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比代尔(精)
内容
试读章节

雅尔米卡

我又来到了冶炼厂。大老远我就瞧见送饭工雅尔米卡正拖着大汤桶在走着。我疾步迎上去,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直看得她垂下了眼帘。她怀孕六个月了,嘴一张就露出了残缺不全、掉了一半的牙齿。不过,她很纯朴,仍不失为美人中的美人儿。

我走到她身旁低声说:“哎,雅尔米卡,咱俩什么时候结婚呢?”

她回答:“等牛鞭子开花吧!”

我说:“瞧您,瞧您!您不喜欢我啦?”

她毫不留情地说:“不喜欢,因为您成天在这波尔托夫卡厂子里跑来跑去瞎忙乎,活像屁股上长了刺似的。”

我放下帮她提着的汤桶,责备地注视着她,她垂下了目光。我看见了她浮肿的眼圈、脸颊上的雀斑……没错,今天她仍然穿着那件棉布外套,用根绳子系着。她抬起眼皮来,说:

“您干吗这样看着我?活像老汉看犁过的地。”

我解释道:“因为您近来对我有点儿冷淡。”我拎起汤桶继续朝前走,我不能眼看着一个怀有身孕的妇女提这么重的东西吧。到技工学校的拐角处,她倚着墙角呕吐起来。当她把那张扭曲的脸转过来时,歉疚地对我说:“瞧这闹的。”她两手托了托隆起的肚子又补上一句:“您是知道的,大叔,我身子重了。”

我说:“那又怎么样?您那位上你们家去了吗?”

她兴奋起来:“去啦。那会儿我已经躺下,茨复尔乔维采的一帮小伙子来了,他们隔着篱笆嚷嚷:‘大婶,雅露什在家吗?’我妈走到门口,说:‘哟,这可是来了稀客啦,雅罗斯拉夫先生!把我们家的姑娘糟蹋了随后又甩了她,这叫什么作风呀?’”

雅尔米卡打住了,神色变得严峻:“您知道吗,大叔,他是怎么回答的?”

“这真是不知道。”

雅尔米卡提高了嗓门儿:“他对我妈说:‘那该怎么着呢,大婶,难道要我把大腿挂在脖子上?’您说说看,当未婚夫的有这么说话的吗?”

我拎起汤桶承认:“没这么说话的,至少不该这么说话。”

“可不,况且我们该举行婚礼呀。不过,我不会死皮赖脸地再去找他。这都怪他妈!可是我不会白白给她的,总有一天我会跑去对她说:‘给您吧,您的宝贝儿子,好让您把他掖在您的……您知道掖在您的什么地方!’”

她怒气冲冲,可是我们已走到了食堂,一伙男工朝雅尔米卡围上来:“哎,姑娘,你可是美美地灌足啦。你吞了个硬玩意儿吧?”

雅尔米卡也不示弱:“去你们的,你们这帮子无赖,去你们的!你们个个都装作光棍儿,女人跟你们才说了几句话,你们就放肆起来,让她丢丑。这还不够,还写匿名信给女人的家里,说她死乞白赖纠缠有妇之夫!”

雅尔米卡提高了嗓门儿,可是脸上出现了笑容,甚至显得挺高兴。她了解他们,他们也了解她。小伙子们抚摩她的肩膀,她一躲闪,汤洒出来了。她举着汤勺吓唬他们:“怎么样!瞧我打你的嘴巴子!”

我站在远处注视着雅尔米卡,暗自把她跟我认识的所有的女人做了比较,我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开。我慢条斯理地喝着汤,反正有的是时间,我又会单独和她在一起的。

她终于坐到了桌旁,脸贴在镀锡烤盘上冰着。

我说:“您告诉过我,说星期天您跟雅罗斯拉夫先生谈了话……”

她脸对着烤盘回答道:“是的,可是他不理睬我。他不停地跟人家跳舞,气得我姐姐走进舞圈来到他面前说:‘你这玩弄女人的无赖,你就一点儿不害臊吗?你玩完了我妹妹,这会儿就这样追别的姑娘啦?’”雅尔米卡说着站起身来。“可他呢,竟然在舞圈里打了我姐姐一巴掌!您倒说说看,大叔,在舞圈里打一位妇女耳光,这像话吗?”

“这确实不像话。”我答道。

“这可不!我要上法院告他去,他得为此付出代价!”

