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趣味焦虑 |
内容 | 作者简介 何畅,女,文学博士,教授,执教于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和西方文论。代表著作:《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在靠前外很好不错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其中省级重点1项。 目录 绪论“趣味”概念在英国文学中的“前世今生” 节 “趣味”概念在18世纪的美学转向 第二节 “趣味”概念在19世纪的文化转向 第三节 “大众趣味”“日常趣味”与“现代性” 上篇 私人空闻 章 《月亮宝石》中的科学趣味 节 不可靠的“感官事实” 第二节 科学话语 第三节 科学趣味与中产阶级写作 第二章 《女王50周年大庆》中的阅读趣味 节 阅读的时代与阅读趣味 第二节 阅读趣味与“文化正确性” 第三节 “文化正确性”背后的“错位感” 第三章 《理智与情感》中的“趣味之争” 节 玛丽安的“趣味”观 第二节 埃莉诺的“趣味”观 第三节 “口水仗”背后的文化深意 第四章 《丹尼尔?德隆达》中的音乐趣味 节 “坏”趣味与“好”趣味的冲突 第二节 “趣味”冲突背后的文化反思 下篇 公共空间 第五章 “如画”美学背后的阶级符码 节 “如画美学”与“如画”热潮 第二节 奥斯丁笔下的“如画”趣味 第三节 美学批判还是阶级批判 第六章 “如画”的趣味――19世纪英国旅行者笔下的风景 节 “如画”趣味与帝同叙事 第二节 “如画”趣味与阶级叙事 第七章 自然的“趣味”与英国19世纪绿色公共领域建构 节 绿色公共领域与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 第二节 湖区保卫运动引发的公众讨论 第三节 圣乔治社引发的公共实践 第四节 《19世纪的暴风云》引发的公众关注 第五节 绿色公共领域与中产阶级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在英国19世纪中产阶级日益壮大的语境中,本书以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小说文本为中心,考察“趣味”概念在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发展轨迹,尤其关注上述阶级焦虑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科学、音乐、美学等)之间的对话,以发现在这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期,中产阶级是如何获得自身的文化认同并成为英国19世纪文化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本书共分七个章节,分为上下两篇,即“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私人空间”篇涵盖了阅读、音乐和情感等较为私人的话题,而“公共空间”篇则涉及了风景、旅行和环境保护等公共话题。实际上以“空间”划分章节的设想,颇让笔者踌躇。很终落笔,理由有二。其一、笔者认为,我们不应将“趣味”问题简化为个人品味问题。绘画、音乐和阅读趣味虽看似属于私人选择,却摆脱不了其背后共同的阶级意识。因此,任何一次私密的“趣味”选择都具有“公共性”。这是本书的主要观点。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有一些关于“趣味”的讨论涉及了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公共文化运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趣味焦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298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1.09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