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神圣与凡俗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稿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书稿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山东大学很好博士论文。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利用了大量的档案,并进行田野考察,在丰富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探究明末至鸦片战争之前天主教与民间信仰的关系。天主教在优选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的文化移植的过程,而这种文化移植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如何应对本土文化。我们知道,天主教入华所要面对的主流群体是中国的广大民众,是中国的普通百姓,因此,天主教要想在中国落地生根,很关键的是要找准中国本土习俗文化的发展脉络,适应民间社会的文化传统。中国民间信仰源远流长,已经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一种民众文化,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心理特质和思维方式。因此,如何应对中国的民间信仰,是天主教在华传播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很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本书共分五部分对明末至鸦片战争之前天主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之间的遭遇进行描述。 作者简介 张振国,山东无棣人,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儒学与一带一路研究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基督教史、天主教与民间信仰关系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及山东省社科课题多项,在《宗教学研究》《山东大学学报》《云南社会科学》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天主教的海外宣教与明末天主教传入中国/25 第一节欧洲的海外扩张与天主教的海外宣教/25 第二节从沙勿略到利玛窦:明末天主教再次入华/34 第三节汤若望与明清易变中天主教在华事业的延续/40 第四节明末清初在华天主教修会的传教策略与方法/45 第二章天主教对中国民间信仰的文化批判与征服实践/56 第一节传教士对中国民间信仰的最初认知/56 第二节天主教对民间神祇的文化批判/62 第三节天主教对中国世俗迷信的批判/71 第四节天主教征服偶像行动及民间社会的回应/90 小结/105 第三章天主教与中国祭祖礼仪之间的纠葛/108 第一节文化与政治视域中的祭祖/109 第二节传教士内部关于祭祖问题的纠纷/115 第三节天主教对民间祭祖习俗的文化批判/130 第四节由排斥到融合:天主教祭祖及丧葬礼仪的实践选择/138 小结/152 第四章天主教本土化进程中的民间化取向/156 第一节组织建构的本土化及自立性传播/157 第二节习教活动的神秘化与民俗化/166 第三节宗教功能的世俗化/176 第四节天主教本土化进程中民间化取向的检讨/188 小结/195 第五章中国教民信仰心理透视/198 第一节中国教民对天主教教义的解读/198 第二节现世福祉还是天堂永福:教民信仰心理中的实用主义倾向/206 馀论/217 参考文献/227 后记/23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神圣与凡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振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2451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7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76.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