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刚译解的《冰鉴日记--看领导者如何识人修身(精粹典藏本)/曾国藩全集》精心挑选曾国藩《冰鉴》与《日记》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编辑成册。本书在原文的基础上配上简练的译文与准确的解析,从而清除了文字艰深给读者带来的阅读障碍,让读者更为深刻透彻地领悟其中的思想内涵。
图书 | 冰鉴日记--看领导者如何识人修身(精粹典藏本)/曾国藩全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杜刚译解的《冰鉴日记--看领导者如何识人修身(精粹典藏本)/曾国藩全集》精心挑选曾国藩《冰鉴》与《日记》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编辑成册。本书在原文的基础上配上简练的译文与准确的解析,从而清除了文字艰深给读者带来的阅读障碍,让读者更为深刻透彻地领悟其中的思想内涵。 内容推荐 杜刚译解的《冰鉴日记--看领导者如何识人修身(精粹典藏本)/曾国藩全集》整理并收录了《冰鉴》七篇和《日记》八篇。《冰鉴》全面深入地剖析了辨貌、观行、识人的要领,可帮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分辨人的品格、能力和德操,在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曾国藩一生坚持写日记,在日记中他记录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错、检讨自己的得失,其中所体现的严于律己的精神是其取得功绩的秘诀之一。 目录 总序 前言 冰鉴——观人识才之术 神骨篇 刚柔篇 容貌篇 情态篇 气色篇 须眉篇 声音篇 日记——明心修为之法 为学篇 交友篇 修身篇 治道篇 济世篇 鉴赏篇 养生篇 悼亡篇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刚柔篇 【原文】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刚柔,则五行生克之数,名日“先天种子”,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消息与命相通,此其较然易见者。 【译文】 已经鉴识了神骨,就应当进一步地辨别刚柔。刚柔的源头来源于五行中的相生相克,在道家中称为“先天种子”,是人先天就已经遗传下来的。刚柔不足的一定要去增补它,至于有余的,一定要去消泄它,使刚柔达到平衡。这样,才能达到想要的和谐状态。刚柔状态和阴阳消长同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这一点,在对比中能够很容易发现信息。 刚柔并用、以柔克刚最基本的核心便是以怀柔之法让人们归心,这也是曾国藩攻心的最主要的策略。 曾国藩一生喜爱读书,探索刚柔之道,有着很强的自治能力和独处能力。曾国藩曾经说过:“吾独心为最大乐趣。”曾国藩的刚强和毅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小的时候有着吸烟和晚起的毛病,曾国藩如临大敌,最后竟然彻底地将其改掉。不仅如此,他还有很多好的习惯。在他以后的领军生涯中,他每天都要写日记,看几十页书,下一局围棋,终生如初。他的这种坚持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 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格,他的一生遵循孔子克己的遗训,严于律己。他吸收前人留下来的智慧,并且将其和自己的人生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思而后行。 曾国藩受益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将其融人到自己的实践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使得传统文化成为在清朝这个链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硬”,曾国藩选择从“柔”的静、敬、淡、纯这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敬,意思指的就是恭谨,曾国藩认为做人之道,只是在于敬和恕二字。不论对方的地位高低,也不管对方的人数多少,都不能够怠慢,这便是泰而不骄;衣冠整洁,态度严肃,让人心生畏惧,这代表的便是威而不猛。这是“敬”字学习的最好着手之处。 静在曾国藩的眼中是最为要紧的,从古至今,大家大师们在静字方面都下了不少的功夫,曾国藩也不外乎如此。 如果不静,那么反省便不细密,见理便不明了,那么这所做的一切都是浮的。唐镜海先生曾经说过,人都有恶习,或刚或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重点。如果沉溺过深,则会时不时发作,自己要时刻体察并加以治疗。曾国藩的好友就曾经说他有偏重于刚的恶习,发作起来大有六亲不认之势,仔细想一下原因,也就是喜动不喜静了。 纯,意思也就是纯粹,至善至美。 淡,指的便是清静,超脱。庄子讲究“淡然无极”、“淡而无为”。多年以来,曾国藩便是清静不得,超脱不了,心中有太多的焦虑,在天地之间无法坦荡于胸。这主要是因为曾国藩自身有两个毛病:第一便是喜欢追名逐利,第二便是俗见太重。如果想要改掉这个毛病,就必须从“淡”字上狠下功夫。 同样的道理,人不能没有柔,无柔则不显亲和,不亲和会使你陷入孤立的状态。无刚亦不可,无刚则优柔,毫无主见。 P18-P20 序言 曾国藩是影响最大的晚清人物之一,他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起家,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整顿湘军,使湘军将帅廉勇,军纪严明,成为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他“匡救时弊”、整顿政风,倡导学习西方文化,发起洋务运动,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己唯严,标榜道德,崇尚气节,身体力行,获得了许多人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大儒,“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以自己的独特经历和行为,成就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标和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甚至有人称其为“中华千古完人”。 曾国藩当然不是什么“中华千古完人”,其武功德行也由于时势的律动呈现出复杂的效应。但不可否认的是,曾国藩一生言行,的确体现了高超的智慧,值得后人认真总结,细致玩味。近年来,曾国藩论著的流行,正是这种需求的有力印证。作为对曾国藩思想智慧的分类展示,我们精心编选了《曾国藩全集精粹典藏本》,书系包括了《曾国藩家书·家训:看先贤如何齐家》《冰鉴·日记:看领导者如何识人、修身》《败经·挺经:看智者久立不败之术》《曾国藩奏折:看名臣如何上书》《曾国藩用兵谋略:看勇者如何带兵》以及《曾国藩诗文集:看学者笔下生花》,集结了曾国藩智慧的精华部分。 《曾国藩家书家训》整理并收录了《家书》七篇和《家训》五篇,全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在平淡家常中蕴含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侣力。 《冰鉴.日记》整理并收录了《冰鉴》七篇和《日记》八篇。《冰鉴》全面深入地剖析了辨貌、观行、识人的要领,可帮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分辨人的品格、能力和德操,在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曾国藩一生坚持写日记,在日记中他记录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错、检讨自己的得失,其中所体现的严于律己的精神是其取得功绩的秘诀之一。 《败经.挺经》整理并收录了《败经》十八篇和《挺经》十八篇。《败经》是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析败致胜的佳作,其内容包括曾国藩一生对“败”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挺经》乃曾国藩对自己一生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全面总结,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曾国藩成就事业的要旨、心得。 《曾国藩奏折》整理并收录了曾国藩生前的奏折数十篇。全书体现了晚清时期大臣与君王之间的微妙关系,将曾国藩在险恶政治环境中的生存智慧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曾国藩用兵谋略》是曾国藩对自己治军思想的高度总结,阐发了诸如军事上如何选用人才、如何对待将领、如何进行改革等许多道理,对现代读者的人生、工作、事业同样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曾国藩诗文集》分为文集和诗集两部分。曾国藩一生留下了大量的文章、诗歌,后世文章大家梁启超对曾国藩的文章大加称赞,说单就文章而言,曾国藩也“可以入文苑传”。本书选取了曾氏的诗文代表作,让读者得以领略这位晚清名臣的文字造诣和文学修养。 阅读《曾国藩全集精粹典藏本》,可以让我们全方位地认识曾国藩、了解曾国藩,领略曾国藩的智慧与学识,进而通过曾国藩形象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与局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冰鉴日记--看领导者如何识人修身(精粹典藏本)/曾国藩全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曾国藩 |
译者 | 杜刚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83361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8 |
CIP核字 | 2013020574 |
中图分类号 | C9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