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英国首相的配偶
内容
编辑推荐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英国首相夫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出生,背景大相径庭,但是社会对她们的要求却一点不低,她们必须身兼数职:温文尔雅的女主人,务实的经理人,可靠的谋士以及全心的聆听者。本书向我们展现了英国首相夫人的传奇人生:从凯瑟琳·沃波尔到安妮·诺斯;从厄休拉·阿丁顿到玛丽·格雷;从维奥莱特·艾德礼到奥德利·卡拉汉……

内容推荐

英国,由于历届首相夫人的倾心付出而一直平稳运行。几乎所有的首相夫人都具备这样的品质:忠诚,谨慎,顾全大局。除一小部分外,他们都有合适的婚姻,没有一对离婚者,尽管其中多萝西·麦克米兰与她的丈夫分居,大卫·劳埃德·乔治因为和他的妻子分开而付出巨大代价,但只有一起有法律效力的分居案,那就是卡罗琳和威廉·兰姆(后来的梅尔本勋爵)。对于罗伯特和凯瑟琳·华尔波尔来说,与在威灵顿的公爵和公爵夫人一样,她们婚后的生活基本上是处于分居状态的。再有就是亨利和玛格丽特·阿斯奎斯之问的关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除此以外,伴随着官场上的起伏跌宕,夫人们的婚姻情感真挚而持久。本书向我们展现了英国首相夫人的传奇人生。

目录

第一章 从凯瑟琳·沃波尔到安妮·诺斯/1

第二章 从厄休拉·阿丁顿到玛丽·格雷/9

第三章 卡罗琳·拉姆/17

第四章 朱莉娅·皮尔——弗朗西丝·罗素——凯瑟琳·阿伯丁和哈里特·阿伯丁/31

第五章 埃米莉·帕默斯顿/35

第六章 玛丽·安妮·迪斯雷利/43

第七章 凯瑟琳·格拉德斯通,/57

第八章 乔治亚娜·索尔兹伯里——汉纳·罗斯伯里——莎拉·坎贝尔·班纳曼/77

第九章 马戈特·阿斯奎斯/83

第十章 玛格丽特·劳埃德·乔治/105

第十一章 露西·鲍德温/123

第十二章 安妮·博纳·劳——玛格丽特·麦克唐纳——安妮·张伯伦/131

第十三章 克莱门坦·丘吉尔/135

第十四章 多萝西·麦克米兰/161

第十五章 从维奥莱特·艾德礼到奥德利·卡拉汉/177

第十六章 丹尼斯·撒切尔/189

第十七章 诺马·梅杰/197

第十八章 凯列·布莱尔/203

参考书目/209

试读章节

玛丽·布特(Mary Bute)

当乔治三世22岁登上王位宝座时,他踌躇满志,一心要净化官场,让这个由腐败的辉格党寡头执政者掌权许久的国家脱胎换骨。这个雄心勃勃的目标部分是受其母奥古斯塔公主的启发,部分则要得益于他的家庭教师约翰·斯图尔特·布特伯爵,一位穷困潦倒却充满野心的苏格兰贵族。多年来他一直深受时运的眷顾。在很偶然的机会,他被引入乔治的父亲弗雷德里克·韦尔斯王子的王室家族,随即与奥古斯塔公主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使然,但可以肯定的是,弗雷德里克英年早逝后,布特对奥古斯塔公主的生活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公主还任命他做自己儿子的家庭教师,这位小王子在14岁时继承了王位。

布特相貌英俊,颇有学识,个性鲜明,所以没多久这位年轻王子就对他听之任之。这是一位初出茅庐、年轻懒惰的王子,既没有特殊的兴趣,也没有什么雄心大志。在布特的调教下,他的精神为之一振,并燃起了全面改造自己的强烈欲望。这自然是好的,但鲜有裨益的是小王子已全身心地完全依赖于布特。

