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令人捧腹大笑的科普读物!
以科学理论验证耳熟能详的特摄动漫,结论绝对让你出乎意料,爆笑不止!
在感受科学现实与人类梦想差距的同时,为充满无限想象的未来世界欣喜若狂吧!
这本由柳田理科雄创作的《空想科学(4)》是其中第4册,将带你挑战那些末解之谜。
图书 | 空想科学(4)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令人捧腹大笑的科普读物! 以科学理论验证耳熟能详的特摄动漫,结论绝对让你出乎意料,爆笑不止! 在感受科学现实与人类梦想差距的同时,为充满无限想象的未来世界欣喜若狂吧! 这本由柳田理科雄创作的《空想科学(4)》是其中第4册,将带你挑战那些末解之谜。 内容推荐 柳田理科雄创作的《空想科学(4)》讲述了: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吗? 魔女骑着扫帚在空中自南自在地飞翔。玛丽·安东内特的满头金发,因为恐惧数日之间尽白。万年前便已沉人大洋的穆大陆,至今仍在海底孕育着帝国。 无论哪个,都是在空想世界里广为人知的“传说”。它们是基于一定历史依据的故事,还是完完全全就是胡编乱造出来的? 惊奇爆笑的《空想科学》系列第四册,将带你挑战那些末解之谜。 目录 第一部 这种故事是真的吗? 骑着扫把在天上飞 人类灭亡的危险 沉没大陆的传说 怪兽食物链 恐惧让人白头发 第二部 真要实现的话会变成怎样? 在宇宙中打格战斗 变小了过日子 平面青蛙 跨越星球的恋爱 古代人的武器真恐怖 人类巨大化 第三部 空想科学是有历史的! 彩色计时器 悲剧的最后一集 显而易见的弱点 英雄的能力提升 战队英雄32周年 后记 附录 试读章节 反正心情郁闷对故事的进行也没有帮助,就当6300 7iA的葬礼都没出什么大问题,平安无事地完成了吧。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坟墓。 关于坟墓的问题,解谜的关键就在TV版《新世纪福音战士》里。第15集中,有一幕是主角碇真嗣在母亲的墓碑前面与其父碇源堂谈话(译注:2009年的《新世纪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破》中也有这一幕)。从画面上可以看见全都是墓碑、墓碑、墓碑,一直延伸到地平线都是墓碑、墓碑,还是墓碑……庄严的墓园广阔到一望无际的程度。 如此广阔的墓园,到底是由谁来建造经营的呢?笔者我认为一定是国营的。因为是一望无际的超巨大墓园,所以不会是民营的,想来也不太可能是由地方政府建造的。 为什么?因为83%的地方都已经被海水淹没了。剩下的只有几个高地的小城市,全国各地的生存者都会涌进这些地方,因此这些市镇的地方政府恐怕也都呈现瘫痪状态了。虽然各地的受害面积各不相同,但为了对待死者人人平等,只能由国家出面,全部集中在一个地方建造墓园了! 这么一来,就是有6300万人长眠于地下的超大型国营墓园了,面积也应该不是一般的大。 在第15集播出的画面中,墓园中排列着许多几乎完全一样的墓碑。以画面上碇源堂的身高来比较,墓碑的高度目测为1.5米,墓碑之间的距离大约是高度的2倍。 把6300万座墓碑以3米为间隔而排列成方阵的话,所占面积为570平方干米,相当于从东京市23个区里去掉足立区的面积【图3】。 虽然或许有人会觉得让全国一半的人口都长眠在这种墓地,实在太狭窄了。在这里死者的密度高达每平方千米11万人,比全世界人口密度第一的澳门还高出将近5倍。虽然想让这些无辜的牺牲者能长眠在比较宽敞的墓地中,可是仔细想想,海平面已经上升了80米,所以要在比这还高的土地上找一块和东京23区一般大小的平地当墓园,简直难如登天啊!所以这个大小的墓地我想已经很妥当了。 问题是,要在哪里建造这座国营墓园呢?如果在松本盆地或甲府盆地,应该可以找到很充足的空间,可是这些盆地对生存下来的人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生活地盘啊。总不能为了建墓园而把活下来的人们赶到海里去吧? 这么一来只好把山削平来建造墓地了。虽然要花上极大的费用和时间,不过可没空犹豫了,别忘了接下来还有建造6300万座坟墓的工作等着呢! 花岗岩或大谷石制成的墓碑太贵了,照笔者我的构想,恐怕只能用水泥做墓碑了。