“雅尔米卡,听我说,情况以后会好的。他只是现在,没结婚的时候,才乱打人耳光。”

她把汤盘收拾起来,困惑地向旁边扫了一眼。她的心软下来了:“您认为会是这样?真的认为会是这样?要知道,我,我这傻瓜,可真是打心底里喜欢他!您说说看,大叔,没有他那将会是什么样的生活啊?我会一辈子吓破了胆的。我怎样地恳求他啊,伤心地哭了又哭……”

她挥了一下手。我站起身来,我必须走了。

雅尔米卡打开门,在我身后喊道:“您再来,大叔。”

P1-3

作者简介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捷克作家。
1914年3月28日,赫拉巴尔出生于奥匈帝国布尔诺附近的日德尼采,1935年进入查尔斯大学法学院就读,第二次大战结束后,才继续修完课程。曾获得法律博士学位,但并未从事过与法律有关的工作。
1962年起,赫拉巴尔才开始较有系统的创作。1963年出版靠前本作品,特殊的风格和文采旋即备受推崇瞩目。次年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巴比代尔》问世后获青年阵线出版社奖。之后创作发表的作品,频频获奖。1968年,赫拉巴尔由于先前支持“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而被列入禁止出书名单,成为“被严密监视的作家”。1970―1976年,赫拉巴尔隐居于布拉格城外他出生的小镇,他的一些重要作品完成于此时期。1986―1987年自传体三部曲出版后,他基本上搁笔,在孤独凄凉中苦度晚年。1997年2月3日,赫拉巴尔坠亡于布拉格一家医院。
赫拉巴尔的作品大多描写普通、平凡、默默无闻、被抛弃在“时代垃圾堆上的人”,即他称之为“巴比代尔”的人群。主要作品有《底层的珍珠》、《巴比代尔》、《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过于喧嚣的孤独》等。
书评(媒体评论)

赫拉巴尔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了不起的作家。

——米兰·昆德拉

目录

译序

雅尔米卡

公证人先生

葬礼

一九四七年布拉格的儿童

中魔的人们

快餐店世界

您想看看金色布拉格吗

电离子渗入疗法

头戴山茶花的夫人

钻石孔眼

浪漫曲

序言

《Pbitelé——巴比代尔》这本短篇小说集,是赫拉巴尔的代表作,一九六四年出版后赫拉巴尔从此声名大振。这本短篇小说集,尤其是与集子《Pbitelé》同名的这一篇极好地说明了赫拉巴尔这位作家独特的小说创作风格,现在人们一提到赫拉巴尔,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便会是他的Pbitelé(巴比代尔)。

Pbitelé是赫拉巴尔自己生造的一个捷语新词,用以概括他小说中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物形象。由于这个词在词典中无从查找,赫拉巴尔在不同场合曾对它做过反复阐述。如何把这个词确切地译成汉语是个难题。作为这篇小说的译者,我想谈一谈我对这个词的理解和翻译体会。

赫拉巴尔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捷克文坛涌现的一批年轻作家中较为年长的一位。六十年代被捷克文学史家称为奇迹般的年代,具体地说是从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八年前苏联军队入侵为止。在短短的几年内,捷克文坛出现了那么多富有才华的作家,写出了那么多令世人瞩目的小说作品,看起来的确像是“奇迹”。其实,这些作品大多都是早些时候即已写成,只是到了严格的检查制度稍有松动的六十年代才得以出版而已。这一代的捷克年轻作家,正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许多西方现代派作家一样,深感到随着时代的变更,巴尔扎克式的以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塑造为主的传统小说写法已显得陈旧,无法反映新的时代和新时代里人的心态。因此作家们都在探索新的小说表现手法。这些作家在思想上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创作上则推崇卡夫卡。他们从卡夫卡和本国文学巨匠雅罗斯拉夫·哈谢克的作品中寻找启迪和契机。哈谢克的巨著《好兵帅克历险记》在捷克一向被看作是一本轻松的幽默讽刺小说,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某些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对这部小说进行的分析研究,指出它的艺术表现手法与卡夫卡的极为相似,因而《好兵帅克历险记》应是捷克第一部荒诞派小说。赫拉巴尔从哈谢克的这部作品中得到的最重要的启迪是,他发现了口语的效用。他看到了在小说创作中成功地运用口语能取得怎样的艺术效果。赫拉巴尔不仅领悟了口语的艺术力量而且也找到了最适合于他笔下人物的口语,那便是布拉格小酒馆的语言。这种语言的特点是粗野、夸张、滔滔不绝、带着很多俚语和行话,很生动。赫拉巴尔成功地运用了它,并巧妙地使他笔下的口语包含着丰富的、捷克读者一看便心领神会的潜台词。这是他的小说魅力之所在,深受捷克读者的欢迎,因而赫拉巴尔享有“最有捷克味儿的作家”之美誉。

