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古代文论(第3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紧扣中国古代文论与传统儒道释文化的内在关联,在中华很好传统文化的思想背景和精神源流中,把握并阐释中国古代文论的演进脉络和理论精粹,从而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层面揭示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意蕴和当代价值。本书既可用作海内外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为热爱中国文论及文化的广大读者提供“悦读”之选。 作者简介 目录 导论 章 先秦文论 节 先秦文论概述 第二节 孔子及儒家文论 第三节 老庄及道家文论 第四节 《易传》儒道兼综的文论思想 先秦文论选录 第二章 两汉文论 节 两汉文论概述 第二节 《淮南子》的道家文论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第三节 《乐记》《诗大序》和董仲舒的文论:儒家文论之总结 第四节 扬雄、王充的文论和王逸的屈原论 两汉文论选录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论 节 魏晋南北朝文论概述 第二节 玄学才性论与曹丕《典论·论文》 第三节 陆机《文赋》的创作心理学思想 第四节 刘勰《文心雕龙》与三教合流 第五节 钟嵘《诗品》的诗歌理论 魏晋南北朝文论选录 第四章 唐宋金元文论 节 唐宋金元文论概述 第二节 载道与取境:唐代文论中的儒与道释 第三节 苏轼、严羽及宋代文论的以禅喻诗 第四节 元好问及金元文论 唐宋金元文论选录 第五章 明清文论 节 明清文论概述 第二节 从李贽到金圣叹:异端思潮下的小说评点 第三节 王骥德、李渔及明清戏曲理论 第四节 王夫之、叶燮及明清诗词理论 明清文论选录 第六章 近代文论 节 近代文论概述 第二节 龚自珍、刘熙载及传统文论之总结 第三节 梁启超、王国维及近代文论之开启 近代文论选录 后记 修订后记 第三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文论(第3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建中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282815 |
开本 | |
页数 | 336 |
版次 | 3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000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