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是怎样长出翅膀来的/中国书籍文学馆
内容
试读章节

秋天的早晨

早上起来,歌山去刷牙,发现牙膏没有了。

歌山回到卧室,史雯正在梳头,穿着睡衣,趿着拖鞋,不紧不慢的样子。

“牙膏呢?牙膏没有了?”

“哦对了,牙膏没有了,昨天就没了,我把牙膏皮都扔掉了。”

“没买?”

“忘买了。”

“那怎么办?”歌山觉得自己有些明知故问,有些言不由衷。

“那还能怎么办?就别刷牙了呗,你还怪讲究的呢。”史雯依然梳她的头。

每天早上,史雯都要投入大量时间去对付她那长长的披肩发。恋爱的时候,歌山曾经用“黑色瀑布”之类的词儿赞美过史雯的披肩发,结婚之后,歌山越来越觉得“黑色瀑布”其实是很烦人的东西。歌山不止一次劝史雯把头发烫了算了,可史雯绝不通融地说,她不适合烫头,也不想烫。歌山终于知道,或者不得承认,在很大程度上,史雯的披肩发就是她生命的旗帜。歌山无法阻止这样一面旗帜在他的生活上空飘荡。

所以,和披肩发相比,史雯显然不把有没有牙膏刷不刷牙当一回事。

歌山本来想叹一口气离开卧室,因为他这样站在梳头发的史雯面前,其实是站在一种虽然轻微却无法忽视的尴尬的劣势之中。可事实上,歌山并没有能够叹出那口气,而是不由自主地又说出一句话。这句话,把歌山生命中的这一个秋天的早晨轻而易举地导向了一片不可避免的恍惚之境。

“行,行,没有牙膏就不刷牙,不刷牙也省得吃饭。你就慢慢弄你的头发好了。”

史雯手上的梳子就这样停在了半途之中,她把头发轻轻一摆,胸前的瀑布一下子流到了背后。史雯的这个动作可以说相当动人相当优美。

“哎,我梳头发怎么了!一大早起来就像催命鬼似的,还有完没完?昨天你不也看到牙膏用完了,你怎么就不能去买?真是的,你不想吃饭,我还省得烧呢!”

在这个颇有些寒意的秋天的早晨,歌山的目光和史雯的目光像发生车祸的两辆车一样相遇。这样的相遇当然没有持续多久,只不过是一个瞬间的事情,这样的瞬间,在两人婚后的生涯中并不常见,但也不陌生。这样的瞬间在歌山的生命本体中激起的感受,非常非常像夜晚突然停电。

歌山清醒地意识到,此时此刻,他必须离开卧室。否则的话,只能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劣势和更深的麻烦,要知道,对这样的麻烦歌山早已养成了敬而远之的习惯。他知道,面对诸如此类的僵局,以退为攻是唯一的方式。  歌山不仅真的离开了卧室,还顺手把门带上了,碰门的声音大得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歌山立刻想象到,在这记不同凡响的关门声里,史雯的梳子将又一次停顿在半空。

歌山有些莫名其妙,有些恍惚,他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必要把门带上的,这个举动不仅毫无意义,而且相当愚蠢。这记关门声差不多断送了歌山在这个平常的早晨的任何退路。歌山知道后悔也没用,总不能把门推开重新关一次。情况经常是这样的,门一旦关上,就无法推开了。

这样想的时候,歌山已穿过客厅走进书房。他点了一支烟,就径直走到了阳台上。

来到阳台,歌山便真实而又具体地置身于这个颇有些寒意的秋天的早晨。秋天的寒意并没有使人感到寒冷,却让人清醒。歌山觉得自己很清醒。早晨沁人的空气,清水一样浓郁的秋季的天空,鳞次栉比的建筑群,马路上渐次繁忙的景象,无不让歌山感到清醒。越来越清醒的歌山恍惚觉得刚才的一切有些不真实,就好像不曾发生过似的。歌山当然不知道这种清醒只不过是暂时现象,或者说是昙花一现般的假象。左边不远处的天空出现了一群鸽子,鸽子飞翔的样子有点像孩子们在撒欢,它们绕了一个弧度消失在楼群后面。过了一会鸽子们又出现了,又一次撒欢似的绕了个圈。鸽子们一次次地出现,又一次次地消失。它们仿佛是在表演,歌山觉得鸽子们是在为他表演。歌山揣摩着觉得鸽子们飞行的轨迹是一个椭圆。

鸽子们周而复始地飞行着,歌山渐渐觉得有些重复有些呆板,这样的重复就像原地踏步,就像修辞学上的同义反复。歌山的眼睛期望着变化,可他看到的依然是重复,依然是单调,这单调其实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歌山的心境。一种介于无聊和烦躁之间的东西慢慢开始侵入歌山的头脑。那些鸽子当然不知道它们正在违拗着某个人的期望,它们一如既往地在早晨的天空画着那半个看得见的椭圆和半个看不见的椭圆。这样一来,歌山的视线虽然惯性地麻木地跟踪着鸽群,他的耳朵却已经在谛听屋内的声音,已经在注意史雯的消息。歌山的视觉和听觉差不多已分道扬镳。所以,刚才的平静与清醒也就差不多名存实亡了。

歌山没听见屋内有任何动静。

像泡沫一样浮泛起来的喧嚣和噪声干扰着歌山的谛听。因为太阳正在升起,马路上的人流和车辆正在像细菌繁殖似的增多。

歌山于是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集中起来投向屋内。他依然没有得到有关史雯的任何消息。歌山的脑海里重新浮现出早上卧室里的情景,而且是以宽银幕慢镜头的方式重现的。歌山的耳朵仿佛又一次听见那记关门的声音。这是怎么搞的,歌山想。这是怎么搞的。

歌山想象不出此刻的史雯正在干些什么。他不知道史雯真的是不是不做早饭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希望史雯做饭还是希望史雯不做饭。这样翻来覆去地琢磨着,歌山觉得自己的肚子还真有些饿。昨晚因为喝了点酒,饭基本上没怎么吃。夜里两个人还忙活了那么一阵子,所以歌山的体内有双重意义上的空虚。

歌山想,如果史雯做了早饭,他是一定会去吃的,刷不刷牙确实算不了什么。

可史雯一定没做!根据屋内的毫无动静,歌山肯定地差不多有些愤怒地得出了这个结论。

本来,歌山打算让自己承认刷不刷牙算不了什么,梳头发也没有什么错,可此刻他坚决地放弃了这样的等同于无原则妥协的懦弱的想法,史雯居然真的不做饭!

