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下居民/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童心总是相通的,儿童文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学。儿童文学的终极目标在于为人类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文学的力量与美丽是滋润亿万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甘露,是导引人性向善、生命向上的灯火。愿这套《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集中了全球儿童文学大师们的智慧和心血,集中了把最美的东西奉献给下一代的人类美好愿景的书系,带给亿万少年儿童和读者朋友阅读的乐趣、情趣与理趣,愿你们的青春和生命更加美丽,更有力量。

本书是该系列中的一本,阿纳托利·波戈列里斯基的《地下居民》又名《黑母鸡》,是一部创作于很久以前的童话,第一次出版是1829年。

内容推荐

《地下居民》又名《黑母鸡》,是一部创作于很久以前的童话,第一次出版是1829年,也就是180年前。故事充满幻想、情节离奇。让人想起英国玛丽·诺顿的《地板下的小人》。作者阿纳托利.波戈列里斯基是当时俄罗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人,是普希金的同代人、文学战友和朋友。《地下居民》是他写给十岁的侄子阿廖沙的,这个阿廖沙日后成为了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

《地下居民》作者阿纳托利·波戈列里斯基用令人赞叹的艺术手段将真实生活与幻想结合在一起.出色地描绘了彼得堡和当时的日常生活,并鲜明地刻画了神奇的地下王国。难怪托尔斯泰如此热爱它,把它列为童年时代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目之一。并把它与勇士赞歌、民间故事以及普希金的诗相提并论。

《我在乌克兰的夜晚》说理性强,一个个故事形成糖葫芦串.故事叙述氛围有些惊悚,故事本身也怪异诡秘。但在这些故事中,阿纳托利和同名人都在告诉我们人性中那些关的一面——真诚、善良、友好和爱。

目录

地下居民

我在乌克兰的夜晚

第1章 第一个夜晚

第2章 第二个夜晚

第3章 第三个夜晚

第4章 第四个夜晚

第5章 第五个夜晚

第6章 第六个夜晚

阅读指导

试读章节

大概四十多年前吧,在彼得堡瓦西里耶夫岛的第一大道上,住着一位男子寄宿学校的房东。可能,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对那里记忆犹新,尽管当年寄宿学校的房子早已被新的建筑物所取代,和以前一点也不一样了。当时我们的彼得堡还远不及现在的样子,却也已经因自己的美丽而享誉全欧洲了。那时瓦西里耶夫岛的大街上还没有郁郁葱葱的宜人林荫,也没有现在这样整齐平整的人行道。人行道上铺的是腐烂木头钉成的踏板,伊萨基耶夫桥既窄又洼,完全找不到现在的影子——总之呢,那时的彼得堡和现在是大不一样的。可以说,与人相比,城市有一种优势: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市有时会越变越美。可咱们现在先不说这个,有可能的话,下一次我专门来给大家详细讲讲我生活那个年代的彼得堡和现在相比所发生的变化吧。现在我们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四十多年前位于瓦西里耶夫岛第一大道上的那所寄宿学校吧。

我们现在找不到的那幢房子,那是一座有着荷兰砖顶的两层小楼房。小楼的台阶是木质的,一直伸到街上。从一楼前厅伸向二楼的楼梯相当逼仄。楼上有八九个房间,一边住着房东,一边是学生们的教室。一楼前厅的右侧是孩子们的公共寝室或者说是卧室,左侧住着两个百岁的荷兰老太婆,她们两位都亲眼见过彼得大帝,甚至还和他聊过几句呢。

在寄宿学校这三四十个孩子中,有一个叫阿廖沙的小男孩,那时候他还不到十岁。他的爸爸妈妈都住在离学校很远很远的地方,父母大约是两年前把他送到这所寄宿学校的,预付了几年的学费后他们就回家了。阿廖沙是个聪明又可爱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好,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他。尽管如此,他在学校里还是会经常感到无聊,有时甚至还有点忧郁,特别是在刚离开爸爸妈妈的那段日子里。可后来阿廖沙慢慢适应了学校的环境,尤其是和同学们一起玩时,他甚至觉得学校要比家里有趣多了。