在水泥即将凝固之前把死者的姓名、生卒年份等刻印成铸模压制上去,用这种大量制造的方式1故或的墓碑,可以把制造费用压到1万日元以下。不过就算这样,做6300万个也要花掉6300亿日元,这对政府来说可是沉重的财政负担啊。 好了,墓园总算完成了。不过接下来要扫墓可就辛苦了。 为什么?因为墓园就是570平方千米这么广大啊!就算盖成正方形,每边边长也有24千米。从画面上看来,这墓园里并没有开辟道路以供通车之用,所以就算开车来也只能停在墓园边上,然后走进去。如果你要扫的墓位于墓园正中央,那从边上进去要走12千米,人类的步行时速4千米,所以普通人走进走出的话,光是往返就要花上6小时。P30-33 序言 动笔写下本书的契机,是来自一次与老朋友们拼酒的聚会。虽然我心里瞎记着第二天就是截稿期限,而且也不是什么难得碰面非见不可的友人,可是我还是强迫自己硬挤出时间参加拼酒了。听到我是在如此状况下还溜来,有位朋友就这么说道: “你竟然还敢溜来喝酒?要是我早就因为截稿期限的恐瞑,吓到头发全发白啦。”我无法理解他所说的话。恐l具会让头发变白?那是什么啊? “那不是很有名的故事吗?《明日之丈》的最后比赛里,拳王荷西·孟德萨就是因为太过于恐惧,所以头发变得雪白啦。这明明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故事,你怎么没听过?” 接着,同座的女性友人也这么说道:“我也听说过,《凡尔赛玫瑰》里的玛丽王后也是被吓到头发变白的。” 我非常讶。不是因为听到恐『具会令人头发变白,而是对这种故事竟然变成像某种常识一样众所周知而感到惊讶。第二天,我完全没去碰那些应该写的稿件,继续思考他们所说的。对平常一喝醉就完全记不得任何事情的我来说,这还真是少见。看来在空想科学世界里,似乎有不少传说和谣言都被当成理所当然的事隋,而且深植世人心中,不可动摇。 例如穆大陆。关于它在1.2万年前于一夜之间沉入太平洋海底的传说,虽然有名到不行,但是在科学上来说,这种事有可能发生吗? 此外,由于侵略者的攻击或战争等因素而导致全人类死了一半以上,这种故事也时不时就会冒出来。真要发生这种事,我们平常过的日子又会变成怎样? 这么一想,许多问题就接二连三全冒出来了:女巫骑着扫把就能在天上飞;青蛙被人压上去不但没压烂,还变成一只平面的青蛙活在人穿的T恤上;吃起来味道像鲜虾一样美味的怪兽等。空想科学世界里,这类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故事奇多无比。 这些事件往往被当成故事的前提设定。而且,不只是故事中登场的角色,就连观赏这些作品的读者或观众,也都把它们视为理所当然。但是,我反倒对这些传说中的故事抱有怀疑。不是因为我爱鸡蛋里挑骨头,例如说恐具会使人头发变白这件事,我从来没想过会有这种可能。所以,我纯粹只是对这件事很有兴趣而已,只是想知道在科学上到底可以发生什么状况,不是吗?至少,这刺激了我的好奇心。 《空想科学》第四册就是以这种观点为中心,并诚实地照着我的愿望走下去而写成的。虽然说有许多研究领域我个人相当不擅长,导致写书非常困难,但这对我本人来说也是很好的学习经验。假如你能从中得到快乐,我也会很高兴。 后记 从1998年7月起,有将近6年的时间,我在扶桑社的《周刊SPA!》上开了一个叫“空想科学研究所”的专栏。在一个星期这种很快就过了的期限内就要写出稿件,我第一次体验到周刊连载的工作有快乐也有紧张。不过这么一来能以较快的速度累积原稿量,这也是事实。持续连载的话,《空想科学》第二册之后的《空想科学》第三册和后续的单行本,也都会自动诞生了,我当时是如此乐观地期待着。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连载所用的原稿,不能直接拿来用在单行本上。 我在《周刊sPA!》所写的连载原稿,感觉上只要塞进三个左右的要素就行了。周刊杂志的特点就是让人可以快速翻阅,因此引人注目的文字必须可以尽快浏览一遍。所以我认为只要把差不多程度的起承转合凝缩在一起,给人刚刚好的刺激就行了。实际上,根据这一方针以轻松基调写出来的原稿,当时的评价也都挺好的。 然而单行本的文章量较多,而且读者往往是坐在书桌前或躺在床上慢慢阅读的,所以像这样的原稿,连续几篇看下来,读者反而会想打哈欠,也没啥读后感想。不是光把这些要素放进去就好,如果不针对一个主题深入研究的话,是无法回应读者的要求的。