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吴文俊的数学史业绩
内容
内容推荐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嘉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1949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2001年2月,获2000年度国家优选科学技术奖。吴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本书主要集结有关吴文俊院士研究业绩相关的研究论文和讲话稿等整理而成。
目录
上编 论吴文俊的数学史业绩
李文林:论吴文俊院士的数学史遗产
骆祖英:吴文俊与中国数学史研究
曲安京:中国数学史研究范式的转换
曲安京:再谈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两次运动
徐泽林:和算成就对吴文俊中算史观的诠释
胡作玄:吴文俊――从拓扑学到数学机械化
延斯·霍伊鲁普(Jens Hoyrup):关于优先、错误和正确――高德纳、“高德纳”、吴文俊,以及算法
傅海伦:数学机械化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郭书春:中国传统数学与数学机械化
纪志刚:吴文俊与数学机械化
李文林:丝路精神 光耀千秋
郭世荣:“吴文俊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与数学史研究
纪志刚:吴文俊“丝路精神”及其对中外数学交流研究的意义
郭世荣:吴文俊院士与我国高校数学史研究
罗见今:吴文俊院士关心珠算事业的发展
张奠宙,方均斌:研究吴文俊先生的数学教育思想
胡作玄:吴文俊工作的历史分析
邓明立,王涛:吴文俊早期与惠特尼的学术渊源
陈克胜:“拓扑地震”:吴文俊对拓扑学发展的影响
郭金海: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评奖吴文俊折桂始末
王渝生:吴文俊:从寓理于算到机器证明
郝新鸿:库恩与吴文俊:反辉格史观的比较研究
郝新鸿:吴文俊数学史研究方法论及启示
李涛: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启示――以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研究为例
下编 对吴文俊院士的访谈、回忆与追思
李文林,罗见今,曲安京,袁敏:吴文俊院士访谈录
黄祖宾:走近吴文俊院士
郭书春:重温吴先生关于现代画家对古代数学家造像问题的教诲
李文林:悼吴师
郭书春:无尽的怀念――教诲与鞭策(续)
王渝生:缅怀吴文俊先生的谆谆教诲
罗见今:深切怀念吴文俊先生
胡炳生:吴文俊与安徽数学界
王青建:吴文俊与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史学位点
周瀚光:记吴文俊先生的数学方法论思想对我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的启示和影响
李仲来:请吴文俊先生写序
钱永红:吴文俊与《中国数学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吴文俊的数学史业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纪志刚,徐泽林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3211064
开本
页数 37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80000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1-5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