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女儿的故事/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女儿的故事/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女儿梅思繁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最好礼物,也是作家梅子涵送给所有孩子的礼物。梅子涵以幽默从容的语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女儿成长中的欢笑和泪水,一位父亲教育女儿的理想与无奈。小说跳跃着孩童的天真,也触碰着现实的疼痛。它已经感动了很多人,还会继续感动很多很多人。

内容推荐

《女儿的故事/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梅子涵最富代表性的作品,由上篇《女儿的故事》和下篇《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合成。这是梅子涵写的他女儿梅思繁小时候的故事,也是梅思繁写的她自己的故事。作者文笔实在很特别。第一页即始的新奇,全书完整的幽默,直至故事终了,留给你的是“流连忘返”和很长很长时间里的记忆。这是一部讲述成长喜悦和苦恼的书,一本让很多人一提起就称赞不已的名著。

目录

总序

女儿的故事

我的故事讲给你听

作家与作品

作家相册

作有手迹

主要著作目录

本书作品获奖记录

受挫于现实的幽默

谢谢梅子涵

试读章节

梅思繁在中预(1)班。她没当干部。不是大队长,不是中队长,不是小队长。只是外语课代表。课代表不算干部。我对她讲过,进了中学,别立即当干部。她一进小学,就立即当了干部。开始是班长,喊起立,上课喊起立,下课再喊起立;后来当绿领巾中队长;后来当红领巾中队长;后来当红领巾大队长;后来改选,没有选上,不再当红领巾大队长了,当起中队学习委员。当中队学习委员时已经是五年级。

当大队长最神气的事是星期一主持升旗仪式。下雨不升天晴升。天晴的星期一梅思繁精神抖擞。她宣布升旗仪式开始国歌就响了。她声音响亮,站在我们住的第九宿舍窗口听得清清楚楚。但是我怀疑她又驼背了。她有一个坏习惯,站着坐着都要驼背。当然是有一点驼,不是拼命驼,可是有一点驼已经难看得要死。我总吼她:“又驼了!”——她便立即挺起来。可是一会儿又驼了。我就趁着她驼的时候猛地往她背上击一巴掌,她说:“啊哟哇啦!”后来,她门槛精了,我刚要击一巴掌,她已经立即不驼了,笔挺笔挺,我的手只好半途而废。我说,你看,笔挺笔挺多好看,为什么要驼!

她说,你自己也驼的!

我说,我什么时候驼的!——我就笔挺笔挺给她看。

她说,你刚才驼的!

我说,好,大家不驼。

我们俩就都笔挺笔挺。

有的时候,走在路上,就这样一会儿“猛击一掌”,一会儿“笔挺笔挺”,烦得要命。

我说,你升旗仪式的时候千万不要驼!

她总说,噢!

但是我看不见。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曹迪民。曹迪民比梅思繁低一个年级,住在我们对面的楼里。因为他爸爸跟我挺哥们,所以弄到后来,他跟我也有点挺哥们了。我是打电话向曹迪民布置任务的,我说:“曹迪民,交给你一个任务,星期一升旗的时候,你看看梅思繁有没有驼背。”

他说:“什么看看梅思繁有没有驼背啊?”

“就是她站在台上的时候胸有没有挺起来,还是背有一点驼的。”

他说:“梅子涵叔叔,我的背也有一点驼的。”

我说:“你那不叫驼,而是叫坍。”他太胖了,站着的时候,肚子和腰要往一边坍下去。

“梅子涵叔叔,那么我眼睛不大好,看不清楚怎么办?”

“你反正尽能力看,争取看清楚!”

“要是我前面有人挡住,我就踮起脚看!”

我打电话给他:“曹迪民,看清楚了吗,梅思繁背驼不驼?”

他说:“看不见的,她是面对着我们,不是背对着我们。”  我说:“你真是个笨蛋,面对着你就看不见了?!”

他说:“梅子涵叔叔,面对着我是看不见的。”

没有办法,我就只好仍旧自己问梅思繁,提醒梅思繁:“今天背驼了吗

?”“背不要驼噢!”她总说:“没有。”“噢!”

