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激情与迷茫(精)/石康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石康,生于1968年。编剧,作家。大学在联大航天工程学院电子系读计算机软件专业,研究生在哈工大管理学院读技术经济专业。1993年写作至今,著有长篇小说《晃晃悠悠》、《支离破碎》、《一塌糊涂》、《在一起》、《激情与迷茫》、《心碎你好》、奋斗,随笔集《鸡一嘴鸭一嘴》。 本书即为其代表作之一。

内容推荐

  故事发生在1992年的北京。这一年,令赵宇记忆犹新,7月,带着工商管理与建筑双学位大学毕业,当然,还有一腔人手一份的青春热血,他被分配到一个建筑设计院,与其自由恋有的女朋友柳燕同时毕业,被分配到一个服装厂当设计助理,两人决定随波逐流,漂向小康。8月,他目睹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徐刚,一个总向他借钱,并不断狂叫着要发大财的人真的发了大财,看到徐刚开着锃亮奔驰车并挥舞着砖头一样大的手机来到他身边的时候,他大吃一惊,因为这种情况只在徐刚大醉后被强调过。……

试读章节

0

像所有电视连续剧一样,这个故事编造出来的。像很多假客观的小说一样,这个故事用的是第三人称。像一切虚构出的把戏一样,这个故事是不真实的。像一切哗众取宠的假创作一样,这个故事具有讨好读者的清晰意图。像所有此类空洞而无个性的作品一样,这个作品严重缺乏与它的篇幅所对应的思想价值。像所有商品一样,这个商品从开始制作就具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尝试让尽可能多的人喜欢它。像所有这类不惜一切代价只求赢利的产品一样,这个故事只求吸引人感动人。也像所有因考虑不周或技巧不足的失败之作一样,这个作品因为重重矛盾而归于失败。最后,也像所有失败之作一样,这部小说,这个电视剧,这个故事,这个商品,这个怪物,以它的平庸、无聊及缺乏独创性而与这个商品时代遥相呼应,彼此寒喧问好,当然,这是本部作品所抱的势利希望,或许同道之人有足够的宽容而能对此心照不宣。

作者在此还能说什么呢?他已对他的创作及动机饱含轻蔑之情,尽管他为了这部作品而倾尽全力,他让追求金钱之火在心中熊熊燃烧,并极力在内心以各种理由说服自己,使自己成为这个时代文化产业的一名合格技工,他一再对自己说,多数人都这样,而且并无不安,很多人甚至以此为荣,并且,如果不这样,便会无法生存下去,如果不这样,便无法取得今后继续创作的条件,如果不这样,就要放弃青年时期不可多得的人生享受,如果不这样——够了!总之,作者最后说服了自己——积极向上的堕落之情就是如此地富于魅力,它所展现的力量十分强大,心灵低贱粗俗如作者之人,犹豫再三,终无力抗拒。但作者出于虚荣心,仍要在此声明,他本人并非对此感到坦然,而是感到一种胡说八道之后的羞愧及不满——作者在此应表明他的态度——大众文化在个人身上一再取胜的原因,不仅由于大众文化在利益上的强大,还因为个人的弱软贪婪及个人信念的不完整——个体人生之艰难矛盾在此可见一斑。

作者深知,这种话对多数人多说无益,中庸之道之胜利一向是狡猾软弱之胜利,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实乃强者之专利,在相对主义成为普遍真理的人世间,势利之徒对权力名声利益的追逐及追随,令人感到伪中庸的黑暗力量——因为绝对的中庸是不行动的,一旦行动,就无法不偏不倚,以作者之见识,在世上只有一位采取中庸之道者,那就是万能而坐山观火之上帝,可惜无人向他请教过中庸之方法论。

沉沦就是沉沦,无论如何,认识沉沦总比自欺欺人更诚实,然而不幸的是,一旦有人敢说虚伪是万恶之源的时候,总能听到不自知的虚伪者的真诚嘲笑——大众麻木愚昧而不承认,小众无能无耻卑劣而伪善,无论向何方同流合污,作者都很不情愿,但作者又无法不行动,这种情况令作者感到特别特别的愤怒以及随之而来的郁闷及悲哀,以上篇幅,是与下面故事毫无关联地作者感叹,作者深信,放在此处,并非毫无意义。

1

故事发生在1992年,一个对很多人来讲记忆犹新的年份。

地点毫无疑问是北京,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物,无一例外,都是亲眼目睹自己与别人成长之人,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可交待的呢?

