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罗盘(精)
内容
作者简介
马蒂亚斯·埃纳尔(Mathias énard),法国作家和翻译家,一九七二年出生于法国中西部的尼奥尔市,曾求学于卢浮宫学院,而后在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学习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他曾长期在中东地区生活,直到二〇〇〇年定居于巴塞罗那,主持多份文化杂志;十年后,他到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教授阿拉伯语。自二〇〇三年出版处女作以来,他出版了九部小说作品,翻译了一部阿拉伯语作品和一部波斯语作品。二〇一五年,他的长篇小说《罗盘》荣获龚古尔文学奖,二〇一七年该书英译本入围国际布克奖短名单。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将这个世界及同样广袤的内心世界中成百
上千的故事、轶闻和知识编织在一起。这是怎样的一
本书啊!永不凋零,无可争辩。为文字内容提供养料
的渊博学识丝毫不令人感到窒息,恰恰相反,它激发
着文字的活力,凭借幽默与恰如其分的故事性,令人
仿佛在聆听它描述的音乐和诗歌。《罗盘》是一部关
于爱的伟大小说。
——法国《文学杂志》
《罗盘》是一部立意高远的小说,其恢宏的气势
令人着迷,引人入胜。渊博的学识不仅没有令叙事沉
闷,反而自然融入小说题材中,令情节闪耀出万千轶
事。对马蒂亚斯·埃纳尔来说,“东方主义”是一种
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像面具般遮掩着对自身的厌倦。
他这本开启文学回归季的小说是一部夺人眩晕的杰作

——法国《图书周刊》
埃纳尔的行文,句子堆叠.繁复至极……却如此
吸引人。但他的写作有更宏大的计划,这一点尤其值
得注意;在他的小说里,埃纳尔构建起一幅错综复杂
而饱含历史事件的东方图景,那是一直被误解的世界
另一边。
——美国《纽约客》
目录
《罗盘(精)》无目录
精彩页
我们是两个吸着鸦片的人,隔绝在各自的烟雾中,完全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孤独、互不了解地吸着,镜中是我们痛苦的脸,我们是一个冰冻的影像,时间赋予我们运动的幻象,一片雪花滑落在一团霜球上,没人注意到相互交错的复杂,我就是我客厅窗玻璃上凝结的那滴水珠,那颗滚动着的液态珍珠,既不知孕育它的水蒸气,也不知构成它的原子,但它即将融入其他分子,其他机体,融入到今晚维也纳上空低沉的云中:谁知道这滴水珠将流淌在哪个脖颈上,谁的皮肤上,哪条便道上,向哪条河流流去,而玻璃上映出的这张模糊的脸仅在此刻是我的脸,那只是幻象成百上千万种可能的轮廓中的一种——哟,下着毛毛雨,格鲁伯先生还在坚持遛狗,戴着一顶绿帽子,穿着他一成不变的雨衣;为躲避汽车飞溅的水花,他在便道上滑稽地蹦瓞:那条癞皮狗以为他要玩耍,于是跳向它的主人,却在自己肮脏的爪子扒到主人雨衣上那一刻挨了一巴掌,格鲁伯先生好不容易走到了马路边,准备过马路,他的身影被路灯拉长,好像一摊黑色水洼围绕在四周高大树木的影子海洋中,树影被波尔则朗加斯大街上的车灯撕碎,在潜入阿尔瑟格伦德的黑夜时格鲁伯先生看上去有些迟疑,就像我,舍不得中止对水珠、温度计和~趟趟驶向舍腾多尔电车的冥想。
存在是个痛苦的映像,一个鸦片吸食者的梦,夏赫兰姆·纳斯里演唱着鲁米的诗句,扎尔布鼓的顽固低音令我指端的窗玻璃像这打击乐器的鼓皮一样轻轻颤动,我本应继续阅读,而不是看着格鲁伯先生消失在雨中,听着伊朗歌手宛转的装饰音,他歌声的力量和音色足以令我们的众多男高音无地自容。我应该关上音乐,它让我无法集中精神;尽管已经看了十遍,我仍然无法看懂这个单行本中的神秘含义,就在今天我收到了这二十页,恐怖,冰冷的二十页,今天,一位饱含同情的医生可能命名了我的病,正式宣布我的身体罹患疾病,几乎如释重负地给我的症状印上了——死亡之吻——一个诊断,一个尚需确认的诊断,但与此同时应该开始治疗,他说道,并观察病情的演变,演变,是的,就是这样,凝视着一滴水逐渐消失,然后在浩渺的宇宙中重新组合。