但是梅思繁不再当大队长。

没有被选上,不是因为成绩不好,不是因为工作不认真,不是因为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吊儿郎当,而是因为对同学态度不好。陆老师说:“梅思繁对同学态度不大好。”陆老师这话是在梅思繁没选上后的一天在路上遇到梅思繁的妈妈时说的。陆老师这话的意思以前在学生手册上已经写过。只不过学生手册上不是说态度不大好,而是说希望你今后态度怎么样。

曹迪民爸爸提醒了我。曹迪民拿着学生手册回家,往他妈妈手里一递,说:“妈妈,老师一个缺点也没有写我!”转身又对他爸爸说,“爸爸,我没有缺点的。”

他妈妈叫起来:“要死快了,你上课把头转到后面去还不是缺点!你升旗仪式时拉别人耳朵还不是缺点!”

学生手册上这样写:“……希望你以后上课认真听讲,别把头转到后面去,升旗仪式时也要严肃,别拉其他同学耳朵……”

他妈妈继续叫道:“你上课把头转到后面去干什么,后面有黑板吗?”曹迪民说:“有的,后面有出黑板报的黑板。”曹迪民妈妈说:“你再油腔滑调!当心请你吃生活!”“吃生活”就是打你一顿。曹迪民妈妈接着还叫:“升旗仪式你不敬礼拉人家耳朵,是手发痒呵?!”曹迪民说:“我敬礼的,是一边敬礼一边拉。”他妈妈说:“一边敬礼一边拉怎么拉法!”曹迪民说:“喏,右手敬礼左手拉。”

曹迪民爸爸开始上场。他说:“你以为‘希望’就不是缺点?你倒蛮开心的嘛。你把我们当戆大了哦!”曹爸爸说:“希望’就是说明你以前发生过了,让你以后不要再发生,你懂吗?”

曹迪民说:“我懂了。”

他妈妈说:“他会不懂呵,又不是戆大,装腔的!”

曹迪民叫起来:“妈妈,我没有装腔!”曹迪民爸爸感到还需要继续教育曹迪民,说:“如果你没有发生过,老师就不会说‘希望’,比方你没有杀过人,老师会说希望你以后不要杀人吗,不会说的。”

曹迪民说:“爸爸的比方不正确,杀人是要枪毙的,抓人车把你抓走了,老师没有办法再希望。”

曹迪民爸爸说:“我是打比方。”

曹迪民说:“我们老师说,打比方要准确,不然要扣分。”

曹迪民爸爸说:“我吃你老酸!”  以上情景都是曹迪民爸爸向我叙述的。

我告诉了梅思繁。我同时说,你也不要以为“希望”不是缺点,“希望”就是缺点,只不过说得婉转点,听上去比较适意,所以你要注意改正,否则人家以后不选你……梅思繁说:“嗯。”

但是梅思繁提了一个问题:“爸爸,‘希望’也是缺点,那么为什么有的缺点要写‘希望’,有的缺点不写‘希望’,直接写缺点呢?”

P15-19

序言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曲折而辉煌的历程。回顾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我们心潮涌动,激情难抑。

在中国,“‘儿童文学’这名称,始于‘五四’时代”(茅盾《关于“儿童文学”》)。更具体地说,作为一种新式文学类型的儿童文学是从20世纪初叶开始逐渐为中国人所认识和流传开来的。当时代进入五四新文化运动,这种具有现代性观念和形式的文类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因而“儿童文学”这名称很快被国人所接受。“儿童本位”、“儿童文学”,一时成了文学界、教育界、出版界“最时髦、最新鲜、兴高采烈、提倡鼓吹”(魏寿镛等《儿童文学概论》1923年版)的热门话题。