在一个冬天的深夜,北风吹着一个破烂酒吧,劣制的霓虹灯弯成的“梦幻”二字,在黑暗的空中闪着奇怪的光,灯下是酒吧入口,像坐落于城市的一切酒吧一样,里面总是有些奇奇怪怪的人,在这些人中,总会有些奇奇怪的事发生,所以没有人感到惊奇,更不会注意到,一摞钱被一只手沿着桌面推到另一只手边上,推过钱的人是赵宇,一个穿着正经的小青年,接钱的人是徐刚,装着不太正经的小青年。

徐刚已经喝得半醉,醉到那种仍能把钱数得丝毫不差的程度。  “赵宇,这是两百,我一共向你借了多少?”

“八百。”

“我会还你的。”

“没关系,我还有。”

徐刚拿出一个计算器:“我们现在喝酒喝了多少钱?”

赵宇:“三十八块。”

徐刚按动计算器:“你一个月工资是多少?”

赵宇不假思索地说:“三百八十六块四。”

徐刚:“再加上一千五百块年终奖,一年是多少?”

赵宇再次不假思索地说:“六千一百三十六块八。”

徐刚说:“每年涨百分之二十,明年是多少?”

赵宇说:“七千三百六十四块一毛六。”

徐刚说:“四舍五入一下,后年是多少?”

赵宇说:“八千八百三十七。”

徐刚:“五年以后是多少?”

赵宇想了想,泄气地说:“一万五千二百七十块。”

徐刚给赵宇看计算器,惊叹道:“完全正确!你还是小天才——可我问你,五年以后你二十八岁,柳燕要跟你结婚,你一年挣一万五千块,够吗?”

徐刚把计算器扔到赵宇面前。

赵宇看了一眼计算器数字,以验证自己心算正确,他抬起头,犹豫地说:“也许柳燕会觉得不够。”

徐刚说:“记着这笔账,计算器我得拿走,我知道你的记忆力,五年以后你也不会忘的——”

赵宇叹口气:“五年以后,五年以后我的脑子可能会烂在办公室里。”

徐刚向前探一下身:“辞职得了,出来跟我一起混算了——”

赵宇再次叹口气:“我再想想吧——要是下月再不分我课题——哎,你呢?你现在怎么样?”

徐刚把钱收起来:“总有一天,我会一只手拿着手机,一只手摇着奔驰车的钥匙来找你的——这话我说多少遍了?”

赵宇与徐刚碰了一杯:“那又怎么了?”

徐刚在把酒饮而之前,停了一下:“赵宇,我想让你看到——我不是一个普通人——妈的,我的自行车又让人偷走了,刚买了三天!”

赵宇喝尽杯中酒,欠了欠身,做出要站起来的样子:“算了,买辆旧车——我们走吧,明天我八点钟还要上班。”

徐刚放下空酒杯,拉了一下赵宇,提高声调:“别上班了,一天跟一天一个样,多没劲,跟我一起出来干吧?我这次是正正经经跟你说——”

赵宇拍了徐刚一下:“那样的话,就没有人借钱给你了——小姐——”赵宇向柜台方向招一下手,“结账!”

