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古代文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学术的经典性、教学的实用性为原则,收录近现代学人古典文学研究论文33篇,分为中国文学的传统、神话与历史、诗骚与比兴、诸子与散文、赋家之心、文学的自觉、乐府与五言、唐音宋调、文与道、词别是一家、戏曲与小说等十一章,以供大学生研究学习。每章前的导论综述文学史发展及文学研究概况,选文前的导言以提摄论文研究之精髓,而选文后的延伸阅读、问题与思考、研究实践,则意在培养与提升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研究能力。 目录 章 中国文学的传统 导论 选文 儒道两家思想在文学中的人格修养问题(徐复观) 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程千帆) 研究与思考 第二章 神话与历史 导论 选文 商周神话之分类(张光直) 《左传》叙事的倾向性(节选)(胡念贻) 试论司马迁的散文风格(节选)(苏仲翔) 研究与思考 第三章 《诗》《骚》与比兴 导论 选文 诗教(朱自清) 论屈原文学的比兴作风(游国恩) 研究与思考 第四章 诸子与散文 导论 选文 论读子之法(吕思勉) 庄子(闻一多) 研究与思考 第五章 赋家之心 导论 选文 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郭绍虞) 辞赋起源:从语言时代到文字时代的桥(万曼) 研究与思考 第六章 文学的自觉 导论 选文 魏晋文学思想述论(台静农) 从文学角度看《文选》所收齐梁应用文(曹道衡) 梁代文论三派述要(周勋初) 研究与思考 第七章 乐府与五言 导论 选文 略谈乐府诗的曲名本事与思想内容的关系(王运熙) 古诗十九首初探?前言(节选)(马茂元) 论“荒涂横古今”(王叔岷) 研究与思考 第八章 唐音宋调 导论 选文 李太白古体诗散论(顾随) 杜甫七律之演进的几个阶段(叶嘉莹) 论宋诗(缪钺) 论“同光体”(钱仲联) 研究与思考 第九章 文与道 导论 选文 杂论唐代古文运动(节选)(钱穆) 明代唐宋派古文四大家“以古文为时文”说(邝健行) 桐城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王气中) 研究与思考 第十章 词别是一家 导论 选文 论词的起源(唐圭璋潘君昭) 宋词发展的几个阶段(龙榆生) 研究与思考 第十一章 小说与戏曲 导论 选文 唐之传奇文(节选)(鲁迅)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余英时) 元剧之结构文章 (王国维) 南戏名称(钱南扬) 研究与思考 第十二章 域外汉籍 导论 选文 域外汉籍与中国文学研究(节选)(张伯伟) 陶渊明《归去来辞》与韩国汉文学(曹虹) 研究与思考 第十三章 文学与性别 导论 选文 闺塾师?前言(节选)(高彦颐) 张门才女?结语(节选)(曼素恩) 研究与思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文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结, 俞士玲等编 |
译者 | |
编者 | 许结//俞士玲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228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67 |
出版时间 | 2019-8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24 |
CIP核字 | 2019104396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9 |
宽 | 169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128.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