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列宁(1870—1924)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多个世纪的历史中,成千上万的领导人和科学家提出了众多理论,但从未实践,而列宁是个例外。你不仅积极发声,而且还将自己的语言变为现实。你创造了一个新国家,你向我们指出了共同斗争的道路。你将作为一个伟大人物,永远活在被压迫□□的心里。
——孙中山

自他去世后几年间,列宁成为俄罗斯和整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间流逝,他的理论不断焕发生机,他是现在为数不多的不朽世界人物之一。列宁仍然活着,不是在纪念碑和画像上活着,而是活在成千上万工人的心中。他们受到列宁的启发,激发了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希望。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

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以革命的名义》台词

内容提要

本书编著者延续《雷锋》等书的风格,搜集了与列宁有关的大量图片(包括一些在国内比较少见的),辅以相应的说明文字,连缀成书。内容的时间跨度,大致覆盖了从列宁少年时代到离世的数十年,勾画了一幅读者既陌生又熟悉的列宁肖像。可供读者作为了解列宁生平的参考。

作者简介

师永刚,图书策划人,媒体研究人。画传热潮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等二十多本。

目录

第一章 他如何开始?

“列宁”是一个化名

列宁的血统象征了俄罗斯这个庞大帝国的历史

“长大后,他要么聪明,要么就蠢。”

哥哥亚历山大因密谋刺沙皇被处绞刑

《怎么办?》

在圣彼得堡:为什么列宁会对革命斗争表现出如此的热诚?

列宁在瑞士的短暂革命之旅

三十岁的“老头子”列宁在流放西伯利亚时结婚了

严格来说,他还没有成为列宁

第二章《怎么办?》

《火星报》、列宁的党纲、游历欧洲

党内矛盾:“维克”和“孟什维克”的竞争

普列汉诺夫与列宁的关系,经历了起起伏伏

日本打败俄国,“流血星期日”的发生,使列宁在党内成

列宁下棋输了,会像孩子般掀翻棋盘

列宁在巴黎失去支持

在感情生活中,列宁又得到了一次机会

这个,恐怕就是我的命运:一场战役接着又一场

第三章 国家与革命

“他就像一头蛮牛一样冲锋陷阵”

从斯德哥尔摩购回的油漆匠佩戴的帽子成了革命的象征:列宁帽

第四章 苏联的诞生

列宁在想象并制造一个全新的国家,尽管这是一个陌生的婴儿

对于反对自己的声音,列宁留情面

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

革命者决定处决整个沙族

刺列宁事件

无产阶级的发明者

苏俄的内战

“革命之神”的50岁生日

败局与求和

伊涅萨去世

社会主义试验

第五章 再见列宁

病中治国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生命的六个月》

上首位被保存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元首的遗体

内容摘要

“列宁”是一个化名

在俄罗斯社会动的阵营中,列宁在一开始时并未被视为绝。在19世纪末,他还未年满30时,只不过是众多先驱者中的一位。朱利叶斯.马尔托夫(Julius Martov)在1895年到1903年间,曾与列宁在圣彼得堡和西欧密切合作,他回忆说,当时的列宁其实与后来被呈现的那个之间大相径庭。在马尔托夫看来,列宁并无太多自信,也没有展现出卓越的政家风范,但马尔托夫说:“我从未见到他流露过对虚荣的贪慕。”他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Vladimir lich Ulyanov),其化名“列宁”或许来源于西伯利亚的勒拿(Lena)河。他在1893年底撰文时,使用了签名“V.U.”;一年后,他署名“K.Tulin”,这个姓来源自图拉(Tula)镇。1898年,在给一本由帕武斯(Parvus,原名亚历山大.海普汉)所著的关于市场的著作撰写书评时,他使用了“VI.llyin”这个笔名。1900年8月,在一封私人信件里,他签名为“Petrov”,这个名字他沿用至190pan>年pan>月。此后,在给普列汉诺夫的信里,他初次使用“Lenin”这个化名。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对这个新化名似乎并不190pan>年的部分时间里,他还曾化名“Frei”,而在1902年时,“Jacob Richter”出现的次数也不少。但从1902年6月开始,他看来是终于坚定地选择了“Lenin”这个日后为世人所熟知的名字。已经很难去想象一个年轻时的列宁。我们都很熟悉他小时候胖墩墩的样子,对于高中时期他那双闪烁着智慧的眼睛同样印象深刻,但列宁好像是从青春期直接迈入成熟期的。亚历山大.列索夫结识列宁时,列宁刚刚25岁。他回忆说:“除非看身份证,否则根本看不出来他是那么年轻。光看外表,你会觉得他有40岁,起码也是35岁。他皮肤苍白,几乎谢顶,只在脑袋两侧残留着几丛头发。他留着红胡子,观察人的样子狡猾,而且声音跟老人一般嘶哑……看到这一切,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圣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里,别人都称他为‘老头子’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列宁(1870—1924)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师永刚,詹涓
译者
编者 师永刚//詹涓
绘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68279
开本 16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2021-06-01
印刷时间 202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582
CIP核字 2020063061
中图分类号 A731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2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