赵宇把瘪瘪的钱包扔到桌子上。

2

“梦幻”酒吧的门开了,就像被风吹开了一样,赵宇和徐刚依次出来,赵宇从兜里掏出自行车钥匙,去开停在门边的自行车。不远处,徐刚在街头招手叫出租。

赵宇开锁,跳上自行车,把手缩在袖子里,扶住摇摇晃晃的车把,他经过徐刚,把车刹住:“要不要我带你一段?”

徐刚摇摇头:“算了,我打车——用你借我的钱——是不是太奢侈了?你不会生气吧?”  赵宇笑了:“我不会生气,但后悔借钱给你——一路顺风,别把呼机丢车上。”

徐刚:“放心吧。”

赵宇:“那我走啦——”

徐刚点点头,赵宇骑着车走了。

赵宇骑了没多远,一辆出租车从他身边经过,徐刚从里面探出头来:“谢谢你啊——”

赵宇还没反应过来,出租车便扬长而去。

3

两个月以后。

就像某种司空见惯的上班仪式,赵宇像个老头一样,坐在一间办公室的办公桌前,手边是一杯茶,窗外阳光灿烂,室内很静,只有翻动书页与报纸的声音,赵宇抬起头来,目光沮丧而呆滞,似乎对自己将要这么混下去感到无奈,事实上,他每天如此,到这个建筑设计院来上班,刚来的年轻人不受重视,没有什么课题分给他,成天坐冷板凳,赵宇对建筑设计的一腔热情已渐渐被日复一日的上班所熄灭,他想有所作为,但没有机会,他不知道自己天天来干什么,一开始,他还看看专业书,研究各种流派的建筑,忽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似乎更爱看街头小报与美女画报,他手里拿着那些花花绿绿的垃圾,知道自己堕落了,但他对自己的新情趣爱莫能助,相反,他弄不清国家为了什么那么慷慨,竟出钱养着他这么一个年轻的闲人,比起在外面奔波的同学们,他感到成竹在胸,知道自己会像一只锣丝钉一样,锈在工作岗位上。

不远处是一个老头,一副老科技的样子,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赵宇知道,他胸无点墨,在这里混了一生,头发花白,穿着朴素,就要退休,但仍坚持每天上班,似乎坐在这里就比坐在家里要安心。

赵宇一页页地翻着一本印有美女的画报,尽管心中对美女有着种种议论,但却不知向谁谈,此时电话响了,老头接。

老头:“喂,我是——啊,等一下——”他转身向赵宇,“找你的——”

赵宇嘴里说着“谢谢啊张工”,一边去接电话。

老头用一种老人特有的幽默来表达他对年轻人的恶意:“是男的。”

赵宇接过电话:“喂,我是赵宇——徐刚啊——你怎么样?——噢——行,我正没事儿,马上下去——”

赵宇放下电话,对老头说:“我出去一下,要是头儿问,你就说我去图书馆了。”

老头抱着对开小差理解的态度说:“去吧——反正也没课题。”

赵宇放下电话,走出门去。

老头随手把赵宇丢下的美女画报抓了过去。

4

赵宇晃晃悠悠地走出研究所的大楼,来到不远处的一条长长的林荫路边,向路的一头张望。就像出现了某种奇迹,林荫路尽头,一辆崭新的奔驰轿车出现了,一直开到赵宇身边停下,赵宇从未想到自己与奔驰轿车会有何联系,因此看也没看,还在向前面张望,却听到车喇叭响了一声,他歪头一看,车门开了,一身崭新西装的徐刚从里面钻出来,一只手拿着在当时颇为流行的大砖头一样的手机,一只手摇着奔驰车的钥匙。

徐刚用夸张的声音喊道:“赵宇,是我!你看——还记得我对你说过什么吗?”  赵宇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他还是对徐刚笑了。

