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图说世界名人
内容
编辑推荐

图说世界名人编委会编著的《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主要以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表达司马迁这位著名文学家成功的道理。

本书讲述了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司马迁的一生,以人物的历史轨迹为骨架,以生动的故事为血肉,勾勒出伟人精彩的人生画卷。该书将以其清新的内容、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封面插图,征服广大读者。

内容推荐

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其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图说世界名人编委会编著的《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介绍了司马迁的一生。

目录

龙门名族司马氏

 出生地龙门

 史官世家司马氏

 重操祖业的司马谈

游历东南寻史料

 道、儒、法学说的交锋

 东南大游历

 追溯屈原、贾谊

 寻访孔子、刘邦的故乡

侍从君侧为郎中

 担任郎中

 汉武帝热衷封禅

 奉命出使西南

 父亲的含恨亡故

 护驾东游

继承父业任太史令

 出任太史令

 《太初历》和《史记》

“李陵案”受腐刑

 李广利征讨大宛

 李陵攻打匈奴被俘

 为李陵申辩遭腐刑

完成《史记》悄声隐退

 巫蛊之祸

 《报任安书》

 龙门结语

附:太史公自序(节选)

试读章节

道、儒、法学说的交锋

司马迁十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龙门乡下,过着典型乡下小孩的生活:帮忙耕田、放牛,和带着泥土香味的玩伴们与大自然亲吻、嬉戏,当然,免不了也要接受家传的基础教育。

在龙门西南方的首都长安,就在这十年中,也就是他五六岁的时候,正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新时代的来临而忙碌,比他只大十一二岁的汉武帝登基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可能还弄不清皇帝是个什么东西,就算弄清楚了,他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长大以后,竟然就在皇帝身边做事,而且为这位皇帝做事。汉武帝是一位浪漫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他的一生绝对称得上是大有作为,但是却又充满矛盾。他即位以后曾经自称平阳侯,微服出巡。好笑的是,他曾被当作小偷,淋了一身尿。他为制止社会上流行的战国养士的风气,而果断地杀了关东大侠郭解。为了替先祖的受辱雪耻,他下令集中全国的兵力痛惩匈奴,但却怕死怕得像个未见过世面的小村妇,任一些江湖术士玩弄于股掌之间,然后“且战且学仙”。他说:“我要是真的能像黄帝那样(长寿成仙),那抛妻弃子对我来说,就像脱鞋一样。”他常叹人才不足,可是又往往因一点小过就滥加杀害。他常常因一时失察而酿成巨大惨案,而后又很后悔,最后则在痛悔中结束他的一生。

司马迁的一生,就是跟这样一个皇帝密切相关。汉武帝登基以后建立了中国帝王第一个年号,即“建元”。这个名词和“始皇”似乎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登上人位之极,嫌不够,还要在历史记录上拔得头功。而事实上,透过司马迁的描述,他们两位还真具有不少相像之处。

在这里先说秦始皇的焚书,这一把火确实是令司马迁不方便,因为六国的历史典籍都被烧光了,这些是秦始皇下令焚烧的重点。唯独秦国本身的部分,由于刘邦打入成阳时,萧何抢先去把图书资料抢救下来了,它还是完整的,所以有关秦的事情,《史记》记述得最为详尽,可以说秦国在司马迁笔下复活了。但同样地,秦国的尚武尚法精神,也在司马迁的有生之年复活了。

早在司马迁出生前二三十年的汉文帝时代,在当时的大商业城市洛阳,冒出了一位天才,名叫贾谊。他提出用礼乐教化转移风俗、多建诸侯以削弱地方权力的“治安策”以来,道家的那件外套就显得有些无能,而儒家则有渐渐抬头的迹象。同时人们明显地发现,原来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某种意义而言只是一味地因袭,包括因袭秦所遗留下来的法律,差别只在不常用,没事时,就让百姓清静;真有事情发生,可是严厉得很。原来汉初的道家外套里,还是穿着法家的内衣,只是不常亮相而已。

贾谊要脱去道家外套并更换内衣的论调一出,马上引起那些主张黄老之术的大臣们的恐慌,可是又提不出具体的办法或从理论上去反驳贾谊,只是大骂“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然后冠给他一个“洛阳少年”的封号。这个封号今天看来好像还蛮好听,事实上,当时的意思是说贾谊是洛阳那种大商业城的小子,一个不守规矩的小混混,带有轻视鄙夷的意味。贾谊就这样被那批人阻挡在了首都之外,无法接近皇帝来施展他的远大理想。

这是企图换衣的第一回合,儒家失败了。可是,逐渐庞大的帝国,从无为到有为的需要,使这一类的改革冲突不断地发生。

到了司马迁的少年时代,两种学说又经历了激烈的遭遇战,之所以用“激烈的遭遇战”来形容,是因为这里面有好几个有趣的巧合和冲突:

第一,刚刚说的逐渐庞大的帝国,必须有所为才有办法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正好在这个时候,汉朝最有为的皇帝上台了,这是时与人的巧合。

第二,汉武帝好大喜功,想有所作为,在各家治术当中,那个隐藏在黄老外套底下,还没有显现出来的法家,自然是最适宜不过的。可是,秦代因崇尚法家,让人们疲累不堪,终而速亡的前例,使汉朝那些受秦暴政蹂躏的百姓的后代子孙,实在不敢提倡法家之治。这个民意,汉武帝也没有胆量加以违背。想要又不敢说,想放弃又舍不得,是汉武帝这个人内心的冲突。

P13-15

序言

司马迁(约前145年~前90年),中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龙门(今山西河津,一说其为陕西韩城人),少年时代曾经“耕牧河山之阳”,在10岁那年,其父司马谈升任长安太史令,司马迁随父亲来到了京师长安。然后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刻苦读书,广拜名师,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司马迁20岁时开始外出游历,在做了汉武帝的近侍郎中后,他又随从汉武帝出行。他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也曾奉命出使巴蜀等地。在全国各地的游历丰富了他的见闻,陶冶了他的性情,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继承父志,立志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书,即便在遭受腐刑之后,他仍以此作为自己精神的支柱笔耕不辍,最终他完成了中国历史上伟大著作《史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大部分。其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在内容上,《史记》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梁启超赞其为“千古之绝作”,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口昌,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约在征和三年(前90年)去世,但《史记》将司马迁铭刻于历史之中。

本书精选了大量与司马迁紧密相关的各类图片,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再现了司马迁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司马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图说世界名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图说世界名人编委会
绘者
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31947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62
CIP核字 2013095396
中图分类号 K825.81-64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3
出版地 江西
225
165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