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埃及史话
内容
试读章节

埃及概况

“埃及”名称的来历

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地跨亚非两大洲,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的东北角,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埃及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地当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光辉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埃及至今仍在中东地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便可追溯到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而成。古埃及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象形文字、阿蒙神庙、爱资哈尔清真寺等闻名天下,无不体现出埃及人民的伟大力量和聪明才智!

关于“埃及”一词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古希腊人对尼罗河下游地区的称谓,从拉丁语演变而来。公元前10世纪前后,希腊人乘船到尼罗河三角洲的孟斐斯一带,与埃及人贸易,以物易物。孟斐斯人崇拜普塔神,尊它为创造万物的创造神和技术保护神。受当地人影响,希腊人也信奉普塔神,并称孟斐斯为“普塔神之地”,译成古希腊语为“爱及柏图斯”(Aigyptos)。据说,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荷马史诗》中,后又从希腊语转化到拉丁语,进而派生出当今通用的“埃及”一词。二是埃及人的流行说法。古埃及人称呼当时的首都孟斐斯为“赫库普塔”,并以此代表国名(有亚述人的楔形文字泥板为证),古希腊人因此而称之为“爱及柏图斯”。

在中国古籍中,最早提到“埃及”的可能是唐朝学者段成式,他在《酉阳杂俎续集》中称埃及为“勿斯离”。1178年,宋朝周去非在《岭外代答》里,沿用了这一名称。对于埃及的译名,以后各朝代有些许变化:南宋地理、历史学家赵汝适的《诸蕃志》作勿斯里;元时称密昔儿;《明史·西域传》叫米昔儿和密思儿等。《诸蕃志》约成书于1225年,较为准确地记述了埃及与巴格达的隶属关系,以及埃及的气候特征和尼罗河等情况,但也有言过其实之处,如对亚历山大灯塔的描述太过夸张,不足为信。

事实上,古埃及人称尼罗河河谷和尼罗河下游三角洲为“凯麦特”(kmt),意为黑色的土地,是指尼罗河泛滥后沉积于两岸的淤泥;而称河谷以外的沙漠为“台斯莱特”,意为红色的土地。古埃及周边的闪米特人在其阿拉米语中称埃及为“米斯尔”(Misr),意为辽阔的国家。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后,即以米斯尔相称。至今,埃及和其他所有阿拉伯国家仍沿用这一名称。

尼罗河的赠礼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伟大的史学家希罗多德曾游历过埃及,目睹了埃及人的富足和闲适,眼界大为开阔,他由衷地感慨道: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全长6650千米(埃及年鉴数字),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有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两个源头。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海拔1840米的塔纳湖。埃塞俄比亚高原是由火山岩堆积而成,沟壑纵横,因而青尼罗河流势湍急,河道曲折。回转于巨大熔岩之间的青尼罗河汇集了多条支流,为尼罗河提供了70%的泛滥洪水。洪水暴发时,河水呈深褐色,来势汹涌,一泻千里。白尼罗河发源于中非,全长840千米,与青尼罗河相比,流势流量都大为逊色。青、白尼罗河经过各自的长途跋涉后,最后“相会在喀土穆”,二流归一,被称作努比亚尼罗河。

从米格尔到阿斯旺,约1900千米,努比亚尼罗河穿行在苏丹北部的丘陵地带,呈“s”形,河道固定而明显,其特点是落差大,水流急,形成6个瀑布群。努比亚尼罗河在北纬22。线附近流入埃及境内,习惯上……

P1-2

目录

前言

埃及概况

 “埃及”名称的来历

 尼罗河的赠礼

上古篇

一、埃及文明的起源

 史前时代:文明的曙光

 前王朝:文明的诞生

 蝎王:最早的“知名”国王

二、分合交替的法老时代

 早王朝:埃及的“战国”时代

 古王国:统一王国的确立

 第一中间期:分裂与混乱的过渡时期

 中王国:统一王国的重建

 第二中间期:国家再次分裂

 第一次遭受外族统治

 新王国:埃及的帝国时代

 埃及帝国崛起

 改革狂人埃赫那吞

 少年天子图坦卡蒙

 “大王”拉美西斯:成就一世的传奇

 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

 阿不辛拜勒岩窟庙

 后埃及时代:法老时代的终结

 法老时代的文化

 宗教信仰

 木乃伊

 金字塔文明

 方尖碑

 象形文字

 莎草纸

 雕像

 浮雕

 绘画

三、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征服埃及

 托勒密王朝

 埃及艳后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

 亚历山大城:“地中海的新娘”

 亚历山大灯塔: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伊西斯神庙:法老时代文明的延续

 罗塞塔石碑:古埃及文明宝库的“金钥匙”

四、罗马帝国统治埃及

 罗马元首的“私人领地”

 基督教传入埃及

 科普特教会

 萨瓦里石柱

五、拜占廷时期的埃及

中古篇

六、古典伊斯兰时代的埃及

 阿拉伯帝国统治埃及

 阿慕尔征服埃及

 四大哈里发时期的埃及

 倭马亚王朝统治埃及

 阿拔斯王朝初期对埃及的统治

 半独立的埃及

 法蒂玛王朝统治埃及.