一般来说,上课的日子对阿廖沙来说是过得快乐又开心,可一旦礼拜六来临,所有同学都急匆匆地赶回家找父母时,阿廖沙心里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到了节假日他就整日一个人待着,唯一的乐趣就是老师准许他从学校不大的图书室里自己拿书看。那个时期骑士文学和魔幻小说相当盛行,阿廖沙常去的那间图书室里的大部分书也正是此类。

这样一来,年仅十岁的阿廖沙就对骑士们的丰功伟绩十分向往,至少对小说里所描绘的那些故事了如指掌。在漫长的冬夜里,每一个节假日,尤其是在寒暑假,当他和同学们好长时间没有见面,常常一个人整日呆坐在学校时,阿廖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幻想回到那很久以前的古代,想象徜徉在骑士们的城堡里,在古老的遗迹里,在那荫翳浓密的树林中。

哦,还忘了告诉大家,这房子还有一个相当宽敞的院子,这个院子有一道用驳船上拆下来的旧木板制成的围墙,围墙外面有一条小巷,通向小巷的大门和偏门总是锁着的。因此阿廖沙从来没能来到小巷里,可是这小巷激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每次休息时间,当他可以到院子里玩耍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向围墙,踮起脚尖,朝围墙上密密麻麻的小洞使劲往外看。阿廖沙不知道,从前驳船是用木钉钉出来的,这些小洞就是船板上的木钉眼儿。他觉得,这些小洞是某个善良的仙女特意为他凿的。他一直等待着,有一天这位仙女会来到小巷里,通过小孔给他送来玩具、护身符或是很久都没消息的爸爸妈妈写来的信。但是,让阿廖沙丧气的是,连一个貌似仙女的人都不曾出现过。

阿廖沙的另一项重要事情就是喂围墙旁边鸡棚里的一群鸡了,这帮小家伙一天到晚在院子里跑啊,玩啊。阿廖沙很快就和它们混熟了,还给它们都取了名字,帮它们拉架,有时为了惩罚那些肇事者,阿廖沙还会一连几天不给它们吃从饭桌上弄来的面包渣。在这群鸡中他最喜欢那只头上长着一撮毛的黑色小母鸡了,阿廖沙给它起名叫切尔努什卡。切尔努什卡对待阿廖沙也比别的小鸡对他亲近些,有时还温顺地让他抚摸,所以阿廖沙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给它。切尔努什卡性情安静,不怎么和别的小鸡玩,相比之下,看上去它似乎更喜欢和阿廖沙在一起。

寒假里的一天,天气晴朗,异常温暖,阿廖沙获准到院子里玩耍。这一天老师和他妻子两人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要宴请某个中专学校的校长,而早在前一天,他们就已经从早忙到晚:把房子清扫了个遍,还把红木桌子、抽屉柜擦干净打上蜡。老师亲自上街采购了一大堆食品:阿尔汉格尔斯克白牛犊肉、大号火腿和基辅果酱。阿廖沙也加人到准备工作中,被派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用来摆放火腿的白纸上刻出漂亮的网格,还给特意购置的六只灯烛上贴上美丽的剪纸。那天一大早理发师就来了,他先在老师的头上施展技艺:打成卷儿、弄蓬松、编辫子,然后是老师的妻子,先在她的卷发上涂上发油.擦上香粉,接着又在她的头上插满五颜六色的鲜花,她的头简直成了一座花房。理发师还相当娴熟地把两枚学生家长以前送给教师的钻石戒指镶嵌在她的头上,这两枚钻戒在花朵中闪闪发光。拾掇完头发后,她披上穿坏了的旧斗篷,开始干活。为了不弄坏发型,她可是万分小心。因此她连厨房都不敢进了,只是站在门口给女厨子发号施令,必要的时候派丈夫进去,他的头发毕竟还没有做得像她那么高。

