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药制药工程学
内容
作者简介
 
目录
章绪论 / 1
1.1中药制药工程学的性质与基本任务 / 1
1.1.1中药制药工程学的性质 / 1
1.1.2中药制药工程学的基本任务 / 1
1.2中药制药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 3
1.2.1中药制药工程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 3
1.2.2中药制药工程学的基础技术研究 / 3
1.3中药制药工程学的发展方向 / 4
1.3.1古代中药制药 / 4
1.3.2现代中药制药 / 5
1.3.3中药制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6
1.3.4中药制药的发展思路 / 6
思考题 / 7
参考文献 / 8
第2章中药制药流体力学基础 / 9
2.1中药制药流体动力过程 / 9
2.1.1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 9
2.1.2流体在管内的流动 / 10
2.1.3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 15
2.1.4管路计算 / 19
2.2中药制药企业管路输送系统 / 20
2.2.1液体输送设备 / 20
2.2.2气体输送机械 / 26
2.3中药制药企业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 29
2.3.1过滤 / 29
2.3.2沉降 / 36
思考题 / 40
参考文献 / 40
第3章中药制药传热过程基础 / 41
3.1中药制药传热基本原理 / 41
3.1.1概述 / 41
3.1.2热传导 / 42
3.1.3对流传热 / 45
3.1.4传热计算 / 47
3.2中药生产中蒸发器的选用与设计 / 52
3.2.1蒸发器 / 52
3.2.2单效蒸发 / 56
3.2.3多效蒸发 / 59
3.2.4蒸发过程的节能措施 / 61
3.3中药制药企业常用传热装置 / 62
3.3.1管式热交换器 / 62
3.3.2板式热交换器 / 64
3.3.3换热器的使用 / 65
思考题 / 66
参考文献 / 66
第4章中药制药传质过程基础 / 67
4.1概述 / 67
4.1.1工业生产中的传质过程 / 67
4.1.2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 67
4.2扩散原理 / 69
4.2.1菲克定律 / 69
4.2.2等摩尔扩散 / 70
4.2.3单向扩散 / 71
4.3流体与界面间的传质 / 72
4.3.1对流传质 / 72
4.3.2有效膜模型 / 72
4.3.3对流传质系数 / 73
4.4相间传质与总传质速率方程 / 74
4.4.1相间传质的双膜理论 / 74
4.4.2总传质速率方程及传质阻力 / 75
4.5中药制药企业常用传质设备 / 76
4.5.1板式塔 / 76
4.5.2填料塔 / 78
4.5.3板式塔和填料塔的比较 / 78
4.5.4塔型选择的一般原则 / 78
思考题 / 79
参考文献 / 79
第5章中药材的加工炮制过程 / 80
5.1药材的净制 / 80
5.2药材的软化工艺 / 81
5.2.1常用的药材软化方法 / 81
5.2.2特殊的软化方法 / 82
5.2.3药材软化新技术 / 82
5.2.4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 83
5.3饮片切制工艺 / 83
5.3.1机器切制 / 84
5.3.2手工切制 / 84
5.3.3其他切制 / 84
5.4饮片干燥工艺 / 85
5.4.1自然干燥 / 85
5.4.2人工干燥 / 85
5.5中药炮制工艺 / 88
5.5.1炒法 / 88
5.5.2炙法 / 92
5.5.3煅法 / 93
5.5.4水火共制法 / 94
5.5.5复制法 / 95
5.5.6发酵法 / 95
5.5.7发芽法 / 96
5.5.8制霜法 / 96
5.5.9其他制法 / 96
思考题 / 96
参考文献 / 96
第6章中药制药粉碎过程基础 / 97
6.1中药粉体及其性质 / 97
6.1.1中药粉体的体相性质 / 97
6.1.2中药粉体的表面性质 / 100
6.1.3中药粉体的流动性质 / 101
6.1.4中药粉体的机械性质 / 103
6.1.5中药粉体的电学性质 / 104
6.2粉碎与筛分的基本原理 / 104
6.2.1粉碎的基本原理 / 104
6.2.2筛分的基本原理 / 105
6.3中药制药企业常用的粉碎与筛分设备 / 107
6.3.1常用的粉碎设备 / 107
6.3.2常用的筛分设备 / 108
6.4中药粉碎过程 / 112
6.4.1中药粉碎过程的特点 / 112
6.4.2粉碎原则 / 112
6.4.3粉碎方法 / 112
6.4.4工业粉碎流程 / 113
6.4.5粉碎注意事项 / 113
思考题 / 114
参考文献 / 114
第7章中药制药提取过程技术 / 115
7.1药材的提取工艺特性 / 115
7.1.1药材提取的工艺特性 / 115
7.1.2药材提取的影响因素 / 117
7.2药材的浸提工艺 / 118
7.2.1煎煮法 / 118
7.2.2浸渍法 / 120
7.2.3渗漉法 / 121
7.3中药的压榨提取工艺 / 125
7.3.1水溶性物质的压榨 / 125
7.3.2脂溶性物质的压榨 / 125
