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卫星充放电效应基础理论
内容
作者简介
 
目录
章 充放电效应的基本概念 001
1.1 卫星充放电的概念 003
1.1.1 充放电的相关基本概念 003
1.1.2 充放电过程的影响因素 011
1.2 卫星充放电效应的危害及造成的故障 013
第2章 典型的空间充电环境及模型 019
2.1 磁层等离子体环境 021
2.1.1 磁层等离子体 022
2.1.2 GEO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监测数据 026
2.1.3 国内外航天器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地球同步轨道等离子体环境参数 036
2.2 地球辐射带高能电子环境 040
2.2.1 地球辐射带 041
2.2.2 内辐射带 045
2.2.3 外辐射带 046
2.2.4 辐射带高能带电粒子环境模型 048
2.3 电离层等离子体环境 057
2.3.1 D层 058
2.3.2 E层 059
2.3.3 F1层 059
2.3.4 F2层 059
2.4 极光沉降电子环境 064
2.4.1 极轨环境的特点 064
2.4.2 极光沉降电子模型 068
2.5 太阳风 073
2.6 银河宇宙线(GCR)太阳宇宙线(SCR)高能质子 086
2.6.1 银河宇宙线(GCR) 086
2.6.2 太阳宇宙线(SCG) 088
第3章 与充放电相关的材料特性 095
3.1 二次电子 096
3.1.1 二次电子发射理论 096
3.1.2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100
3.2 背散射电子 107
3.2.1 背散射电子理论 108
3.2.2 背散射电子发射系数 112
3.3 光电子 114
3.3.1 光电发射理论 114
3.3.2 光电子发射系数 115
3.4 材料的电导率 118
3.4.1 介质材料电导的微观机理 118
3.4.2 介质材料电导的宏观特性 131
3.5 材料的介电常数 134
第4章 表面充电模型 139
4.1 电流收集理论 140
4.1.1 朗缪尔探针 140
4.1.2 空间带电粒子的轨道限制理论 141
4.1.3 柴尔德-朗缪尔空间电荷限制理论 142
4.1.4 不同形状表面电流收集 143
4.1.5 玻耳兹曼排斥电流 144
4.2 充电电流平衡的表面充电模型 146
4.2.1 表面充电的电流平衡方程模型 146
4.2.2 带电的面积效应 151
4.2.3 势垒效应 153
4.3 低轨道太阳电池阵诱发的绝对充电 158
4.3.1 低轨道太阳电池阵诱发的绝对充电 158
4.3.2 低轨道太阳电池阵电流收集增强效应 163
4.4 尾区带电 167
4.5 电推进诱发的充放电 175
4.6 多体相互作用带电 180
4.7 感生充电 184
第5章 介质内部充电模型 187
5.1 高能带电粒子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 188
5.1.1 材料中高能粒子的穿透特性 188
5.1.2 高能电子辐射下的电荷沉积及电荷输运模型 191
5.1.3 材料中的电荷沉积与能量沉积分布 193
5.2 材料辐射诱导电导率模型 197
5.2.1 高能电子辐照下的介质辐射诱导电导特性 198
5.2.2 强场作用下电介质材料的非线性电导机理与模型 208
5.3 介质内部充电模型及特性 210
第6章 卫星空间放电机理 215
6.1 放电击穿的基本理论 216
6.1.1 汤生放电理论 216
6.1.2 流注放电理论 219
6.1.3 固体击穿理论 229
6.2 典型的空间静电放电的类型及电荷转移模式 243
6.2.1 空间静电放电的类型 243
6.2.2 空间静电放电的电荷转移模式 244
6.3 表面击穿放电 245
6.3.1 真空沿面闪络放电 245
6.3.2 介质材料组合放电 247
6.3.3 金属-介质结构材料放电 251
6.3.4 表面放电的一些规律 253
6.4 介质深层带电击穿 255
6.4.1 高电场雪崩电离 255
6.4.2 Mott转变 256
6.4.3 Poole-Frankel强电场效应 257
6.4.4 齐纳击穿 258
6.4.5 放电电流估算 259
第7章 高压大功率部件充放电机理 261
7.1 高压太阳电池的二次放电机理 263
7.1.1 LEO轨道高压太阳电池阵充放电过程 264
7.1.2 GEO轨道高压太阳电池阵充放电过程 271
7.1.3 高压太阳电池阵二次放电模式 275
7.2 高压大功率部件内带电机理 282
7.2.1 高工作电压与高能电子共同作用下的介质内部电场分布 282
7.2.2 高能电子辐射下SADA部件内部充电特性 287
第8章 流星体撞击诱发的卫星充放电问题 299
8.1 流星体的基本概念及速度 300
8.2 流星体诱发的卫星带电问题 303
参考文献 310
索引 314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卫星充放电效应的相关理论,包括与卫星充放电相关的空间环境、材料特性、充放电机理过程等内容。全书共分8章,第1章介绍了充放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及危害;第2、3章介绍了与充放电相关的空间环境模型及材料特性;第4、5章分别讨论了表面充电模型和介质内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卫星充放电效应基础理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生胜[等]编
译者
编者 杨生胜//秦晓刚//李得天//汤道坦//史亮等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268264
开本 24cm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9千字
出版时间 2019-03-01
首版时间 2019-03-01
印刷时间 2019-03-01
正文语种 CHI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航天领域的工程技术及研究人员使用参考,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图书小类
重量 658
CIP核字 2019041790
中图分类号 V474.2
丛书名 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丛书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79.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