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报茶酒共和国/明报月刊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香港《明报月刊》创刊四十多年以来,历经查良镛、胡菊人、董桥等八位主编,在文化界、知识界、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甄选了《明报月刊》中数十位华语大家以茶酒为主题的锦绣文章。茶有韵,酒味长,忆亲友,叹世情,茶酒风流化为纸上墨迹,更显韵味悠长。黄苗子、郑愁予、林文月、北岛、逯耀东、桑简流等,均为文史哲艺术领域的知名大家,均有诸多著名作品在学界和知识界流传。 本书首次在内地公开发行,绝无仅有的收藏范本。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文化价值。

内容推荐

42年前的1966年,金庸在香港创办了《明报月刊》杂志。如今这本杂志已在海内外知识分子心目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始终保持着独立自由的人文精神传统,其作者涵盖各文化领域的名家大师。但是由于发行区域的限制,这本杂志对于内地的大多数读者来说,却无缘见到。本书将香港《明报月刊》42年间精华以及因时代局限而未能流布于内地的精彩篇章,首次结集出版。

目录

第一卷 将进酒

 滕健耀:酒、饮酒、酗酒与酒诗

 黄苗子:酒故

 郑愁予:酒·侠·诗

 戴天:怎忘得,从前杯酒——酒友纪事

 洛夫:醉里得真如——有关酒与书法的杂忆

 林文月:饮酒及与饮酒相关的记忆

 王蒙:我的喝酒

 曾永义:酒史、酒话、酒文化

 北岛:饮酒记

第二卷 惟茶主义

 柳存仁:禅味与茶味

 罗忼烈:茶话

 桑简流:茶乘小引

 桑简流:喝茶看书——《茶乘小引》续编

 萧铜:北京的茶馆

 逯耀东:寒夜客来茶当酒

 唐健垣:品茗趣事

 黄苗子:碧螺春梦

 逯耀东:茶香满纸

 苏炜:台北访茶

第三卷 左手茶,右手酒

 李少杰:酒杯的考究

 陈文怀:茶与宗教

 张宏达:增广茶经

 李俍:茶的科技

 关培生江润祥:说茶

 陈东:谈潮州的功夫茶

 王新俊:谈南岩铁观音茶

 陈国义:乌龙情怀

 邓大伟:从茶诗漫谈乌龙茶

 陈国义:普洱浅尝

 王新俊:茶师的生涯

 王新俊:六安瓜片

 王新俊:茶中英豪:祁门红茶

 王新俊:岩骨茶香品岩茶

 王新俊:音韵迷人的南岩铁观音

 叶惠民:香港茶文化拾趣

 王新俊:品茗礼仪种种

 王新俊:客来敬茶的由来

 王新俊:茶酒争高

 李少杰:如何品尝香槟

 高晓声:闲语酿酒

 汤马士:红酒的“肉体”与“灵魂”

 汤马士:“灵魂”深处品红醪

 汤马士:橡木藏“红”说玄机

 汤马士:红酒的土壤

 汤马士:中国古代葡萄酒

 汤马士:名人与酒

 汤马士:莎当妮的寰宇姿采

 汤马士:环肥燕瘦:白酒的另类选择

 汤马士:真正的香槟

 汤马士:香槟泡沫有价

 汤马士:发霉与发财

 汤马士:酿酒堡垒的传说

 汤马士:盛载色泽的玻璃郁金香

 汤马士:婀娜多姿的酒瓶

 汤马士:“塞”不住的进步

 汤马士:存酒的心法

 汤马士:泌注的艺术

 汤马士:最高享受的温度

 汤马士:美酒的和顺之道

 汤马士:葡萄美酒的最佳良伴

 汤马士:温带以外的葡萄园

 汤马士:妙配葡萄佳酿

试读章节

滕健耀:酒、饮酒、酗酒与酒诗

四千多年前美索毕达米亚人已知用葡萄酿酒。巴比伦人及埃及人,早在六千年前会发酵造啤酒。传说,中国造酒的是杜康,用的也是粮谷。

醉酒,大概先是大自然里果食的动物,于一年秋季,后院山坡上火辣辣的结满了红枣,累累叠叠的一片红珠。冬尽春来,一些雀鸟啜食后,飞起来,颉颃颠倒,好似醉了。人们打开红果一嗅,酒气醇浓,原来发酵成酒,招来遍院的醉鸟。