7.3.3药用挥发油的压榨 / 126
7.3.4压榨的设备 / 126
7.4中药的蒸馏法 / 128
7.4.1基本原理 / 129
7.4.2工艺要点 / 129
7.4.3生产设备 / 130
7.5中药的回流提取工艺 / 130
7.5.1基本原理及工艺要点 / 130
7.5.2常用设备 / 131
7.6中药的超临界提取技术 / 131
7.6.1基本原理 / 131
7.6.2工艺要点 / 132
7.6.3生产设备 / 132
思考题 / 133
参考文献 / 133
第8章沉降分离技术 / 134
8.1离心分离技术 / 134
8.1.1离心分离技术的分类 / 134
8.1.2离心沉降概述 / 135
8.1.3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 / 135
8.1.4离心沉降设备 / 136
8.1.5离心机的选择 / 138
8.2水提醇沉与醇提水沉工艺技术 / 139
8.2.1基本原理 / 139
8.2.2工艺要点 / 140
8.2.3生产设备 / 141
8.3沉降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 / 142
8.3.1离心沉降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 / 142
8.3.2水提醇沉与醇提水沉工艺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 / 143
思考题 / 144
参考文献 / 144
第9章膜分离技术 / 145
9.1概述 / 145
9.2常用的膜分离过程类型 / 145
9.2.1以静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 / 146
9.2.2以蒸气分压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 / 147
9.2.3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 / 147
9.2.4以电位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 / 147
9.3膜及其组件 / 147
9.3.1膜和膜材料 / 147
9.3.2膜过程的压力特性 / 148
9.3.3膜的浓差极化现象 / 149
9.3.4膜组件 / 150
9.4膜分离过程 / 151
9.4.1超-微滤工作模式 / 151
9.4.2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工作模式 / 152
9.4.3超-微滤系统的工厂布置 / 152
9.5膜分离在中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 153
9.5.1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优势 / 154
9.5.2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 154
9.5.3超滤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 155
思考题 / 156
参考文献 / 156
0章吸附分离技术 / 157
10.1吸附分离原理和分类 / 157
10.1.1吸附作用 / 157
10.1.2吸附的类型 / 158
10.1.3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 / 158
10.2吸附剂 / 160
10.3吸附分离技术的操作 / 162
10.3.1吸附平衡 / 162
10.3.2吸附剂的预处理 / 163
10.3.3吸附分离操作方式 / 163
10.3.4吸附分离设备 / 164
10.4吸附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工程中的应用 / 167
10.4.1葛根异黄酮苷的提取 / 167
10.4.2川芎嗪的提取分离 / 168
思考题 / 169
参考文献 / 169
1章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 / 170
11.1概述 / 170
11.1.1大孔吸附树脂简介 / 170
11.1.2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类及特点 / 170
11.2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原理 / 171
11.2.1吸附热力学研究 / 172
11.2.2吸附动力学研究 / 173
11.2.3吸附选择性研究 / 173
11.3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操作 / 174
11.4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工程中的应用 / 175
思考题 / 178
参考文献 / 178
2章液液平衡分离技术 / 179
12.1液液萃取技术 / 179
12.1.1概述 / 179
12.1.2液液萃取的分配定律 / 180
12.1.3液液萃取的基本过程 / 180
12.1.4液液萃取的影响因素 / 181
12.1.5液液萃取的工艺流程 / 183