大家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早把咱们的阿廖沙忘在了脑后,他也正好趁机在院子里自由自在地玩了起来。像往常一样,他先来到了木围墙边,朝小洞里看了很久,可这天小巷里一个人都没有,他叹了口气,朝自己心爱的小鸡走去。可还没来得及在木桩上坐稳,招呼它们过来。就突然看到了女厨子拿着把大刀站在了自己身旁。阿廖沙从来都没喜欢过这位脾气暴躁爱吵架的女厨子。自从发现原来她就是小鸡与日俱减的原因,更是对她厌恶有加。有一天,他不经意间在厨房看到了自己非常喜爱的一只小公鸡,手脚被绑,倒挂在墙上,顿时觉得女厨子真的是可怕恶毒。现在,看到她拿着屠宰刀,阿廖沙立即就猜到她要干什么了。面对自己即将受难的朋友们,自己却束手无策,阿廖沙真是难过极了,只好跳起来远远跑开了。

“阿廖沙,阿廖沙,快来帮我逮小鸡!”女厨子嚷道。

可阿廖沙听到后跑得更起劲了,他躲在了鸡窝后面的围墙旁,泪珠不知不觉地一颗接着一颗从眼睛里滚了出来,吧嗒吧嗒地掉在地上。P1-5

序言

今日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新媒体文化——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视、电影、博客、播客、手机、音像、网络游戏、数码照片等,虽然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便,但阅读却依然显得重要。时光雕刻经典,阅读塑造人生。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尤其是经典文学的阅读。

人们需要文学,如同在生存中需要新鲜的空气和清澈的甘泉。我们相信文学的力量与美丽,如同我们相信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德国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这样描述文学的美丽:文学是这样一种景观,它在大地与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中国文学家鲁迅对文学的理解更为透彻,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文学是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是的,文学正是给我们生命以力量和美丽的瑰宝,是永远照耀我们精神领空的灯火。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需要力量、美丽与灯火,在于人类的本真生存方式总是要寻求诗意的栖居。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以下简称《典藏书系》)正是守望我们精神生命诗意栖居的绿洲与灯火。《典藏书系》邀请了国际儿童文学界顶级专家学者,以及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等组织的负责人,共同来选择、推荐、鉴别世界各地的一流儿童文学精品;同时又由国内资深翻译,共同来翻译、鉴赏、导读世界各地的一流儿童文学力作。我们试图以有别于其他外国儿童文学译介丛书的新格局、新品质、新体例,为广大少年儿童和读者朋友提供一个走进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的全新视野。

根据新世纪全球儿童文学的发展走向与阅读趋势,《典藏书系》首先关注那些获得过国际性儿童文学大奖的作品,这包括国际安徒生奖、组伯瑞奖、卡耐基奖等。国际大奖是一个重要的评价尺度,是界定作品质量的一种跨文化国际认同。同时,《典藏书系》也将目光对准时代性、先锋性、可读性很强的“现代经典”。当然,《典藏书系》自然也将收入那些历久弥新的传统经典。我们希望,通过国际大奖、现代经典、传统经典的有机整合,真正呈现出一个具有经典性、丰富性、包容性、时代性的全球儿童文学大格局、大视野,在充分享受包括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幻想文学等不同体裁,博爱、成长、自然、幻想等不同艺术母题,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不同语种译本的深度阅读体验中,寻找到契合本心的诗意栖居,实现与世界儿童文学大师们跨越时空的心灵际会,鼓舞精神生命昂立向上。在这个意义上,提供经典、解析经典、建立自己的经典体系是我们最大的愿景。

童心总是相通的,儿童文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学。儿童文学的终极目标在于为人类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文学的力量与美丽是滋润亿万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甘露,是导引人性向善、生命向上的灯火。愿这套集中了全球儿童文学大师们的智慧和心血,集中了把最美的东西奉献给下一代的人类美好愿景的书系,带给亿万少年儿童和读者朋友阅读的乐趣、情趣与理趣,愿你们的青春和生命更加美丽,更有力量。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顾问委员会

2007年9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下居民/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阿纳托利·波戈列里斯基
译者 刘光淮//黄苏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857231
开本 32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88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6: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