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的起源(揭秘天外飞车的真实传说)/丹尼肯神秘文化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埃里希·冯·丹尼肯,当今世界超级畅销书作家、有32部作品问世,被翻译成35种语言,累计在全球售出63000000册,作品常年位列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40个国家的畅销书榜。

欧洲最负盛名的神秘文化研究者、外太空研究的世界权威、NBC、ABC、BBC文献片和纪录片王牌制片人。

他是世界未解之谜的绝对权威,创立并不断完善“古代宇航员”理论。

他的作品长期稳坐“不解之谜”、“自然科学”、“心灵”、“宇宙”等分类榜单,雄踞“神秘学”和“不明飞行物”类图书榜榜首。

《神的起源——揭秘天外飞车的真实传说》是“丹尼肯神秘文化系列丛书”之一,讲述了历史与文明、科学与信仰的新一轮思考。

内容推荐

《神的起源——揭秘天外飞车的真实传说》是“丹尼肯神秘文化系列丛书”之一。

从古巴比伦-苏美尔的传说、古代印度的梵文史诗、中国的神话,到非洲土著部落流传的故事、16-17世纪航海大发现时代探险家们的经历,再到20世纪众多UFO事件、神秘难解的奇特现象……

埃里希·冯·丹尼肯在《神的起源——揭秘天外飞车的真实传说》中穿梭于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之中,运用大量翔实的证据——其中既有文字记载,又有口头传说,还有雕像、建筑、绘画、考古发现、照片等等,佐证了二个震惊世界的观点——在人类早期历史中,曾经出现过各式各样的飞行器;人类文明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过地外文明的影响;是神明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类!

目录

第一章 被视为神的人

第二章 天神般的人

第三章 帮助人类发展的人

第四章 现实还是远离现实

第五章 可怕的相遇

编后记

试读章节

伴随看电闪雷鸣

非洲距离欧洲较近。早在古代,腓尼基人、希腊人和罗马人就已经开始了航海探险。可惜,当时简陋的航船上还没有人种学家。土著居民面对不平等的文化接触会作何反应,我们一无所知。直到15世纪,可供参考的描述才出现了。1436年,葡萄牙人阿方索·冈萨雷斯·巴萨亚驾船驶向南方,他的同胞安陶·冈萨雷斯和努诺·特雷斯陶分别于1441年和1446年走起老路,他们都从非洲向葡萄牙贩卖黑奴。可以肯定的是,土著居民绝不是心甘情愿地踏上航程的!

1456年,热那亚航海家阿尔维斯·达·卡达莫斯托写道:

“非洲人聚拢过来,好像我是个显灵的神仙。见到一个基督徒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他们对我的衣着打扮和肤色都备感好奇……有些人抚摸我的双手和四肢,还有人用唾沫擦拭我的手,以确定我的皮肤到底是白的还是上的色……”

阿尔维斯·达·卡达莫斯的报告里有一段提到,土著居民见到他的船时认为这条船是长着白色翅膀的海鸟,来自某个奇特的地方,这种反应让他感到非常奇怪。当船在抛锚停泊前收起风帆时,土著人认为这些船都是鱼,还有人认为是鬼魂……他们应该感到害怕。土著人会这样想,是因为在很短的时间里,三桅帆船出现在许多地方,并且船员们经常在夜里挑起争斗。

和哥伦布、戈泰兹一样,卡达莫斯托也用雷鸣般的炮声来震慑土著人。土著人认为船上的大炮是魔鬼制造出来的,甚至连点亮蜡烛这种小事也让卡达莫斯托成了非洲人眼中的“白人仙师”。当一位船员演奏风笛时,土著人相信“这件东西”是神的乐器,“因为它能用多种声音如此甜美地唱歌,肯定是神亲手制成的”。

这个可怜而颠倒黑白的世界!恰恰是强盗和占领者赢得了敬畏。不过,土著居民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猜他们是用战鼓来传递消息的,“白人仙师”可能是任何人,但绝不会是神仙。在冈比亚河的入海口,卡达莫斯托的船遭到了箭雨的袭击。土著人分乘15艘独木舟,每条船上有10个人,一刻不停地向惊呆了的白人射箭。卡达莫斯托下令放炮,第一声炮响后,水面上迅即复归平静,石弹嗖嗖地穿过独木舟,落入水里。土著人举起了桨,目瞪口呆地盯着卡达莫斯托的船,好像它是个妖怪。