12.1.6液液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186
12.2双水相萃取技术 / 186
12.2.1双水相系统 / 187
12.2.2双水相系统及双水相萃取的概念和特点 / 188
12.2.3双水相萃取的相平衡 / 188
12.2.4双水相萃取的影响因素 / 189
12.2.5双水相萃取的工艺流程 / 190
12.2.6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 191
12.2.7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 193
12.3反胶束萃取技术 / 193
12.3.1概述 / 193
12.3.2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基本原理 / 194
12.3.3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操作 / 195
12.3.4反胶束萃取的主要应用 / 196
12.3.5反胶束萃取技术研究新进展 / 197
思考题 / 198
参考文献 / 198
3章色谱分离技术 / 199
13.1概论 / 199
13.2常用色谱分离技术 / 200
13.2.1吸附柱色谱 / 200
13.2.2硅胶分配色谱 / 202
13.2.3凝胶色谱 / 203
13.2.4离子交换色谱 / 204
13.2.5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 / 208
13.3色谱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工程中的应用 / 209
13.3.1活性炭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姜黄素 / 209
13.3.2凝胶色谱法初步分离丹参水溶性色素 / 209
13.3.3工业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淫羊藿黄酮 / 210
思考题 / 210
参考文献 / 211
4章晶析分离技术 / 212
14.1概述 / 212
14.1.1溶液结晶 / 212
14.1.2溶液结晶过程的原理 / 212
14.2晶析分离操作 / 214
14.2.1晶析分离操作方式 / 214
14.2.2溶液结晶分离操作方法与设备 / 215
14.2.3晶析分离操作特性及质量控制 / 216
14.3晶析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工程中的应用 / 219
14.3.1穿心莲内酯晶析分离技术 / 219
14.3.2苦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结晶 / 220
14.3.3丹皮酚的结晶 / 220
14.3.4以溶剂结晶方法精制天然冰片 / 221
14.3.5中药蛋白质的结晶 / 221
思考题 / 221
参考文献 / 222
5章其他分离纯化技术 / 223
15.1泡沫分离技术 / 223
15.1.1泡沫分离技术的分类 / 223
15.1.2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 / 224
15.1.3泡沫分离技术的影响参数 / 226
15.1.4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 / 227
15.2分离耦合技术 / 228
15.2.1膜耦合技术 / 228
15.2.2超临界流体耦合技术 / 231
15.2.3结晶耦合技术 / 232
15.2.4耦合技术的研究前景 / 233
思考题 / 233
参考文献 / 233
6章干燥技术 / 234
16.1概述 / 234
16.2干燥技术操作 / 234
16.2.1干燥器的分类和选择 / 234
16.2.2常用干燥技术及设备 / 235
16.3干燥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 240
16.3.1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干燥 / 240
16.3.2中药颗粒饮片生产过程中的干燥 / 240
16.3.3中药浸膏干燥 / 241
16.3.4中药制剂过程中的干燥 / 243
思考题 / 245
参考文献 / 245
7章中药制药工程厂房设计与规划 / 246
17.1中药制药企业厂房的总体规划设计 / 246
17.1.1厂区区域划分 / 246
17.1.2药厂总图布局的原则及内容 / 246
17.1.3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布置 / 247
17.1.4建筑物的安全间距 / 247
17.1.5运输系统布置 / 248
17.1.6厂区管线布置 / 249
17.2厂址的选择 / 250
17.2.1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 250
17.2.2厂址选择程序 / 251
17.2.3厂址选择报告 / 252
17.2.4厂址选择报告的审批 / 252
17.3车间布置设计 / 252
17.3.1车间组成 / 253
17.3.2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 253