乔治三世登基后便马不停蹄地任命布特为国务秘书,第二年又代替纽卡斯尔公爵做了首相。对布特来讲,1761年的确是出现奇迹的一年。从那以后,他变成了一位富翁。1736年,布特娶了爱德华·沃特利·蒙塔古的女儿为妻,他是约克郡一位非常富有却吝啬的土地主,妻子玛丽夫人是著名的学者和旅行家。夫妻俩都不同意这门婚事,因为当时布特是个囊中羞涩且毫无前途的贵族,所以那一对采取了必要的私奔的方法。后来,布特的境遇及时得以改观,他们也就作了让步。1761年爱德华去世,留给他的女儿一大笔财产。这不仅为布特带来财富,还为他的选举影响注入潜在的动力,因为他成为至少9个“衰败”选区的所有者;同年,随着阿盖尔公爵的逝去,布特又继承了苏格兰45个公共成员地的控制权。作为选区的受益者,布特几乎可以和纽卡斯尔公爵平起平坐了。控制了这么多议会席位,大权便唾手可得。但事实证明,他没有抓住权力。他不是一位精于世故的政治家,不会任职长久。他树敌众多,除了因为他权居高位,他的苏格兰血统,还有他与奥古斯塔公主令人怀疑的关系。伦敦民众常常高举一只靴子(与他的名字是同音异形词)和一条衬裙(作为对女性不正当的影响的抗议)示威游行来反对他。

辞职后,他一度还继续对国王施加影响,却是每况愈下。那时候,他的妻子玛丽不仅为其提供取之不尽的财富,还为他生了11个孩子。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关注着丈夫的权力的攀升,并对丈夫提出字斟句酌的建议:“亲近受宠之士,疏远时运不佳之人,但不要相信任何人。”她的辅佐也得到了认可,凭着芒特斯图尔特·沃特利男爵夫人的头衔,她被授予了爵位。

安妮·诺斯(Anne North)

诺斯勋爵领导的政府在乔治三世执政初期维持得最为长久。诺斯这个名字是永远和美洲殖民地的丢失以及英国损失最为惨重的战争之一相联系的。后世对他一直不够友善:通常将他作为固执己见、保守愚昧、难以驾驭的代表。事实上,他却是一个有能力的国会议员,一位出色的管理者和魅力十足、才华横溢的绅士。如果首相之职能在美国纠缠以前适时而止,那他可能会被一直看做和平时期一位杰出的政府管理者。他的不足就在于认为自己的职责是按君主的意愿行事,既便意味着要支持一项他明知有误并将走向灾祸的政策也在所不惜。因此,他处于当时绝大多数伟大演说家(包括威廉·皮特、查理斯·詹姆斯·弗克斯和爱德蒙·伯克)的猛烈攻击之下,称他的节节礼数和诙谐令人生厌。

他能在没有妻子和家庭的支持下度过这段长期痛苦的经历着实令人心存疑虑。在他24岁时,他娶安妮·斯皮克为妻。她是萨默塞特一个土地主的女儿,被称为是一位满怀期待的小姐,但结果是这些期待都石沉大海。在一生的绝大多数时期,诺斯都过着拮据的生活,靠他微薄的薪金度日。按理说,他的父亲吉尔德伯爵资产丰厚,这是大可不必的,可不幸的是吉尔德是个长寿的吝啬鬼,以至于当诺斯继承其遗产之时,自己的生命也只有两年了。

对安妮·诺斯我们知之甚少,但好像一直同意这样一种说法:她相貌平平,和她的丈夫一样,是个有判断力、性情和蔼的女子,她总共生育了7个孩子,其中5个是在10年中生育的。她的一个女儿日后这样记录:在父母36年的婚姻生活中,从未听到两人说一句刻薄无情的话。

诺斯1792年去世,享年60岁。逝前他已经完全失明,身体臃肿不堪。5年后,安妮也随他而去了。

P6-8

序言

英国,由于历届首相夫人的倾心付出而一直平稳运行。几乎所有的首相夫人都具备这样的品质:忠诚,谨慎,顾全大局。除一小部分外,他们都有合适的婚姻,没有一对离婚者,尽管其中多萝西·麦克米兰与她的丈夫分居,大卫·劳埃德·乔治因为和他的妻子分开而付出巨大代价,但只有一起有法律效力的分居案,那就是卡罗琳和威廉·兰姆(后来的梅尔本勋爵)。对于罗伯特和凯瑟琳·华尔波尔来说,与在威灵顿的公爵和公爵夫人一样,她们婚后的生活基本上是处于分居状态的。再有就是亨利和玛格丽特·阿斯奎斯之问的关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除此以外,伴随着官场上的起伏跌宕,夫人们的婚姻情感真挚而持久。

