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交网络、移动互联为特征的数字革命正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80后”新生代进入工作岗位,他们对科技有不同于老一代职场人士的需求;企业走向全球化,员工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面对以上种种变化,企业领导者应如何更好地在新的科技环境和社会环境下领导年轻一代员工去共创奇迹?又该如何培养将成为未来领导者的他们?
来自中国、芬兰、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多位不同背景的领导者佩卡·维嘉凯南和马克·穆勒-艾伯斯坦等共同参与《数字时代的领导力》的写作,贡献他们关于“数字时代领导力”的闪光智慧和观点。本书优秀的专家团队倾力合作、跨国界互联,本身就是对“数字时代领导力”很好的诠释。
在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数字革命中,透明化、网络化、公开化和分享成为领导力文化的核心。出生于1985年后的年青一代(数字牛仔)是这场变革的推动者,作为他们的领导者,如何充分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从而更有效地领导,并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新一代领导者,正是《数字时代的领导力》的主题。在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数字革命及数字牛仔的力量表现得尤为明显,《数字时代的领导力》专门做了讲述。《数字时代的领导力》作者佩卡·维嘉凯南和马克·穆勒-艾伯斯坦以多年的领导者和创业者的工作经历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为我们展示如何在数字时代做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第1章 恐惧意味着失败
小时候,哥哥对摩托车越野赛很着迷,No Fear(No Fear是一项摩托车越野赛的品牌。——译者注)是他最喜欢的摩托车越野赛之一。我和哥哥住一个房间,每天晚上都看着墙上的No Fear海报人日民。这张海报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当考虑写本书时,觉得No Fear恰好体现了我想分享的认识和体验。这一理念与领导力有着很深的联系,于是用No Fear作为本书书名(此处作者指原书书名。——译者注)。
令人沮丧的是,恐惧会扼杀创新,至少在欧洲的企业界是这样的。企业管理者似乎都惧怕失败,这严重阻碍了他们及其组织的发展。考虑到欧洲大陆伟大的创新史,更令人沮丧。欧洲拥有支持创新的资本,全球化为欧洲提供了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廉价的人力资源,欧洲拥看高度发达的教育系统,支持网络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支持。总之,整个社会都非常民主、透明,没有太多的腐败阻碍发展。那为什么还总是面临落后的危险呢?
提到企业管理者的恐惧,有人可能会觉得我太天真。现在看一下本书的写作团队在分析他们所在的公司及其顾客时得出的结论吧。
所有的企业必须成为专家组织才能成功。如果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就意味着即便最简单的采矿企业,也不能仅依靠采掘和处理更多的矿石为其所有者带来大量收入了。相反,这一企业需要快速地收集和传播所有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想法,这样可能对下一年的工作有影响的新想法就不会被忽视了。
不能像领导工业组织那样去领导专家组织。管理者已经不能再享受高度发达的生产工序的庇佑了。即便为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设立规章制度,也不会产生多大成效。当符合领导层的要求时,杰出的个人会得到其应得的奖励,不过却没有成功地把个人成绩转变成全球性的成功。
电玩一代(1985年之后出生的职场人士)在未来几年会带来能够创造无数财富的创新。几乎所有管理者都承认他首要的任务就是将电玩一代融入组织中。电玩一代的语言、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背景与管理者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或90年代所经历的一切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很容易对电玩一代做出错误的判断。表面看来,他们是一群特立独行的个人主义者和在线游戏者。从管理角度讲,这一结论是严重错误的,因为共同项目的联网和协作促使这些人拥有出色的表现。
领导电玩一代需要集体精神、真诚和身先士卒。领导者不能再站在山顶上对下面艰苦作战的士兵喊话:“喂,战士们,是我,你们勇敢的领导者!非常感激你们所做的一切。你们还要加把劲……不管发生什么……”领导者应该上前线——作为传达者、协调者和责任人。
如果这4个结论中有一个是符合事实的,就说明管理者已经被毫不客气地抛出了舒适地带。写作本书的目的就在于让管理者思考如何适应新的环境,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以及如何为我们领导的新型人才和组织创造价值。
