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大王历险记》是根据18世纪德国男爵敏豪森所讲的故事改编的,由德国的拉斯伯作家再创作而成。
敏豪森男爵是一个快乐的冒险家,也是一个著名的吹牛大王。他讲了许多异想天开的冒险故事,例如他可以利用眼睛冒出的火星打野鸭、骑着炮弹飞行、在鲸鱼胃里跳舞、乘船去月亮旅行等等。他的故事荒诞离奇、风趣幽默,其夸张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让人难以置信却又爱不释手。
图书 | 吹牛大王历险记(中外名著榜中榜)/六角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吹牛大王历险记》是根据18世纪德国男爵敏豪森所讲的故事改编的,由德国的拉斯伯作家再创作而成。 敏豪森男爵是一个快乐的冒险家,也是一个著名的吹牛大王。他讲了许多异想天开的冒险故事,例如他可以利用眼睛冒出的火星打野鸭、骑着炮弹飞行、在鲸鱼胃里跳舞、乘船去月亮旅行等等。他的故事荒诞离奇、风趣幽默,其夸张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让人难以置信却又爱不释手。 内容推荐 《吹牛大王历险记》,又泽《敏豪森奇遇记》,是介于童话和幻想故事之间的作品。拉斯伯根据18世纪德国男爵敏豪森所讲述的故事,率先出版了第一本故事集。作品中的故事荒诞离奇,反映了当时德国贵族阶层爱吹牛、爱编瞎话的恶习。二百多年来,《吹牛大王历险记》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国大大小小的读者,并被改编成电影、戏剧、动画片、风靡全球。 本书由著名翻译家邵灵侠根据德文版《吹牛大王历险记》翻译。 目录 我的旅行情结 敏豪森男爵在俄罗斯 完成一项善举 上帝保佑你 拴在十字架上的骏马 重获骏马 野狼拉雪橇 老将军头上的酒气 眼睛爆出的火星 熏板肉钓野鸭 通条射山鹑 鞭答黑狐狸 歪打正着猎野猪 活捉公野猪 鹿头上的樱桃树 打火石炸狗熊 冰凌取小刀 徒手翻转恶狼的内脏 发疯的大衣 忠狗传奇 八条腿的兔子 追逐中的分娩 茶桌上的马术表演 战争与思考 劈成两截的马 不安分的手臂 骑着炮弹飞行 骑马穿窗户 自拉辫子出泥潭 沦为养蜂人 蜂蜜猎狗熊 告别圣彼得堡 狭路奇遇 奇怪的号角 第一次出海探险 第二次出海探险 第三次出海探险 第四次出海探险 第五次出海探险 第六次出海探险 第七次出海探险 第八次出海探险 第九次出海探险 第十次出海探险 试读章节 老将军头上的酒气 我不想向你们介绍俄国富丽堂皇的首都圣彼得堡那些无聊的事情:譬如其艺术、科学和其他一些稀奇古怪的逸闻;也很少用社交聚会中的尔虞我诈和妙趣横生的冒险来让你无聊。在圣彼得堡,家庭主妇们经常用一瓶烈酒和亲吻来欢迎客人,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助兴解闷。而我注意观察的事情,往往也是你们最感兴趣的,即一些有关名贵高大的马和狗的趣闻,我永远是它们的好朋友;同时,我却远离狐狸、狼和熊,虽然我也是这些动物和其他一些野生动物的朋友。俄罗斯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拥有更多的动物,在那里还有更多的欢乐和骑士活动,以及许多赞美之词。这些活动对贵族来说比较合适,比陈腐的希腊语和拉丁语,比法国文艺爱好者们或者法国卷毛们的闻香小物品、流苏和恶作剧更具诱惑力。 因为我还不到服役的年龄,所以能够再花几个月的时间游山玩水,像容克(德国贵族)一样以最高贵的方式消耗自己的金钱和时间。在圣彼得堡,我有时通宵赌博;有时沉溺于灯红酒绿的酒肆之中。俄罗斯的严寒举世闻名,俄罗斯人嗜酒如命也举世无双,因此,酒在俄罗斯的社交活动中至高无上。相形之下,酒在理性克制的德国人面前显得略逊一筹。在那里,我经常与饮酒名家一起畅饮,同他们切磋饮酒技艺。 有一次,一位留着花白胡子、有着紫铜色脸膛的老将军与我们在同一张餐桌上共进晚餐。他在一次与土耳其人的战役中被打掉头盖骨的上半部分。从此以后,每当有陌生人进入酒馆,都会彬彬有礼地请求他脱帽,这时,将军都会耐心地向其解释一番。与这位将军相比,在座的所有人都是可怜的饮酒外行。将军习惯于在饭后痛饮几瓶葡萄酒,然后以一瓶烈性酒结束,或者在喝了烈性酒之后,再从头重复几个轮回,但人们却看不出他有丝毫醉态——事实上,其酒量高深莫测,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先生们,这件事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甚至很久都无法解释其中的奥妙。后来,通过仔细观察,我终于发现了老将军酒量惊人的秘密。