可以推测的是,在这40多位首相夫人中,只有少许人可能会渴望权力,为达到与其身份相称的权力而不择手段,但这并非常例,像玛丽·安东瓦内特或者瑟琳娜·亚历山大一样在丈夫身边蛊惑视听、吹耳边风的人是不存在的。当然,有一些首相夫人也曾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影响力。艾米莉·帕默斯顿是她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国最有权力的女人,当然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这个殊荣应归于露西·鲍德温。但她们的权力大多是亲善的举动,或是代表她们的丈夫,或是出于慈善的原因,并不是为一己之利。多数首相夫人没有政治野心,她们满足于幕后工作,安排家事,照顾家人,为她们的丈夫提供一个平和、愉快的家庭氛围,使她们的丈夫在家里可以充分放松,做任何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对于一个妻子来说,她最重要的品德可能就在于她一定要是一个优秀的聆听者,因为对于一位政治家来说,最大的需求就是要有一个他可以完全信任的人倾听他的想法并与他共享秘密。首相夫人们不需要有老练的政治手腕,但至少她们应当专注,并时刻准备提出切实的建议。尤其重要的是,她们要做优秀的民意评判者。在这方面,许多夫人甚至比她们的丈夫做得更出色。

当认为自己丈夫的行为可能欠妥当时,为数不多的首相夫人会时刻准备坦诚地说出来。当然,在公共场合,她们一定会忠实地站在自己丈夫的背后;私下里,一位政治家的夫人可给予自己丈夫的最好的帮助就是说一些最朴实的话语。这是克莱门坦·丘吉尔最擅长之处,尤其引人注目的是1940年,当温斯顿的民众声望和威望均达到高峰的时候,她给他写了一封直言不讳的信,说实际上权力已经冲昏了他的头脑。数年后,丹尼斯·撒切尔也与前面这位夫人一样,时刻准备着与首相坦言相对。通常他会避免谈论政治,但是经过仔细斟酌之后他会抚慰妻子,并告诉她一些事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告诉她地狱的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

对于首相夫人们来说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与媒体的周旋,记者们会像搜索她们私生活的花边新闻一样热衷于千方百计地寻找出她们对一切问题的观点。任何交流都是冒险的,她们微不足道的话语经常会被扭曲并且发表成文,她们可能突然发现自己正成为舆论的焦点。正因如此,大多数首相夫人发现最安全的途径就是压根儿不接受采访——即便是最友好的回应。但她们并不能轻易逃脱,记者们一贯致力于搜寻夫人们任何稍不注意的言辞甚至口误,夫人们不得不迁就各式各样的发言。在20世纪,避开公众视线和尽可能少说话几乎成为所有首相夫人的目标——玛格丽特·阿斯奎斯可能是最大的例外,在这方面,从总体上看,她们都取得了成功。但是,当讽刺者决定拿她们当笑柄时,她们就无能为力了。像《侦探》在玛丽·威尔逊和丹尼斯·撒切尔身上做的就非常成功。夫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顺着他们,并表现出很享受其幽默的样子。

首相夫人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少数一些来自贵族家庭,像多萝西·麦克米兰、凯瑟琳·格莱斯顿、卡罗琳·兰姆。大部分的首相夫人来自商人或者职业家庭。引人注目的最后两位贵族出身的首相索尔兹伯里勋爵与罗斯伯里公爵,前者娶了一位法官的女儿,后者娶了一位银行家的女儿。因此,很显然,各位夫人的个性、兴趣和生活方式迥然不同。少数几位夫人曾是活跃的政治活动家,时刻准备着在幕后扮演她的角色,发动民众、抚慰民众以及搭设桥梁等。在这方面,艾米莉·帕尔姆斯顿是无可比拟的,而玛格丽特·阿斯奎斯也独树一帜,汉纳·罗斯伯里是处事低调的良好表率。其他的夫人基本上都喜欢居家,她们极少参与政治,却做大量的慈善工作(尤其是凯瑟琳·格莱斯顿,露西·鲍德温和诺玛·梅杰)。除去奥德丽·卡拉汉和切丽·布莱尔,其他的首相夫人均没有自己的职业。她们大多有居家思想,尽管只有玛丽·安·迪斯雷利认为她唯一的工作就是尽全力抚慰并照顾好她的丈夫。

