套式让我无语,不过没有关系,我们照样的乐。

关于政治家的才艺,来自于之前提过的Ms.I know everything(“我什么都知道”小姐),其实我应该向她道歉我这么称她才对,因为人家叫安娜(Anna)。她的吉他演奏技巧确实让我吃惊,原本以为是玩闹的吉他,却在她手里真的变成了帮助她说话的工具。她连着给我们弹奏了两首她自己创作的歌曲,而有趣的是,主题依然是政治。歌词精致,作曲娴熟,我又能说什么,我当时真的有点被震撼的感觉。有的政客可能会以这些特长的东西来为自己拉选票,可是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真的有这种兴趣,难道这对人的性格会没有影响吗?我们从个人的兴趣里看到一个人的想法,看到一个人的影子,也看到那个人的立场。这些将来可能为国家服务的人,同样有着这样不为P220人知的一面。我在想,那些将来为我的国家服务的人,他们现在在于什么呢,有什么样的个人才艺?

另一个表演,来自美属萨摩亚的人,跳着具有他们民族特色的舞蹈。美属萨摩亚,这个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感觉很陌生的地名,生活着一群不被我们所了解的人们。世界上的每个群落都有着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特点,他们也都有着生活在这世界上的权利。可是人性的丑恶,却驱使着强势群体扰乱着弱势群体的生活,其实,扰乱已经是一个十分客气的用词了。想想不断的战乱,使得无数太平洋上的岛屿纷落于诸强权。我总是在想,难道人们不能不破坏这些安静的环境吗?为什么有人总要把无辜的人卷入相互的仇恨?P221

序言

说来也快,这转眼一看就已经是十八岁的自己了。从来就不知道十八岁的自己会是个什么样子,只觉得应该是个独立坚强的年轻人了,但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怎样也无法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知道有太多事情需要我去打拼,知道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去积累,知道还有太长的路要走,自己离理想中的自己还差的很远……

今年夏天确实是一个让我难忘的夏天,从开始犹豫是否参加“青年美国”社团组织的暑期活动,到后来踌躇满志的来到华盛顿;从最初参与暑期活动的不适应,到最后离开时候的感慨万千;整个儿就是一个短暂的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年轻人成长瞬间的加长版。我人世经历的十八年里也就是无数个这样的瞬间拼凑而成的。而不断跨越这个瞬间的我,不断成长,也才有了今天的我。

在暑期活动中我经历了许多故事和难以忘怀的瞬间,越来越觉得当时和我在一起的年轻人是多么的难得和有趣。我看到了美国社会中的许多不被我了解的方面,我明白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身上的责任,我在期望着自己祖国的未来。

暑期活动中遇到这样那样让人激动的同学,我和他们讨论他们的家乡和我自己去过的地方的不同,尽力了解他们的家乡人;我和美国国会中的保守派和开明派讨论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努力了解他们的立场,试图预测他们会对我祖国的利益有什么样的影响;我想接触当时的每个人,我想尽可能最大化利用自己能接触的资源,自己被给予的所有机会,了解美国的方方面面……

自从来到美国,没有一天我不告诉自己要尽力融人这个大环境,要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不能只站在边缘。我努力地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我去思量,我去观察,我去感受……

四年前,我第一次来到美国。是我国内的中学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而那的确是一次改变我终生的决定。在美国的日子让我看到了这个国家,一个让我充满好奇的国家。我在美国虽然很大程度上融人了周围的环境,甚至常常被同胞戏称是已经完全被“西化”了的男孩儿,但是我依然为自己中国人的身份感到自豪,依然不断试图换位。我无论在哪里似乎都是个很古怪的元素:在美国,我是个特殊的外国人,表面很美国化,被很多美国朋友感叹: “你对我们国家的了解比许多美国人都深”;面具后却努力保持着本色,甚至时不时还要张扬一下,同胞也会为我这样一个披着西化外表的年轻人对自己血统里继承的文明深切了解和自豪而感叹。

在这本书里,我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动人的故事,只有一个年轻人的真实经历和感受,我只是把我所见所闻所想真实地呈现在你的面前。我只是试图让你看到一个不同于想象的第三个美国:不是那个单纯霸权的美国;更不是那个纸醉金迷,天堂般完美的美国。我努力给你一个真实的美国,一个你触手可及的美国。

稿已成书,我有着太多的感动。我真心感谢所有在出版过程中帮助过我的人,努力使一个年轻人的经历变成一本书的所有同仁。我感谢世界知识出版社使这些文字变成一本书,感谢出版社的先生和女士们在整个过程中的所有努力。我感谢潘衍习先生在这么长时间以来对我个人的帮助,感谢贺湘荃、范大勇先生在成书前对书稿认真的编辑整理工作,真诚感谢所有对本书得以出版付出努力的人。

最终,我要感谢我所有的家人和朋友。我感谢父亲能够一直支持自己、尊重自己的决定,对自己的理想给予最大的支持,努力让我的梦想成为现实,使我现在能够成为这样一个人。我要感谢母亲,感动于母亲的慈爱和关心,感谢母亲无时不刻对自己的关注和支持,感谢母亲的毫无怨言和好脾气。我要感谢我的姥姥,小时候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教育我做人的道理,养育了今天的我。我还要感谢自己的好朋友老乔,炳楠和老常,人这一辈子有个挚友不容易,我更珍惜和你们的友谊。我也要感谢爰帆,感动对我的支持,感动对于我所做的一切。我知道在你们面前我不需要做任何事来证明我的价值,但是我相信有那么一天你们会因为有我而自豪。 感谢所有见证我成长的人。  丁 超

2004年11月29日晚于

美国马萨诸塞州谢菲尔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7岁我在美国当政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25279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6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4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