既然原稿分量变少了,那就尽量把话题范围拓展得更广泛、更多元。先不论一般情况如何,但和我有关的书似乎都会变成这样。当我发现到这件事时,一时只能哑口无言。到头来,出《空想科学》第三册时,不但那些连载用的原稿整个完全重写,还加了很多新写的稿子。当初的预定计划已经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成了一本不管怎么看都是全新写成的书。 然后又过了两年,在2002年3月时出版了这本《空想科学》第四册。当然,这本也是重写过的。书中收录的16篇文章里,虽然只有7篇是完全新写的,但剩下的9篇也几乎不是当初在《周刊SPA!》的原稿了。 例如《魔法的扫把》,虽然当初在《周刊sPA!》上是以《哈利波特》为主题。但在写《空想科学》第四册的时候,本来是为了参考而借了《魔女宅急便》的录像带来看,一看才发现琪琪的扫把远比魔法扫把的性质有着更丰富的题材可写,所以就改变了研究对象。受我连累,画插图的近藤丰老兄也不得不重新画一些主旨几乎相同但登场角色全换的插图。真是非常抱歉啊。 外加这次2006年的新装改订, 《空想科学》第四册里的各位男女主角,或者说他们所使用的道具等,说来包含当初连载时在内,已经让我构思整整三遍了。老实说,工作过程很是愉快。因为每当我重新思索,总是会再发现它们全新的一面。诸如此类的新发现,都镶嵌在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 而且,还有另一桩乐事,那就是我看见了自己在写本书初版时的面貌。最初我在写《空想科学》时,身为编辑的近藤隆史强烈要求我: “就算有点扯或转得很硬也行,结论一定要写得斩钉截铁。”虽然各方面的专家都抱着“关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得出结论”“无法证明”等慎重态度,但这么一来对不习惯科学研究的读者来说,看了会觉得不好玩。这是他的主张。我也赞同他的说法,所以打算抱着“就算有点扯或转得很硬也好,尽量写出有趣结论”的心态来写书。 但这态度在《空想科学》第四册已经无法贯彻了。因为随着自己的科学知识日益增加,我脑中那棵“科学之树”的枝叶长得越来越茂盛了。只要拉动其中—根枝条就会牵扯到其他,想把它们拨开又会牵动到更多其他的枝条,就像这样,我失去了直接冲向结论的力道。话虽如此,就算我顶着枝叶交缠的状况一条一条向读者解说下去,我想也—样无法满足读者…… 这本《空想科学》第四册就是在这样的苦恼中写出来的。而现在,我心中那棵科学之树,枝叶虽然已经修剪得相当干净了,但回头看看过去的自己,只会感到“真亏我自己,当时竟能为了这种事发那么多愁啊”。有许多部分看了还真想把从前的我骂一顿:“快点把题目进行下去啦!”但是,这些也正是我留恋最深的部分。正因为当时是如此苦恼,才会有现在的我。如果没有这本《空想科学》第四册,也不会有现在跟这本新装改订版同时付梓的《空想科学》第五册了。这本蓄积了许多迷惘的《空想科学》第四册,也只有当时的我才能写得出来。 正因如此,虽说本书在《空想科学》系列中算是改写得最多的一本,但也有些部分完全没修改过。我心中的那棵科学之树,今后也将继续改变形貌吧。而我不想去修饰它,也不想隐藏它,我只想带着我的真诚,跟着空想科学世界里那群了不起的居民继续走下去。 2006年6月21日 柳田理科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空想科学(4)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柳田理科雄 |
译者 | 谈璞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81792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 |
CIP核字 | 2014123986 |
中图分类号 | Z228.1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7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2-7639 |
版权提供者 | 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