当震耳欲聋的炮声余音变小后,土著人重新鼓起勇气,再次向卡达莫斯托的船发起进攻。卡达莫斯托船长很清楚,如果他不想失去别人的尊敬,就绝不能投降。他下令让一整列舷炮开火,还让弓弩手和滑膛枪手向惊得目瞪口呆的土著人射击。水面被炮火和枪箭搅得波涛翻滚,有的独木舟被掀翻,另一些被击为碎片,四散而逃的、受伤的土著人惊恐的叫喊声响彻附近的海岸。这些黑人曾经怀有的希望和幻想就这样破灭了,对他们而言,世界坍塌了。白人“神仙”也好,白人“魔鬼”也好,他们只会残暴恐怖地劫掠。

白人占领者无情地摧毁了一切,这与他们的宗教信仰背道而驰,也不符合其抢劫钱财的本意。罗马军团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我曾在书中谈到过这点。在本书中,我首先关注的是描述“原始人”在见到先进技术时做出的反应。另一个土著人幼稚地敬慕外来“神明”的例子,是葡萄牙人佩德罗·阿瓦雷斯·卡布拉在巴西海岸的经历。1500年3月9日,卡布拉率领着13艘帆船出现在巴西海岸,他们的目的是打破阿拉伯人在香料贸易上的垄断地位。这次航行的目的地本来是非洲沿岸,可是船队在维得角遭遇了可怕的暴风雨。迷失方向30天后,没有哪位军官还能说出他们所在的位置,淡水已经喝光,胡子拉碴的幸存者们正在遭受坏血病的折磨,终于,圣母神迹一样的陆地在遥远的前方出现了。卡布拉下令抛锚,一队携带武器、经验丰富的水手分坐上两艘船。就在此时,一大群赤身裸体、手无寸铁的土著人从周围的丛林里和小山背后蜂拥而出。他们哈哈大笑,显得异常开心,在葡萄牙人看来,“如同孩童般纯真”。土著人毕恭毕敬、不请自来地帮助船员运送水桶,把它们灌满,同时不断地做出请求的手势索要小礼物。

在今天一个叫“科罗维美拉”的小岛上,这群葡萄牙人要举行弥撒庆祝复活节,并感谢圣母玛利亚把他们从海难中救了出来。印第安人看着他们如何忙忙碌碌地为弥撒做准备,“惊得说不出话来”。当钟声伴随着祈祷歌声响起的时候,土著人也吹响了号角,翩翩起舞。举行弥撒游行的时候,葡萄牙人竖起一具十字架,还有葡萄牙国王的纹章,水手们跪倒在地,而土著人也和他们一样伏地敬拜。神父在举行弥撒的时候举起了双手,土著人也照葫芦画瓢。土著人热切地模仿着外来客的一举一动。

弥撒结束后,葡萄牙人送给每个印第安人一个廉价的锡制十字架,但要求印第安人跪下,双手合十,亲吻十字架。印第安人如同听到召唤一样乖乖地照做了,眼神里满含着幸福。后来,卡布拉向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报告说,向这些印第安人传教最合适不过了,因为他们完全没有宗教信仰,会迫不及待地接受所有灵魂上的帮助。他们都是些头脑简单透顶的家伙!

虽然这些新近发现的“巴西人”能毫不害怕地与白人来往,但是只要水手做出一个他们从没见过的动作,或奏响某件乐器的时候,印第安人就会吓得四处逃窜。不过,每次他们都会折返回来,只为了模仿刚才见到的动作。

关于土著人与先进技术的接触,可以总结为三点:

1.土著人把掌握先进技术的人视为“超自然的”。

2.不久后,土著人会发现自己的看法不对,这时他们就会把“超自然的人”重新划归为人。

3.在陌生来客出现之前,土著人就知道有“超自然的神明”存在,而且他们都在期待神明再次降临。

为此,土著人想出各种办法来检验不速之客的“超自然性”。西班牙编年史家曾经记载过,加勒比海的土著部落会用怀疑的眼光观察白人的尸体长达一天一夜,如果尸体没有开始腐烂,白人就会被认为是“神明”。

