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可持续意识构建研究
内容
目录
导论/001
章可持续意识的本体解读/020
一、可持续意识相关概念辨析/021
(一)可持续意识概念的界定/022
(二)可持续意识与公民意识/024
(三)可持续意识与生态意识/027
(四)可持续意识与环境意识/029
二、当代可持续意识内涵的诠释/031
(一)可持续观念意识/031
(二)可持续伦理意识/035
(三)可持续责任意识/040
(四)可持续消费意识/042
三、当代可持续意识构建的时代诉求/047
(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理性反思/047
(二)促进当代生态政治运动的发展/049
(三)马克思、恩格斯可持续思想在当代的彰显/051
(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现实要求/053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可持续理论/056
一、马克思的可持续理论/057
(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058
(二)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062
二、列宁的可持续思想/065
(一)尊重自然/065
(二)资源的循环利用/066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的破坏/066
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理论/068
(一)协调人、自然与经济发展/068
(二)环境保护要走法制化道路/072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074
(四)科学发展观/075
(五)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076
第三章当代可持续意识的相关问题及原因分析/083
一、当代可持续意识面临的问题/084
(一)理性价值评判的缺失/088
(二)可持续意识信仰的滑坡/093
(三)可持续道德意识的缺位/096
(四)异化消费导致生态危机/097
二、当代可持续意识问题的原因探析/099
(一)主体性哲学下自然祛魅/100
(二)工具理性下科技的发展/104
(三)资本逻辑下的利润追逐/109
(四)文化缺失下的异化消费/112
第四章可持续思想探析与文化嬗变/114
一、西方的可持续思想探源及嬗变/115
(一)古希腊的可持续思想及其发展/115
(二)基督教的可持续思想/119
(三)近代西方可持续思想的发展/124
二、中国传统可持续思想探源及价值/130
(一)儒家“天人合一”的可持续思想/130
(二)道家“道生自然”的可持续思想/133
(三)佛家“依正不二”的可持续思想/136
三、中西方可持续思想的比较与现实启示/138
(一)中西方可持续思想异同比较/138
(二)中西方可持续思想的现代启示/143
第五章当代可持续意识构建原则/148
一、当代可持续意识构建的理论原则/149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可持续理论/149
(二)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思想/154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156
二、当代可持续意识构建的基础/158
(一)重构“自我”与“他者”的道德关系/158
(二)设立客体目标的合理性规范法则/159
(三)化解人与自然主客体的道德分歧/163
(四)确立主体改造自然的道德合理性/164
三、当代可持续意识构建的内容/168
(一)主动性和规律性的内在结合/168
(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正义的秩序/169
(三)培育可持续意识的法治精神/170
(四)塑造可持续消费的文化氛围/171
第六章当代可持续意识构建路径/173
一、全球视野下可持续意识构建对策/174
(一)重构自然与文明的和谐统一/174
(二)确立理性的价值评判标准/175
(三)重视可持续伦理意识/177
(四)科技主体履行可持续行为规范/177
二、中国可持续意识的构建路径/180
(一)中国可持续意识构建存在的问题/180
(二)制度伦理设计融入绿色理念/181
(三)引导媒体的可持续意识塑造/185
(四)拓宽公民可持续意识参与路径/186
(五)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187
(六)以生态立法培育可持续发展制度/191
(七)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意识/191
结语/194
参考文献/197
后记/203
内容推荐
当代可持续意识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哲学、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出发,对人类社会发展进行反思,以期达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当今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城市的雾霾犹如一层面纱笼罩在人类生活的上空,这层若隐若现的灰色面罩从浅层次来看,严重地困扰人们的身体健康,从深层次来看,阻碍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可持续意识是从全人类发展的角度关注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现代性视阈下人类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引起的人类生存困境。面对这样的问题,传统的量化研究注重解决具体问题,但更需要从宏观的层面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持续意识的构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立场,从哲学、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角度对人类命运进行深切忧思,以期找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优选人类进步的道路”
当前可持续意识的构建既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借鉴西方的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的思想。虽然中西方可持续思想由于历史、文化、思想的发展不同,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它们在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具有一定的共性。我国的可持续思想根植于儒道佛的文化中,西方的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也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这些宝贵的文化和思想都是构建当代可持续意识的精神财富。因此,可持续意识的构建要坚持马克思的可持续理论、西方的环境伦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内容上坚持主动性和规律性的内在结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正义秩序,培育可持续意识的和谐精神,塑造可持续消费的文化氛围。
当代可持续意识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量,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视角来看,要重塑自然和文明的统一,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实现社会的可持续性;要确立理性价值评判标准,谋求人类与世界共生,与万物共生,人类应对自然给予关爱;要消除人类与自然界的对立,将人从物质享乐中拯救出来,形成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要将自然、社会与人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整体的高度去看待和研究这个高度复杂的系统,以此来指导科技工作者的实践行为。从中国的具体实际来看,可持续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价值观念,不仅需要人自身的觉醒,同时也需要外在制度的配合。因此,要借助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并让媒体宣传和环保活动参与进来,将可持续意识渗透在人的意识领域中;需要政府在法律和制度上给予强制性的规定;还要从观念到制度方面,使人明确其责任和义务。
因此,对于当前可持续意识的构建,我们有信心去完成。以新时代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这意味将可持续发展提高到关系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高度,为实现人们期待的“天蓝地绿水净”的新生活而努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可持续意识构建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相雅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135208
开本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千字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7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