最近几届首相夫人或者伴侣的角色已经开始有了改变。在搬到唐宁街居住之前,奥德丽·卡拉汉曾供职于当地的政府部门。丹尼斯·撒切尔曾经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尽管他在玛格丽特成为首相之前就已经退休了,他依旧过他独立的生活。在唐宁街居住期间,切丽·布莱尔作为第一夫人一直在追求自己法律工作上的成功并致力于生一个孩子。

人们对首相夫人们有着太多的期待。她们一直处于公众视线之内,而且她们的一些职责对她们来说很艰难,也不合她们的心意。好在她们享有津贴——包括在唐宁街10号的居住权。这个国家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哪处房子如此荣耀。唐宁街10号是行政中心,也是大多数人希望被邀请去的地方。但绝非所有首相夫人都当它是个单纯的福祉:作为一个家,它有一定的缺陷。它可能有很多藏了些许年的老家具,但作为首相的居住空间却显得普通甚至是拥挤。房子一直处于政府和警察的监护之内,同时因为还有过百的政府与内务人员,对于看重隐私并喜欢安静生活的人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个理想之地。

伦敦最著名的住址与相对来说并不出众的建筑之间似乎有些矛盾——它的外表并不可观,而且长时期以来它一直存在着巨大的构造上的错误。确切地说,它的起源也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有些阴暗。在1660年查理二世对其进行全修的时候,这个地方落人一个无名小辈之手。他曾经是克伦威尔军队的一名士兵,他通过追捕自己以前的战友并将他们送上断头台而讨好了国王,作为回报,他得到了当时的王族街,就是被他摧毁掉并重建后又重新命名的唐宁街。那时的唐宁街并不是高尚的居址,它位于沼泽地的中心,是威斯敏斯特的低级庸俗地段之一,到处是妓院与酒色的陷阱。这一问题最终被国会很好地解决了,在1732年,国王乔治二世将它送给了他的第一财政大臣(在那时首相之名尚未使用,称呼首相是后来的事)罗伯特·华尔波尔,这位大臣接受了它,条件是它还将是其继任者的居所。华尔波尔自己在那里居住了6年半,可是他去世之后,唐宁街没有直接变成他的继任者们的伦敦之家。他们更喜欢居住在他们自己宫殿式的房子里。当美洲人民开展反抗英国统治的解放运动时,唐宁街为诺斯公爵所占用;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它又为年轻的皮特所有。皮特是位学者,尽管事实上他雇用了27位侍者(或者就因为这个),他的内室非常混乱。24年后,当他在此的居住生活接近尾声的时候,他的继承者格伦维尔公爵用“不适合居住”来描述这个地方。到那个时候,劣质的建筑工程和因偷工减料而不牢靠的地基每况愈下,首次全方位的大整修已迫在眉睫。

在19世纪,相对于唐宁街10号来说,大多数首相更偏爱他们自己的房子。他们认为唐宁街lO号在那时作为办公地点和高级官员住所是阴暗而不舒适的。然而,在1877年,本杰明·迪斯雷利因为失去妻子且在经济上陷入困境,他决定搬进去住。他发现这个地方“肮脏且让人沮丧”,于是他与政府部门在翻修工作的必要性上展开了巨大的争论。几年后,他最有力的竞争者W.G.格莱斯顿在他的第二届任期里也搬进了唐宁街10号,他认为它是“荒漠与嘈杂之地”,在与政府部门的交涉中,他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他之后,索尔兹伯里勋爵与罗斯伯里公爵拒绝搬进去。另一位无限期搬进去的首相是亨利·阿斯奎斯,他并不是一位有钱人。他的妻子玛戈特,后来记下了在她丈夫即将成为首相前,他们在唐宁街等车时她对这个地方的印象:

空荡荡的街上除去少量警察走过的脚步声外没有一丝声响。我看着唐宁街10号肮脏的外表,心里想着我们怎么能住在里面。

后来她写道,那建筑是“肝脏的颜色并且肮脏不堪”,甚至出租车司机都不知道该怎样去那里。“只有3层小楼且不舒适,”她的继女维尔勒在发现这里面没有任何书柜和浴室时,想知道,“难道首相们都从来不读书也不洗澡的吗?”