1524年,来自佛罗伦萨的航海家维拉扎诺提到,有个年轻的水手游到岸边,把几件不值钱的首饰扔给了印第安人。就在这时,一个大浪打来,击中了这个倒霉蛋,把他冲到了岸上。印第安人马上围拢过来,把他拽到熊熊燃烧的篝火旁。其他水手在船上目睹了这一幕,都担心发生最糟糕的事情。可是,印第安人只是把那个水手的衣服扯掉,他们只想仔细查看他的身体和肤色而已。年轻的水手通过了考察——他的皮肤被证实为“真正的白”,经过多次交涉,印第安人最后把他放了。

别的水手就没那么好运,能轻易地脱身。为了看看水手会不会受伤,印第安人对他们又刺又戳,有时还把烧红的木炭放在他们身上。希腊诗人荷马笔下的奥德修斯是怎样呼唤的?“风啊,向我吹吧!我置身于什么样的人中间?他们是毫无人性的强盗,是不知廉耻的野蛮人,还是殷勤好客、敬畏上帝的人?”(获胜的常常是野蛮人!)

P17-21

序言

千百年来,人类远古时代遍布世界各大洲的种种谜案一直困扰着现代人,尽管今天科学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人类的想象力也足够丰富,但是用现代高科技武装起来的、拥有全球化视野的现代人,仍然无法解开数千年前先人留下来的历史和文化谜团。事实上,我们越是运用高科技的手段,越是把遍布全球的各个文明遗迹联系起来去审视,越是发现其非人类所能为,远隔万里的不同文明之间有一种无法解释的相似性。难道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才孕育出了智慧生命?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我们的外星智能生命是否曾经光顾过地球?他们是否传授给了人类什么,并成为人类最初的“神”?这些问题时时刻刻在人类的大脑中萦绕,人类从来没有停下去解开这些看似永远无法解开谜团的脚步。人类在追忆自己过去的热忱中包含着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埃里希·冯·丹尼肯,欧洲最负盛名的古代文明研究者,外太空智能生命探索世界权威,NBC、ABC、BBC文献片和纪录片王牌制片人。他对于外星人曾在远古时代光临过地球的理论深信不疑。近半个世纪以来,丹尼肯为了证实这个理论每年行程10万英里,奔走于世界最偏远的角落,不断搜集材料、调查考证、对比研究。关于有没有外星人这个问题,丹尼肯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答案。丹尼肯大学研究的是古代文献和神话注释,自从接触了现代科学以后,事情发生了改变。丹尼肯开始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去解读古代文献记载和神话传说,随着研究的步步深入,越来越多不可思议的科学文化考古发现进入了他的研究视野,问题由猜测和假说阶段进入到了实证和归纳阶段。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外星人和外星文明的有无问题,而是外星人和外星文明到底是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的最初发展以及未来走向的。我们深信,读者对于丹尼肯先生所搜集到的这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考古实物照片,一定会惊叹不已的:我们到底是古猿的后裔,还是外星人的后代?如果真是外星人的后代,那么地球不过是我们的中转站,未来我们将走向何方?

毋庸置疑,埃里希·冯·丹尼肯是当今世界最为成功的非小说类作家,迄今共有32部作品问世,这些书堪称是地球文明之谜探索的必读书。32本书累计在全球销售63,000,000册,被翻译成了35种语言。这些书中有许多一经出版就被拍摄成了电影、电视剧和专题片。从1968年他的第一部德文作品《回忆未来》(英文版译为《众神的战车》)问世以来,他的作品就牢牢地占据着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40多个国家的畅销书榜,他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畅销书作家之一。例如:1969年,美国电视专题片《寻找古代宇航员》就是根据丹尼肯的作品《众神的战车》制作的;1993年,德国卫星电视1台根据他的《宇宙的踪迹》拍摄了25集电视系列片;1996年,美国ABC/Kar伦电视公司制作了长达一个小时名为《众神的战车——神秘再续》的专题电影,并在全球同步放映。这部电影还在1996年的ABC电视网播放。1996—1997年,ABC/Karle电视公司再度与丹尼肯联手,制作了一部专题电影,在《发现》频道播放。1996年9月26日,德国最大的电视网RTL转播了这部电影,当时仅欧洲就有490万人观看了这部电影。

至今,丹尼肯在全球25个国家巡回演讲3000多场,其中超过500场是在世界各个大学举行的。丹尼肯本人亲手创立了考古、航天及搜寻地外文明研究会,该组织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会员多达1万人,既有各个阶层的普通大众也有专家学者。