歌山又一次走马观花似的回顾了早上没牙膏到史雯坚持不做饭这两者之间短暂而又漫长的历程,却一无所获,恍惚丛生。

为了抵制内心的恍惚像野草一样生长和弥漫,歌山重新把目光投向左边的天空,鸽子们却早已没影了。歌山还想在天空中看出那半个刚刚还存在过的椭圆轨迹,看到的竟是一片虚无。

P1-4

作者简介
张亦辉,浙江东阳人。童年时就把文学认作生命中很有价值、很有魅力的事物,虽然后来学的是物理和经济,也从没改变过这样的认识及追求。年轻时从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发表于宗仁发先生主编的《作家》;进入中年后,从事小说叙述方面的随笔写作,主要作品发表于施战军先生主编的《人民文学》。有作品入选年度排行榜,曾获浙江省作协文学期刊发表奖。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书籍文学馆”并非一个场所,它是—套中国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的大型丛书。这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是值得关注、值得期待的。所以“中国书籍文学馆”又真正构成了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我们不仅能鉴赏当代文学中那些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更能怀着发现的惊喜,去寻访当代文学中那相对安静的区域,那里或许是曲径幽处,或许是别有洞天,或许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著名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后记

十多年前出过一本小说集《布朗运动》,《人是怎样长出翅膀来的》可以看作是它的精粹版。

集子中的小说,是我二十五岁到三十岁这五年时间里写的主要作品,那时候我生活在连云港。这些小说基本上都是发表在《作家》杂志上的。自从1990年以自由投稿的方式在《作家》刊发短篇《秋天的早晨》以后,我与《作家》之间就建立了一种让我感恩一生的关系,一种作者与杂志之间的纯粹而又美好的关系。这么多年来,我与主编宗仁发先生在通信时一直以兄弟相称,但我们从未谋面。后来有一次在媒体上看到宗仁发先生的照片,与我想象的几乎一模一样,在我心底里,他一直是最好的杂志主编,同时也是一个最好的人。

我记得《牛皮带》和《下楼或者上楼》这两个短篇还有一个创作谈《猜度终身》,是以“张亦辉作品小辑”的方式刊发的;而短篇《人是怎样长出翅膀来的》则是以“江苏四人短篇小辑”的形式发出的,另外三个人是韩东、朱文和毕飞宇。这一切当然都拜宗仁发先生所赐。

因此,重出这个小说集,既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小说写作生涯,更是为了纪念我与宗仁发先生之间的文学友情。

我三十岁之后几乎没再写过小说。我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不再写了,是因为当时攻读经济学研究生打断了我的写作状态?是因为那几年生活太忙碌太沉重的缘故?还是什么都不为,只是写不出来了?即使到今天,我依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那五年写小说的生命时光,是我人生中最幸福也是最痛苦的时光,既有绝望,又有狂喜,这种体验大概无限接近于一个母亲的分娩记忆。回望那些白天与黑夜,回望那些时间,似乎的确可以看见一种只能叫生命之光的东西。

另外,我与爱人李玮命定般奇迹般地相识相遇,并最终不远万里走到一起一直走到今天,其实也是因为我写的某篇小说。所以,虽然我已经多年没有写小说了,但写小说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却从未停止,延续至今,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决定了我的全部人生。

我不知道有生之年自己还会不会再去写小说,但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对我的生命而言,小说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十分感谢陈武兄,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重出小说集的机会,这是一个怀念和纪念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感恩和感伤的机会。

2016年11月,秋凉如水的某天,于万家花城。

目录

秋天的早晨

牛皮带

人是怎样长出翅膀来的

下楼或者上楼

虚幻旅程

寻找张炜

小小说八题

模糊的邂逅

证婚人啊你是谁

布朗运动

后记

内容推荐

收录在《人是怎样长出翅膀来的》这本集子里的作品,是作者张亦辉年轻时从事小说创作的主要成果。其中,《人是怎样长出翅膀来的》是《作家》杂志以“江苏四人短篇小辑”的形式发表的,另外三人是韩东、朱文和毕飞宇;而《牛皮带》《下楼或者上楼》两个短篇则以“张亦辉作品小辑”的方式刊于《作家》。

编辑推荐

体味岁月深处的温热与苍凉;感受熠熠生辉的生命之光。

《人是怎样长出翅膀来的》收录了张亦辉的十一篇短篇小说作品,包括:《秋天的早晨》、《牛皮带》、《人是怎样长出翅膀来的》、《下楼或者上楼》、《虚幻旅程》、《寻找张炜》、《树》等。

本书适合日常的阅读。无论你是学生,还是上班族;无论你是小资,还是蓝领;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能从书中发现自己的身影,找到阅读的乐趣和情感的依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是怎样长出翅膀来的/中国书籍文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亦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66699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8-07
首版时间 2018-07
印刷时间 2018-07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62
CIP核字 2018023984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中国书籍文学馆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5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28.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