20世纪,首相们搬进唐宁街10号居住已经成为惯例,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女爵玛格丽特·劳埃德·乔治就不喜欢这个地方,在促使此地家庭化和舒适化上她并没有投入太多心力。一个同时代的人写道:“房子几乎要散架,就像郊外为野餐而准备的简陋小房子一样。”对于第一位工党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来说,唐宁街为他带来了困扰。他是一个不太富裕的丧偶者,当他发现一些家具就像亚麻布料、刀叉餐具、陶器瓦器等都必须自己带来时,他震惊了。他24岁的大女儿伊莎贝尔尽量为他和他的5个孩子把房间布置得舒服,但是她在后来写道:

对我们来说,唐宁街10号只是一个有许多卧室与起居室的住所,附有一个很大的可供我们在早上八点吃早餐时见面的宽敞的餐厅。

温斯顿和克莱门坦·丘吉尔均对唐宁街10号怀有很深的感情,并且赋予它很大的荣誉。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炸弹巨大的破坏,首相们只得搬出去住在唐宁街10号附近保护得比较好的建筑里。继任的工党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也喜欢唐宁街10号,并且发现它很舒服,但是他这种热情并没有被他的妻子维尔勒分享。维尔勒最后几乎被政府和议会成员对他们居所的监控逼得发狂。下届工党首相的妻子玛丽·威尔逊对此也有同感。她发现在唐宁街10号的生活很压抑,所以在其丈夫的第二届任期时她拒绝搬进去住。一些勉强搬进去居住的工党首相如詹姆斯·卡拉汉,则更喜欢居住在他们在伦敦南部大小适度的平房。但他的有才能且喜欢经商的妻子奥德丽坚持住在唐宁街,并且妥善地处理了那里的所有问题。当玛格丽特·撒切尔住进去的时候,唐宁街10号已经大规模地扩建了,包括差不多60间房屋,有3层楼和可容纳140人的办公室。她的女儿卡罗尔将自己顶楼的私人单元描述为“一节可扩展的火车车厢,有4间卧室,差不多大小的餐厅,特等专用卧室以及小厨房”。没有服务人员,首相自己必须亲自作室内安排,结果就是家里的正餐以及宴请宾客都变成了简单的家常便饭。当1997年布莱尔一家搬进去时,他们立刻就发现唐宁街10号对于他们这个年轻的家族来说实在太小了,所以他与唐宁街11号的财政大臣交换了房子。

今天,由于遭受恐怖主义的威胁,唐宁街及其附近建筑已经处于严密的安全防护之下,但它仍然是世界各地游人瞩目的焦点,它依然是政府和东道主迎接高级外宾和川流不息人群的中心。三百年来,它已经有了特殊的历史并且经历了世事变迁:有时候它要面对暴徒破坏,而在另一些时候欢呼的人群会聚过来狂欢和致谢;它也曾遭受希特勒军队和IRA的狂轰滥炸。诸多历史性的决策在唐宁街10号大院内作出,也有许多戏剧性的场景在此上演。18世纪早期又有哪个人会想到威斯敏斯特这片沼泽地里这所平淡无奇的房子会拥有这样的未来呢?