没有偶然,一切都是关联的,莎拉会这样说,为什么我恰恰在今天收到了邮寄过来的这篇文章,一个旧式的单行本,用纸和订书钉装订而成,而不是附在“收信愉快”祝词信息上的一个PDF文档,一个本可以写几句近况的电子邮件,解释一下她身在何处,她写信的这个砂拉越是个什么地方,根据地图册的标注,那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在婆罗洲的西北部,距离文莱及其富有的苏丹不远,对我而言好像距离德彪西和布里顿的甘美兰也不远——但文章的内容却与他们毫无交集;没有音乐,除非把它看作是一首长长的挽歌;密密麻麻的二十页纸发表在《表象》的九月刊上,她已经多次为加州大学的这一精美期刊撰文。单行本的扉页上有一句简短的献辞,没有注解,“给你,亲爱的弗兰兹,热情地拥抱你,莎拉”,投寄日期是十一月十七日,也就是说两周以前——一封信从马来西亚寄到奥地利还需要两周时间,也许邮票没贴够,她本可以加上一张明信片却没有这么做,这意味着什么,我翻找出了她在我公寓留下的所有遗迹,她的文章、两本书、几张照片,甚至还有她博士论文的一个版本,用红色施维泰封皮装订的打印文本,厚厚的两卷,每卷三公斤:
“生活中有一些创伤,就像麻风病,在孤独中啃噬着灵魂。”伊朗人萨迪克-赫达亚特在他的小说《盲枭》的开头这样写道——这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小个子男人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正是这样的一个创伤让他打开了他位于巴黎尚皮奥内大街公寓的煤气,那是一个被孤独笼罩的夜晚,一个四月的夜晚,远离伊朗,陪伴着他的可能只有几篇海亚姆的诗和一瓶阴郁的干邑白兰地,或者一块鸦片饼,或者也许什么也没有,除了他仍保有的几篇文稿,后者也被他一并带入了煤气的虚无中。
不知道他是否留下了遗书,或者除他的小说《盲枭》以外的某个信息,这部早已完成的小说在他去世两年后为他赢得了法国文化界的推崇,他们在此之前从没读到过任何伊朗的东西:编辑何塞·考尔提在出版《盲枭》之前才刚出版了《沙岸风云》;朱利安·格拉克在尚皮奥内大街的煤气刚刚发挥效力的一九五一年开始成名,他说《沙岸风云》是讲述“所有高贵的腐朽物”的小说,就像那些刚刚在酒和煤气的以太中将赫达亚特啃噬殆尽的东西。安德烈·布勒东公开支持这两个人和他们的著作,可惜这一切来得太晚,无法将赫达亚特从他的创伤中拯救出来,假如他当初是可以拯救的话,假如他的伤痛并不是无药可医的话。
P3-6
导语
本书是一本长篇小说,荣获2015年度龚古尔文学家奖,一部博学而又诗意的鸿篇巨制,堪称萨义德《东方学》小说版!
本书是一部立意高远的小说,其恢宏的气势令人着迷,引人入胜。渊博的学识不仅没有令叙事沉闷,反而自然融入小说题材中,令情节闪耀出万千轶事。
内容推荐
夜幕降临维也纳,降临到弗兰茨·李特尔的房间,这位迷恋东方的音乐学家徒劳地搜寻着睡意而无从入眠,他在梦想与回忆、忧郁与狂热之间漂流,回顾他的生活,他遇见的人,以及多次远离奥地利的旅居:伊斯坦布尔、阿勒颇、大马士革、巴尔米拉、德黑兰……同时也思恋着他那位捉摸不定的理想恋人——法国女学者莎拉,而她着迷于追索西方历险者、诗人、作家、艺术家在遥远东方的足迹,渐行渐远……由此展开了一幅东西方文学艺术互相影响、交汇的宏丽图景。
形形色色的“东方学家”形塑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而真实的东方至今仍处于战火和纷乱之中。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在昨天与明天之间,就像在弗兰茨与莎拉之间,作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他者”,总在互相寻找着、探究着,而那指明方向的罗盘又在哪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罗盘(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马蒂亚斯·埃纳尔
译者 译者:安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70654
开本 32开
页数 49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12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20
CIP核字 2019033976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7
143
2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