面对丹尼肯作品的巨大成功,质疑和批评的声音从来都没有间断过。丹尼肯本人也在不断地为自己的理论和判断寻找新的考古证据。丹尼肯精通四门语言,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访古探微,尽可能全面准确地用笔写下自己的所见、所知、所想。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策划的这套丹尼肯神秘文化系列丛书中的观点仅代表一家之言,可以说有些推测迄今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论证和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其中有不少观点还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和批评。此次我们策划引入这套丛书共26本,意在为读者客观深度、图文并茂地全景展现世界各地神奇的古代文明之谜,从遥远的太平洋小岛到屹立于沙漠中的古埃及金字塔,从密林深处的玛雅文明到英伦三岛的巨石阵,从千佛之国的印度到安第斯山脉下绵延千公里的“阿加尔塔”,从秘鲁纳斯卡巨画到“失落之城”亚特兰蒂斯……面对难以解释的令人惊叹的古代文明,丹尼肯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态度既非常大胆,又极其可贵。在众多关于古代文明之谜奇思妙想般的假说中,丹尼肯的研究无疑是最大胆、最系统、最有影响力的。无论他的观点正确与否,对于开拓人们的思维,打开人们的眼界,启发人们的灵感,都功不可没。“我们并不孤单”,丹尼肯的书鼓舞了一代代的人去大胆探索浩瀚宇宙的奥秘,了解人类的过去和未来。从丹尼肯的这套全集中,读者一定会了解到系统而丰富的天文学、地理学、考古学、人类学、宗教学、神话学知识。书中所记载的奇异而多样的人类史前历史和民族文化成果也一定会引发读者巨大的阅读兴趣。

经丹尼肯先生的亲自授权,我们策划了这套丹尼肯神秘文化系列丛书,旨在开拓读者的视野,启发读者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鼓舞读者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加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增强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

后记

亲爱的读者朋友:

对我研究的题目,你们感兴趣吗?我想向你们介绍古代宇航员协会,简称为MS。这是一家根据美国法律于1973年设立的公益机构,其不以赢利为目的。

设立这个协会的目的是收集、交流、出版可以支持下述理论的证据:

1.在远古时代,有来自宇宙的访客到达了地球……

2.我们这个星球上目前存在的技术文明并不是第一个这样的文明……(或者)

3.上述两种理论的结合。

任何人都可以加入AAS。每两个月,AAS都会出版德语和英语会刊。AAS会组织会员到有趣的考古地点进行研究旅行。我自己常担任领队:还会定期召开国际性和全国性会议。到目前为止,AAS共召开了14次国际会议和19次全国会议。

AAS的会费为每年30瑞士法郎或35德国马克。在德语国家,我们大约有2000名会员。

你们可以写信到AAS,以获取更多介绍,我会很高兴收到大家的来信,地址是:

古代宇航员协会

瑞士费尔德布鲁恩

邮编CH-4532

埃里希·冯·丹尼肯

书评(媒体评论)

不可否认,丹尼肯既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幽默大师,也是一个敢于对传统科学和权威提出质疑的勇士。

《世界报》(周日版)

拥有超凡精神和渊博学识的丹尼肯将他的观点娓娓道来,即使那些最坚定的怀疑论者也深深为之折服。

《世界报》

但凡看过埃里希·冯·丹尼肯作品的人,都会熟知他的理论。他不但用他的理论向我们证明他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幻想家,最重要的是会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真应感谢这个带领我们走进神秘世界的大人物。

《新威斯特法伦报》

这种富有想象力的冒险对我们这个因过于现实而失去自我的时代来说。是多么地令人向往啊,同时这也是一本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很高的书。

《斯图加特新闻报》

在当今众多味如嚼蜡的图书作品中,埃里希·冯·丹尼肯是最后一个能将艺术和历史讲述得如此栩栩如生的人。

德国《明星》杂志

这本书让人爱不释手,跟随丹尼肯的叙述,人们不知不觉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基尔新闻报》

丹尼肯唤起了人类对远古的追忆。

《苏黎世日报》

凭着令人钦佩的勇气,这个畅销书作家非常勇敢地与那些科学家们辩论“那些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星期日图片报》