原来,将军喝酒后总喜欢抬抬自己的帽子,以便让发热的脑袋散散热,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他在抬帽子的同时,把脑袋上的一块银片——即人造头盖骨也提起来了,这样,喝入体内的酒精就会化作酒气,从头顶飘走。 谜团解开后,我将这一秘密告诉当时在座的周围几个挚友,并且当场自告奋勇,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正确性。因为我发现这个秘密的时候,正好是晚餐时间。于是,我拿着烟斗走到将军背后,恰巧他正要把帽子放下,说时迟,那时快,我迅速用燃烧的纸烟点燃升腾的酒气。刹那间,将军头顶的酒气变成了一根火柱,湛蓝湛蓝的,蔚为壮观。它比所有圣人头上的光环都要缤纷、华丽。对于我的恶作剧,将军表现出博大的胸怀,他没有责备,更没有恼怒,反而允许我再试验一次。由此,我对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其光辉形象显得更为高大。 我便重复进行了几次试验,并且屡屡成功。此外,我还做了一些其他有趣的事情。下面,我再给你们讲述一些我亲身经历的既奇特又滑稽的狩猎故事。先生们,你们可以轻松地想象一下,我总是非常喜欢那些诚实勇敢的伙伴,他们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价一个公共森林猎区的好坏,这样我便能按图索骥,换换消遣口味。此外,我还特别幸运,凭着这些运气,我每次总能成功地打到一些猎物,这也给我带来了无限幸福的回忆。 眼睛爆出的火星 一天早晨,我睡眼惺忪地透过自己卧室的窗户向外眺望,蓦然被眼前的场面所震惊:前方不远处是一个巨大的池塘,密密麻麻的野鸭在水面上觅食。我眼睛一亮,旋即从墙角抓起猎枪,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下楼梯。由于行动匆忙,我下楼时一不小心将脸撞在门柱上,顿时头晕目眩,眼冒金星。我揉了揉额头,提枪继续往外冲,并悄悄靠近野鸭。当抵达有效射程距离时,我屏息举枪瞄准,突然发现刚才在家不小心撞上门柱时,竟然把猎枪里的撞针给碰掉了。这该怎么办呢?因为没有撞针,猎枪就像聋子的耳朵——成了摆设,也意味着坐失良机。幸运的是,我突然想起刚才所发生的一切,于是计上心来。我再次举枪瞄准野鸭,腾出一只手,并攥紧拳头朝自己的一只眼睛狠狠地砸去。这一招真灵,被重拳击打的眼睛顿时发出一连串火星,并点燃了猎枪的火药。“砰”——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声,五对鸭子、四只红颈鸟和一对骨顶鸡应声倒下。男子汉的气概是无穷的精神力量,如果士兵和水手们都能够通过这种气概幸免于难,转危为安,那么猎人也就心满意足了。 很久以前,我狩猎偶然经过一个小湖边,看见十几只野鸭在湖里四散着,在悠闲地觅食,心想,我能够一枪打中一只。但令人遗憾的是,枪膛里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了,我因此沮丧至极。因为过几天我还要宴请一大批至爱亲朋,所以非常希望猎获湖面上的所有野鸭。这时,我猛然想起在自己的背包里有一块吃剩的干粮——熏板肉,便迅速把它拿出来,然后找出一根长长的牵狗绳,将其拆开成几股,再一段一段地连接起来,连成一根至少是原来长度四倍的绳子,最后将这块熏板肉牢牢地固定在绳子的一端。接着,我躲进湖边茂密的芦苇丛中,双手紧紧抓住绳子的另一端,将系肉的那一端绳子抛向野鸭,凝神屏气,静候猎物上钩。 我愉快地注视着诱饵,不一会儿,离诱饵最近的那只野鸭发现了“美食”,忙不迭地游过来大口吞食,结果招致周围所有野鸭的围抢。由于这块肥肉实在太滑溜了,没有被消化便通过鸭子的肠子拉了出来。这时,第二只鸭子眼明“嘴”快,一口又将肥肉吞入肚中,接着,第三只野鸭、第四只野鸭……熏板肉就这样在所有的野鸭体内作了一次短暂的“旅游”,这些野鸭无一幸免,只只上钩。同时所有的野鸭都吓呆了,任人摆布。十几只野鸭挂在牵狗绳上就像颗颗珍珠串联在一根绳子上一样。P9-12 序言 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编辑将《中外名著榜中榜》的书目寄给了我。看到这些书目,一种无法言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那实在是一些再熟悉不过的书名,让我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的中学时代。 1959年,我读完小学,考上初中。这在今日,实属平常,但在当时,还真算回事儿。家里人认为,中学生就不能再看作小孩子了。身份变了,待遇也随之改变。印象深刻的有三条:一是有了早餐费,可以到街上“自主择食”(上小学时只能在家吃早点);二是可以使用钢笔(上小学时只能使用铅笔);三就是可以读大人们读的书了(上小学时只能看童话和连环画)。这第三条待遇我还提前享受了:在开学前的暑假中,我一口气读了许多“大人书”。 