了解赫拉巴尔的这些创作背景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Pbitelé这个词。他阐释说:Pbitelé是这样一种人,他们通过“灵感的钻石孔眼”观看世界,他们看到的汪洋大海般的美丽幻景使他们兴奋万状,赞叹不已,于是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在没有人听他们说时,他们便说给自己听。他们讲的那些事情既来自现实,又充满了夸张、戏谑、怪诞和幻想。这番话听起来有点儿像我们俗话说的“侃大山”:几个人茶余饭后坐在一起神聊。侃大山具有“滔滔不绝”的特点,讲的那些事情也是既来自现实又充满了夸张和戏谑。但是侃大山的人与赫拉巴尔笔下的Pbitelé有本质上的不同。侃大山不论怎样滔滔不绝,不论怎样夸张、戏谑,它毕竟只是一种神聊,人们聚在一起开开玩笑、发发牢骚,聊完也就茶凉人散,各自生活依旧。赫拉巴尔笔下的这些人物,他们表现的却是一种生活态度。他们不仅滔滔不绝地说,而且带着行动。水泥厂的老工人一辈子生活在水泥粉尘中,呼吸着水泥粉尘中的空气。退休后不肯搬到空气新鲜的树林里去住,送他们到山青水秀的疗养地,他们却因此而患病。他们天天坐在水泥厂门前,为如何更好地管理工厂争论得面红耳赤。水泥厂工人布尔甘的儿子伊尔卡有绘画天赋,但无缘进美术学院深造。他终日面对的是落满水泥粉尘的一片灰蒙蒙的黯淡景色,可是他的写生画却一幅幅色彩艳丽,堪与印象派的佳作媲美。父子俩还指点着窗外的灰白景色一个劲儿地对来访者说:“您瞧见了吗?您瞧见那边的色彩了吗?您仔细瞧瞧那边,五彩缤纷!”在另一篇小说《钻石孔眼》里,那位盲女透过钻石孔眼“看”到的世界美好无比,她期盼着手术复明,还邀请与她萍水相逢的几位旅客在她手术复明后同她一起到总统府布拉格宫去参加舞会。这就是赫拉巴尔塑造的Pbitelé的形象,这些人物表面上看豪放开朗、诙谐风趣,但他们透过“灵感的钻石孔眼”看到的世界与现实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格外地映衬出他们处境的悲惨。在反复思考如何把赫拉巴尔生造的这个词译成汉语时,笔者觉得干脆音译作“巴比代尔”固然可以,但必须加详细说明。琢磨再三,觉得赫拉巴尔笔下的这类人物有点儿像神话故事里一些中了某种魔法的人,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的幻象里,于是——诚如赫拉巴尔所言——“他们说出的话被理智的人看作是不合情理的,做的事情是体面人不会去做的。”根据这样的理解,笔者把(Pbitelé)权且译作“中魔的人们”,同时附加音译(巴比代尔)。

杨乐云

二〇〇三年九月十日

内容推荐

巴比代尔是这样一种人,他们通过“灵感的钻石孔眼”观看世界,他们看到的汪洋大海般的美丽幻景使他们兴奋万状,赞叹不已,于是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在没有人听他们说时,他们便说给自己听。他们讲的那些事情既来自现实,又充满了夸张、戏谑、怪诞和幻想。他们不仅滔滔不绝地说,而且带着行动。赫拉巴尔曾自认是巴比代尔们的一员。

阅读本书,就能理解为什么法国《观点周刊》说:“赫拉巴尔,他是乡愁的作家,他属于闪亮慧黠的布拉格,他是日常生活的诗人。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赫拉巴尔的成名作。这部短篇小说集描写了一群在“时代垃圾堆”之上的底层劳动者,水泥厂工人布尔甘先生、火车上失明的小女孩、送饭工雅尔米卡……他们过着普通、平凡甚至有些粗糙的生活。他们的卑微与烦恼,他们的善良与乐观,他们特有的布拉格式的幽默与嘲讽,带着一种不一样的气息氤氲而来,能勾起阅读者的种种思绪……

这一群人,就是巴比代尔的代表。“巴比代尔”是一个在词典中无从查找的词语,是一个由赫拉巴尔生造的捷克新词,用以概括他小说《巴比代尔》中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物形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比代尔(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捷克)赫拉巴尔
译者 杨乐云//万世荣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47317
开本 32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8-04
首版时间 2018-04
印刷时间 2018-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32
CIP核字 2017256374
中图分类号 I524.4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由北京读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