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被誉为个体心理滨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著作:《超越与自卑》等。
图书 |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培养 |
内容 | 作者简介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被誉为个体心理滨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著作:《超越与自卑》等。 内容简介 任何一名儿童的成长都离不开成人的关注和引导,而在儿童时产生的一些错误的想法,导致了长大后的诸多心理问题,进而会影响到后来的生活和整个人生。所以,成人如果对儿童教育问题一窍不通,那么对于他的孩子来说是悲哀的。 本书立足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帮助读者认识儿童及成人的心理和性格。个体心理学是一门实践学科,只要我们掌握其中的方法,那么,无论你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都能随即把它运用到对人格整体性的指导实践中去。 目录 第一章 人格的统一性001 第二章 对优越感的追求及其对教育的意义011 第三章 追求优越感的引导027 第四章 儿童的自卑情结037 第五章 儿童的成长:防止自卑感049 第六章 社会情感及儿童的发展障碍063 第七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处境:这种处境的心理感受和补救方法077 第八章 新环境的考验085 第九章 儿童的学校教育097 第十章 外界环境的影响113 第十一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125 第十二章 教育失误137 第十三章 教育父母145 附录15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培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阿德勒 |
译者 | 译者:阮松丽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0762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42 |
CIP核字 | 2020122359 |
中图分类号 | B844.1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