今天,埃里希·冯·丹尼肯已经成为全球最成功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风格充满激情又不乏幽默,语言通俗易懂,充满神秘的异族风情,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对古老、遥远国家和地区的描述更是精彩绝伦、惟妙惟肖。他的作品大大地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

《瓦利赛尔信使报》

埃里希·冯·丹尼肯依据古老的传说和传统故事对未来作出了大胆假设,这些结论让很多科学家大为震惊。虽然这本书充满悬念和幻想的情节,却不属于子虚乌有的科幻小说。

《地方志》杂志

事实上,丹尼肯是一个能将故事讲得非常生动的人,我们感谢他为我们带来的乐趣。

《西南周报》

丹尼肯的主张是那么有独创性,至今还无人可以超过他。

《明斯特报》

埃里希‘冯·丹尼肯的书堪称一部扣人心弦的传奇,读者甚至会感觉自己在看一部侦探小说。

法国航空《太太》杂志

丹尼肯将圣经注解、科幻小说、史诗和在世界各地搜寻到的古老传说融为一体,于他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成斯特法伦邮报》

丹尼肯的书无时无刻不散发着一种他特有的作风:真诚、律己。

《伯恩报》

埃里希·冯·丹尼肯的作品总是能引起读者的深思,他并不是纯粹地宣布所谓新的真理,而是一再对自己提出问题,最大程度地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吸引观众的兴趣,并试图从逻辑上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骄傲自大地宣传他的新救赎学说。丹尼肯先生的幽默风趣和探秘访古的实证精神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巴登报》

毫无疑问,丹尼肯的新构思总能征服读者。

《世界报》

他直指科学领域的教条问题,深入研究了以往那些传统意义上的解释,无论这些解释是出自《圣经》、 《古兰经》,还是梵文经典……总的来说,丹尼肯总会给我们带来非常生动有趣的书,读者可尽情享受其中的阅读乐趣。

《图书世界》

这一切充分显示了丹尼肯是多么善于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在书中,丹尼肯所提到的那些经典的神话形象,如半人马、飞马、美人鱼或长着动物脑袋的人,都被解释为外星基因工程的产物。这提供了很多可供讨论的素材,会让那些对糟糕的电视节目感到厌烦的人感觉新奇而刺激。

《柏林画报》

他(丹尼肯)的观点可以让我们对人类的历史和进化做出一些有趣的猜测。

《南方信使报》

很多外表严肃的科学家都嘲笑他的作品。但对那些真正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人来说,丹尼肯创造了一种新的世界观。

《瓦利赛尔信使报》

关于外星人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埃里希·冯·丹尼肯颠覆了以往的传统思维,在关于过去和起源问题上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视角。

《托根堡新闻报》

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欧洲和北美,有一种新的病毒——“丹尼肯病毒”,爆发了。

《远眺》

虽然丹尼肯对人们心目中严肃的神的形象和概念提出了挑衅,然而神却恩赐给了他常人没有的天赋。

《茨维考日报》

埃里希·冯·丹尼肯所建构的外星人世界令人着迷,而他作为一个完完全全的地球人,也同样令人着迷。

《卢塞恩报》

人们喜欢倾听他的演讲,因为他是个思维敏捷的演说家,从不搬弄别人的笑话。最为听众所喜爱的,是他应答考古学家和其他所谓的科学家提出难题时的妙语连珠。

《巴斯勒报》

对我来说,丹尼肯就是宇宙研究问题上的雅克一伊夫·库斯托。

《瑞士画报》

无论你是丹尼肯理论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会不自觉地被他吸引,期待与他就人类存在的意义和起源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比勒尔日报》

究竟是什么让人们如此喜爱他?答案是他的说服力、他的神韵和他的感染力。埃里希·冯·丹尼肯简直可与电影导演大师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相媲美了。

《瓦利赛尔信使报》

很多读者追随他很多年,对他的书爱不释手。

《图尔高日报》

他是一个思维敏捷的演说家,无论走到哪里,身边都会聚集一批对他倾心仰慕的听众。

《图尔高日报》  埃里希·冯·丹尼肯不仅是“外星事务专家”,也是全球最成功的畅销书作家。

《温特图尔信使报》

他称自己是个幻想家,非常厌恶一成不变的事物。他可以脱稿演讲三个小时之久,他那些精彩绝伦的话语让听众们无比兴奋。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瑞士人民的关注。