这是我和中外名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我的母亲在大学里当资料员,借书有“近水楼台”之便,每天下班,她都会给我带书回来,我也就一通狼吞虎咽,看完再让母亲去借。读些什么,早已记不清了,无非挑那些好玩的读,半懂不懂,囫囵吞枣。现在回忆起来,最喜欢读的外国名著,竟是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了。这些书,肯定读了不止一遍,否则不会如此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书决不是我的启蒙读物。我的启蒙读物和许多孩子一样,也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格列佛游记》等等。但为什么记忆深刻的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带有探索(探案或探险)性质的书呢?我想,这与心智的逐渐成熟有关。初中,是一个人的心智由懵懂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中外名著的作用,就像是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户,让我们看见外面那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时期,读到什么并不重要,读懂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读,是想读,是读个没完。 有了这份好奇心,就有了阅读名著的冲动;而有了这份)中动,就能培养阅读的习惯。进入高中以后,我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了。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是我在高中时阅读的,当然还有契诃夫的小说和泰戈尔的诗。至于中国文学名著,则最爱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杂文。我很晚才读《红楼梦》(这与时代有关),但我认为:《红楼梦》是最应该推荐的不朽之作。 说这些话,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不过讲讲个人的经历和心得体会;提到的那些书,也未必人人必读,不过举例说明而已。 读书是一件“谋心”的事。归根结底,是要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安顿,心智得到开启,精神得到寄托,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它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或强求。也因此,我不主张什么“青年必读书”。在我看来,书只有“可读”,没有“必读”(做研究除外),所以只能“推荐”,不能“要求”。我作此推荐,因为在我看来,这套丛书所选,大多都值得推荐。 尤其值得一提的,光明日报出版社还做了一件极好的事,就是把这些书的价格定到了最低。这可真是功德无量!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虽然家境尚好,却也买不起许多书。每次逛书店,往往乘兴而去,惆怅而归。我们知道,名著,并不是读读就可以的,它应该伴随我们的一生。名著,也不该束之高阁,让人仰望,而应该像朋友一样就在我们身边。这就需要将名著的出版“平民化”,让“旧时王谢堂前燕”,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我想,这大约是这套丛书的又一个意义吧! 易中天 2007年6月17日于厦门大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吹牛大王历险记(中外名著榜中榜)/六角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拉斯伯 |
译者 | 邵灵侠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2081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0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6.88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2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