17.3.3车间的总体布置 / 254
17.3.4设备布置的基本要求 / 258
17.4中药洁净室的设计 / 260
17.4.1洁净厂房的环境控制要求 / 261
17.4.2净化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 / 263
思考题 / 263
参考文献 / 263
8章中药制药工程的设备与工艺流程设计 / 264
18.1中药厂工艺与装置设计 / 264
18.1.1基本要求 / 264
18.1.2基本内容 / 265
18.2中药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 265
18.2.1流程草图的设计 / 265
18.2.2物料与热量衡算 / 266
18.2.3设备选型及其工艺计算 / 268
18.2.4生产工艺流程图的构成 / 271
18.3中药厂车间设备与管路布置 / 273
18.3.1车间布置设计总则 / 273
18.3.2车间设备布置要求 / 273
18.3.3车间布置设计方法和步骤 / 275
18.3.4厂房设备布置图 / 275
18.3.5车间管路布置 / 279
18.3.6管道布置及安装要求 / 280
18.3.7管道布置图 / 282
思考题 / 286
参考文献 / 286
9章中药制药生产洁净技术与GMP验证 / 287
19.1概述 / 287
19.1.1药品洁净技术的发展概况 / 287
19.1.2药品生产洁净室等级 / 288
19.2中药厂洁净技术 / 289
19.2.1中药厂洁净技术运用原则 / 289
19.2.2空气洁净度测定 / 289
19.2.3洁净区微生物的测定 / 290
19.2.4洁净区的隔断技术 / 290
19.2.5空气的净化系统 / 291
19.2.6空气过滤设备的分类 / 291
19.2.7空气过滤器的性能与检测 / 293
19.2.8空气调节系统 / 294
19.2.9灭菌技术 / 298
19.3洁净厂房设计 / 299
19.3.1生产工艺要求 / 299
19.3.2中药洁净厂房的土建设计 / 300
19.3.3空调净化系统的设计 / 301
19.3.4洁净工作台与吹淋室 / 304
19.3.5其他 / 305
19.4空气净化系统与洁净区环境的验证 / 307
19.4.1空调系统的性能确认 / 307
19.4.2消毒方法及效果验证 / 307
思考题 / 307
参考文献 / 308
第20章自动控制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 / 309
20.1中药浸膏生产的自动控制技术 / 309
20.1.1药材、饮片的质量及控制 / 309
20.1.2工业浸出方法的深入研究 / 310
20.1.3药材浸出液的工业分离、纯化方法 / 311
20.2自动控制技术在其他制药过程中的应用 / 313
20.2.1中药生产工艺主要环节及其特点 / 313
20.2.2中药生产自动化控制技术 / 314
20.2.3中药生产单元操作自动化控制的实现 / 314
20.2.4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越性 / 315
思考题 / 316
参考文献 / 316
内容推荐
《中药制药工程学》以中药制药技术与工艺过程为主线,以制药理论为基础,重点阐述中药制药各单元操作的工程原理,以及中药制药生产工艺、单元操作系统、生产技术装置、产品质量控制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医药类高等院校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制剂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相关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以用作从事中药生产、科研、设计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药制药工程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万海同主编
译者
编者 编者:万海同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343574
开本 26cm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30000
出版时间 2019-09
首版时间 2019-09-01
印刷时间 2019-09-01
正文语种 chi
读者对象 本书适用于医药类高等院校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制剂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相关专业本科和研究生、从事中药生产、科研、设计工作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88
CIP核字 2019078463
中图分类号 R283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26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65.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