尽管“儿童文学”这名称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儿童也即我们的祖先对文学的接受是一片空白。正如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其独特性一样,在中国文化传统与文学传统的影响和作用下,中国古代儿童接受文学的方式与阅读选择也有其明显的独特性,这有民间讲述、蒙学读本传播和儿童自我选择读物三种途径,尤其是民间讲述。证诸史实,中国古代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民间群体生产的口头文学作品,其中大量体现为民间童话与童谣。学界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民间童话的遗产相当丰富,例如“灰姑娘型”文本《酉阳杂俎·吴洞》比之欧洲同类型童话还要早出七八百年。因而有论者这样断言:“中国虽古无童话之名,然实固有成文之童话,见晋唐小说。”(周作人《古童话释义》)正因如此,当我们回顾历史时,那种认为中国儿童文学是从1909年商务印书馆编印《童话》丛书,或是从1921年叶圣陶创作《小白船》开始的说法是需要商榷的。如果我们承认民间文学是文学,民间童话与童谣(已被古人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作品)属于儿童文学范畴,那么,很显然,中国儿童文学的来龙去脉自然可以提前到“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出现之前。我们认为,那种对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是需要加以讨论和正视的。对待历史,我们必须采取审慎和“同情的理解”的态度。

我们一方面需要尊重历史,同时需要用发展的观念考察和疏证历史。尽管中国儿童文学的来龙去脉可以追溯到“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出现之前,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则是全部中国儿童文学历史中最为丰富最激动人心最值得大书特书的篇章。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是指起始于20世纪初叶用现代语言与文学形式,表现现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是一种自觉地全方位地服务服从于中国少年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至今已有一百年上下的历史。1902年黄遵宪尝试用白话文创作的儿童诗《幼稚园上学歌》,19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孙毓修编译的童话《无猫国》,1919年《新青年》杂志刊发周作人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女儿》,是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发兴起的重要文学事件与表征。特别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周作人于1920年发表提出全新儿童文学观念的论文《儿童的文学》,郑振铎于1921年创办中国第一种纯儿童文学杂志《儿童世界》,叶圣陶于1923年出版中国第一部原创短篇童话集《稻草人》,冰心于1923年推出原创儿童散文《寄小读者》,这是中国儿童文学新观念、新作品、新思维形成与奠基的标志性象征与成果,其中的重中之重当数叶圣陶的《稻草人》。这部辑录了23篇短篇童话,体现出“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郑振铎《(稻草人>序》)的为人生而艺术的儿童文学思想的童话集,得到了鲁迅的高度肯定与赞誉,被誉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鲁迅《<表>译者的话》)。“稻草人”的道路实质上就是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成长、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经由20世纪20年代叶圣陶开创、30年代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的推进,源远流长地延续至今,形成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主潮,体现出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规范与审美追求。这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1月更名为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精编精印出版;同时,《百年经典》的选编出版,也是对已经过去的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进程的百年回顾、梳理和总结,用以承前启后,借鉴历史,促进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繁荣。

经典性、权威性、可读性和开放性是《百年经典》锁定的主要目标。

第一,《百年经典》是有史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最大规模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我们将精心选择20世纪初叶至今100年间的10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100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百年经典》的入围尺度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其作品的社会效果、艺术质量、受少年儿童欢迎的程度和对少年儿童影响的广度,是否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二是看其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贡献,包括语言上的独特创造,文体上的卓越建树,艺术个性上的鲜明特色,表现手法上的突出作为,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意义。三是看作家的创作姿态,是否出于高度的文化担当与美学责任,是否长期关心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粮,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百年经典》是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最齐全的原创作品总汇。这表现在:囊括了自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以来中国五代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入围的100位作家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多民族特色,同时又有海峡两岸三地的全景式呈现;百部作品涉及现代性儿童文学的所有文体,因而也是文体类型最齐备的中国儿童文学原创总汇。

第三,精品的价值在于传世久远,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我们认为,只有进入广大少年儿童的阅读视野并为他们喜爱、接受的作品,才具有经典的资质与意义。我们将以符合当代少年儿童审美习惯与阅读经验的整体设计和策划组合,让新世纪的小读者和大读者接受并喜欢这些曾经深深感动过、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同时,我们也把《百年经典》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儿童文学品牌工程,计划在今后收入更多新人的优秀之作,努力将本书系打造成新世纪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建设、推广基地。

《百年经典》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我们坚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必将在不断实现艺术创新与高贵品质的进程中,对培育中华民族未来一代健全的精神性格、文化心理、国民素质产生更加积极、深广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女儿的故事/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梅子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021703
开本 32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2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2015019926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9.3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