 艾尤布王朝的缔造者:萨拉丁

 马木鲁克王朝:奴隶翻身做主

 奥斯曼帝国时期:马木鲁克东山再起

 辉煌灿烂的古典伊斯兰文化

 融入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圈

 建筑艺术的奇葩

 开罗:伊斯兰文化的“灯塔”

近代篇

七、法军入侵与阿里王朝勃兴

 拿破仑远征埃及

 英、法、土三强埃及逐鹿

 穆罕默德阿里:尼罗河的新主人

 阿里改革:经济空前发展

 冒险扩张帝国梦灭

八、后阿里时代:西方势力侵入与英国军事占领

 阿里的不肖子孙

 开凿苏伊士运河

 伊斯梅尔的欧化改革:短暂的兴盛

 “欧洲内阁”:埃及沦为半殖民地

 奥拉比运动

 英军占领埃及:奥拉比运动失败

九、被占时期埃及的民族独立运动

 “东方暴君”克罗默

 复兴寻策:阿富汗尼和阿布杜的伊斯兰改革运动

 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丹村血案

 最早的三个政党

 华夫脱运动

 埃及的独立

现代篇

十、阿里王朝末期:王权与宪政之争

 1923年宪法

 第一届华夫脱党政府

 国王的反议会政变与护宪运动

 英埃同盟

 华夫脱党的衰落

 政坛异端初现

 英军逼宫

 政治激进化与政局失控

 自由军官团

 七月政变与阿里王朝终结

十一、纳赛尔时代:民族社会主义指导下的内政与外交

 纳赛尔上台

 挑战西方

 苏伊士运河战争

 纳赛尔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积极中立的外交政策

 埃、叙的合与分

 远征也门

 六日战争

 巨星陨落

十二、萨连特时代:外交大转向与向西方开放

 萨达特上台

 第四次中东战争

 埃以和约

 埃苏、埃美关系大转变

 全面开放

 一月事件:萨达特政权“内伤”

 穆兄会:萨达特的“潘多拉魔盒”

 九月大逮捕

 萨达特之死

十三、穆巴拉克时代:维稳,改革与全方位外交

 穆巴拉克的治国纲领

 谋求稳定

 完善多元政治体制

 改革经济

 面向新世纪的发展计划

 重返阿盟,走出孤立

 亲美近苏

 晚年的悲剧

参考文献

序言

中国书籍出版社计划组编、出版一套世界重要国家的史话体历史著作,我们俩人因对埃及历史稍有涉猎而有幸被选中承担这部《埃及史话》的写作任务。考虑到我们对埃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了解并未达到细致入微的程度,以至可以写出生动具体、引人入胜的史话来,而且我们也缺少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生花妙笔,因而最初未敢应承。但经不住安玉霞同志一再真诚相邀,最后在降低了写作标准的情况下,才承担起这一颇具挑战性的写作任务。我们仅仅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本着求真求实的治史原则,用通俗的语言把一部较为完整且真实可信的埃及历史奉献给读者。

上下七千余年的埃及历史,堪称纷繁多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既孕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也招来了欧亚诸强的觊觎和争夺,埃及因之成了一个世界历史的大舞台。从上古时期的赫梯帝国、亚述帝国、波斯帝国、希腊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一直到近代的英、法列强,一个又一个的欧亚强国都曾经在这里登台演出,即使到了当代,美、苏两霸也曾试图控制这一地区。虽然舞台上的角色在走马灯似的转换,但主要场景却始终如一,那就是战争。与此同时,各种不同的文明也在这里交汇碰撞,使得埃及文化在法老文明消失后,又经历了希腊化、罗马化、阿拉伯一伊斯兰化的大变迁。埃及历史、埃及支化的独特性也正在于此。

本书的上古篇和中古篇由雷钰同志执笔,着重叙述埃及古代文明的兴盛和消亡以及东西方文化在埃及的撞击与交融的历史过程。近代篇和现代篇由苏瑞林同志执笔,着重叙述埃及反抗异族侵略、改革图强和曲折艰难的现代化历程。读者朋友若能以这些重点为主要线索去领略埃及历史,将会比较容易地理清其纷乱的历史头绪,并对这个当代中东大国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果如此,则笔者心愿足矣。倘若有读者竟因此而对埃及历史产生了兴趣,进而去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古代埃及文明何以消失,而不像中国文明那样绵延不绝?不同文明在埃及的撞击与交融,对埃及本身乃至世界历史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埃及缘何至今仍未找到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等等,笔者将备感欣慰。

埃及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限于我们的学识,疏漏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雷钰 苏瑞林

2014年1月28日

内容推荐

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既孕育了舌老的埃及文明,也招来了欧亚诸强的觊觎和争夺,埃及因之成了一个世界历史的大舞台。

雷钰、苏瑞林著的《埃及史话》便讲述了其发展历史和规律。本书上古篇和中古篇,着重叙述埃及古代文明的兴盛和消亡以及东西方文化在埃及的撞击与交融的历史过程。近代篇和现代篇,着重叙述埃及反抗异族侵略、改革图强和曲折艰难的现代化历程。

读者朋友若能以这些重点为主要线索去领略埃及历史,将会比较容易地理清其纷乱的历史头绪,并对这个当代中东大国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

编辑推荐

雷钰、苏瑞林著的《埃及史话》以文明交往理论为线索,系统、全面地勾画出埃及的历史变迁,发展轨迹和文明交往特征及规律。本书内容涉及埃及概况、法老时代的文明与文化、古典伊斯兰时代的埃及、西方的冲击与埃及的欧化、纳赛尔革命、埃及的全方位转型、中埃关系史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埃及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雷钰//苏瑞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38924
开本 16开
页数 3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36
CIP核字 2013292729
中图分类号 K411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