人类可能就是这般发现了酒,或是由吃剩过久的饭中找到的。喝到嘴里甜,吞入肚中乐。有人在旁则兴奋的滔滔不绝,晕晕倒倒的能歌善舞;无人在旁则鼾鼾酣睡。醒时可能病酒风酒,头痛欲裂。

无限度的饮酒便是酗酒。殷商时代的酗酒,是这样记载的:“纣好酒淫乐。”“大最(即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即悬)肉为林,使男女课(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见史记殷本纪)。上行下效,沉湎酗酒淫乐,不务正业,,终于亡了国。古希腊及罗马也通行这一套,他们称淫乐酗酒为orgy,也有人因而亡了国的。

酒是食品,饮料。也是毒,又是药,又是化学工业上广用的溶解剂。医、先从巫,后从酉,酉即酒。不仅指出医的演进,也说出了酒、医与文化的联系。医学的进步随同文化的增长,古今中外,尽同。

古时代,酒同馔肴并贵。“食必祭天”(见礼记),由尊长祭酒。“荀卿三为祭酒”(《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来,祭酒主长太学院,即是今日的大学校长。“周礼天官”设酒官,有酒人,酒正。好东西不能自己独吞,须与天地祖宗鬼神共享。酒在礼上很重要,有礼不可无酒。

酒分两种:一是发酵酒,如葡萄酒、花雕、黄酒、糯米酒、啤酒及各种的水果酒。二是蒸馏酒,是用大麦、高粱、玉米、或番薯制成的威士忌。墨西哥人用仙人掌的汁制出“提气拉”(tiquilla),中国用米麦、高粱造成的大曲、烧酒、白干、茅台及汾酒等,都属此类。

另外有白兰地酒,乃由葡萄酒蒸馏出来的。一般是用做宴后酒,但随时啜之,亦不为过。洋人的喝法,是以大杯或小量,边谈、边嗅、边细啜。白兰地若加上糖及果味,便成了糖酒,以小杯酌饮,细品慢咽,相当于餐后的糖果,色味各自不同。

还有那高级的饮品,香槟,原是加进了二氧化碳,冒气泡的多种葡萄酒掺合而成,微酸、微甜、不涩、不苦。

葡萄酒的品质高低优劣,要看葡萄的种质,天气及酿工。南欧的葡萄酒每年在品质上有出入,有差别,原因在天气。葡萄喜旱,欧洲却夏短雨多,常阴霭,少曦阳。葡萄若多得日光,便含糖量大,春夏两季日光好的年月,便会出好酒。好酒是“四微”,微甜、微酸、微苦、微涩。不浓不淡。过甜是“浓”,不甜是“干”,亦即,“酒厚曰醇;酒薄曰醨”。我乡烟台并新疆及美国的加州,夏长雨少,太阳多,葡萄生长的好,因而年年好酒满瓮。

欧洲人以酒佐餐,饮料唯有酒。“水是牛马喝的”。餐牛食羊,红肉餐用红葡萄酒;吃鸡吞鱼,白肉餐用白葡萄酒,有讲究。咱们的古人,也有讲究,“红酒曰醍,白酒曰醝”。欧洲在宴前的“煮酒”,鸡尾会及酒宴,皆进各色的葡萄酒,少有烈酒威士忌。将美酿数种,分次酌来,边饮、边嚼、笑谈天下,有排场,有风度,尽多是三分酒意。

