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足迹 |
内容 | 内容推荐 《足迹:政法五院重建记忆》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与纪念,更重要的是研究我们在历史转折时期所思、所想、所为,再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法院校从复建到发展、振兴的历史。 目录 目录法大篇从小月河到军都山下部分中国法学教育四十年第二部分钱端升: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开拓者江平:为法治奋斗的传奇人生陈光中:改革开放造就了我的学术人生应松年的法治人生张晋藩:办教育就是要出人才为学生点亮心中明灯——专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一位以比较法学为生活方式的单纯学人——潘汉典和他的“法学之路”王名扬:名扬天下三四部第三部分从小月河到军都山凡我在处,即是法大“四型人才”导向的“四跨”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第四部分法大大事记(1978~218年)华政篇在圣约翰校址中重生华政初建岁月如歌芳草地红砖墙华政园里竞芳菲忆往昔华政情缘雄关漫道从头越筑人才培养之基固内生发展之本党史大事记中南篇中原法苑独领风骚章老校长回忆录第二章恢复重建与发展历程节法学教育的观念与路径第二节法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第三节产学研协同发展第四节法学学科的国际化第三章中南大的精神节筚路蓝缕:法学教育的先行者第二节法学理论专业退休老教授访谈第三节严谨治学繁荣民商新纪元力促改革奏响实践主旋律第四节整合学术资源打造中南智库努力为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一流贡献第四章办学特色和未来展望节探索中南特色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第二节基于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视野下的法学分层分类教育研究第三节法学分层分类教育研究及其实践探索第五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事记西政篇歌乐山下的“红岩精神”章红色基因与恢复重建节始于革大,命名西政,十年浩劫,丹心护校(195~1976)第二节克服万难,恢复办学,建设国家重点院校(1978~1982)第二章现任校长的观念与实践节法学教育的观念与路径第二节法学教师队伍建设第三节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第四节法学教育的产学研合作第五节法学人才的国际化第六节法律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第三章付校长眼中的“西政精神”第四章学校大事记西法大篇千年古都彰显历史潮流老校长与历史中的西北政法王云:献身高等教育事业的革命老人“科研为教学服务”:穆镇汉教授谈学校历史把法理的知识原本地教给学生——王天木教授访谈录服务国家重大特殊需求——贾宇教授谈西北政法大学法学教育老教授与“西法大”精神赵建学:两校的回顾复校的艰辛严存生:“西法大”精神感言郭志琦传略向道位:教书育人终向所感马朱炎教授访谈录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方克勤教授访谈录杨永华教授访谈录民法的教育家:寇志新教授学术访谈王俊教授学术评传:“西法大”经济法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刘振江教授访谈记:复校时个教授国际私法的老师问渠哪得清如许——裴苍龄先生访谈记:首开证据学先河的拓耕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杨宗科:自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奋力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党史大事记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足迹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律出版社编辑委员会编 |
译者 | |
编者 | 法律出版社编辑委员会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9035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9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98000 |
出版时间 | 2019-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608 |
CIP核字 | 2018296878 |
中图分类号 | D929.7 |
丛书名 | |
印张 | 5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4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390.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