几年前,在飞越太平洋的飞机上,我感到烦躁不安。难以人眠的我打开视频播放器,播放器正在播放一部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电影。就在那时,我的想法逐渐成形,并形成一个更大的画面。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我查阅与之相关的资料,从各个角度研究这位征服者的传奇人生。我并没有特别深入地研究与之相关的所有历史,但发现亚历山大的生活经历与我们研究的理论有很多有趣的相似点。
亚历山大是一位傲慢的贵族。根据记载,他并不惧怕强大的敌人。那个时代的人可能觉得他太傲慢、胆大妄为。如果亚历山大不是那样的性格,也许能够很容易地登上本来就属于他的王位,然后花一生的时间去解决与邻国的边境小冲突,并去玩所有宫廷都少不了的政治游戏。不过亚历山大没有这样做,他想征服已知的世界。
世界史上不乏傲慢的征服者。亚历山大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身先士卒,这使他成为传奇人物。不过这还不够,他想亲自领导最有可能被消灭的骑兵队,同时他具有最具决定性的战略影响力。亚历山大之所以能够在战争中做出出奇制胜的战略决定,是因为他就在现场,他需要亲身实践自己的决策。他能够看到士兵的表情,并能够使用自己高度发达的情境意识在必要时对决策做出调整。
究竟亚历山大传奇的哪些部分是符合史实的,哪些部分是由后人撰写的,这并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关键之处在于,在一个专家组织中,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坚守在战斗的第一线——在军队中、在顾客中、在竞争中。与亚历山大,一样,领导者必须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准备接受同样的袭击。当你把这一任务委派给别人时,军队就会紧张,顾客会开始寻找其他的服务商,竞争对手会意识到他们又有了一张王牌。
在很多优秀的组织中,保护现状已经成为主要的激励和奖励手段。与可以预见的核心业务的中期结果和组织的长期健康相比,对那些领导者来讲,承受风险和失败更令人恐惧。只有敢于适度冒险,扩展新的疆域并利用新的机会,这样的组织才能处于领先地位。他们需要不惧怕失败的领导者。
P1-3
社交网络、移动互联、云计算……这些已经成为当今数字时代的关键词。数字革命来势汹涌,它要求企业、领导者、个人做出改变,迎接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是全球的发展趋势,而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核心发展力量之一,其在数字革命中的表现不容忽视。
网络化、公开化、透明化是数字环境下对个人、企业及其他任何组织的要求。80后进入工作岗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对工作环境有更多的柔性需求,他们以结果为导向,不喜欢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希望能随时随地工作,只要他们的状态足够好。他们重视工作,同时也关注生活品质。相应地,他们要求企业及企业的领导者能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柔性工作环境,为他们提供灵活的工作方式和工具。领导者该如何适应变革,更好地领导新一代的年轻人?你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精彩的回答。
《数字时代的领导力》的出版非常及时,它很好地回答许多领导者正面临的难题。本书原作者佩卡先生富于激情,他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双重背景,以及他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数字牛仔”的共同工作经历,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字时代领导者需要做出的改变。本书还包含了来自中国、俄罗斯、芬兰、美国等国家的杰出人才所写的自己关于数字时代领导力的感受,他们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代表了新一代人的声音。在翻译中,我也受益匪浅。
本书共8章,其中第1章、第2章、第3章和第6章由钟淑珍翻译,第4章由王聪、钟淑珍翻译,第5章由杨雷翻译,第7章和第8章由王典娇、赵晓温翻译。在翻译中,虽然我们尽力用顺畅的语言准确地呈现原著意思,但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译者
2011年8月于北京
我们努力在本书中提供更多的知识、观点及一些发展建议来支持作者的主要论点,而实践还要靠你自己。相信你在这场“战争”中能积极探索,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我们相信,作为现在和未来的领导者,你必须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成为电玩一代的亚历山大大帝。作为领导者,在你对主管进行培训时,应告知他们每项资源都是独特的;作为一位专家,你应该让领导者知道你的想法和改进建议,即使他们觉得没时间听或他们太自负不愿意学习新东西。
在这里,我们要忠心地感谢所有为本书做出贡献的人,尤其是感谢那些让我们有机会和他们共事的数字牛仔们。他们毫不吝啬地与我们分享知识,并激励我们前进。从他们身上,我们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经历过这些以后,当我们再遇到新事物时,快速地去学习及无所畏惧的心态使其成为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