美国的酒会,是烈酒飞天,雅士俊杰皆同,直挺挺地站着,引颈急吞。吵吵嚷嚷,令人耳聋。这可能仍是开发西部的遗风。再者,美国人饮酒,一般难知酒滋味。威士忌中添水,加冰,掺汽水,调橘汁,番茄汁,好酒也是白糟蹋。又不知为什么总爱“酒咬”,急三枪地快吞速咽,数杯入肚,已是七分酊酩,就再给他什么,也辨不出味道来。记得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老兄已喝得差不多了,仍向酒保讨酒,酒保不胜烦,给他一杯马尿。他仰首喝尽,舌撩着上唇赞道:“好酒!好酒!只是略带尿臊气!”  咱们饮酒,自古以来,就很讲究。有小酌,有大酺。商、周、秦、汉的帝王世族饮酒与祭酒用的金器有:尊、斝、觥、爵、彝、觯、罍、勺、卣、盉、觚。这一串的家把事儿(北语的器具),可真了得!今天发掘出来的,都是国宝。后来改用了精细的瓷器,金银杯盏。西方的大户直到十七八世纪才赶了上来。宴客时,瓷器碗、盘、碟,银器刀、叉、勺。刻雕的晶杯,每客一套,三四十件。“葡萄美酒夜光杯”,琳琅满目。水有水杯,酒有酒杯,红酒杯、白酒杯、烈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糖酒杯、甜食盏。只这套水晶杯盏,往往价值千金。西洋人对于看比吃更重要。

酒除了作药物及化工溶剂外,不是生命里所必须的。说起来是奢华品。法兰西、意大利人以酒代水,是饮食习惯的问题。也是酒工业的问题。若是人人都喝水饮茶,岂不垮了酒工业?美国的酒税是政府一大笔的收入。一瓶威士忌的酒本约二角五分钱,酒瓶装璜及广告费约一元,行家酒商却赚去一元五,税金高达五元。

非酒的国家如阿拉伯的回教民族,有他们自己的固有文化,生命里无酒,也不会缺少了什么。其实,中国比起西方来,也不能算是个痛饮的民族。以笔者在国外的经验,中国人与犹太人不纵酒,为的是避免酒后失言,失体统,损尊严。犹太朋友的家宴,备酒,自己少喝,劝外教朋友多饮。中国人家多不备酒,有好餐而无酒,好似短了味。每逢中国朋友请客,我有先见之明,在家先行喝它一杯,再去赴宴。

P3-5

序言

金庸 《明报月刊》创办人及第一任主编

群星灿烂月华明

《明报月刊》创刊十周年时,我最初写了一篇纪念文字,题目是《“明月”十年共此时》。《明月》最初十年是相当艰苦的,过的是寂寥的岁月,作者不多,读者也不算多,在学人之间没能引起多大注意。在我担任总编辑期间,我常去日本,独自在东京神田町的旧书店中翻阅尘封蛛缠的旧书,冀望发现一些可以用做插图的旧图片,那时的心情也是寂寥的。

后来情况渐渐改善了,我们的处境也好了些。读者多了起来,作者群也渐渐扩充了。读者们翻阅2000年《明月》的总目录,可以发现,我们的作者几乎包括了海外与中国文化知识有关的各家各派人士,真正可以说得上是“群星灿烂”。《明月》的主持人与编者受到过各种各样的攻讦,然而受得多了,也就不在乎了。真正的炸弹包我们也收到过,一些文字上的污蔑算得了什么。

中国自和西方思想接触以来,出版过很多极有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例如梁启超的《新民丛报》,其后的《新青年》《语丝》《新月》《创造》《小说月报》,台湾的《文星》等等,都曾对当时的文化界、知识界起过介绍新思想、讨论新问题的作用。《新月》和这些前辈刊物相比,以对中国社会影响之深,作用之大而论,自然是万万不如,所刊载作品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到目前为止,恐怕也是有所不及,然而我们还在继续出版,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将来还有长远的前途。我们的作者包括了全世界的华人,方面之广,大概已超过了上述那些前辈刊物,所介绍和讨论问题之广泛,大概也已超过。看情形,《明月》今后一定会愈来愈精彩。希望将来再刊登一些外国学人的中文作品或外文作品的中文译文,成为一份国际性的中国文化刊物,既有深度又能普及,那时才真正是“群星灿烂月华明”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报茶酒共和国/明报月刊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苗子//郑愁予//林文月//北岛//逯耀东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55289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0: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