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邓石如篆书阴符经/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 |
内容 | 内容推荐 邓石如篆书《阴符经》原作为四条屏,与平日所见流美整饬的篆书不同,主要表现在方笔和圆笔并用,笔方显刚则浑朴厚重,笔圆显柔则清秀洒脱,有一种对比的美。尤其长脚曳尾的处理上颇有特色,使字在不齐中见齐,参差中见平稳。整幅作品端庄中有洒脱,遒劲又婀娜,间以金文大篆穿插别有生趣,既有古法的传承,又不乏自身新意,笔法和结体的变幻深得《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的神髓。李兆洛云:“完白翁之《阴符经》,乃仅见之作,意取参古文小篆而用之。行笔则一以猎碣为法,可为后来作籀者轨范。”可见此类独特风格之作,为邓石如存世作品所仅见,殊为珍贵。 作者简介 邓石如(一七四三-一八〇五),名琰,字石如,又字顽伯,清代书法家、篆刻家。乾隆八年生于安徽怀宁集贤门外大龙山西北之白麟坂。五十四岁后因避清仁宗颙琰的“讳”,废名以字行。并自署完白、完白山人、完白山民、龙山樵长、凤水渔长、笈游道人、铁砚山房、古浣子、叔华等。邓氏十五岁摹仿其父木斋先生篆刻、书法。二十三岁至安徽宁国、江西九江等地以卖字刻印为生。因为书法、篆刻作品博得好评,就有了市场,于是就代替了原本砍柴打烧的活计,走上书法篆刻的专业道路。邓石如为清代碑学巨擘,五体皆能,以篆书成就优选。其篆书是在李阳冰的基础上,上溯秦李斯,吸收了秦汉瓦当和汉碑额的特点,作品字体微方,并创造性地以隶书笔法作篆,用笔灵活稳健,长锋软毫,提按起伏,线条圆涩厚重,字形方圆互用,意趣婉转飘逸,突破了千年来玉筯篆的樊篱,开创了篆书新天地。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言:“完白山人未出,天下以秦分为不可作之书,自非好古之士,鲜或能之。完白既出之后,三尺竖僮,仅解操笔,皆能为篆。吾尝谓篆法之有邓石如,犹儒家之有孟子,禅家之有大鉴禅师,皆直指本心,使人自证自悟,皆具广大神力功德,以为教化主,天下有识者,当自知之也。” 目录 《邓石如篆书阴符经》无目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邓石如篆书阴符经/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仲威,谭文选 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仲威//谭文选 |
绘者 | |
出版社 | 岭南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2637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8-01 |
首版时间 | 2018-01 |
印刷时间 | 201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62 |
CIP核字 | 2017271707 |
中图分类号 | J292.26 |
丛书名 | |
印张 | 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86 |
宽 | 209 |
高 | 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