P1-5

序言

这套文集的目的在于,收集我出过的所有书,并比初版时更多地在其中展现出作品的原貌。能够有这样的运气,作为作者,我感到十分欣慰。在此,我对于编者与读者表示感谢。除此以外,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在我工作之时,常有一个美好但一厢情愿的个人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写下的不是一些令人羞愤的垃圾,而是能为人们的公共生活增添某种价值。不过,我无法肯定这一愿望是否能够实现,像所有作家一样,我把一切寄望于未来的时间。我想,如果我真是一名作家,而不是一个冒牌货的话,那么,也许我的作品能够为从我身边流逝而去的时间做一个有效的见证,尽管我目前对见证的意义仍然缺乏信心。我认为,每个人至少都是他自己生命的目击者,当他把亲眼所见的重要事实公之于众的时候,那么他便会成为一个个体生活的见证。在这里,我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这种见证未必缺乏价值,至少,我不认为它比那种以己度人的胡编乱造更加缺乏价值,或者比干脆没有留下话语更加缺乏价值。

我痛恨谎言与残酷,不仅因为谎言与残酷的强大,更因为它们给现实中的个人带来很坏的感受,也令公共生活受到极不健康的败坏,我相信这种败坏使人生平添迷雾,使人们之问的交往效率低下而恶意横生,使人们本来就平庸艰难的生活更加痛苦不堪。我认为,人类的重要伦理之一,就是尽力改进人性中的诸多弱点,使之更趋完善。但是,从何处着手呢?我想坦诚与富于同情心也许是个好起点,除此以外,目前我尚未想出更好的起点。

我认为,有价值的艺术,是那种见证并创造人生的艺术。艺术从审美与道德这两方面给人生注入新意,满足人们的好奇,慰藉人们的痛苦与无助,缓解人们的空虚焦虑与厌倦,令人更加了解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除此以外,艺术还能做些什么呢?

根据经验,我相信艺术能够为人生凭空增添美妙的幻想,令人轻松与愉悦,甚至能把人带入漫无边际的超然世界之中。但是,我更希望能通过艺术给人的心灵注入一种坚强的力量,使人具有一种倔强的愿意生活下去的勇气;使人冷静地面对生命的真相,即使那真相并不令人鼓舞;使人热情地探索生命的意义,即使那意义令人困惑;使人勇敢地计划与创造人类更为合理的存在,即使那存在缺少欢乐,单调乏味。有价值的艺术应为人类不停地注入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生而为人,即使是原因不明,结果不定,即使必须毁灭,也要抗争不息,绝不屈服,永不屈服!

石康

后记

我深信,文学更接近心灵,它是诚实的产物,除了诚实,它别无用处。真正的文学,与真正的人生一样,追问起来,是目的不明的。为什么写?为什么要捕捉心灵的颤动?类似这类问题,是说不清的。而一般性地编个故事却不一样,因为后者总是具有某种世俗目的,或逗人一笑,或引人注目,或为生计之类——比如我刚刚完成的这本书,编个故事,无论多么认真,那也不是文学,而是向社会提供一种娱乐。好的故事往往是一种严肃的娱乐,根据不同的趣味,人们需要好故事,当然,人们同样需要坏故事。总之,人们需要娱乐,娱乐对于人生是如此重要,人们通过娱乐忘记他们不想记住的事情,一些不快,一些烦恼,一些不祥的未来,总之,是一些不好的事情。更重要的原则是,人们试图通过娱乐,沉浸于生命之中,从而忘记生命以外的那个巨大的阴影。人们在娱乐中,自认为安全,他们远离危险地带,他们想为生而激动,而发出笑声,可惜,在我眼里,那仅仅是自我欺骗罢了,一部作品,若不是对真实的生命意义有新意的追问,便全无文学上的价值。而在此,我要提醒读者,这本书与文学无关,我写它是不得已而为之,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已预感到,写它实是一个错误,根据经验,这个错误,将会把我引向更大的错误,而改进这个错误的能力,我现在却仍不具备。在破罐破摔之前,我只是把这件事说出来,虽然没有人要求我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激情与迷茫(精)/石康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23065
开本 32开
页数 34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69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16
15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