如果唐宁街10号偶尔也会给首相夫人们带来一些不算糟糕的乐趣,她们就不会考虑另一处高官住所首相乡间别墅的影响。一个历史悠久的乡村别墅坐落在白金汉切尔顿,首相乡间别墅是亚瑟·李(后来法汉姆的李庄园主)送给国家的礼物,这位政客还拥有集美貌与财富于一身的美国妻子露丝。这个居所包括伊丽莎白时代的公馆(有维多利亚时代兴建的哥特式建筑),以及近200英亩的田园及花园。  在1909年,亚瑟·李获得了对此地的终身使用权。于是他立刻开始大规模整修并将它还原成伊丽莎白时代华丽、壮观的样子。他们为此一掷千金,同时还不失时机地购买了大量与此地历史相关的图画和艺术作品(包括一幅奥利弗·克伦威尔的死亡面具)。他们很自然地为他们在首相乡间别墅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并且设想了它的未来。他们没有孩子,因此想将它遗赠给国家,但直到1917年他们得到了这份财产的所有权后他们的理想才变为现实。

亚瑟·李是20世纪早期保守党的成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经帮助劳埃德·乔治组阁政府并受到极大的尊敬。与劳埃德·乔治在工作上的紧密合作使他见证了劳埃德·乔治在工作上的巨大压力,结果就促使亚瑟·李萌生了将此居所赠送给首相们作为一方安静的可供他们放松和恢复体力的居所的想法。当战争带给劳埃德·乔治的压力越来越大时,亚瑟·李和他的妻子决定马上实施他们的计划。这是一个伟大无私的举动,因为他们夫妇已经对首相乡间别墅全情投入并乐意在那里度过余生。在财产被法律确认前,一份议会的议案必须获得通过,这需要时间。但是,亚瑟·李清楚地告诉劳埃德·乔治说他可以立刻使用这所房子,在那里他可以经常与战事领导人举行高层会议。

房子直到1921年才彻底完工,尽管按照议案亚瑟·李一家有权在有生之年住在那里,他们还是决定立刻搬出去。在举行了由大陆高官出席的盛大的送别宴后他们安静地搬离了。

接下来的时间,首相和他们的夫人们很快就意识到首相乡间别墅的价值。那是一个避风港,他们所有的需要都由一批办事高效的内务人员包揽,而且完全免费(第二次世界战后主要是由服务业退休的志愿者组成)。许多首相们开始喜欢这个地方并且在不得不离开的时候感到忧伤,这并不奇怪。他们必须受“首相乡间别墅托管”的限制,这是亚瑟·李为了防止有大的变动而拟定的协议。他们只被允许在房间里留一扇记忆之窗和在草地上植一棵树(丘吉尔是唯一一位被允许植了一排山毛榉的首相,那里后来被称为“胜利大道”)。

从1917年开始,首相乡间别墅已经成为许多重大事件的舞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被温斯顿·丘吉尔广泛利用,并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堡垒。它被带刺的钢丝网包围,有沙包、防空炮,顶层活动室也成了警哨所。但是,在有皎洁月光的晚上它又成了明显的攻击目标,因此丘吉尔将会搬往另一处在牛津区迪奇雷公园的乡村别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相乡间别墅继续成为首相夫人们最喜欢的地方,因为它随时欢迎她们从唐宁街的内部责任与嘈杂中解脱出来。但那里并不总是万籁俱寂,有时候那里会迎来一些来访的国家元首,因此经常会有一些不和谐之音。当克林顿总统来访时,哪怕只有一天的时问,他也会带着过百的侍从,包括医生、护士、厨师以及各方面的政治谋士以及一大群安全防护人员。除了包揽一切的外交礼仪和妥善安排外,来访者还能领略彻头彻尾的英式娱乐。他们将会被带领去参观别墅及其主要古迹(包括牢房,可怜的玛丽·格雷女士和她的小妹妹——只当了10天的王妃简,因犯不合适婚姻罪而被伊丽莎白一世囚禁在这里)。他们还会被引领去花园里散步或者在草坪上种一棵小树,接下来他们可以去当地的酒吧喝点温的啤酒,在晚上他们则可以观赏巡回剧团的表演。

亚瑟·李离开前他在给首相乡间别墅来访者的书中写道:“这所和平与古代记忆的别墅是作为1914-1918年战争的献礼赠给国家的礼物,永久用做首相们休息和复原之地。”

亚瑟·李的义举获得了不容置疑的成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英国首相的配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马克·黑钦斯
译者 王厦//苏新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255354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2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18.5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8
17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41:12