《苏黎世每日新闻报》

丹尼肯既具有企业家的实干精神,也拥有思想家的大胆无畏。

《钱》

埃里希·冯·丹尼肯——一个具有高度极化效应的名字。

《旅游杂志》

他用娴熟的修辞、幽默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各地的听众引领到洪荒的远古时代,解读一个又一个奥秘。

《人民之声》

丹尼肯的想法受到了有名望的科学界人士的推崇和美国国家宇舷局的关注。

《托根堡新闻报》

冯·丹尼肯曾经被当做骗子和冒充内行的人而备受谩骂,但他的书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捧,他也成为了那个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泰晤士报》

丹尼肯是一个非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家,他用他的理论提出疑问、挑战传统,借此激起大家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每日新闻报》

毫无疑问,埃里希·冯·丹尼肯让读者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也促使科学界对那些问题重新考虑。

《卢森堡信报》

“世界之谜”这个主题可以与埃里希·冯·丹尼肯这个人划上等号。

《酒店评论》

丹尼肯是一个对所有外星生物,以及那些难以解释的神秘事件孜孜不倦的研究者,同时也是收获者。

《星期天报》

埃里希·冯·丹尼肯需要的不是奖项,他更多的是在寻找一种自我肯定,以及全世界几百万读者的肯定。

《普罗报》

《明镜》周刊曾评论道,冯·丹尼肯为我们再次展示出了远古时代的一种秩序。在我们这个因科学而变得不再可靠的时代,人们越发对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秩序深深着迷。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丹尼肯的书能如此受到推崇的原因吧。

《小联盟报》

埃里希·冯·丹尼肯是勇敢地探索地外文明和远古文明行列中最伟大的先知。

《布里格报》

30年来,他一直都是个热门话题。他的观点让科学家们惶恐不安,因为他所提出的问题总是无人能够解答。

《信使报》

他为人机敏,充满智慧,既是一位意志坚定的探索家,也是一位大胆的实践家。他的出现总是伴随着那些不同寻常的想法——这些都是他的同行们梦寐以求的。

《臭虫》(Cimex)

他想证明,早在很久之前,外星人就曾乘坐宇宙飞船在地球上登陆了。为此,这50年来,他默默地探寻于洞穴和金字塔之中,乘坐直升飞机穿越丛林和沙漠。他写成了书,并将其拍成电影,还在大学、会议中心和多功能厅演讲。他以破竹之势迅速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和观众,就像骁勇的战士转瞬之间就攻破了对方的防线一般。

《傀儡》(Durumy)

你无法想象,埃里希·冯·丹尼肯总是能够毫不费力地让他的读者为他的作品叹服和深思。

《图尔高日报》

他称自己为幻想家,并深以为傲。自从这个瑞士作家于41年前发表了他的第一本畅销书《回忆未来》后,许多人就开始对外星人的存在深信不疑。

《巴蒂赫斯菲尔德报》

埃里希·冯·丹尼肯的假设对社会、科学、文学和艺术的影响越来越大。此外,它还有助于解答人类一直以来的困惑——外星智能生物是否存在。对外星智能生物的研究,是一个全人类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俄罗斯地质学家 弗拉基米尔·阿文斯基教授

这种理论将更多的目光吸引到人类史前历史学方面,也引起了我们对其他说明性假设的关注。有了它,我们就掌握了一个特别的工具,这是一根引领我们走出发展迷宫的红线,帮助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我们的星球。

——纽约理工大学哲学系教授 路易斯·E·纳维亚博士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过去曾经被外星人访问过,这是完全可能的。

——慕尼黑技术大学教授、空间技术研究员 哈利·O·鲁珀博士

从整个地球史的演变和人类生活史的更替,到有了编年史的时代,外星智能生物在我们星球上出现过的痕迹毋庸置疑。勇于追查这些历史谜题背后的真相、重新研究人类早期历史,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工作。

——德国地质学家 约翰尼斯·菲巴格博士

诚如埃里希·冯·丹尼肯所分析的那样,古代印度的文字清楚地表明,过去那个毫无生命迹象的灰色地球的确曾被外星人拜访和影响过。

——印度梵文与语言文化学教授 迪利普·库马尔·坎基拉博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的起源(揭秘天外飞车的真实传说)/丹尼肯神秘文化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士)埃里希·冯·丹尼肯
译者 何雪芬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9596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228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Erich von Daniken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3: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