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延安文艺研究年鉴 |
| 内容 | 作者简介 目录 篇研究述评 延安文学研究的还原性特征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2015-2016年延安文学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第二篇访谈与对话 被颠倒的历史的再颠倒——访《延安文艺大系》总主编刘润为 什么是深人生活——从赵树理的小说说起 第三篇论文选粹 一延安文艺政策、理论和批评 现场·问题及其特点——以延安文艺批评为例 延安戏曲改革理论 延安美术意识形态批评模式的形成 论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文艺政策的分与合 启蒙·想象·理性——延安时期文艺理论的现代性诉求 延安文艺政策与现代长篇小说新格局的形成 二延安文艺运动与思潮 民歌之“用”——论抗战时期北方根据地的新民歌搜集活动 延安时期解放区革命歌谣:社会记忆与时代“共名” 革命文艺与社会治理:以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为中心 延安时期的戏剧运动 三延安文学与作家作品 1940年代社会转型与新中国文学形态的建构 延安文人的宗派主义问题考论——以“鲁艺”和“文抗”为中心 延安女作家群创作中集体与边缘的双重叙事 论延安文学中劳动英模形象的创构 论解放区前期文学中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 四延安美术 抗战时期延安版画家作品个性与民族化的探索研究 “反现代”的现代性——延安版画的艺术特征 五延安出版、体制与传播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的延安文艺——论延安文艺及其作品在“国统区”的编辑出版 奖励机制的转型与延安文艺体制的确立 …… 第四篇观点摘编 第五篇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第六篇新书评介 第七篇学术活动 第八篇研究成果索引 后记 内容推荐 《延安文艺研究年鉴·2015-2016》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创办的学术年鉴,计划从本卷开始,每两年出版1部。该书为靠前外首部该主题年鉴。有名学者杨义先生为该年鉴学术总顾问。延安文艺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社会和当代价值。本年鉴分如下栏目或板块编纂:前言、引论、“研究综述”、“延安文艺理论与批评”、“延安文艺运动与思潮”、“延安文艺作品”、“延安文人”、“延安文艺社团”、“延安文艺传播”、“延安文艺与中外文化”、“延安文艺与当代中国”、“台港澳及海外延安文艺研究”、“学术争鸣”、“史料整理与研究”、“陕甘宁边区研究”、“论文摘要”、“博士论文摘要”、“新书评介”、“学人研究”、“学术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选编”、《学术会议与活动》、《论著索引》、编后记等。该年鉴是对2015-2016度延安文艺研究主要成果的全面汇总和检阅。研究者认为,延安文艺研究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当代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健康发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延安文艺研究年鉴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袁盛勇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编者:袁盛勇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2925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87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889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9-4 |
| 首版时间 | 2019-04-01 |
| 印刷时间 | 2019-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448 |
| CIP核字 | 2019039960 |
| 中图分类号 | I206.6-5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5.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24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258.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