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情景感与确定性(卢埃林的法哲学)/法哲学与政治哲学文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法的确定性是神话还是现实?法律争议有专享正解吗?如果法官不是“法律的自动售货机”,那他是什么?司法审判中到底哪些因素可以规制法官?法律现实主义与法律形式主义真的水火不容吗?法律现实主义在稳定的文明社会中还能当饭吃吗?法律现实主义本身是铁板一块吗?如果想了解这些问题,请您走进《情景感与确定性》,它将带您畅游卢埃林的现实主义法哲学世界。它将澄清对卢埃林规则怀疑论与行为中心进路的误解,考察其拒斥和拥抱何种意义上的确定性,探究其通达确定性的方法和进路,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法的确定性”这一久远的价值观念在当下法治语境中的不同意义。 作者简介 周国兴,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律哲学。 目录 审判如何回应民意 ——基于卢埃林情景感理论的考察(自序) 绪论 一、论题的形成 (一)从规则到行为:卢埃林理解法律的进路 (二)情景感与确定性:本书研究主题的确立 (三)论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卢埃林法哲学的研究现状 (一)既有研究概说 (二)对既有研究的分析 三、本书的论证思路及结构安排 (一)论证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一章 理论准备:法律形式主义及其不足 一、法律形式主义的基本主张 (一)法律形式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 (二)法律形式主义的确定性诉求 二、卢埃林对法律形式主义的反叛 (一)对法律形式主义的批判刀 (二)反叛所体现出来的理论性情 第二章 理论核心:理解法律的行为中心进路 一、目的—手段框架 二、从规则到行为 (一)有限规则论 (二)以行为为中心理解法律 (三)统合规则与行为的制度 三、现实的确定性 (一)现实确定性的两层内涵 (二)行为中心进路对现实确定性的意义 第三章 理论方法:通往现实确定性的道路 一、社会科学方法 (一)法律科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二)稳定上诉审之制度性因素的社会科学 研究 二、法律技艺传统 (一)法学方法 (二)宏大风格 (三)情景感 第四章 理论关怀:社会伦理关切 一、社会关怀 (一)法律教育的目标 (二)萨柯—樊塞蒂案件 二、秩序与正义的双重寻求 (一)秩序 (二)正义 (三)秩序与正义的统一 尾论 一、实践检验 (一)《统一商法典》的立法实践 (二)法官裁判方式的改革 二、理论审查 (一)理论争议 (二)理论追问 三、结语 附录 法律不确定性命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情景感与确定性(卢埃林的法哲学)/法哲学与政治哲学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国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39424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6 |
出版时间 | 2018-06 |
首版时间 | 2018-06 |
印刷时间 | 2018-06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10 |
CIP核字 | 2018094894 |
中图分类号 | D909.712,D90 |
丛书名 | |
印张 | 1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49.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